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咏物诗还能这样写:“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老黄说史 2022-01-18

叛臣谋刺女皇,武则天写了一首短诗,吓得百花竞放,群臣拜服!咏物诗还能这样写:“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黄巢5岁能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在诗歌形式中,有咏物一类。所谓咏物诗,是指托物言志之诗,其形式为通过对事物的咏叹,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

诗中所咏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比如人们熟悉的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的那首《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的这首《石灰吟》就是一首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中的“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石灰外形特点的吟咏,更是诗人本身的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咏物诗中,有些“物”的形象是有着较为固定的象征意义的,比如蝉的高标傲世(《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梅的清傲高洁(《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松的坚强不屈(《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菊的孤高绝俗(《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物之诗,各物所托之喻意,也会因人页异,比如同样是咏梅诗,黄巢的《题菊花》,就一反文人笔下菊花孤高绝俗、落落寡合之传统,赋予菊花以顶风傲寒,战天斗地之精神,读来感人肺腑,动人心魄: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菊花》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其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它展开了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大胆想象:一旦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一同开放,让菊花也同样享受到蕊暖香浓蜂蝶绕丛的欢乐。

诗中的菊花,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被时代边缘化的社会底层,他们不应该总是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他们也同样有享受春阳的权力。

黄巢的这首《题菊花》,有人说是他5岁时的作品。比如宋代张端义《贵耳集》卷下记载:“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联句,翁思索未至,巢信口应曰:'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巢之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少年能诗,代不乏人,比如“柳絮之才”的东晋女诗人谢道韫,就是少而能诗的代表之一。谢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谢道韫少博学,聪颖有才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谢安的赞赏,后世遂称女子文学才能为“咏絮才”。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世说新语·言语》)

再如袁世凯,他自小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被人讥笑为“袁书呆”。袁世凯13岁时,曾制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隐然而现逐鹿中原之野心。

对于黄巢的这首《题菊花》,有人说是其五岁时作,似不可信——当作于黄巢年青时,发动起义之前。

借花立威,并非黄巢首创,黄巢之前的武则天,就曾写过一首催花诗《腊日宣诏幸上苑》,其诗曰: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腊日宣诏幸上苑》是武则天登基称帝的第二年(691年)所作,同样写得气势恢宏。女皇初登大宝之位,需要树立权威,方能驾驭天下。此诗正好显示了女皇主宰一切的豪迈气慨和至高无上的威严。

其实,武则天写这首诗,并不是仅仅狂妄所致,而是有其特殊背景的。天授二年(691年)腊月,有些忠于李唐的大臣意图谋反行刺,便诈称百花盛开,请武则天驾临上苑(神都苑)赏花。

武则天应允了此事,但很快便察觉出异图,怀疑其图谋不轨。于是,她将计就计,一气呵成地写了那首气势逼人的催花诗。

神奇的是,武则天的催花诗一出,腊日(腊八节)凌晨,神都苑中的百花一夜之间竞相开放。

是日,武则天在群臣的簇拥下来到了神都苑。看到神都苑里的百花盛开后,群臣们惊诧万分,无一不为之折服。那些图谋不轨的臣子,认为上天也偏向武则天,于是不敢轻举妄动了。

“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云云。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唐诗纪事》)

咏物诗其实并非都要写得如此“正襟危坐”,也可是“嬉笑怒骂”式的段子。比如清末文人文映江的《咏针》,就涉谐成趣:

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文映江是四川射洪蟠龙寺坝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生,清末拔贡。在射洪,文映江可是个名人。少时家贫,发愤读书,父母在蟠龙寺下劳苦耕作供其费用,诗文优秀而书法怪异,到潼川府考名列第一,知府批其卷曰“文盖通场,字丑八县”。

光绪二十八年,文映江由省试拔贡,宣统元年赴京朝考,授官吏部录事。清亡后回乡隐居,以教书卖文种田为生。文映江秉性孤傲,诙谐放荡,玩世不恭,吟诗作对,尖酸刻薄,上文的《咏针》诗,就是这一风格的具体体现。

《咏针》诗的写作年代,相传为文映江 “解甲归田”回家乡之时。一天,他约几个乡邻到茶馆喝茶。一个迟来的人一进来就问文映江:“文老爷来了吗?”旁人说:“这就是文老爷!”那人竟不肯相信眼前的布衣老人就是“文老爷”。

面对如此尴尬局面,文映江一时诗兴又发,感慨地吟出了这首《咏针》诗。

作者将那些只看外表的人比喻成针,因为针只能用来做衣服,当然只认识衣服不认识人了。后来,“只认衣冠不认人”一语,成为讽刺势利小人的专用语了。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