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是一项必备硬技能,一起学习吧(第一天)

 简单生活的艺术 2022-01-18

(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敬)

为了更好的写作,近期参加了为期十四天的阿何写作训练营,鉴于很多小伙伴都有着和我同样的对于写作的困扰,和想要拥有更好写作能力的决心,所以想要把十四天的写作学习的内容和感悟实时分享给大家,期待大家的一同进步。


写作第一节课

先上脑图,梳理课程脉络

第一讲主要谈了“为什么学写作?”、写作的常见错误以及改正方法。

分析的四个典型错误,我发现这些错误我是都有的。

第一个错误是以写代练。这一点是颠覆了我的认知的,我一直认为写作就是需要多练习,所以每天强制自己输出一篇,但是有的时候的确是输出质量不佳,很多时候无话可写,有时写着也会觉得很累,会很打击自己的积极性,而且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觉得得到很有效的提高。很多小伙伴应该都会面临到这种问题。老师说所有的写作练习都需要先进行大量的小项目的分解练习,对于如何进行小项目的分解练习很是期待。

第二个错误是忽视逻辑和思考。在阅读别人的文章时觉得行文脉络很顺畅,很容易顺着作者的思路走,但是自己写文章的时候,经常会不知道主线应该是怎么设置、剧情发展怎样更吸引人。一直认为写作是一个人的思考过程,但却忽略了逻辑的重要性,只有逻辑合理才能调动读者的兴趣,所以也期待看看老师是如何教授我们写作的逻辑。

第三个典型错误是缺乏观察的敏感性,不重视积累。我们总是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凡事都需要用心,而这个用心就是要去善于观察,善于积累,老师给了三个小问题去帮助我们自省。

第一个问题就是看到某篇文章中的一句话给自己很大的启发和触动,但是我们有没有马上把这句话摘抄下来?这一点我做得并不好,有时看文章的确有一句话让我非常的触动,但是仅是在心里想一下、脑子过一下,有时会想着我在脑子里记住这句话,在以后用的时候就一定可以用上,但通常的结果是我在以后会忘记这句话,甚至我根本就不会记得这件事情,所以,好词好句用到之时方恨少。

第二个是别人的有趣经历,我会马上记录下来吗?也并没有。在别人讲述有趣的经历时自己会感慨:哇,别人的经历好丰富,别人的表达好有趣,自己怎么不能表达呢?但从来不会主动把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第三个是自己在经历挫折之后,悟出新道理时,有没有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有时会刻意的要求自己记录一下,但是并没有记录很多,因为觉得很麻烦,或是本身遇到挫折时心情很不好,需要安慰,需要去发泄,并不会去反思这件事情之后会给自己怎样的经验和教训,如果换了一种场合发生了类似的事件,可能依然并不能很好处理这件事,也不能很好的去调整自己的心态。

第四个典型的问题是没有和具体的目标挂钩。凡事都是需要有目标的这一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问题的根源。

第一课的重点是我们应该如何去更好的写作?阿何老师给出了五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设定具体目标。有目标我们才知道方向在哪里,才可以走得更长久,回头看时也知道自己最初的起点是哪里。

二是掌握写作的分解训练,要持续的训练。这一点现在还没有开讲,很是期待,想看如何通过分解训练最后可以让我们具备一套完整的写作能力。

三是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好的逻辑能力是文章更具可读性的决定因素。

四是培养观察思考的敏锐性。

五是日常素材的积累。

第一课内容很丰富,干货也很多。但是通篇来看除了老师会给我们传授一些写作的技巧和一些思考的方法,更多的是在于日常的积累,日常的自我训练。所以接下来的十几天的学习应该主要是围绕老师讲课加上学员的大量练习,才可以有一个更好的输出,更好的结果。

所以希望自己能在14天的认真训练中,会有一个不错的开始,对,我把它称为开始,因为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好的开端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因为后续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去练习,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开端,我们可能根本就不会有动力。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吧,期待14天后的我们!

(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