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例发动机进水水管更改中体会心脏支架真的应该加么?

 机财团 2022-01-18

作为机械工程师,机械财经对心脏支架是否真的应该加无法给出科学的解答,但是从一例液压管路的更改升级中,机械财经间接体会到,心脏支架风险还是很高的。

在一次设计发动机冷却系统时,机械财经要为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设计进出水管,其中在设计进水管时候,根据发动机的进水口的负压,水温,提出了在水温120°,负压16KPa时管路不能吸扁变形的要求,经过和供应商沟通,选用了壁厚5.5mm三元乙丙胶材质胶管作为发动机的进水口的管路。

发动机进水成型胶管

但是,样机装出来后,在整车做跑车测试的时候,进水管还是吸扁了,虽然发动机没有出现任何故障,水温也能维持正常温度,发动机停止后,管路也能够恢复,但是仍认为这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再次和水管供应商沟通,让其在厂内做测试,果不其然,在负压11KPa的时候就变形了。

经过双方讨论,供应商提出两个更改方案

方案一,在当前的水管中内加弹簧状的钢丝支撑,这样管路的内外径,接口都不会变,不会对其它系统造成影响。

方案二,增加水管壁厚至7.5mm的厚度,这样水管的外径会变化,受此影响管路中的卡箍,支撑都要更改,改动比较大。

两个方案都各有优缺点。

零件成本上,方案一要高于方案二。整车更改成本上,方案二要高于方案一。

风险上,两个方案供货商都做了测试,耐压上没有问题。但是问供应商,在插入钢丝弹簧的时候是否会损伤胶管内壁,供应商答复是,会对技工做专业培训,可能性会很低。又问,钢丝弹簧是否能经受频繁的热冲击和压力冲击,寿命是多少?此问题就没有答案 了, 得到的回复是5年内应该没有问题。防腐上,钢丝弹簧使用不锈钢材质,防腐问题不大。

设计更改上,方案一不需要整车做任何更改,方案二需要更改的地方很多,甚至还有些麻烦。

经过慎重考虑,机械财经还是选用了方案二,虽然做出了很大改动。因为考虑到增加钢丝弹簧支撑比较省劲,但是不确定因素太多,供应商的技工会频繁更换,总会有生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滑坏胶管内壁,而且钢丝插入的多少,位置都可能影响后期的使用;再有就是,这个钢丝弹簧虽然理论和测试寿命都能达到设计要求,但是总有失效的和偶发事件,一旦有碎片进入发动机冷却系统内,其危害程度要远远高于胶管漏水或吸扁带来的风险。所以最终放弃了增加钢丝弹簧支撑。

机械财经后来想了想,对比一下心脏支架解决方案,与这个管路更改还有些类似之处:

1,发动机进水液压胶管就像动脉血管;

2,水管被吸扁,就像动脉血管不顺畅;

3,方案一中提出的增加钢丝弹簧就像心脏手术中的心脏支架

对比这次管路的更改,机械财经也对心脏支架治疗方法也提出几点疑问

首先就是,有些支架增加的必要性。听到过很多例子,有很多年轻的病人被医生植入了十几个甚至是20几个支架,只要是体检发现血管中略微堵就增加上支架,这真的有必要么?就像发动机进水系统,仔细观察其它发动机的进水管,在工作过程中都会有略微的变化,但是不影响发动机工作,就不再去更改了。这次虽也没有影响发动机工作,但是观察到的变形太大,所以才去更改。那么对于那些轻微的堵塞,是否也不会引起病人病状?那么是否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去治疗?

其次就是治疗方法,出现动脉血管不顺畅是否应该从系统方面考虑?或增加血管系统的能力,降低堵塞发生概率?就像这次液压胶管的改造中,机械财经认为造成吸扁的根本原因还是胶管本身不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最终选择了更改胶管本身,增加了壁厚,并且将整个系统相关的地方都更改了,而不是片面的哪里出现问题去改哪里。那么对于动脉血管不顺畅,医疗方法是不是应该再寻找更深层原因?去寻找造成血管内壁变形,形成堵塞的原因,然后从整个系统上去治疗,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哪里堵了去哪里支撑。

最后就是风险性,本次管路改造方法中的方案一面临的风险,我想心脏支架也会面临,血管也有热冲击,压力冲击,当前的心脏支架材料能达到和血管一样的抗冲击效果么?一旦心脏支架损坏,其风险性是否远远高于动脉堵塞?心脏支架对血管肯定有损伤和排斥(就像钢丝弹簧肯能被腐蚀),其材质是最科学的么?

以上只是机械财经在一次发动机进水液压胶管的改造中的体会,放在对心脏支架这个领域来讨论虽有些片面,但是道理大致相同。虽然目前,心脏支架价格已经大大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减小了很多,但是对于心脏支架的治疗方法,机械财经仍持保留态度。

大家怎么认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