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学堂】拗救

 清欢几许 2022-01-18
图片
图片

诗词学堂


 

古人把律诗中平仄符合格律的句子叫律句,平仄不符合格律的句子叫拗句。如格律诗中出现了拗句,即在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那就要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字,这就是拗救,仍算合律。

拗救,除了格调张显高古之外,就是给诗人在遣词造句上更多的自由。像“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优美精练的诗句,只有用拗救才能写成。
常见的三种拗救法。
 
一、本句自救
本句自救,又叫孤平拗救。在律诗、绝句中,仄平脚(就是一句诗的最后两字是仄平)的句型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否则就是犯孤平。换句话说,就是五言第二字或七言第四字是平声字,它前面的字如果是仄声字,这样它就成了孤立的一个平声字,就算“犯孤平”。“孤平”,是古人写格律诗的大忌。
如果诗句犯了孤平,就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个平声字作为补偿,就没问题了,这就称作本句自救。
 
如刘禹锡的五言《纥那曲》中的“竹枝无限情”(仄平平仄平),第一字拗,第三字救;贾岛的七言《三月晦日送春》中的“明月有光人有情”(平仄仄平平仄平),第三字拗,第五字救。

二、对句相救
对句相救又分两种,大拗必救和小拗可救可不救。
大拗必救,指的是平仄脚句型,五言第四字拗、七言第六字拗,必须在对句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
换句话说,在五言出句“仄仄平平仄”的句型里,如果第四字用了仄声,应在对句第三字该用仄的地方改用平声字来补偿;
在七言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型里,如果第六字用了仄声,应在对句第五字该用仄的地方改用平声字来补偿。
如果五言只是第三字、七言只是第五字用了仄声字,这叫小拗,也称半拗,可救可不救,此文不再累述。
 
五言举例说明: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出句第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李商隐《乐游原》中“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出句第三、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七言举例说明:
许浑《凌敲台送韦秀才》中“野蚕成茧桑柘尽,溪鸟引雏蒲稗深。”(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这是出句第六字拗,对句第五字救。
杜牧《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出句第五、六字拗,对句第五字救。
此处多说几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句的“八、十”二字,属古入声字为仄声,而此处按律应为两个平声字,这样该句就成了拗句,必须在对句第五字的位置用个平声字,即在下句第五字该用仄声的地方,用一个“烟”平声字予以拗救。“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也是这样。只有用拗救才能写成,才能使“六七”巧对“三四”。因为“六、七”二字属古入声字,都是仄声,而此处按律应为两个平声字,于是在对句第五字该用仄声的地方,用一平声字“三”,这样就算合律。

三、特拗拗救
这种特殊句式的拗救很常见,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定的平仄格式,即“特拗”,也可看作是本句自救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句式多用于尾联的出句。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的句型里,第三字与第四字的平仄,可以互换位置,成为“平平仄平仄”。这样互换后,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否则会出现孤平。
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型里,第五字与第六字的平仄,可以互换位置,成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互换后,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否则会出现孤平。
 
举例:
张说《蜀道后期》中的“秋风不相待”(平平仄平仄);司空曙《寒塘》中的“乡心正无限”(平平仄平仄),这两句五言,都是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而成的特殊句式。
杜甫《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仄仄平平仄平仄);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平仄平平仄平仄),这两句七言,都是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而成的特殊句式。
这种特殊句式,在唐诗中很常见,几乎与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宋代诗人在尾联的上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更感到妙趣横生:

迎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再回首“再回”二字平仄位置交换)——张咏《新市驿别郭同年》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与风雨“与风”二字平仄位置交换)——郑文宝《柳枝词》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一株雪“一株”二字平仄位置交换)——苏轼《东栏梨花》
 
用一句话分别概括这三种拗救法(以七言为例):
 
一、本句自救法: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中,为不犯孤平,如果第三字用了仄声,就在第五字改用平声。
 
二、对句相救法:在“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中,如果第六字或者第五、六字用了仄声,就在对句(下一句)第五字改用平声。
 
三、特拗拗救法: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如果是用于一首诗尾联的出句,第五、六字的平仄可以互换。

本文摘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