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13. 高平陵事变始末之司马懿绝杀曹爽

 衣赐履读通鉴 2022-01-17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重感冒一周,总算缓过来了,当浮一大白。

这回讲高平陵事变的大结局。从之前与读者朋友的交流中发现,很多人对高平陵事变十分痛恨——痛恨到不愿看这段历史,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没错,在高平陵事变中,司马懿把政治玩家之阴毒,之狠辣,之无耻,发挥到了极致,击穿了政治活动的底线,扒掉了政治斗争的底裤,其赤条条的下流行为配上一本正经的儒家标准像,为后世更下流、更无耻的野心家们,提供了镜鉴。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曹爽兄弟陪着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祀魏明帝曹叡。一直称病在家的太傅司马懿一个鲤鱼打挺,跳下床来,率军占据洛阳武库。
据《三国志·曹爽传》裴松之注引《世语》载,路经大将军曹爽府第,人吼马嘶车轮滚滚,把曹爽的老婆刘夫人吓坏了,她慌忙找到帐下守督,说,当家的不在,如今有人起兵,怎么办?守督说,夫人不用担忧。言罢,守督走上门楼,取弩装箭,瞄准司马懿,正要发射,手下将领孙谦拽了拽守督的袖子,说,天下事未可知!守督没理,又要射击,孙谦又阻止,这个动作重复了三次,守督最终没有射击,司马懿顺利通过。

【司马太傅一跃而起】


衣赐履说:此处有些古怪,守督叫什么,我们不知道,但他的手下孙谦却留下了名字。我个人认为,这个孙谦,大概率是被司马懿给收买了。打个比方,如果我是孙谦,我拦住上级不让弄死司马懿,大约会说,老大,那个是太傅司马懿诶,人家从门前走过,你一箭给射死了,恐怕会惹祸上身吧?我断不会说出“天下事未可知”这样的话来——只有知道司马懿要搞政变的人,才可能作出这样的判断。
另据朱子彦先生考证研究,魏晋时期的洛阳武库,位于洛阳的东北角,曹爽府第位于武库之南。而司马懿家在洛阳永安里,位于洛阳东门。司马懿要夺取武库,势必经过曹爽家。
司马懿占领洛阳武库,给手下兵士配备武器装备。司马师和司马孚率军占领司马门(皇宫外大门),司马昭率军“宿卫”二宫(皇帝和太后的住所)。洛阳城中部署妥当,司马懿屯兵于洛水浮桥,阻挡曹爽回城。随后,司马懿向魏帝曹芳上奏书说:
当年,我从辽东回军,先帝把陛下、秦王(曹询)和我,叫到御床跟前,拉着我的手臂,深为后事忧虑。我对先帝说,高祖(曹丕)也曾向臣托付后事,臣是怎么做的,陛下都亲眼见到;请您不要再担心了,万一发生不测,臣自当以死回报陛下的嘱托。当时,黄门令董箕等人,以及旁边侍候汤药的人,都是亲耳听见的。如今,大将军曹爽,背弃先帝的遗命,败乱国家制度;在内则举止僭越,对外则拔扈专权。破坏军营编制,把持中央禁军(指撤编中垒营、中坚营,士兵划归曹羲)。重要岗位,安置的都是他的亲信。殿中宿卫,全都换成新人,以前的老人儿,都被他赶了出去。这么做是为什么呢?因为曹爽打算图谋不轨!曹爽及其党羽相互勾结,恣意妄为,一日甚于一日。曹爽又委任黄门张当为都监,探察陛下的情况,挑拨陛下和太后的关系,伤害骨肉亲情。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现在只是暂居宝座之上,岂得久安呢!这可不是先帝将陛下托付给老臣的本意啊。臣虽老朽不堪,怎敢忘记以前说过的话?当初,正是因为有赵高揽权,秦朝才会灭亡;吕氏和霍氏被及早诛灭,汉家江山才得以永固。现在,正是陛下看清形势,臣担负起受命之托的时刻。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等人,都认为曹爽已生出无君之心,他们兄弟不宜再掌管禁军、担任皇家侍卫,我把这些意见上奏皇太后,皇太后命令我按照奏章实施。我已命令主管官员及黄门令罢去曹爽、曹羲、曹训的官职和兵权,以侯爵的身分退职归家,不得再陪侍皇上身边。如敢逗留,就以军法处置。臣强撑病体,屯兵洛水浮桥,以防意外发生。
衣赐履说:司马懿的这份儿奏书,乍一看,把曹爽说得跟反贼似的,实际上没有任何实锤证据。你司马懿说曹爽有不臣之心,而现在皇上就在“有不臣之心”的曹爽手里,你竟然发兵干曹爽,你就不怕曹爽加害皇上?究竟谁有不臣之心,明矣。
另外要注意的是,司马懿虽然把曹爽之罪说得很重,但处理意见则仅仅是让曹爽退职回家,这种举重若轻的方法,与攻城而不围的效果是一样的,化解曹爽作困兽之举。
司马懿的奏书到了曹爽大营,当然是曹爽先过目。看过之后,仿若晴空霹雳,曹爽当即就蒙圈了。李胜几天前还去见过司马懿,说那老家伙路都走不稳,喝口粥都泼一身,眼见活不成了,怎么突然之间占了洛阳城!还要免了我们兄弟的职!曹爽不知该怎么办,也不敢把奏书呈报给魏帝曹芳,只好先把皇上留于伊水之南过夜,下令部队砍伐树木,构筑“鹿角”工事,征调数千名屯田兵士为护卫。
司马懿这边儿,则派人给皇帝送温暖。他对老弟司马孚说,陛下在外,不可以露宿荒野,你督促下面,给陛下送去帐篷、帷幔,以及宫里的一应饮食。
紧接着,司马懿大打攻心战,派出各种说客劝降曹爽。先是派侍中、高阳(河北省高阳县东)人许允和尚书陈泰(陈群的儿子)去劝说曹爽,然后又派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告诉曹爽说,太傅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只是免去你们兄弟的官职,不会要了你们的性命。太尉蒋济也给曹爽写了亲笔信,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你们投降,人身安全不用担心。

【曹爽:为之奈何!】


正在曹爽犹豫不决之时,大司农桓范从城中逃出,加入曹爽阵营。桓范是沛国(江苏省沛县)人,曹家是谯县(安徽省亳州市)人,谯县属沛国,所以桓范和曹爽算是老乡。因为有这一层关系,所以曹爽平日对桓范相当礼遇,但关系并不是太亲近。司马懿起兵时,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想要让桓范担任中领军之职。桓范打算接受任命,但他的儿子劝阻说,皇帝就在城外,您不如出南门去投奔。于是,桓范决定出城,来到平昌门(洛阳南城西头第三门)时,城门已经关闭。守门将领司蕃是桓范旧部。桓范把手中的版牒向司蕃一晃,说,有诏书召我前往,赶紧开门。司蕃说,老领导,还是让我看一下诏书吧。桓范立即大声呵斥说,你小子还是不是我带的兵?怎敢如此对我?司蕃碍不住情面,只好打开城门。桓范出城以后,回头对司蕃说,太傅图谋叛逆,你还是跟我走吧!司蕃步行追赶不及,只好在道旁躲避。司马懿得知桓范出城,对蒋济说,智囊过去了!蒋济说,桓范确实很有智谋,但驽马恋栈豆,曹爽是不会采纳桓范的计策的。
衣赐履说:所谓“驽马恋栈豆”,意思是劣马贪恋马房的草料,而不肯有所行动。那么,究竟什么是曹爽的“栈豆”呢
关于桓范,史书颇记录了他一些不怎么长脸的事迹,让人感觉这厮“人品有问题”。司马懿本打算任命桓范为中领军的事儿,我个人认为不真。桓范并非司马懿嫡系,司马懿断不可能让他担任中领军掌管禁军。因之,桓范是听了儿子的劝告才出城,也就需要打个问号了。
桓范一到曹爽大营,立即建议曹爽兄弟,带上天子,直奔许昌,征调四方军队勤王。曹爽犹豫不决,桓范就对曹羲说: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明摆着只能这么办。你们平时读了那么多书,都特么读到狗脑袋里去了!你们家这般权势的人,妄想当个平民,过老百姓的日子,做梦呢吧!一介小民,劫持人质,尚打算活下去。你们兄弟手里有天子,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曹爽兄弟默然不语。
桓范又对曹羲说:
你的一支部队,就在城南;洛阳屯垦部队,也在城外,这些人都可以征召调遣。现在前往许昌,中途不过只住一夜。许昌的武器库,足够武装部队,唯一需要担忧的是粮食,不过,大司农的印章就在我身上,可以签发征调。
曹爽、曹羲兄弟,有如两座石像,大眼瞪小眼,一直从初夜坐到五更。曹爽终于把手中的刀扔到地上,说,我想,太傅不过是想要我们兄弟的权力罢了,算了算了,我投降,仍不失为富家翁!
于是,曹爽向曹芳报告了情况,并请曹芳下诏,免去他们兄弟的职务,以答复郭太后的诏令。
桓范见事已至此,一屁股坐在地上,悲号说:
曹子丹(曹真)何等人才,怎么生出你们这帮不成器的东西!老子这回受你们的牵连,要被灭族了!


当曹爽跟随皇帝车驾回城,并上缴大将军印绶时,其主簿杨综、司马鲁芝边哭边劝谏说:
将军您处在伊尹、周公的高位,手握大权,谁敢不从?一旦获罪被罢免,即使想效仿李斯牵着黄狗去打猎都不可能了。如果挟天子前往许昌,倚仗帝王的威仪,号令天下,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策而束手就擒,那就相当于伸出脖子让人砍啊,岂不令人痛心!
曹爽终究没有听从。
曹爽兄弟到家之后,司马懿派人从洛阳县征民夫八百人,把曹府团团围住,日夜看守。在曹爽家的四个角各起一座高塔,让人在高塔上监视曹家的一举一动。曹爽跟屋里呆着无聊,就拿着弹弓到后园去打鸟。塔上立即有人高喊,故大将军向东南去了。曹爽只好进屋,塔上之人又高喊,故大将军回到堂内。弄得曹爽愁闷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衣赐履说:司马懿是真特么坏啊!以儒术立身百余年的河内温县司马家,就培养出这么个货!我虽然一贯认为,从政治逻辑的角度看,权力场上的斗争,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但这么下做、近于泼妇骂大街、扯头发、撕衣服的腌臜事儿也干得出来,其目的就是要让人斯文扫地,让人颜面无存,诛人先诛心。司马懿之没有底线,此即为一例。

【请孔明出来骂一骂这厮!】


曹爽和兄弟们商议,不知司马懿究竟想要干嘛,就给司马懿写了一封信加以试探,意思是家里没粮食了,太傅你看怎么办。司马懿回信说,不知道你们缺粮啊,我已经下令给你们送米一百斛,还有肉脯、盐豉、大豆。东西很快就到了,曹爽兄弟觉得既然司马懿能够给他们提供食品,大约并不想要他们的命吧。
正月十日,有关部门奏报,黄门张当私自挑选宫中的美女送给曹爽,他们之间可能有奸谋。于是逮捕了张当,交廷尉审讯。张当交待说:
曹爽与尚书何晏、邓飏、丁谧,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人阴谋反叛,他们打算三月中旬起事。
人证、物证俱在,口供翔实严密,一场惊天谋反被扼杀于摇篮之中。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以及桓范等人全部逮捕,与张当一道,以大逆不道的罪名上奏朝廷。
为了显示判决公正,司马懿召集三公九卿及相关官员举行廷议,专门研究此案。经过形式上的讨论,形成最终的决议:
《春秋》之义,“君亲无将,将而必诛”。曹爽作为宗室支属,他家世代受宠,先帝握着他的手,把天下托付给他。然而,曹爽包藏祸心,有负顾命,与何晏、邓飏,以及张当等图谋神器。桓范与他们也为一党,都属大逆不道。


衣赐履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出自《左传》,指臣对君、子对父不能冒犯、忤逆、作乱,甚至不能想,你只要想过,什么都没做,也是大逆不道,即使是皇亲国戚触犯这条原则,也要依法处置。正月六日,曹爽兄弟陪皇帝去高平陵,司马懿发动政变;七日上午,曹爽得知司马懿指洛水发誓,不会杀他们兄弟,于是投降,回洛阳城;十日,司马懿弄出一个太监张当,证明曹爽兄弟打算谋反;廷议给曹爽兄弟定罪,应该也就在三两日间的事儿。《晋书·宣帝纪》载,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姐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也即,凡曹爽兄弟、心腹及曹爽支党中的男女老少,包括已出嫁的姊妹和女儿全被诛杀。司马氏的行事作风,阴,毒,快,狠,叹为观止。刚指着洛水发誓放人一条生路,几天之后,就炮制出一桩谋反案来,诛了人家的族,以儒家“仁义礼智信”自居的司马懿,其道德上的没有底线,竟至于斯!
曹爽兄弟在政治上单纯得如一张白纸,枉自他们在帝国顶层混了十年之久。
正月十八日,曹魏帝国大赦。
十九日,曹魏帝国任命太傅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司马懿坚决辞让,不肯接受。
司马师以功封长平侯,食邑千户,不久即升任卫将军。
司马昭率兵宿卫二宫,也以功增邑千户。不久之后,司马昭任安西将军,持节,屯关中,为诸军节度。由此,司马昭成为拥兵一方,镇守关陇的重要将领。
衣赐履说:到了此时,司马懿还要演戏。他知道对他的封赏再大,也不足以增加司马氏的威权,所以,政治对手除掉之后,他就以辞让封赏来表达儒家的谦逊美德。但是,对儿子们的封赏,则必须接受,这与“封赏不避亲仇”没有半毛钱关系。司马懿已年近七十,万一突然挂了,儿子们官微爵轻,如何接班?
曹爽被诛三族之后,皇帝晋封太尉蒋济为都乡侯,蒋济上书坚决辞让,皇帝不准。蒋济对自己误信司马懿的保证,引曹爽走入陷阱所扮演的帮凶角色,十分后悔,良心苦痛,终于一病不起。四月十九日,蒋济去世。
衣赐履说:在前面几回,网友小白留言说:曹爽的认知和底线都是仅限于行政斗争,司马懿则是肉体消灭,这是他俩胜负的根本,跟互斗的内容无关。我以为还是相当中肯的。
曹爽之失败,除了在政治上相对幼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蒋济所言“驽马恋栈豆”。
什么是曹爽的“栈豆”呢?
我们可能都非常纳闷,曹爽为什么这么挼?为什么不听桓范的?皇上在手里,许昌有兵、有粮,夏侯玄在关中领兵,忠于曹氏的大臣多得是。为什么曹爽就挼了?
因为,曹爽兄弟的老婆娃娃,都跟洛阳城里呢
他们,就是曹爽的栈豆
一旦开打,曹氏兄弟的老婆娃娃,司马懿可以一天杀一个,今儿送过来一条胳膊,明儿送过来一条腿,曹爽受不了啊。
不顾亲情,是顶级政客的必备素质之一。
高祖刘邦逃命的时候,可以把亲儿子亲闺女往车下面踢。光武帝刘秀,亲大哥被更始帝刘玄杀了,刘秀虽然晚上躺在床上蒙着被子痛哭,但白天跟人打交道,那可是谈笑风声。昭烈皇帝刘备,把老婆娃娃一扔,自己跑路,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就是魏武帝曹操,被张绣来个突然袭击,也是骑了长子曹昂的马才逃得一命,曹昂则死在张绣手上。
曹爽不具备这种素质
讲真,绝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这种素质。

经常有人讨论,司马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算夺取曹家江山的。


《晋书·宣帝纪》载,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曹操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听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就想验证一下。于是,找个机会把司马懿叫过来,让他走在前面,又突然叫他,司马懿回头,脸向着正后方,而身体并没有转动。也即是说,司马懿的脖子可以自由扭转一百八十度(现实中确实有这种人,大家可以百度查看,挺吓人的)。古人称此为“狼顾之相”,意味着这种人必定会反叛。另外,曹操还梦见三匹马在一个马槽上吃草料,预示着司马父子三人,要夺曹家天下。曹操心下不喜,专门告诫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但是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铁,经常护着,结果搞丢了曹家江山。

【狼顾之相,吴秀波演得出眼神,演不了一百八十度的脖子】


曹操那个活阎王,如果真有杀司马懿之心,早就杀了一百回了,岂会留给曹丕?这两个小故事,显然是后人附会的,给历史增加点槽点而已。
我个人认为,司马懿萌生篡魏而代之的想法,其上限为何时,不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自从打算发动高平陵事变的那一刻起,司马懿就打算篡位了。本来,司马懿被曹爽排挤之后,正好顺水推舟退居二线,算得上功德圆满。但他没有休息,而是处心积虑拿下了曹爽。不管他打的旗号是什么,本质上都是下定了篡魏的决心。因为,司马懿深谙历史,一旦拿下了曹爽,他就成了名符其实的权臣,权臣是没有退路的,要么,像霍光那样被诛族,要么,像曹操那样取汉而代之,没有第三条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