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涛 ‖ 骄傲的力量

 风铃花开 2022-01-18

骄傲的力量

 文章选自孔涛老师著作《趁早》

  父母能让孩子感到骄傲,

  孩子就会让父母为之自豪。”

我小学是在村里上的,条件差,但我从小就喜欢语文,成绩也好,尤其爱写作文。我到乡里上初中时,就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悄悄将写下的小诗、作文向外投稿。

有一天,老师将一份报纸交给我,说:“恭喜你,看看吧,有你的一首小诗!”我在报缝的下端找到了署着我名字的小诗,写的时候是四段,刊登时只有一段,共四行。

当时,临近寒假,我带回去给父亲看。父亲看后,面色红润,连续用颤抖的声音读了好几遍。

过年时,父亲决定把那首小诗从报纸上剪下来,我同意了,但我却没有理由阻止住父亲将它贴在了堂屋的香炉上。

每个来到我家的客人,父亲都会把他们拉到香炉前,很骄傲地介绍:“这是我儿子写的,登报啦,你看看!”每当这时,我总是不好意思地站在一边,心里很舒服。那个年关,这样的话,父亲不知说了多少遍。

如今,我之所以一直热爱文字,坚持写作,对学生作文情有独钟。我想,应该归功于父亲在那个春节,带给我的一份力量。

当父母对孩子的每一次成就,哪怕是再小的成就,都能表现出无比地骄傲,并与更多的人分享这种骄傲时,孩子才有力量去创造一个个新的成就。

作者简介:

孔涛  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优质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组副组长,“为学杯”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组委会主任,《为学作文》主编,安徽省时代传媒集团教育在线客座讲师,广东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历年《中国学生作文年选》主编。

孔老师长期致力于中小学生创新作文的研究工作,推行“点评式作文教与学”,倡导“以文见人、以文育人”的作文理念。现已出版个人著作三本,主编或参与编著作文及作文教学图书十余本,受邀全国各地讲学百余场,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作文理念深受教师、学生及广大家长的肯定和赞赏。

2012年7月赴京参赛, 大赛现场,王小燕老师和孔涛老师合影留念

2013年7月赴京参赛,孔涛老师为王小燕老师颁奖

2016年7月赴京参赛,清华园内,王小燕老师和孔涛老师合影留念

2016 年4月,孔涛老师亲临宝鸡,为我们风铃学子与家长,专场讲座《我有一双作文眼》,生动有趣的讲课风格,赢得阵阵掌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