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院最新研究:修改DNA的端粒长度,人的寿命可逆转50%?

 晚风是如此温柔 2022-01-18
人的寿命一直都是科学家非常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古代传说中,地府的阎王有一本生死簿,上面清楚的写着阳间的每一个人生老病死的时间,如果你能修改生死簿里面的记录,就能够瞬间改变自己的寿命。不过这些都只是神话故事而已,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的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了解生命的密码,知晓了其实寿命的长短,本质上来说,就是细胞衰老的过程。而细胞衰老的关键因素就是细胞是否能继续分裂。当一个细胞进入衰老期,虽然无法直接使得自己再次变年轻,但是却可以通过分裂来实现细胞的重生。而细胞并不是能无限地分裂下去,细胞每分裂一次,体内的端粒就会变短一次。当端粒变短到无法支持细胞分裂,那么人体的寿命就即将终止。所以要延长人类的寿命,就必须要对端粒进行研究。端粒也被科学家称为“生命的时钟”。那么端粒能否让它自动变长呢?如果可以,那么这就等效于修改了生死簿上面的记录,从而大大延长人类的寿命。
最近,中科院和重庆医科大学等多家机构,终于找到了延长端粒的方法,那就是食用一种物质名叫“β烟酰胺分子”。科学家首先把这种物质喂给16个月大的小白鼠吃,我们都知道一个小白鼠如果活到了16个月,就等于一个人活到了45岁。所以这种小白鼠其实已经进入了老年时期。通过40天的喂养,科研团队发现小白鼠体内的端粒明显变长了。而且科研团队还发现,小白鼠体内的烟酰胺类、腺苷酸类等266种物质数量增加,这些物质为DNA合成和修补提供了原料,并在细胞增殖和衰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所以这种“β烟酰胺分子”对小白鼠的寿命的确实现了延长。
但是对小白鼠有用,不代表对人体有用,因为人体的结构比小白鼠要复杂很多。科研团队首先再次分析了“β烟酰胺分子”对人体是否存在副作用,经过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对人体并没有伤害,所以就招募了8名50岁左右的健康中年男子,让他们每日吃比较特别的早餐。也就是每次吃饭前,先喝一些包含“β烟酰胺分子”的水。这样持续了3个月,科学家发现这些男子体内的端粒明显变长,而且部分男子端粒竟然达到了实验前的两倍。这意味着说这些男子理论的生理年龄倒退了百分之五十。
这项研究成果,立即就震惊到了国际医学研究者。因为国际上对“β烟酰胺分子”的研究其实早就开始了,比如2年前,美国倍勒医学院团队就研究过“β烟酰胺分子”,但是他们的实验结果是,证明了这种物质仅仅能维持端粒的长度。也就是说当细胞分裂后,本来应该变短的端粒,保持了原有的长度,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不会让端粒长度增加。所以对比两次研究成果,我们也能看出,这次我国中科院的研究成果,的确非常重大。
而且当时倍勒医学院团队仅仅证明了这种物质能够维持端粒长度,就已经在商业市场掀起了巨浪,其研发出的成品就包含了大量的“β烟酰胺分子”。这种成品被同行一致认可。所以当时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戴维,在接受采访时就兴奋地说:没有证据表明我们不能长寿。我们知道有些哺乳动物的岁数超过200年,而有些人能活到100至120岁之间,所以我们的寿命至少可以再延长40年,甚至可能120年。
其实关于减缓衰老技术,并非只有使用“β烟酰胺分子”这一种方法,国外早就研发出了另一项技术,也就是高压氧舱。人体只需要每次在舱内泡澡90分钟,就能达到“β烟酰胺分子”一样的效果。但是高压氧舱造价昂贵,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所以这种手段,只能是一些富商的奢侈品,普通平民根本无福享受。
纵观整个人类寿命研究历史,无论是“β烟酰胺分子”还是高压氧舱,其实都只是近年生命科学发展的缩影。很多人觉得,像修改生死簿一样,去随意延长寿命,对于目前的人类科学技术来说,还非常地遥远。但是正如知名投行美国美银美林集团,于2019年的分析报告中所说,按照现在的寿命增长速度,人类很快就能活过100岁。因为从1950年,我国人均寿命不足40岁,而到了2021年,我国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8岁。按照这个速度来看,等于4年提高1岁。所以再过不久,人类人均寿命突破100岁,也算是指日可待。
也许有人会觉得,人活那么久有什么意义?生命要想获得精彩,不在于寿命的长度,而在于寿命的宽度,你如何度过每一天,才是幸福的关键。但是追求长久的寿命,其实一直都是人类所希望的。因为任何的生命只要诞生了,它只会追求两件事,第一是生存,也就是能活多久算多久,能活多舒服算多舒服。第二就是繁殖,当自己寿命结束时,能有下一代帮助种群继续演化下去。所以长久的寿命不仅能提升人类整体的幸福感,更是生命本质里所不可违抗的欲望,不知道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评论发表你对此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