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为何会宠幸六十多岁,还是县官的汉人田文镜?并许其葬皇陵旁

 脑洞趣味历史 2022-01-17

在雍正年间,有这样一位汉人,他花甲(六十岁)之年才得到皇上赏识,委以重任;他是查办亏空,惩治不法,对庸正政策执行最彻底的人;也是唯一一位死后被允许安葬在皇帝寝陵旁边的人。他就是被雍正帝称为“巡抚第一人”的田文镜。田文镜是二十二岁正式走上仕途之路,在康熙朝当官四十年,直到康熙去世的康熙六十一年也不过是一个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他升迁之路如此漫长在官员中也是不多见的。按理说到了这个花甲年龄,已经是应该准备告老还乡的时候了,没想到一次普通的吿祭活动改写了他的人生,从而给他的仕途带来了“五级跳。”

一、山西旱灾讲实话被雍正重用雍正元年是启用“雍正”年号的第一年,北方出现了少有的旱灾。但是山西巡抚德音接二连三奏报山西雨雪充足。但是雍正帝已经从两个可信渠道知道山西在闹荒灾,德音是报喜不报忧,说了假话。这是关系到老百姓生存的大事,因此雍正帝对北方的灾情非常的关注。雍正获得消息的渠道一个是年羹尧,另一个就是田文镜。田文镜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被派往西岳华山吿祭山陵的,他吿祭完成回京,雍正向他询问沿途经过地方的情形,特别是百姓生计问题。

田文镜如实回奏雍正山西平定州、寿阳县、徐沟县、祁县四地灾情较重,百姓生计维艰,而且地方官现在仍然在收比钱粮。此做法很容易出人命,甚至引起民变,雍正感到事态非常严重,于是采取果断措施决定先对上述四县进行赈灾。考虑到山西巡抚德音隐匿灾情不报,所以雍正特命侍读学士田文镜会同巡抚德音,率领地方官员对四个州县的饥民进行救助,并且把赈灾谕旨通过户部转发给德音,但是德音并没有不停地为自,还在不停地为自己辩解,并不配合田文镜工作。

在州县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田文镜,怎么会被难住,他到达山西省城太原后,立即组织四州县的官员赶造花名册,登记赈灾家户人口,一个县一个县进行赈灾。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四个州县共有13万人得到救济,他把赈灾情况向雍正进行了密奏,得到了雍正帝的极大肯定。由于德音不承认山西受灾,再加上清查亏空时消极抵制,因此被革职。这也给田文镜创造了机会,就是因为他向雍正讲了真话,揭露了山西隐灾不报的实情,而且赈灾工作做得比较踏实,让雍正王对他刮目相看,考虑在朝中委以重任。但是由于山西的灾情远远超出最初的估计,诺敏奏请先将田文镜留在山西。赈灾四个月后田文镜升为布政使。

二、任河南巡抚,被推上风口浪尖,参劾不断次年正月十七日,田文镜正式出任河南布政使,这期间遇到了一件大事,就是因为士民一体纳粮当差引发的震惊朝野的封丘罢考案。在处理这件案子的过程中,由于田文镜大讲河南废弛已久,雍正帝对河南的主要官员进行了调整,由田文镜任河南巡抚,成为开府一方的封疆大吏。短短两年间,由从四品的中级官员到显赫的二品封疆大吏,连跳五级,这无疑鼓励了他干事的激情。一时间河南成为了雍正初政的试验田,全国瞩目,这自然也把田文静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参奏他的人接连不断。

其中引起最大争议的是田文镜出任河南巡抚之后,一个接着一个参劾官员,有时一个参劾导致十几个下属丢了乌纱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参劾掉二十二位官员,而且被参革的官员,大多都是科举出身的进士。据《清史稿》记载田文镜是吏员出生,如果他参的人都是科举出身,就涉及到官报私怨的问题。但是雍正对田文镜的做法却大加鼓励,让他不要有顾忌,放开手脚去做。好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接连被罢免,让科举出身的河南官员人人自危,但有雍正支持,人们又无可奈何。总有不怕死的,这时被人们称为“铁胎人”的李绂站了出来。大家也许好奇,为什么李绂敢于参皇上的大红人、第一宠臣?

原来李绂是康熙朝鼎鼎有名的理学大家。他是康熙四十八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的进士,康熙看中他的理学背景,将他连升五级,从编修超升二品的内阁学士。雍正初年,年羹尧,隆科多成为两大宠臣,大多数人争着巴结他们,和他们拉拢关系,唯独李绂与他们抗争,雍正看中他的孤傲,外放广西巡抚不久后,将他升为直隶总督,并且委派他一个天大的秘密使命——实施置允禟于死地的行动方案。李绂弹劾田文静两件事,一是包庇市井无赖上蔡知县张球。二是不容读书人在河南做官,要将知府黄振国灭口。雍正把李绂参奏的折子,截取首尾姓名,官职等信息发给了田文镜,让他好好处理张球的事情。

田文镜清楚这是李绂的参奏,他早有准备,于是呈上了一篇很长的密折。这封密折带给雍正的震撼,远比李绂揭露田文镜的问题严重得多,因此成为了改变田文镜境遇的“秘密武器”。田文镜究竟写了些什么呢?它主要讲了三个问题。第一反驳不容读书人在河南做官。第二是反驳贤否颠倒,声明张球是大大的好官。仅仅这两条肯定是不会打动雍正的,最主要的是第三条,他提出了一个让雍正高度敏感的问题——朋党。

为什么雍正对“朋党”如此警觉?因为雍正把皇位传给他的主要条件就是要解散朋党,他最痛恨的就是朋党,偏偏这些朋党又经久不散,成为他执政的最大威胁。但是雍正还不想一下子把这个问题捅破,他要找时机,因此田文镜的位置绝对不能动。而李绂作为直隶总督,他还是担任着皇上特殊使命的人,两个人都不能得罪。雍正只好派两个钦差大臣,带着官员前往河南审查。重点一是知府黄振国是否冤屈并被杀人灭口;二是张球是否像李绂弹劾的那样,劣迹斑斑,是个市井无赖。经审查,黄振国等被革职的“进士帮”没有被冤屈,基本属实,但是在审理张球案时,有个刑部员外陈学海向审案大臣举报了田文静欺罔的事实,建议治田文镜的罪,但钦差大臣行前已经受了雍正的旨意,所以没有采纳陈学海的建议。

此时田文镜也获悉了钦差大臣完全掌握了他所信任的张球违法乱纪的种种劣迹,因此被动地参劾了张球,同时写了密折向雍正进行了检讨。互参案可以说李绂和田文镜各打了50大板,接下来就看雍正如何处理这件事情了。雍正帝将田文镜所说的进士帮“结党”的事,提高到处理此案的原则层面。因而对张球的问题,他不但宽慰田文镜说管理那么大一个省,官员又多,不可能没有防御不到的,还力挺田文镜。而对李绂参田文镜想把黄振国杀人灭口,干脆把黄振国押解到京城,一方面证明田文镜没有杀人灭口,一方面利用黄振国整治保举他的人蔡珽。

当时李绂正按照雍正旨意,在保定实施置允禟于死地的方案,因此暂时没有追究李绂参奏不实的事。到雍正四年十二月底,允禟已死三个月,家人也为其处理后事,允禩也死了,雍正就把李绂降为工部侍郎,李绂不但没有参倒田文镜自己反而降了职位。令所有朝臣想不到的是,这时又杀出个谢济世,再参田文镜。谢济世是康熙五十一年选为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四年十一月出任监察御史。他是在雍正御门办事,允许科道官直言时,奏了田文镜十条不法罪责,雍正发现谢济世所说的十条,特别是黄振国被冤屈的事情与李绂参奏的非常吻合,而黄振国是蔡珽举荐的人,李绂是蔡珽的门下,谢济世是广西全州人,李绂曾任广西巡抚。

因此断定这几个人公然结党、扰乱国政,谢济世不但被革了职,还对他进行严刑审讯,追查他的人际关系和受何人指使。在这件参劾案中,雍正亲自过问,谢济世不但被革职,发往阿尔泰军前效力赎罪,陈学海也被革职同谢济世一起从军谢罪,黄振国等多位官员都受到不同的处置。雍正一直怀疑谢济世受李绂指使,虽然没有审出来,他还是不甘心,又派人秘密调查他们的关系,仍然没查出,雍正就找了一个理由把李绂也革职议罪,最后以其学问尚好,从宽免死,令其在《八旗志》书馆效力。

而田文镜则是最大的赢家,雍正帝不但公开宣布他是“巡抚第一人”,而且还升他为河南山东总督。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