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常用的通络十三法

 未来决定现在 2022-01-18

·汉代张仲景之旋覆花汤、大黄䗪虫丸、抵挡丸等虫类药方剂开通络治疗之先河。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理论,为许多慢性病用通络法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络之法可总括为“虚则补之”使之通,“实则泻之”使之通,“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

络者,络脉之谓,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张景岳说阳络“浅而在外”,阴络“深而在内”;叶天士说“阴络乃脏腑隶下之络”。因之许多发生于体表“阳络”的疾病及产生于体内“阴络”的杂病均可从通络着手予以治疗。笔者总结古今医家应用通络法的经验,大致有行气通络、益气通络、养血通络、活血通络、祛风通络、散寒通络、除湿通络、化痰通络、温阳通络、滋阴通络、温经通络、辛润通络、搜剔通络十三法,现简述于下。

1. 活血通络法

活血通络法乃为脉络血行不畅而设,是最基本的通络方法。许多原因如情志内伤、感受外邪、外伤出血、久病正虚等,都可导致血行瘀滞的发生。身体各处如脏腑经络、头面胸腹、四肢百骸等均可出现血瘀络阻的表现。活血化瘀、行血通络法具有祛除瘀滞、改善血行、畅通脉络的作用,常用代表方剂有桃核承气汤、复元活血汤、丹参饮等。临证可根据瘀血发生的原因及病变部位具体选择相应的方药。

2. 行气通络法

血液的循行与心、肺、肝等关系密切。肝主疏泄,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液运行的主要脏器,其功能正常,则气机条达,气血调畅,经络通利。若肝失疏泄,则气的疏通和畅达出现障碍,从而形成气机郁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行不利,进而形成脉络不畅。方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天台乌药散等加减治疗。

气行血行,气滞血瘀,因而治疗气滞所致之络脉瘀阻者,行气通络法与活血通络法常常并辔而行。常用的行气活血通络的代表方剂是血府逐瘀汤,有报道应用该方加减治疗冠心病、脑中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血栓性静脉炎、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失眠、眩晕、胁痛、腹痛、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痒疹、痛经、闭经、产后恶露不尽、癥瘕等均有较好疗效。

文章图片1

3. 益气通络法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对于体内津液、血液等的生成、输布、排泄及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均起着推动、激发和温煦的作用。血属阴主静而不能自行,其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虚则血行迟缓,脉络不畅,以致脏腑、经络、筋肉的血运障碍、功能失常。气虚失运、推动无力以致血行迟缓、络脉失于温煦者,可用保元汤、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类加减治之。

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血行,所以因气虚而致脉络瘀阻者,益气通络法与活血通络法亦常联袂配伍。常用的益气活血通络的代表方剂是补阳还五汤。该方是治疗中风之气虚血瘀证的经典有效方剂。现代研究表明,气虚血瘀是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重要病机。许多医家对补阳还五汤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并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认为该方具有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抗血管损伤及保护血脑屏障、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作用、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再生等改善脑供血及保护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4. 养血通络法

《难经》说“血主濡之”,《内经》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血具有营养和滋润的生理功能,血液亏虚则脏腑百脉失养、脉道失充、经络失滋,而出现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面色无华、爪甲苍白、肌肤干燥、毛发干枯等络脉血虚乏养的病症。治以养血和营为主,方用四物汤、归脾汤等化裁。

5. 滋阴通络法

阴虚是精血及津液亏损的概括,多见于劳损过度、久病失治或热病之后。精血津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精亏血少、津液不足均可造成体内营养匮乏,阴分不足,缺少滋润,久病入络,脉络失充、失养、失荣。心阴虚而心失所养者,方用天王补心丹;肺阴虚虚火灼伤肺络者,方用百合固金汤;胃阴虚胃脘隐痛者,方用加味麦门冬汤;肝肾阴虚者酌情选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及左归饮、大补阴丸等。

6. 温阳通络法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虚生寒,阳气虚就会导致生理活动减弱和身体机能衰退,出现畏寒肢冷、精神不振、少气乏力等阳气虚衰、推动无力、温煦不足的病证。肾为先天之本,中寓命门之火,肾阳不足则阴寒内生,影响络脉畅通,阳气不得畅达。治宜温补肾阳,方用肾气丸、右归饮、右归丸、二仙汤等。

7. 祛风通络法

风邪致病有外风、内风之别。外风袭表,邪郁皮肤,或留连肌腠,甚则深入筋骨关节,营卫失和,脉络不畅,可见头疼恶风、肢体麻木、肌肤瘙痒、颈项强直、肌肉酸困、筋骨挛痛、屈伸不利,或口眼歪斜、角弓反张等证候,治以疏散外风为主,临证可据情选用桂枝汤、九味羌活汤、柴葛解肌汤、消风散、牵正散、小活络丹等;内风有肝风内动、热盛动风及阴虚风动、血虚生风之分,肝风内动者方用镇肝熄风汤,热盛动风者方用紫雪丹及羚羊角汤,阴虚风动者方用大定风珠,血虚生风者方用四物汤加味。

8. 散寒通络法

外感阴寒邪气,寒邪侵袭肌表,可见头身疼痛、恶风无汗、脉浮紧等寒邪凝滞经脉、经气不利、腠理闭塞、寒主收引、阳络郁滞不通、不通则痛的表现,可用麻黄汤等发汗散寒;过食生冷寒凉或寒邪直中、阴寒内生,可见脘腹冷痛、形寒肢冷、面色㿠白、倦卧少动、大便稀溏、脉沉迟等寒邪凝结、阳气受损、温煦失职、阴络壅遏不畅、升降失常的表现,可用理中汤、吴茱萸汤等温中散寒。寒邪得祛,络脉畅通,则诸证自愈。

9. 除湿通络法

湿邪致病有重浊、黏滞及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的特点。湿邪侵袭肌表,阳气不升,营卫不和,则见头脑昏沉、如裹布帛;湿邪阻滞经络关节,则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肢体沉重;湿邪影响气机升降,经络阻滞不畅,则见胸闷脘痞、食欲不振、纳谷不馨;湿邪困脾,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则见水肿、尿少等。湿邪在表、营卫受阻者,以羌活胜湿汤发汗解表、祛湿通络;湿邪内阻、三焦不畅者,以三仁汤宣畅气机、化湿通络;水湿内停、水肿尿少者,以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湿通络;脾失健运、聚湿成饮者,以苓桂术甘汤健脾温阳、渗湿通络。

10. 化痰通络法

痰饮是体内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等以致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津停滞积聚而成。痰饮形成阻滞于经脉则影响经络的功能及气血的运行,可致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头晕头痛或癫狂痫症,瘰疬痰核或阴疽流注等。脾不健运、聚湿为痰者,治宜燥湿化痰,以二陈汤、导痰汤、涤痰汤等为基础方;火热内郁、炼液成痰者,治宜清热化痰,以温胆汤、滚痰丸、消瘰丸等为基础方。

11. 温经通络法

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温经通络法主治寒滞经脉或阳虚失于温煦、血脉涩滞不通等原因所致的筋骨关节疼痛、形寒肢冷、麻木不仁等证,常选用味辛甘、性温的中药组方。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用桂枝以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黄芪桂枝五物汤用桂枝以治“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阳和汤中用肉桂以治阴疽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等。

12. 辛润通络法

辛润通络法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以旋覆花汤为主方,常用当归、桃仁、柏子仁、红花、赤芍、丹皮、郁金、茜草、泽兰、旋覆花、小茴香、肉桂、鹿角霜等组方,诸药合用,既可通络又可润养,寓缓攻与通补于一炉。辛润通络法的创立为许多疑难杂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常用于因情志不畅,气滞血瘀,肝失调达,络脉失于濡养导致的各种慢性疾病如胃痛、胁痛、郁证、咳血、发黄等病证。

13. 搜剔通络法

搜剔通络法是指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适当配伍具有深搜细剔之性、善于攻逐走窜的虫类药物,起到搜剔疏利、通经达络、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攻坚破积、散结消癥之效,用于风证、痹证、痛证以及癌症等沉疴痼疾、疑难杂症的治疗。常用药有白花蛇、乌梢蛇、蜈蚣、全蝎、地龙、僵蚕、蜂房、土鳖虫、蝉衣、水蛭、守宫等。

·温经通络外治法来源于长期的医疗实践,其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有应用膏法、熨法、熏法等外治方法治疗疾病的记载。

·阳气不足、寒凝瘀滞是癥瘕积聚或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因此,肿瘤的中医治疗经常不离“温”和“通”。

·肿瘤患者因放化疗引起诸多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功能性病变,从经络理论与气化理论的层面看,均是元气与阳气的生成与输布的问题。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临床重要的诊疗方法之一,具有简便验廉的特色。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肿瘤临床上不断创新和应用,已成为中医肿瘤专科的重要特色技术。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有应用膏法、熨法、熏法等外治方法治疗疾病的记载。清代医家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为中医外治学发展史中的重要著作,他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这一理论指导后人对中医外治法不断进行实践和创新,丰富了中医临床诊疗手段和方法,形成了中医内病外治的诊疗特色。

肿瘤并发症是在病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癌性疼痛、恶性胸腹腔积液、癌性疲乏及其他放化疗不良反应等。肿瘤并发症会进一步加重肿瘤患者元气虚损、经络不通的病变,具有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为解决这一临床难题,笔者根据中医外治以通为补、标本兼治的理论,以温经通络为基本治法,创建中医外治肿瘤并发症12项关键技术,为肿瘤并发症治疗拓展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多项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明,温经通络法外治多种疑难肿瘤并发症疗效显著,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填补了多项肿瘤并发症治疗的空白。下面介绍几种笔者临床常用的温经通络外治疗法,并附验案供交流探讨。

穴位贴敷疗法

笔者常用的温通穴位贴由白芥子、细辛、姜黄、甘遂、元胡、檀香等药组成,具有温阳化痰、散寒通络的作用。使用时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以黄酒或蜂蜜调成膏状贴于患处。

治疗机理

肿瘤的临床表现存在多样性,辨证时虽有痰、湿、瘀、毒、虚之别,但古籍文献与现代研究均表明,阳气不足、寒凝瘀滞是癥瘕积聚或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因此,肿瘤的中医治疗经常不离“温”和“通”。

不同患者虽然肿瘤发生部位不同,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同为阳虚痰湿、邪阻经脉者,均可采用温通穴位贴外用治疗。医生可根据经络循行与脏腑的对应关系,针对不同症状表现,选取不同穴位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疗效。温通穴位贴治疗肿瘤建立在中医经络理论体系和整体观念基础上,以达到外治及里、控制肿瘤的目的,临床应用时具有起效快速、作用持久、使用方便的特点。内服与外治同用,攻补兼施,可改变肿瘤内外不良环境,调理人体的平衡状态,促进人体气血通畅,阴阳平衡。

临床应用

温通穴位贴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治疗肿瘤并发症、缓解西医治疗副反应以及辅助治疗肿瘤等多方面,在临床上常应用于以下疾病。

癌性疼痛

中医认为,疼痛病机可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类。不通则痛多见于实证,由寒凝、瘀血等导致。不荣则痛多见于虚证,由气血不能充养脉络导致。可见,大部分疼痛的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寒凝瘀滞,其治则与温通穴位贴相符。对于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轻度疼痛可以单独使用温通穴位贴,中重度疼痛可以联合阿片类药物,以达到缓解疼痛并减少西药用量的效果。

选穴时常以阿是穴为主,在疼痛局部进行贴敷,使药物温通之力直达病所。也可配合取疼痛部位所在经脉的原穴或合穴,以便更有效地激发经气,标本同治。局部取穴通常根据疼痛范围大小选取1~3个穴位。使用前需清洁局部皮肤,每天贴敷6~8个小时,用药5天,休息2天。若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则停止使用。

腹胀

肿瘤患者常常会出现腹胀,多因手术、腹腔转移等原因导致。有研究显示,术后腹胀的各种中医外治法中,穴位敷贴的疗效最为显著。

针对证属痰湿阻滞的腹胀患者,笔者临床常应用温通穴位贴治疗。此类患者多因痰湿阻滞脏腑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引起腑气不通,故临床常见乏力、嗳气、纳差、头晕、舌苔厚腻等症状。由于腹胀患者常伴有进食困难,更突显出中医外治法的独特优势。

贴敷时临床多选取气海、足三里及三阴交穴。气海为盲之原穴,主脘腹胀满、大便不通等,配合足阳明合穴足三里,能够促进多气多血的阳明脉更好地运化痰湿。此外,加用三阴交穴是取阴中求阳之意,同时也能促进痰湿之邪从水道而出。

浅表肿瘤

浅表肿瘤多指恶性肿瘤转移或源自皮下组织的肿瘤,其质地坚如石子,推之不移,常因病情已属晚期而无法手术治疗。中医认为此类肿瘤多因阴寒凝滞气机所致,病邪或痰或瘀。针对其阴寒之性,笔者常以放疗联合局部的温通穴位贴敷,可达到逐渐缩小肿瘤并减轻或消除疼痛的效果。

临床应用时可直接将温通穴位贴贴于肿物表面,根据肿物大小可贴敷1~3贴。应注意的是:体表肿物伴有皮肤破溃者不宜使用;炎性包块、软组织损伤造成的瘀血肿胀等浅表肿物需加以辨证,若证属阳热,则不宜使用。

前列腺癌

近年来,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对于晚期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尚缺乏除放化疗外较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中医认为,前列腺癌的基本病机是精气不足为本,气郁痰凝为标。因此,治疗本病时可在补益精气的同时予温通穴位贴以温阳化痰,便能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

针对前列腺癌,取穴常独取三阴交穴,因其主诸阴位之病,有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同调之功,可温肾、健脾、疏肝,对于肝肾亏虚所致的精气不足有良效。于三阴交穴行温阳化痰之法,既能借三阴交滋阴养精,又可借药物开痰以通补虚之路,标本同治。临床以此法配合西医治疗,常能达到降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缩小肿瘤、长期稳定病情的疗效。

验案举隅

治癌性疼痛案

李某,男,45岁,直肠癌晚期,肝转移,多发骨转移。来诊时诉下腹痛,肝区及腰背痛明显。疼痛呈持续性,影响睡眠及工作,疼痛数字评分7分。患者日常口服奥施康定30mg,12小时1次,有时未按时服药,止痛效果不理想。自诉出现阵发性疼痛加剧时加服盐酸吗啡片10~20mg可控制疼痛,每日爆发痛次数不超过2次。

笔者首先对患者进行癌痛教育,规范奥施康定用法,然后加用温通穴位贴贴于肝区及背部阿是穴,每日保留8小时,每天换药一次。治疗次日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疼痛数字评分5分,4天后疼痛控制良好,未出现爆发痛,无需加服盐酸吗啡片。

治前列腺癌案

李某,男,82岁,因病理性骨折发现前列腺癌伴多发转移,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7ng/ml。患者在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出现消瘦、乏力、纳差、尿频、尿急、夜尿10余次等症状。因夜尿而至失眠,精神差,故求中医治疗。观患者形体瘦弱,语声低微,舌淡暗,脉沉细。予患者内服温肾活血中药,并予温通穴位贴贴敷双侧三阴交穴。治疗1周后夜尿转为4~5次,一月后夜尿控制,睡眠可连续6小时,精神转佳,乏力、食欲亦大有改善。原法继续治疗3个月,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已降到2.6ng/ml。

浸洗疗法

笔者常用的通络散洗剂由老鹳草、川乌、桂枝、红花等药组成,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化疗或靶向治疗引起的手足综合征及手足皮肤反应、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炎、术后皮下积液、足跟痛、乳腺癌术后淋巴结肿大等证属血瘀寒凝者。

治疗机理

中医认为,无论是靶向治疗所致的皮肤毒性,还是化疗引起周围神经炎,均属“痹症”“血痹”范畴。《素问·五脏生成论》:“血凝于肤者为痹。”《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认为,麻者,气虚是本,风痰是标;木者,死血凝滞于内,而外挟风寒,阳气虚败,不能运动。《杂病广要》记载:“又有气虚不能导血荣养筋脉而作麻木者,有因血虚无以荣养肌肉,以致经隧涩涩而作麻木者。”抗癌药物多损伤正气,机体气血不足则肌肤失养,故见手足麻木、感觉迟钝。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则血停,血停则瘀阻,不通则痛,故见手足的疼痛。血瘀、血虚肌肤失养,加之化疗毒邪侵蚀而致血败肉腐,故久痹络病的治疗应着眼于“通”字,唯通则留邪可拔。

使用方法

临床应用时采用浸洗法,将药物煎煮约1000ml左右药液,恒温(35℃~40℃)泡洗手足,尽量将药液浸没病变部位,每次20分钟,每日2次,5天为一疗程。泡洗后可在病变局部适当涂抹尿素软膏或凡士林。

浸洗时应注意控制好温度,以自觉舒适即可,感觉异常患者应注意避免水温过高导致烫伤。化疗致周围神经炎患者禁凉水接触及泡洗。泡洗后若出现皮肤发痒、红肿、脱屑等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清洗干净后外涂苯海拉明霜抗过敏,若情况严重需及时就医。

验案举隅

洪某某,男,72岁,肠癌根治术后开始行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共10周期。第6次化疗期间患者出现手足麻木,临床诊断为周围神经毒性反应,该次化疗结束后患者休息约1个月后上述症状缓解,遂继行化疗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患者出现手足麻木症状加重,根据其临床表现,参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制定的周围神经毒性标准(0级:无感觉异常。1级:轻度感觉异常,腱反射减退。2级:轻、中度感觉迟钝,中度感觉异常。3级,重度感觉异常伴功能障碍),该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当属3级。笔者给予通络散外治2个疗程后,患者手足麻木症状完全缓解,评价为0级。

针灸罐熨综合疗法

针、灸、罐、熨四法是基于经络理论、气化理论的治疗方法。四法合用可疏通经气,激发元气,以达到调气和血、温阳培本的目的,也可酌情选用。此法临床适用于肿瘤放化疗所导致的疲乏,化疗后骨髓抑制,放化疗后消瘦、四末不温、恶风寒、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及亚健康状态。

治疗机理

针、灸、罐、熨四法的主要治疗部位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合谷穴、太冲穴及气海穴。足太阳膀胱经为一身之藩篱,《黄帝内经》称之为“巨阳”,能够统领、输布全身的阳气。《伤寒论》中亦以太阳病为诸病之首、诸病之始,其本证、变证亦属最多。另一方面,十二经的正常运行又基于元(原)气的正常运动,《难经》有“(肾间动气)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的认识。

八髎穴最早出自《素问·骨空论》“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八髎穴位于骶骨后部,包括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依次对称分布在第1~4骶后孔。八髎穴局部主治腰骶区和盆腔各器官相关的疾病。因其在足膀胱经之上,根据经络所通,主治所及,又可治疗头项部、下肢疾病。因此,八髎穴可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膀胱功能失调、运动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合谷和太冲,左右共四穴,合称四关。明代医家徐凤在《针灸大全》注言:“四关者,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太冲 合谷是也。”开四关,即是针灸取穴双侧合谷、太冲。“关”是门户、关卡的意思,四关位于人体左右上下四个位置,以针刺开四关,气机得以升降流通、上下调达,正是符合“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肿瘤患者因放化疗引起诸多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功能性病变,常见乏力、疼痛、恶风寒等,从经络理论与气化理论的层面上看,均是元气与阳气生成与输布的问题。因此,可通过针、灸、罐、熨四法激发肾气,以达到气血流通、百病不生的目的。

操作方法

走罐

患者取俯卧位,将“溃疡油”均匀涂抹于患者腰背部并走罐,以局部皮肤泛红而不出痧为宜,若出痧则会影响后续治疗。

药熨

擦净患者腰背部,将加热后的药熨袋(由生黄芪、苏叶、柴胡、檀香、乳香、艾叶、白芷、桂枝等药物组成)敷于患者夹脊穴与八髎穴20分钟。

针刺、艾灸

患者取仰卧位,针刺其双侧合谷穴、太冲穴,同时艾灸气海穴。针刺、艾灸均进行30分钟。以上治疗连续进行3天,每3周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

验案举隅

刘某,女,44岁。患者为卵巢癌化疗后,为行下一周期化疗入院。入院时查白细胞2.7×109/L,因白细胞水平偏低,无法化疗。刻下见患者面色暗黄,少气懒言,舌质淡胖,脉沉细,证属阳气不足。笔者以药熨夹脊穴、八髎穴,针四关,灸气海治之。治疗3天后患者明显精神转佳,面色有红润之象,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水平升高至10.2×109/L,后顺利完成化疗。

恶性肿瘤及其合并症病情多变,牵涉脏腑器官较多,症状复杂。温经通络外治法来源于长期的医疗实践,内容丰富,方法多样,在疾病各个阶段都可以应用。尤其肿瘤中晚期患者,多出现疼痛、胸腹水、淋巴结肿大等并发症。此期多辨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治疗上往往顾此失彼,困难很大。由于此类患者正气已虚,体质较差,常用的软坚散结、活血破瘀等治法及方药受到一定限制,而外治法则无此禁忌。

中药的局部治疗药效专一,且可灵活调整,一些晚期患者口服汤药困难,则可以通过中药灌肠、穴位贴敷等方法使药物作用于身体,起到温阳祛寒、活血散瘀、疏通经络、拔引蓄毒、调和气血的作用。中医外治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治疗全身疾病,且临床应用方便,无成瘾性和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时亦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论治,选择适宜的药物及方法。

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络病理论,为许多慢性病应用通络法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张仲景之旋覆花汤、大黄䗪虫丸、抵挡丸等用虫类药的方剂实已开通络治疗之先河。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认为,络病不是一个独立的病种,凡是符合久病、久痛特点的都可以称为络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风湿免疫类疾病等,都可以用络病理论解释。吴以岭将络病发病特点归纳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久瘀入络”,病机特点是“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并把常见络病总结为“络气郁(虚)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热毒滞络、络息成积、络脉损伤、络虚不荣”八类证候,指出八类络病证候临床表现为疼痛、痹证、麻木、痿废、瘫痪、出血、水肿、斑疹等。

通络之法虽有如上多种,但可概括为:“虚则补之”使之通,“实则泻之”使之通,“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正如清代郑钦安《医学真传》所云:“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以平为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