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和分期

 ldjsld 2022-01-18

图片

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与分期

 ①三大文论系统

       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以儒家为代表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人文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01

  ㈠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

       这派文论观念一直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论话语,就其产生的动因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周文化之遗存。此时为政文合一的社会,西周诗歌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君臣关系,这里又分为“美”、“刺”两部分。“美”是臣下对君主的肯定性评价,“刺”是臣下对君主的批评与规谏。促成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意识。儒家士人作为一个知识群体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改造社会的政治目的为最高值任务的。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再到荀子,都不离“克己复礼”之宗旨。

       在经学语境中的文论话语自然是彻底的工具主义的。从《毛诗序》和郑玄的《诗谱序》《六艺论》等文论话语来看,在汉儒的心目中,诗歌直接就是一种规范君权、教化百姓的政治工具。隋唐之时,儒家工具主义文论大体上继承了汉儒传统,隋唐儒家不再满足于通过阐释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工具主义文论观点,他们直接提出诗文要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点。宋儒与汉唐儒者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幸成为君主集团唯一的合作者和依靠对象。宋儒的这种社会地位就决定了他们不在于进入仕途、建功立业为人生最高理想,而是要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一般说来,成圣成贤是宋儒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宋儒不仅仅要诗文服务于社会政治,而且更要服务于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道”。这样,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诗文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成为“治教政令”的工具;一是要求是文从属于某种超验的精神价值,成为载道之具。可以说这两种不同就是国家意识形态与知识阶层乌托邦精神的差异所在,自宋直至晚清,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的发展即是这两种倾向的此消彼长。

02

  ㈡以老庄、佛释为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系统

       这种审美主义文论观念是在魏晋六朝时期才最终形成的。此期主流文化的承担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而是其变体——士族文人。士族文人是具有实际的贵族身份的文人,他们与传统文人士大夫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无需依靠个人奋斗就可以获得社会上、政治上、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与君主集团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所以他们自然就将家族利益看得远远高于社稷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在中国古代是十分特殊的文化场域——以谈论哲理、品藻人物、赏析诗文书画为主要内容的言说空间形成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开掘出一个具有超验性的,极为精密细微、高远深湛的精神之域。经过六朝时期的张扬,自隋唐以降,审美主义文论已已然成为堪与儒家工具主义文论相抗衡的文论话语系统了。

03

 ㈢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专门关注于诗文的文体构成、语言形式、表现技巧等方面的文论话语在中国古代同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传统。这个文论话语系统并不直接与某种意识形态或乌托邦精神发生联系,因此可以说是“价值中立”的,也可以说是关于“形式”或“技艺”的言说。《易传》中关于言、象、意关系的论说可以看做这种文论话语的滥觞。在六朝时期,这种诗文评话语系统才正式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自隋唐以至清季,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文论话语系统。概而言之,这种文论话语主要有这些内容:一是文体论,二是创作技巧、技法,三是关于诗文发展源流的观点。

04

   ㈣评述

   传统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在现代以来一直拥有很大市场,无论是“启蒙”还是“救亡”,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都需要将文学这种具有莫大社会效果的言说方式当作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来看待。

   传统的审美主义文论在现代文化与中的影响则比较微妙,现在只有那些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文论家才与之结缘。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积淀,审美主义文论在现代知识阶层那里也依然时时有所显露,这也就是他们接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论话语的文化心理基础。

   传统诗文评可以说是中国式的文本中心主义文论,它只关注文学文本构成方面的事情,这种文论传统构成了中国现代文论对西方以“新批评”和“意象批评”为代表的文本中心主义文论接受的文化心理基础.

分期

㈠先秦两汉——萌芽发展期

⑴文论资料都是片段言论,多数散见在先秦诸子之中。

⑵文论、艺术论、诗论、乐论,往往混同并结合一起。

⑶以儒道两家理论最突出。

⑷先秦诸子和诗骚传统为中国文论奠基。

⑸汉代出现了若干单篇论文,但论述范围较窄,大概就一部书或一篇作品或一种文体或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围绕诗、赋这两种文体的讨论而展开。

⑹“依经立意”是汉代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强调作品的政教作用、功利目的。而反对谶纬之学与虚妄之言,体现了追求“真美”的文学倾向。

㈡魏晋南北朝——发展繁荣期

⑴不再强调文学服务于政教的功利性,对“文”的认识已接近今天的文学,充分体现了文学审美观念的发展,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认识:

 ⒈爱好强烈的情感表现,如曹植说自己“雅好慷慨”(《前录序》)、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文赋》)。

 ⒉重视语言文辞的形式美,如陆机说“遣言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文赋》),钟嵘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诗品》)。

 ⒊欣赏自然真切的景物描写,如陆机说“赋体物而浏亮”(《文赋》),刘勰在《文心雕龙》特列《物色》篇论述文学创作与自然风景的关系。对于自然景物描写的欣赏,与要求诗歌语言流畅明朗,这二者结合起来,便具有了意境说萌芽的意义。

⑵不再是哲学、经学、史学的附庸,而是独立于学术文化之外的一门新学科,又与同时代的学术文化相互渗透。不仅产生了著名的文学理论的单篇论文,且产生了体大思精、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名著。研究范围扩大,不仅讨论了作家还讨论了很多文体和问题。

⑶“建安七子”之崛起与魏晋风骨之张扬,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将文学流派及其文学批评的鲜明旗帜推上了文坛。

⑷南朝骈文理论大发展。

㈢唐宋——深入开掘期

⑴文学理论资料超过以往各代总和,诗话、词话大量产生,唐宋人自选诗词选本量很大。

⑵唐代强调政教作用的理论再次兴盛,而注重文学审美与艺术的理论同时发展。

⑶唐代诗歌批评迅猛发展,诗、文批评分道扬镳。

⑷宋代批评理论进一步拓展,表现在诗文理论的发展和对新兴文体的关注上。

⑸宋代形式上更趋多样化,其中诗话最具代表性。诗话如欧阳修《六一诗话》、张戎《岁寒堂诗话》、姜夔《白石道人诗话》、严羽《沧浪诗话》,词论如李清照《词论》(第一篇词论专文)、张炎《词源》(第一部词论专著),目录体如钟嗣成《录鬼簿》、夏庭芝《青楼集》,小说评点体如刘辰翁《世说新语》评点(小说评点体之滥觞)。

⑹宋代论争更激烈、更具针对性,如北宋初期古文与时文之争、南宋关于江西诗派的争论、婉约派与豪放派词学之争等。

⑺宋代文论语体上表现为重说重议论,风格上呈现出学者化和随感式倾向,如《六一诗话》。

⑻唐宋,尤其是宋,艺术趣味及审美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普遍崇尚恬淡闲远之美。

⑼宋代文论分为政治家的、道学家(理学家)的、文学家的。

㈣元明清——传统诗文理论的总结期,新兴戏曲小说理论的发展期

   ⑴传统的诗文理论继续发展,诗文创作及理论模仿性强,创造性差,继承性强,总结性强。

   ⑵文学理论资料多,超过以往文论总和数十倍。

   ⑶小说戏曲创作和理论接近下层,市民意识和封建意识很浓烈,表现出二者相交叉的复杂现象。

   ⑷晚晴时期,文学理论出现中西合璧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