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翻译: 现在的局势,我们在疆场上厮杀,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但今日状况,是国事,不是您我之间的私事,想起我们之间的友谊,恍如昨日。我今天的这封信,您以为是为了让大清帝国以及您这位提督写的吗?天下大事,向来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无论是为国还是为家、为公为私,希望您不要被一些表面的现象蒙蔽。作为好朋友,我真心相告,真诚为您着想,再考虑到我们之间的友情,希望您能够三思。 原文: 翻译: 大清帝国海军陆军的失利,按照您的聪明才智,您应该非常清楚明白。大清帝国的失败,并非阁下才能不足,只不过是帝国总是死守老祖宗的规矩,不懂得灵活变通导致的。帝国选拔人才,一向是用考试的方式,而考试不过是考文艺,所以行政人员只要文艺功夫好就能够得到提拔。而文艺不过装饰品,有什么实效实用呢?这种做法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而且大清帝国一直孤芳自赏,现在的世界如何还能够独立于世界之外呢?过去三十年,日本国在强大路上经历的心酸,您是熟悉的;所以目前的形势,如何能够让大清帝国免遭大难,我想您是清醒的。 原文: 翻译: 当时日本国能够去旧立新,根据新形势制定新政策,这是国家能够生存的重要因素。今天大清帝国和当年日本的情况一样,假如不能够把弃旧立新作为第一要务,国家如何能立足?社会不改革,国家如何生存?假如国家不变革,失败的命运是必然的。与日本国开战,失败的局面不需要占卜就可以确定了。 原文: 翻译: 既然国家的形势如此,作为大臣或作为儿子,您选择以死相报,难道就是报国?中国历史那么久远,国土那么大,你想振兴国家,让大清帝国永远安稳,这是怎样的难度啊?大厦要倒塌,是一根木头能够撑得住的吗?大势是不可逆转了,就算你把整支部队送给日本国,从振兴国家的角度来看,这都是小节,不必顾虑。如果日后您要复仇,我想先请您到日本国好好看看。当然我是希望您能够保存生命,为国家兴盛强大奋斗终身,以此报答国家。希望您能够考虑我的分析。 原文: 翻译: 中国历史上,知耻而后勇的例子很多,不需要我重复。法国前总统也投降过敌国,他是为了等待复兴的时机,后来回国后,他能够改革国家,重新强大,大众不认为这是耻辱,依然推选他为总统;土耳其的哑司末恒拔香,在一次大战中失利,成为俘虏,但后来回国后依然被推选为大将军,成为国家军队强大的成就者,并没有影响他的丰功伟绩。假如你能够来日本,按照天皇宽容大量的气度,你一定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待遇。即使当时有人谋反,天皇也能够免去他的罪名。例如榎本中将,现在是国家高级顾问。天皇能够根据一个人的才能任命相应的职位,这类情况非常多。现在对于不是日本国民但有非凡才能之士,天皇对其的待遇比以前又不知好多少倍。 原文: 翻译: 您现在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大清帝国依然执迷不悟,不能致力于改革,难道您要成为其陪葬品吗?二是为了以后的强大,您不能够保惜生命吗?一直以来,我们两国军队之间的书信来往,都讲究豪言壮语,相互应对,又或是炫耀自己的强大、掩盖自己的不足,以为这样就能够成事了?我给您写信,是出于我们之间真诚的友谊,并非时局的思考,希望您能够体会。假如您能够考虑我给你的方案,希望来信告知。具体实施方法,我再为您细说。 原文: 翻译: 恭敬呈上我的文字。 (丁汝昌,1886年,醇亲王奕譞大阅海军期间,赏赐给诸将拍摄照片时所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