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是中国的“书圣”,那他老师是谁呢?更厉害吗?

 沐冬阳 2022-01-19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自得到梁武帝和唐太宗的推崇后,便不可动摇了;其书法影响着我国书法艺术近两千年,被奉为正宗。这时或许有的朋友就会好奇:王羲之的书法师父是何许人也?今天就满足你的好奇,我们来好好了解一翻。

不要着急往下翻名字,那样你得到的也只是浮光掠影。要了解王羲之及其老师,首先得知道王羲之所处的环境,还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魏晋时代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但却是一个艺术自觉和人的觉醒的时代,宗白华就曾说过: “汉末魏晋六朝是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其间产生的“魏晋风度”成为中国美学和艺术的一份珍贵的精神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谓的魏晋风度是指魏晋时代士人所追求的率性而为和精神自由。

王羲之正是出生于这个时期,而且还是在第一等门阀士族琅琊王氏家族。琅琊王氏将他们的远祖追溯到了周灵王太子晋,但实际上,琅玡王氏发迹是以魏晋之际的王祥为根本。而王祥就是我们熟知的《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主人公,他出仕于魏晋之际,官至三公,弟弟王览在他的提携下也在当时的政坛取得重要地位。王羲之正是王览的后代,他的父亲王旷是两晋之际的重要人物,《世说新语》有记载,他是最先倡导东晋王室南渡的人,但他本人却在南北战争中下落不明了。东晋王室南渡后,琅琊王氏家族居功甚伟,王羲之的叔父王导又是辅助晋元帝司马睿在江南立国的主要人物,在朝为相,并且王羲之的另外一位叔父王敦拥大军镇守地方,一度形成了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既是政治、经济特权的拥有者,同时也是文化特权的拥有者,而且这个文化特权与政治、经济特权不同,它不是靠剥削、掠夺来的,而是出自士族自身的素养,“故以东晋而言,没有文化,就没有门阀士族。东晋之士族文化世家,尤重文艺,注意培养家族中的文艺人才,借艺术文化来证明其特殊地位,表现其高贵的文化素养,维护和振兴自己的家族”

我们把王羲之放到其所处的魏晋时代来看,他就是门阀士族中的风流子弟之一;但是,使他流芳千古的既不是“东床坦腹”的狂傲,也不是学问、政事,而是体现士族风流的书法艺术。王羲之这样的士族风流,正是这样的时代、这样的氏族名门的产物。

虽说是时代的必然,但就具体而言,其中充满偶然。比如老师对他的影响绝非必然。

关于王羲之的书法师承,以“少学卫人”之说为著名。其根据,说是王羲之撰写《题卫人(笔图)后》这篇文章,文中有一段自叙学习书法的经历的文字:予少学卫夫人,将大能及渡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之许下,见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日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文中虽然羲之后来对自己“学卫人书”持定的态度,但说到少学卫夫人”,所以后人一直把卫夫人看作王羲之的本师。传说中的王羲之写的这篇文章,却有多处与史书的有关记载相忤,其中北游许洛尤为可疑。

王羲的老师是卫夫人的可靠记载,见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晋中书院(侍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锺法,王逸少之师。”

卫夫人是谁呢?她是与西晋高门及书法世家卫瓘、卫恒的同族别支。她在西晋末年出嫁江州刺史江夏李矩,卫夫人以正书见长,“善锺法”,大概她的儿子李充也得其传授,所以“善楷书,妙参锺、索"。王羲之少时从卫夫人学书,估计就是锺繇这一流派的楷书。

人只能算是王羲之学习书法的启蒙之师.因为王羲之后来改本师”转师他的叔父王导了,南朝齐王虔《论书》和梁肩吾《书品》都有王羲之师事王导的记载,但人们不大提及王羲之的这段经历。当年王羲之随南渡到晋陵(今常州)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建康度过的,二十岁时,王才去世。而王导渡江后的十余年间,最初出任过短期的庐江、鄱阳二郡郡守,后任荆州刺史但时间不长,其间任职建康,守丧也在建康。估计王羲之转师王导在十余岁至二十岁之间。

王导又是怎样的人物呢?王导是东晋早期艺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不仅擅长正书,兼行书、书、飞书,技能比卫夫人全面。学习书法的欲求是一个渐进渐广的过程,王羲之由师卫夫人转师王导,也逻辑。何况羲之幼年丧父,作为叔父的王导,自有督导之责。

羲之改师王之后,书法的学习当由正体扩展到行书、草书、飞白书的技法技巧。后来羲之的书法水平渐高,能写各种书体,虽然夫人的启蒙之功不可抹煞,但王导对于王羲之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卫夫人。

与卫夫人都“传锺法”,王羲之当然应该算是锺派的传人。后来王羲之在书法上建树“今体”,则顺理成章的情了。

王羲之曾说:"顷寻诸名书,锺、张为绝伦,其馀不足

存。”他的书法为世所之后,还常常自称:“我书比繇, 当抗行;比张芝,犹当雁行。”在东晋,钟、张是书法家公认的权威,王羲之推崇钟、张以表示对权威的承认,自许与钟、张行”“雁行”,此中也透漏出师法锺张的消息。可以说二十岁之后的王羲之,对钟、张书法有过一段时间的深人研习,所以他才能说出“张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的话来。

综上,王羲之的书法师承,大致的线索是少学卫夫人,得正书的技法十余岁至二十岁,改师叔父王,得众体之技法;二十岁以后,师师之所师,正书、行书宗尚锺繇,书效法张芝。

好了,今天我们就了解到这里,不再深入探究了,希望能增进你对王羲之师承的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