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证不治病2-10

 钟家台 2022-01-17

三、治疗目标的确立

目录

1先别阴阳与独立自主

2经典理论为本

三、治疗目标的确立

 “随证治之”的治疗目标的确立,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以活生生的病人为对象,以临床症状群为依据,“辨症求机”思维是关键。没有中医理论,没有活生生的人,要形成证候病机判断,确立中医的治疗目标,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学到真正的中医理论,没有养成真正的中医逻辑思维,在实验室中、显微镜下的形态结构里,永远找不到中医的治疗目标。

1. 先别阴阳与独立自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察”、“审”、“视”、“听”、“按”、“观”等感官活动,是中医从就诊病人的疾病现象中收集临床症状的基本方法,其理论任务,是将疾病现象上升为临床症状,再用阴阳应象思维规范下的“辨症求机”进行“权衡”处理,有了“别”、有了“知”,才能做到“诊则不失”。

 “治病必求于本”。“察”“按”“审”“视”“听”得到临床症状,不是“本”,“权衡”、“别”、“知”之后的结论才是“本”。“辨症求机”的核心在一个“辨”字,没有真假顺逆之辨,没有标本缓急之辨,就没有“本”。“本”归结起来不外阴阳,“随证治之”以“本”为目标,须参阴阳之消长,明阴阳之相须,使方药配合,合同于阴阳之道。清·沙玉书《医原纪略》:“治病之理,用开必少佐合,用升必参以降,用降必少以升,用温佐凉,用补佐泄,其机方灵,即阴阳相须之道也。”

中医治疗目标的确立,临床症状的收集和确认是重要的,但“辨症求机”思维是关键,没有“辨症求机”思维的逻辑加工,就没有中医理性,阴阳五行、藏腑气血理论就没有了指导价值,医疗活动就发生大倒退,便秘用大黄,头痛用川芎,“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恐怕就会层出不穷了。

只要辨证论治,就要“辨症求机”,遵循从疾病现象→临床症状群→病种→证候病机的逻辑程序去分析判断。在这个程序中,临床症状到证候病机之间的“辨症求机”,是运用中医理论,遵循病机求证原则,分析临床症状内含的病机要素及其病机要素关系的思维过程,也就是将藏腑阴阳、生克制化等理论,和就诊病人联系起来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医生的思维,客体是病人及其反应出来的临床症状群和多维联系的环境因素。辨证论治的临床过程,包含了四诊的“观”,但不能因为有了感官的参与,就抛弃“辨症求机”思维,只把实验仪器当成临床联系理论的桥梁。

四诊合参是和就诊病人的生命交流,“辨症求机”是多维联系的病机分析。天气、地气和文化环境之气,活生生的人无不应之,因应协调性的气化活动,随时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没有“辨症求机”思维,凭标准、凭仪器确立中医的治疗目标是不可能的。

别阴阳是“辨症求机”的原则规范,天文、地理、人事都可以分为阴阳,临床症状也可以分为阴阳。从临床症状的阴阳分别,逐步走向藏腑气血,走向生克制化,走向病性之辨、病位之辨、病邪之辨和病种之辨、病形之辨、病势之辨,最终形成证候的临床判断,确立“随证治之”的目标。

临床治疗是针对疾病本质的治疗,不是疾病现象的治疗。疾病现象是共同的,进入中医理论,经过“辨症求机”思维的分析判断,就形成中医的疾病本质-证候病机,进入西医思维,经过实验室检查,就形成西医的本质。共同的疾病现象,由于理论逻辑的区别,在不同思维的作用下,形成与各自理论相一致的本质判断。在从疾病现象到疾病本质的思维过程中,理论及其逻辑规范具有决定性。

没有逻辑,就没有条理性的思维活动,逻辑是思维活动的行进之道。中医的思维沿着中医理论确定的逻辑活动,形成中医的治疗目标,西医的思维沿着西医理论确定的逻辑活动,形成西医的治疗目标。思维活动的行进之道不能混乱重叠,不能人为地设置一些十字路口。人为设置十字路口,思维很容易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究竟走那条路才是正确的。可是,中医的临床却人为地设置了“病”和“证”结合的交叉点,站在这样的交叉点上,思维究竟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呢?仔细分析,“病”和“证”结合不是中医理论或者西医理论的逻辑发展导致的结合,而是为了中医“现代化”,按照人们的主观愿望,人为设置的结合。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都具有它自身的逻辑规则,合学科的理性思维就体现在学科逻辑的条理性上。从“别阴阳”,到“知部分”、“知所苦”、“知病所主”,到“知病所生”,都在中医阴阳应象思维的逻辑规范下,经过从“察色按脉”、“审清浊”、“视喘息,听音声”、“按尺寸,观浮沉滑涩”的“观其脉证”,然后加以“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逻辑求证,得到的本质化的认识。

就辨证论治的临床而言,辨外感内伤是“先别阴阳”的重要内容。外感有外感的理、法、方、药、护的逻辑规则,内伤有内伤的理、法、方、药、护的逻辑规则。一般来说,外感易治,把握扶正祛邪的分寸;内伤难疗,饮食相关,情志相关,劳逸相关,都要影响病机,可能抵消疗效。内伤外感“并病”现在十分普遍,增加了别阴阳的难度,“辨症求机”知轻重、辨缓急、明标本的可靠性,决定了“随证治之”的有效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