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瑜|血脂那点儿事

 新用户21671hit 2022-01-18

作者简介

    刘瑜,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老年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经验丰富,专业造诣深厚。

  “血脂”并不是一个生僻词,但现实中,读者对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有人置若罔闻,有人谈之色变。无论过于漠视还是过于紧张,多半还是归因于对它的了解不够真实。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包括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多数人对血脂的注意是从另外一个词开始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有脂质沉积,伴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成分增生,逐渐在动脉壁局部形成斑块,斑块内组织坏死崩解,与沉积的脂质结合,形成粥样物质,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其中“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动脉管壁变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还可能形成动脉瘤并出现破裂出血。除此之外,高脂血症还会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必须高度重视。


  人体内血脂的来源有两种途径,即内源性和外源性。肝脏是合成内源性血脂的主要器官,还有10%来自小肠,每天身体合成约1克胆固醇;外源性血脂是指食物在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后脂类物质进入血液形成的血脂。


  正常情况下,外源性血脂和内源性血脂相互制约,使血脂代谢处于平衡状态。当人体从食物中摄取了脂类物质后,血脂水平升高,会抑制肝脏合成脂肪,内源性血脂分泌量就会减少。长期吃素、饥饿意味着外源性血脂合成减少,机体就会动员储存的脂肪,使内生性胆固醇增高,所以,长期饥饿的人会消瘦,“消”的即是原有的脂肪。


  血脂都在忙什么?体内有部分的脂肪酸会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提供能量。当机体处于寒冷、饥饿时,也能转化为葡萄糖,供重要器官使用。部分低密度脂蛋白利用胆固醇合成生物膜、部分激素、维生素D3等。高密度脂蛋白可吸收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运输到肝脏,加工为胆汁酸排出体外,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也可转化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发挥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转化为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发挥其对生育及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等等。所以很多不合理减肥的人会出现内分泌紊乱。当然,当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增高时,高脂血症的破坏也会夜以继日。


  血脂因高脂膳食导致的明显升高通常在3至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所以,检测血脂时,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常在饭后12至14小时采血。饮食方面,应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类,如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用油建议用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多吃蔬菜水果,注意低盐饮食、不吃甜食等。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年龄、超重或肥胖等。可能造成高脂血症的也不只是饮食,还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缺乏运动,以及遗传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所以,对待“血脂”要科学,不能走极端。

本文原载2022年1月7日潍坊日报《北海周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