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名人:谁是张之洞?

 书鸿生 2022-01-18

17日上映的电影《张之洞》,因6天票房收获仅2018元,无奈悄然下档,面对如此窘境,不知背后导演和演员队伍会如何伤心难过。

那么,谁是张之洞呢?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河北南皮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从小读书用功,才思敏捷。

同治二年(1863年),张之洞参加会试,得中探花,进入翰林学院,从此开始官运亨通,成为清末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

张之洞性情耿直,虽然官位不高,却敢于批评朝政,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昏聩腐朽的官员更是大胆弹劾,时人把这类官统称为“清流派”,其中便以张之洞、宝廷、张佩纶、黄体芳四人为代表。

光绪五年(1879年),昏庸的崇厚与俄国签订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以新疆西、南境大片领土换取孤城伊犁,引发朝野舆论大哗,百官纷纷上疏。

张之洞更是上奏慈禧太后,陈述俄约中十不可及危害性,后与张佩纶等人又起草奏折19件,提出筹饷练兵,巩固边防的建议,受到慈禧太后的接见和赏识。

光绪七年(1881年),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因痛心当地吏治腐败,鸦片流毒严重,遂大力整顿,罢免害民贪官,禁吸鸦片,编练军武,推举人才,其中一人名唤杨锐,即后来戊戌六君子之一。

光绪九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屡次上陈抗法之事,因此升任两广总督,被人亲切称为“香帅”。

到达广州后,张之洞先后举荐黑旗军刘永福及老将冯子材,多次重创法军,并取得镇南关大捷,但由于清廷决意乘胜求和,张之洞恳请缓期撤兵,反遭到李鸿章的斥责。

光绪十二年,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雅书院。

光绪十五年,张之洞谏言修筑芦汉(芦沟桥至汉口)铁路,以此贯通南北,促进各地经济发展,清廷于是任命张之洞为湖广总督,开始积极推行洋务运动。

在湖北的十八年里,张之洞主抓办厂、练兵和兴学,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汉阳钢铁厂。

张之洞认为,洋务派要想造出坚船利炮,那便要自己炼出最优质的钢铁,长期进口国外钢铁终非长久之计,于是,他历经四年着手修建,到1893年终于建成汉阳铁厂,当时,该铁厂在亚洲也是最大的,很多外国记者在参观时,无不惊呼:“Oh My God这是二十世纪最棒的钢铁厂!”

甲午战争后,张之洞目睹大清的落后,上疏疾呼朝廷总结教训,变法图强。

他这种做法令康有为等人误认是在支持维新派,殊不知,张之洞所谓的变法并不是维新派提出建立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而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但在思想上还是维护君主统治。

然共同的兴国理念,却让张之洞和戊戌六君子关系十分密切,甚至令不少外国人视他为中国官员中的先进者,日本伊藤博文赞扬他说:“中国办大事者,唯有香帅一人耳。”

张之洞对兴学教育和培养人才最是热衷,他先后开办过很多书院和新式学堂。

一次,他回乡祭祖,离京前,慈禧赐他白银5000两,他用这笔钱加上自己的两万两养廉银,在家乡筹建了一所“慈恩学堂”,即现在河北南皮第一中学的前身。

同时,张之洞还大力选派赴日本留学生,当时官费留日学生最多就是两湖人,占全国四分之一,其中就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黄兴、宋教仁、蔡锷等人。

不久,张之洞上奏朝廷废除科举制,清廷准奏,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就此终结。

之后,张之洞入京担任大学士,艰难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晚清王朝。

公元1908年,张之洞以顾命大臣晋升为太子太保,但随着光绪和慈禧的相继离世,张之洞也很快告别了宦海生涯。

公元19098月一天,摄政王载沣前来探望卧病在床的张之洞,二人闲聊兴国之道,张之洞劝他善待国民,然载沣却道:“吾手上握有重兵,谁都不怕。”随后告辞而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