分享

余怒 : 《蜗牛》第二辑 之三 (10首) | 诗人专栏 | 诗生活网

 置身于宁静 2022-01-17

◎余怒



 
普遍性原则
 
我不喜欢凌乱(比如
万有引力)。所有制止凌乱
的完美方式:整体移动的星空、
城市布局、辞典和伦理。那儿,
人们设计许多公式以对付时光
(量子力学和平行宇宙)。但没有
一本辞典接受我的言辞。没有一种
关于疼痛的伦理适合每个人。
没有人分担疼痛。有人称之曰分享。
 
(2017)
 
 
仿哀歌
 
挽留年轻的声音。十六七岁
至二十一二岁。在呼喊不止
的肚皮舞看台一侧,当耳鸣
短暂停歇,我与亲爱的朋友
谈着怎样老去,更仁慈,或对于自己
更好。我们喝下很多酒,嗓门
越来越大。间或,我也会
趁乱独自想想其他事情,
望着烟头逐渐暗淡而出神。
 
(2017)
 
 
一日记
 
一小时前放在水中
的冰块在持续融化。鱼儿们
围着它啄食。有时推着它游动。
絮状物在窗外飘荡,来自不知
其名的树木。不辨其香的芬芳。
写作之前,不能盲目。需要知道
五官的感受力与四肢
的感受力之异同。
上午我不安。下午好些。
 
(2017)
 
 
思索的结果
 
思索存在的结果往往很糟,
尤其是夏日,蝉鸣蛙鼓中。
那热的身体下午吹了冷气,
收缩在盆栽植物的气味里,
从39℃到0℃,得到自然之冰。
宁静是命令,而悲伤是法度。
人到暮年时关于肉体的反思
比年轻时坦率。此身居于此时,
如五月的紫色依存于酢浆草。
 
(2017)
 
 
海边事
 
朋友们游向大海深处。故作惊慌
的叫声在波浪声中渐小。在阳光
流泻于竹节棕榈巨大叶子的斑驳下,
我把双脚伸到沙子里。想象我死后
的第一年,这些朋友会怎样想起我;
第三年。然后第十年。海水怎样
把沙堆抹平。不再徒然挣扎——
那颗原本在身体里的心,现在贴着
海面飞行,如海鸥上下,自行其是。
 
(2017)
 
 
在桥上
 
桥向两端吸收宁静。两端都
倒空了,什么都没留下。我们
站在这儿,知道沉默所值。
听水边鸟——试图理解一个世界。
最简单的客体。纯粹理性和自由意志。
然而,我还是需要一个
有人说话的世界。最好你说。我跟着说。
或者出现一个赤足孩子,在桥头,
跳他的舞,突然朝我们唱歌。
 
(2017)
 
 
听一个年轻女孩读我的诗
 
从台上下来,她坐到
我的身边,对我说:“它真安静。”
她不知道我就是作者。我要为
写下的文字负责吗?
因为身体的甘美之轴,是以蝴蝶间的
触觉的形式存在的。
像发热又冷却下来的金属片,
像各种情绪中的痛苦,
只适宜作小幅度振翅。
 
(2017)
 
 
永远在吗
 
我们以为时间
永远在,其实不是。
我想起第一次听人说“某个
老人是个幻象”时
流露的惊讶。这是一句
生理学叹息吗?还是一个
临终关怀式的计时器?
试着想象:当你旅游到
山谷里——抬头一线天——想起我。
 
(2017)
 
 
分类美学
 
我珍惜炎热带来的体验和
寒冷带来的体验。二者完美的循环。
从南方到北方,然后回到南方。
晚上脱掉衣服。早上穿上衣服。
从感觉到一分钟,到感觉到
一秒钟——给“感觉”分类:哪些是
未成年人的,哪些是接触过异性的。
两种肌肤:皲裂或湿润。
我在乎那么活着还是这么活着。
 
(2017)
 
 
自然光
 
光在移动我。清晨当我
站到窗前。屋外,许多人
在奔跑(奔跑是他们的
工作之一)。我不了解这部机器。
记得有一次,我与一帮游客在
封闭的游乐场,听一头大象唱歌。
它朝我们喷水,步子优雅。但当门
被推开,一束自然光照射
进来,它变得狂躁,开始追赶我们。
 
(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