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算的艺术

 brownk 2022-01-17
图片

伴着窗外的夜色,喝一口热乎乎的花茶,又到了一天中最为放松的时刻。
 
坐在键盘前,和读者朋友们聊聊天吧。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谈企业的经营,或许是我的同学想看,或许是他不想看,但是我要谈别的,发不出来。
 
所以我就要谈企业的经营,所以他不看也要看。
 
在企业的经营中,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叫做预算的艺术。这个东西能成立,有一个神奇的前提,叫做“不想多干活”。
 
就好比一个事情要做,总是要走账,不走账的公司不太多,因为不走账的话,总有税务局来审计。税务局登门没什么,税务局天天登门,那就不好了。
 
但是做项目不能不搞预算,但是做预算又不能不审批。
 
一个业务员,因为业务需要,想采购一包文具,就好比是晨光那种2块一根的笔,他想采购一盒,假设是20根,需要40元。
 
他就把预算报给了组长,说要50元,他和文具店老板商量好了,50元到手,一人5元平分,文具店老板答应给50的发票。
 
组长一看,这个东西里面存在的利润空间不是很大,50元比较符合市场规律,可是万一要是有什么成本变化,报给部长,将来还要再报一次,部长就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强。
 
想了想,可以买,你把预算加一下,现在是50,你报80的,万一笔涨价了,我们不用再报,再说,预算归预算,又不是都要花完。剩下的要是多了,就算我们组的经费。
 
于是叫业务员把预算方案写成80块,业务员改了一次,组长签了字,报给了部长。
 
部长一看,一盒笔80,倒也不是很贵,毕竟4块一根的笔,肯定是好笔,又不是我掏钱,买就买吧。不过,预算要改改。
 
改成120,组长每次都不敢多报钱,搞得我也没有地方吃回扣,改成120,给自己关系好的文具店打个电话,笔按照80卖,剩下的40和文具店老板一人一半。
 
还得改一下,改120,于是组长回去告诉业务员,采购必须去指定的文具店,按照120做预算。
 
业务员只好改第二次。
 
改好了以后,组长签字,部长签字,拿去财务,财务一看,一盒笔,120,财务也不是很懂这里面一根笔6块是不是合理,因为财务的人每天忙着做账,有点做不过来。
 
但是,财务最怕的就是第二次对账,他希望这个东西一点问题都没有。就说你加一下预算,不能按照120做预算,万一有损耗呢?万一有的笔不能用呢?
 
加,加到160,给我报过来,我就支钱。
 
业务员带着财务的圣旨回去,改了第三次,又找组长签字,找部长签字,找财务签字,拿着160,到了指定的地方买笔,160一盒笔,那是不可能的。
 
老板和部长说好的价钱是一根6块,总共120,老板拿出一根2块的笔,做成6块,收下120元。
 
业务员让他开160的票,老板一想,一根笔2块,微利的时候是40元,现在赚了80元,和部长说的是赚40元,自己净赚40元,开个160的票,一点问题没有,直接就是一张160的票。
 
然后文具店老板收下利润80元,拿出20元转给部长。
 
业务员拿着40元,拿着一盒笔,拿着一张160的票回到公司,找到财务销账,拿出5元给了财务,财务心领神会,直接要票,销了账,于是业务员带着35元和一盒笔回到了组里。
 
多了35元,业务员不敢多拿,业务员和组长说,送给财务10元,还剩30元,组长就去组会上说,这次买笔,多了15元,我们上缴公司5元,放进部门小金库5元,给大家搞团建,再花5元。
 
组里欢呼雀跃。
 
在这个过程中,组长偷偷拿了15元,找到部长,送了4元,找到业务员,给了1元。自己吃了10元。
 
到了年底,这个组上交了部里5元预算,部里上交了公司,公司老板一看,这个部精打细算,有能力,升职!
 
部长当了区域经理。提拔组长当了部长,部长又提拔业务员当了组长。
 
突然有一天,老板走进了一家文具店,拿了一根笔,“老板,这笔多少钱一根啊?”
 
“两块,你要买一盒的话,算你18。”
 
老板看着手里的笔,陷入了沉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