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孔子曾说:“四十而不惑”!这个“不惑”具体是什么意思

 丘山三也君 2022-01-19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论语》孔子曾说:“四十而不惑”!这个“不惑”具体是什么意思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世间万物变化纷纭,人生命运更是不可捉摸。你会遭遇困境,可能一直失败。可能没有人理解你,所有人都说你是错的。这种情况之下,你会不会怀疑你自己?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真的错了?你会不会怀疑自己所坚信的东西和所做的事的价值?你要不要随大流、听从众人?如果你有所怀疑,那么就是有「惑」。

图片

「不惑」就是即使在上述那样的情况之下,也不会有任何怀疑和动摇。因为你「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你知道事是怎么个事,理是怎么个理。你不会遇见什么困境,或者被众人阻碍,或者其他因素就惶惑不知所措,你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是「知者不惑」。

《后汉书·种暠传》记载,种暠在承光宫监护太子时,中常侍高梵要把太子接到宫中。太傅杜乔犹疑不决,又不知该怎么办。种暠手提长剑挡住车架说:「太子是国家储君,关系重大,常侍你来接太子而又没有诏信,怎么知道你不是心怀奸邪呢?」于是高梵只得回去奏报,得诏令才把太子接走。杜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这大概可为「不惑」作一注脚。

图片

「不惑」看上去不那么难。坚信自己所信的,坚守原则,不被外界所干扰就是了。很多人在很多时候是会做到这样的。如果做到这样,大概可以说到了孔子所云「三十而立」之「立」的层次,但还不是「不惑」。

即使你在外在的行动上没有被外界所改变,但你的心里是不是会怀疑自我?你虽然外在坚持,但是不是心里有点虚?如果这样的话,仍是有惑。不惑怎么会心虚,怎么会怀疑呢?「不惑」不仅是「不退不转」「有立有守」,而且是对于一切言论事变皆无所惑,是「知之明而居之安」的。是内心深处,从根本上「不惑」,而不仅仅是在行动上的坚持。

孔子四十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皆是夫子自道。这种境界是一个人在那个年龄「应该」达到的,却不是一个人到了那个年龄就「必然」会达到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⑥,不逾矩⑦。”孔子说:“我十五岁才在学业上确立志向,三十岁才有建树,四十岁才不受外界左右,五十岁才懂得遵循天道规律,六十岁已经听得进任何话,七十岁便按着心里想的做事,不超越界限。”

图片

从学习领会的阶段到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再到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个道德修养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思想和言行融合,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矩”就是道德和礼仪规范,就是各种规矩,即各种制度规范。我们许多人习惯于“从心所欲”,却做不到“不逾矩”。从国外回来的人说,在许多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国家,人们通过红绿灯时,即使路上没有其他车辆经过,大家也按灯行驶,耐心等待;比如上下楼梯要靠一边走,并且要扶着扶手。可我们,闯红灯的车有,闯红灯的行人就更多。许多经济发达、文化进步的国家规矩是人人都要遵守的,规则在他们心里生了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自然而然地按照规则去做,所以他们才能有更高的效率。我们的效率之所以低,就是我们不按规则做,轻视规则的侥幸心理使得我们难以有高质量产品,造成实际上的低效率和高投入。人为破坏规则的事,才使我们许多应该办的事不能办,应该办好的事办不好。只有当道德规则在人心里生了根,才不会觉得规则对自己是约束,就能随心所欲而符合规则了。

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从如何 踏入学者之道,到成为一代大师的分阶段性总结。这个总结非常经典,即使我们运用现代认知发展来检验这个说法,那也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