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泪之日》没有悲伤,旋律美得叫人落泪。《安魂曲》中最美的曲调。1821年有两件载入史册的大事,一是拿破仑在圣海伦峭壁上痛苦地死去;二是在柏林图书馆,年轻的音乐家、银行家的儿子门德尔松发现了被遗忘的《马太受难曲》,巴赫得以重见天日。29 莫扎特:《第23号钢琴协奏曲》-II 时间一旦放慢,会像记忆般伤感。你知道没什么,比一颗缄默的水晶更美。30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23号“热情”》-II到了1806年写的《热情奏鸣曲》,贝多芬终于登峰造极,走自己的荆棘路,走到了无限风光的险峰。200多年来,《热情》一直是音乐会上演奏频率最高的钢琴曲之一。《热情》比《黎明》的结构更庞杂,比《暴风雨》更像人生的“暴风雨”。贝多芬曾说,如果要听懂《热情》,就去看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热情”这个标题并非他本意,但未必不确切。这首乐曲实现了英雄梦想,以完美的格式刻画人的深刻、激烈、复杂而宏伟的情感。据说这个作品完全占据了1804年的贝多芬。第二乐章,温柔的快板。5/4拍。像一支有点奇怪的舞曲,跳一圈华尔兹又低头思量两拍。音乐充满细节,淑女点头、屈膝、托裙摆的优雅都栩栩如生,但这样的贵族生活慢慢流露空虚感。捷杰耶夫再次将视野转向广阔大地。有不少歌手翻唱过《受伤的新娘》这首歌曲,比较著名的有巴托莉,还有著名的假声男高音青春偶像雅罗茨基(Philippe Jaroussky)。这也是一首充分展示巴洛克华丽风格的歌曲,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音、颤音、回音。是否可以唱出古老的巴洛克味道,关键就在于如何处理装饰音的风格。拉赫玛尼诺夫作于1934年的《帕格尼尼主题幻想曲》是将小提琴家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的主题移植到钢琴上而写的变奏曲。也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辉煌的技巧表现了作曲家的个人风格。1884年,勃拉姆斯在写这部交响曲之前,读过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心灵受到极大震撼,这使他创作这部交响曲时在音乐中不知不觉就反应出了其中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