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6年,苏州钉子户拒绝千万赔款,老夫妻渡河出入,如今只剩烂菜地

 wwhhyy7277 2022-01-18

苏州吴江区,2020年,这片小小的地方却有着高达2000亿人民币的GDP,名列中国百强区第十名。伴随着滚滚财富而来的,便是随处可见的楼房和拆迁。

在苏州吴江区城南中山南路联扬路交叉处,有一个拆迁建造的高档联排别墅小区,新都市主义社区——也叫瑞景国际小区。

文章图片1

2018年前后,当东南角的别墅业主们往窗外望去,突然发现好像发生了什么变化:那片被一座座小别墅包围着的旧民房中,好像再也没有见到那对每天都要趟着水出门的老年夫妻。

无人照管的菜地上,玉米、青菜和野草肆意生长,只是原本打理它们的人就此消失不见。

看来小区开发商针对这户号称苏州“最惨”的钉子户,采取长达数年之久的封锁战略,终于帮助他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只是那对在民房中住了几十年、倔强又可怜的老夫妻,又去了哪里呢?

文章图片2

狮子大开口,百万赔偿款翻三倍

在瑞景国际小区被开发之前,这里属于吴江市松陵镇庞扬村贝家角。

2004年,吴江市和开发商达成了这片土地的商品房开发意向,拆迁工作随之便紧锣密鼓、挨家挨户地提上了日程。

贝家角一共大约有五六十户居民,按照计划,他们需要搬迁到马路对面的城南花苑,而老宅基地则用来开发成高档别墅小区。

拆迁标准是“一拆一还”,除了在城南花苑的安置地皮和新居,每户人家还可以拿到大约一百万左右的赔偿款。

文章图片3

2006,拆迁办、村委会和开发商来到了庞扬村10组村民庄老太家中,此时她的邻居大多都早已拆迁或者同意拆迁,就等着搬到马路对面开始新生活了。

2006年的吴江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刚刚达到一万元大关,一百万这个数字是实打实的巨款。两位老人确实在刚接到村里的拆迁通知之时,想要和其他邻居一样,答应这个还算厚道的条件。

正当负责拆迁工作的各方人员都以为一切顺利,就等两位老人签字同意之时,隔了一晚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卦:老人最后反而拒绝了这个方案。

文章图片4

原来虽说庄老太和老伴是这个民房的住民,但户口本上的户主,却是她的二儿子庄龙弟。

说起庄龙弟,附近村民对他有些不以为然。这么一位正当壮年的村民,却连个正当工作和稳定收入都没有,他和侄子、父母,常年挤在这么一间破旧小屋里。

庄老伯年老多病不能劳作,庄龙弟家中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老母亲种在房屋四周的农家菜。

开发商比照其他村民,考虑到庄龙弟和父母可以各自独立成户,给出了一份补偿方案:两块置换地皮、两套新房加一百万元赔偿款。

文章图片5

有了两套新房,庄老伯和庄老太就不用再和儿子挤在一处破屋子里,或者可以自己住一套,再出租一套,就有了稳定收入。

然而庄龙弟有着别样心思,在他看来,不光盖着自己老房子的地皮要算钱,房子周围那些种菜的地方,甚至包括空地,也统统要算钱。

于是他脑中算盘一打,给出了一个令开发商有些难以接受的价码:三百万,比起其他邻居的赔偿款,高出了整整三倍之多。

文章图片6

如果开发商答应了这个条件,那么那些已经同意签署协议的贝家角村民们,势必要闹出一场大风波。

因为儿子的参谋,庄老太以拆迁后“没有地方种菜”,自己会失去收入来源为由,拒绝了村里的要求,庄龙弟也迟迟没有在拆迁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当开发商陆续和贝家角全部村民谈判完毕,才发现剩下这么一家“钉子户”,但此时时间已经不允许他们再慢慢拖延下去,只好尽快在已经交割的土地上开展别墅群的施工项目。

文章图片7

开发商的奇招

蓬勃的商业开发为吴江市带来了滚滚财源,2006年当地GPD约为500亿元人民币,仅仅6年之后,就暴涨到2倍多1300多亿元,吴江市的行政等级也改为了苏州市下面的一个区。

得益于吴江快速膨胀的富裕中产阶级,瑞景国际已经建成的别墅卖得是顺风顺水,开发商数钱数到手软。

文章图片8

可是另一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令他们头痛:庄老太一家那扎在别墅群中的土菜园和两层旧式民房,和小区对外宣传的“别墅、叠加别墅、电梯花园洋房”等广告词是如此格格不入。

前期建成的别墅因为距离稍远还好,但是当后期的别墅渐渐逼近这座老房子,售楼小姐在推销楼盘时不仅底气大打折扣,来自业主们的投诉也越来越多:谁也不愿意从自家门口的水泥地面走出没几步,就踩到一脚烂菜泥。

文章图片9

事到如今,为了不影响房子的销售,开发商也只能狠心咬牙,向庄龙弟提出一千万元的赔偿款,以求早日同意搬迁。

谁知当着庞扬村支书的面,庄龙弟再次拒绝了这笔巨额赔偿。

他也许有些沾沾自喜,幸亏当初自己没有放弃三百万元的要求,如今算下来,6年间自己什么都没做,就平均每年白赚一百多万。

小区施工的工程要到2016年才会竣工,庄龙弟清楚知道,自己至少还能要挟开发商整整四年,而这四年里,自己房子周围这块巨大地皮的价值增长,恐怕无法用千万计数。

文章图片10

庞扬村委、开发商、庄龙弟三方举行了一轮又一轮谈判,始终无法谈拢。

但庄龙弟没有料到的是,只有拿到自己手中的赔偿款才是实打实的收入,否则价码开得再高,也不过是镜花水月,画饼充饥而已。

2013年起,庄龙弟突然发现,村委和开发商不再像以前那样频频上门,苦劝自己接受拆迁赔偿方案。

文章图片11

倒是围着他家的民房,在开发商已经拍下的土地上开始竖起水泥墙和彩钢板,庄龙弟一家再出门只好绕过围墙走一条远路。

谁知过不了多久,在他们家门前也开始施工,这一次,开发商直接挖出了一条小河,还沿着庄龙弟家的边沿,用石头垒起了一圈整整齐齐的河岸。

文章图片12

开发商给出的理由是因为“出于小区建设的需要,维护小区业主的合法权益。”“不做这些,小区不安全,景观也不好,小区品质会受到影响,小区内的业主们肯定不答应。”

当6月份河道通水之后,庄龙弟一家就再也没法经过陆地出门了。

文章图片13

最惨钉子户的无奈

因为儿子的好算盘,自己窝着一个破民房寸步难行,周围邻居全都是气派高楼别墅,要说庄老太庄老伯心里还能若无其事,那是假的。

庄龙弟自己对于现在的局面也是束手无策,因为自家周围的建设用地,都是开发商花钱通过合法途径拍下来的。

小区业主们当然站在开发商这一边:“只要这些建筑符合政策,开发商就有合法处置权。”

文章图片14

庄老太每天是必须要出门卖菜才能赚取收入的,可是现在她每天推着小三轮出门只能走过几米平地,就得停下来,小心翼翼地趟过小河。

河底是水泥浇筑,有些滑,老太太如果径直骑过去很容易摔倒,她只能把车子一步步推过去,然后再吃力地把车子抬到别墅区的草地上。

文章图片15

如果遇到下大雨,河水涨上来能到膝盖那么深,庄老太那就连车子也没法骑,只能两手摸着石头,一步一步爬到河岸上。

算上一来一回,这样痛苦的路程庄老太每天至少要经历两次。由于所谓的“景观河”水浑浊不堪,她回到家里还要用井水好好冲洗一下双脚。

文章图片16

但这样的处境还不算是最恶劣的——真正令人痛苦的冬季还没到来。一想到冰冷刺骨的河水深入骨髓的感觉,庄老太太实在有些不知所措。

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庄龙弟表示,对于拆迁他不反对,“只要他们给我合理的方案,我就可以搬走。”

已经拒绝了一千万的价码,庄龙弟口中的“合理”到底需要多少,谁也说不上来。旁边的老母亲忍不住大倒苦水,“现在好了,我们连出门的路都没有了。”

本就身患疾病的庄老伯干脆能不出门就不再出门,整日躺在床上。

文章图片17

梦想破碎,没有胜利的战争

其实不论是按照普通人的观点还是法律规定,开发商的做法毫无疑问是过分的。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公民有自由出行的权利,而目前庄龙弟的出行通道,等于是被开发商“剥夺”了。

因此,哪怕围墙、彩钢板、景观河的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关部门的审批,庄龙弟也可以要求规划部门撤销这些不合理的规划批复,给他留出或建造一条出行通道。

只是庄龙弟心知肚明,自己得罪了太多人,已经错过了讨价还价的最佳时机,村委会里也懒得多管闲事。

文章图片18

村支书杨元林曾经为庄龙弟协商解决过一次断水断电的问题,不过现在对于一家老小“出行难”,他只是打个官腔表示庄龙弟还没有反映到他们那里。

“如果确实有这个问题,只要他提出,我们就会通过有关途径,努力帮他去和有关方面协商,力争解决。”

实际上,谁都知道,出行问题背后,不过是庄龙弟和开发商之间的拆迁款较量,但这个根本问题,如今已经没有时间留给庄龙弟去提了。

文章图片19

随着吴江房价快速上涨,庄龙弟的宅基地价值已经超出了开发商能够承受的范围,2016年1月1日,瑞景国际小区宣告竣工,别墅全部售出——也就是说,开发商彻底放弃了庄龙弟旧居地面的开发计划,退出了这片宅基地的使用权。

庄龙弟没有等到开发商给自己解决出行问题,就失去了谈判对象,以及他一直想要却得不到的“合理方案”。

眼见美梦中的千万亿万财富一夜之间化为泡影,庄龙弟再也没了坚守下去的耐心,带着媳妇侄子很快就搬出了老宅。

文章图片20

只有可怜的庄老太还要照顾病榻上的老伴,每天趟着肮脏的河水出门,回来用井水洗脚,继续几十年来不曾改变的种菜卖菜生活。

随着年事渐高,庄老伯病情加重,这样下去显然不是长久办法。最终,庄老太和庄老伯也不得不选择搬出老宅和儿子汇合,庞杨村这间最后的民房,没有逃脱被拆掉的命运。

瑞景国际退出开发计划之后,吴江开发区也迟迟找不到针对这么一片几百平方米宅基地的开发方案,如今只有庄老太留下的蔬菜野草肆意生长,权当是别墅区里难得的野趣。

文章图片21

黄金铺就天堂路,为人见好当知足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苏州就是江南地区的经济重地,在江苏省内的经济地位,甚至超过了省会南京。

2000年,苏州市的GPD不过0.15万亿元,到了2021年,作为一个地级市,苏州GDP超过2.2万亿,名列全国第六,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大超一线城市和重庆这个最大直辖市。城镇化率也从57.1%增加到81.7%。

文章图片22

20年间的高速城镇化,从旧民房和农田遍地的江南水乡变成今天的楼房和工厂,自然伴随着无数拆迁建设和土地纠纷。

庄龙弟不是孤例,同样就在苏州辖区的昆山花桥镇CBD中心,也有一座“最牛钉子户”,据说曾经断然拒绝500万拆迁款独守老屋。

文章图片23

如今这户人家的老宅,在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写字楼、超市,市场包围下,就这么被彩钢板孤零零地围在一片大草坪上,独享一片绿色风景,脚下的地皮据说需要用亿计算。

文章图片24

不过从得不偿失的角度来看,庄龙弟一家,大概也的确称得上是“最惨钉子户”。

贝家角那些搬入城南花苑的那些老邻居们,靠着补偿房子和款项,临街的出租店面,在小区内的出租房屋,早就过上了一年四季坐地收钱的生活。

花桥镇的钉子户虽然没有拿到天价拆迁款,但他们也没有离开祖祖辈辈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屋,一家人不仅能够享受门前屋后的花草树木,出门也是平坦宽阔的草坪马路,生活并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文章图片25

只有贪得无厌的庄龙弟,不仅害得父母忍受多年恶劣生活品质,最后也错过了家乡飞速发展带来的经济机遇,还被迫放弃祖居,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苏湖熟,天下足”,勤劳致富历来就是江浙地区人民奉行的信念和经济腾飞的秘诀。作为一个好吃懒做、梦想天上掉下馅饼的人,庄龙弟的遭遇实在无法让人们同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