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的手札——有多少“顿首顿首”,就有多少“奈何奈何”

 一言之美 2022-01-18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东晋(317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华夏族群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后建立的朝代,历史上称之为“衣冠南渡”。第二次衣冠南渡发生在安史之乱,李唐皇族的人跑到蜀地建立起南唐。第三个大规模的南迁是公元1127年靖康之乱后北宋皇室和臣民渡江南迁后定都于临安的南宋政权。历史上的这三次皇室的南迁,不仅仅是政权的南下,也是士农工商的集体大逃亡,也影响到今天中国的南北地域经济文化差异。

南下后的晋朝,虽偏安一隅,面临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却也创造了不啻于以往任何朝代的文明,体现出中华文明顽强的生命力。

王羲之(303年—361年),王羲之出生在西晋——这是个多事之秋。经历了汉末诸侯割据、三国战乱的华夏在司马氏的统治下完成了短暂的统一(公元280年孙吴灭亡),十年之后,从公元291年到306年爆发了八王之乱。随后北方游牧民族趁八王之乱于公元304年掀起“永嘉之乱”,也就是“五胡乱华”,他们在北方纷纷建立起五胡十六国。北方地区一直到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此时中国北方战乱才暂告结束。

王羲之的手札——有多少“顿首顿首”,就有多少“奈何奈何”

五胡乱华图示

在王羲之死后六十年,公元420年,大将军刘裕簒晋,建立起刘宋政权,此时的中国进入到南北朝时代(420年——589年),南北对峙。

这个时期的南方——南朝(420年——589年)——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

北方——北朝(386年——581年)——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公元589年,北周大将军,也就是后来的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再次完成了统一,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赫赫辉煌的隋唐时代。但距离西晋统一全国(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时已过去了三百多年。也就是说,三百多年中战争在神州这块土地上,这里不打那里打,今天不打明天打。真正长久的治平时代还没来到,隋朝经历了文帝时期短暂的繁荣与稳定——开皇之治,又于公元611年陷入到隋末农民起义,在这次大规模起义中,李渊李世民父子依靠关陇集团得到了天下,于618年建立大唐王朝,到624年,才消灭了最后残余的反叛势力,即将迎来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今天说王羲之的手札,就要去深入当时他所处的年代,不然我们就不懂他的所作所为所言所书。说王羲之又不能离开他的继承者们:初唐四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 、薛稷)张旭、颜真卿、怀素、柳公权。其中也就是说在东晋王羲之王献之逝后,到了隋唐时期,才迎来新的繁荣与发展。唐代的书法高峰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时代使之谨严尚法。反观北朝时期的魏碑,大多荒率野逸、不拘形迹。当然一方面是刻工的原因,但刻工无法改变笔画的位置与长短、字的体势与章法,所以魏碑之风貌更多的是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想一下北方五胡十六国,政权更迭,刀兵四起,胡汉杂居,出现魏碑这样字样很正常,若是写的严整如馆阁体,才不正常。

对比下南朝、北朝各自的政权过度,会发现南朝四代都是汉人政权,除了陈霸先用武力灭梁以外,史书上都是用“取代”“废掉”这样的字眼来描述改朝换代,很少发生大规模波的杀伐殃及百姓,所以南方的经济比北方繁荣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二王一路的书风就能够在士大夫笔下完成一代又一代的顺利交接。所以我们看唐代书家欧阳询、虞世南都是出生在南朝,有的在南朝为官。比如欧阳询出生公元557年(南朝梁太平二年,他的青少年时代是生活在陈,陈亡国之时欧阳询已32岁。虞世南出生于公元558年(南朝梁天启元年),陈亡国时31岁。而褚遂良出生于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比欧虞两人小近四十岁。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并不安稳,对外多有战事,朝廷内部也有权利的争夺。在那样风雨飘摇的不稳定的社会中,士家大族们除了政治上的营生以外,还肩负着文脉的传承与延续的使命。如果没有他们对历代典籍的保护,我们面对的文明史、书法史,将更加模糊,我们对书法的审美也将如同一片荒原。

深入到王羲之的文本,会发现他的文字充满了对自身生命体征渐渐衰落的叹息,比如在《初月贴》中,王羲之发出“吾诸患殊劣、殊劣”的哀痛。在《初月廿五日帖》中,发出“此年感怀兼哀,奈何、奈何”的叹息以及“疾久,无他治,令人忧深”的痛吟。比之对自己身体的伤痛的舐哀,还有对亲友的哀悼,如在《姨母帖》中的“顷媾姨母哀,刺痛摧剥,情不自禁。奈何,奈何!”《官奴帖》中有对孙女玉润伤病的“痼病少有差,忧之燋心”。而相比自己对自身伤病和亲人故去的伤心,祖莹、家庙或者祠堂的毁灭才让中国人“痛贯心肝”,《丧乱贴》中,通篇其实是字字血泪,笔笔断肠——“丧乱之时,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临纸哽咽,不知何言!”古诗十九首说“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王羲之身居会稽,心系琅琊!这和颜真卿《祭侄文稿》中流露出来的哀思是一致的——“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都是对彻骨之痛的排解、也是真挚情感的流淌。可见,他们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安逸舒适,“快雪时晴”固然美好,可总要有欣赏他的心情和身体条件。在他的手札中,有多少“顿首顿首”,就有多少“奈何奈何”。

王羲之的手札——有多少“顿首顿首”,就有多少“奈何奈何”

姨母帖

王羲之的手札——有多少“顿首顿首”,就有多少“奈何奈何”

丧乱贴

王羲之的手札——有多少“顿首顿首”,就有多少“奈何奈何”

官奴帖(玉润贴)

王羲之的手札——有多少“顿首顿首”,就有多少“奈何奈何”

官奴帖(玉润贴)

回到历史的进程中,深感历史是血泪谱成的咏叹调。一将功成万骨枯,十室九空人相食,这种惨烈的痛楚让经历过的人再也不想通过战争去“博个封妻荫子”。这种惨状在史家的描述中,很少有大规模的文字,因为经历过的人大部分都已故去——“生民百余一”。但那短短的数字却无比沉痛。回到书法史中,书法好比一架钢琴,所有的曲调都自然而然的被历史记录者弹奏出来。书法不单纯只记录了过去,他的自身也是一个谜——“魏晋风流,二王笔法”。

二王书法最令后人追摹倾慕的就是他的“笔法”。然而,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留下的手札,到唐代时还颇为可观,李世民网络天下二王法书,独尊大王,确立了王羲之的历史地位。二王真迹,安史之乱以后减损大半,又经历五代十国的一番战乱洗劫,到了北宋时期,已经不多了(所以宋四家们,特别是米芾,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的便是二王笔法。米芾非常勤奋,大年初一也在家作书——他在《海岳名言》中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可见其用功之勤。为什么如此用功呢,他在《中秋诗帖》中透露了端倪:“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米芾为什么对自己的字不满意呢?我想,是因为他见过二王的手札,而且他还想要齐于古人,否则不会如此“斤斤计较”,也就不会给自己的斋号名为“宝晋斋”)二王的法书到了乾隆时代,这位“十全老人”就没有唐太宗那么幸运了,他看到唐人的钩摹本便在养心殿里的西暖阁设立“三希堂”,专门放置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名家法帖。

王羲之的手札——有多少“顿首顿首”,就有多少“奈何奈何”
王羲之的手札——有多少“顿首顿首”,就有多少“奈何奈何”

米芾《中秋诗帖》

那么为什么王羲之的书法是后世文人学习的榜样呢?在我心目中,他仿佛如不可逾越的一道屏障,横亘在书法史上,虎踞龙盘、神秘莫测。我们看到的他所有的摹本与刻贴,其实只是王羲之书法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因为他的大部分手札都在战乱中遗失了。没有谁能百分百的真切感受到他书法的“魏晋风流”,唐代的人不能,宋代的人们不能,我们更不能。

我们看到的二王书法珍品,哪个是在非常愉悦的心境中完成的呢,恐怕没有。纵然是酒后微醺的王羲之,心中也有那么一缕“幽情”——“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对老之将近的自身生命的感伤。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50岁,在那个时代,已是风烛残年,写完《兰亭序》后仅过了八年,王羲之带着自己神秘的笔法永远离开了人间。

半壁江山总是不完美的,但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历来都是“尽善尽美”。而历史上对待魏碑,可就没有这么尊崇了,一来好多魏碑都深埋地下,二来大部分书家对此不以为然,给忽略掉了。读书人一心只对阁帖感冒。时光到了清末,随着大量魏碑出土,经过包世臣、康有为等有识之士的著述褒扬,更多读书人才意识到魏碑所包藏的美学价值。半壁江山下,如果说王羲之的书法充满了士人的呻吟,那魏碑就是黎民的哀嚎。

王羲之的手札——有多少“顿首顿首”,就有多少“奈何奈何”
王羲之的手札——有多少“顿首顿首”,就有多少“奈何奈何”
王羲之的手札——有多少“顿首顿首”,就有多少“奈何奈何”

2021.11.10于泉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