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辩中边论二译及藏要校勘对照赵国森会译

 大猛狮兄 2022-01-19
辯中邊論二譯及藏要校勘對照趙國森會譯辯中邊論卷中世親菩薩造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中邊分別論卷中天親菩薩造陳天竺三藏真諦譯藏要校勘注及按語呂澂校勘趙國森按語辯真實品第三真實品第三已辯其障,當說真實。頌曰:此品真實應說。何者真實。 一 (1)真實唯有十,謂根本與相, 無顛倒(2)因果,及麤細真實。 二 極成淨所行,(3)攝受并差別, 十善巧真實,皆為除我見。 一 根本相真實,無顛倒真實,果因俱真實,細麤等真實。 二 成就清淨境,攝取分破實, 勝智實十種,為對治我見。(1)藏本缺此總句。陳本同。(2)藏本作果因,下釋同。陳本亦同。(3)勘藏本意謂總攝,與前品頌云攝受意謂攝取者異。 以上頁九後論曰:應知真實唯有十種:一根本真實。二相真實。三無顛倒真實。四因果真實。五麤細真實。六極成真實。七淨所行真實。八攝受真實。九差別真實。十善巧真實,此復十種為欲除遣十我見故,十善巧者:一蘊善巧。二界善巧。三處善巧。四緣起善巧。五處非處善巧。六根善巧。七世善巧。八諦善巧。九乘善巧。十有為無為法善巧。此中云何根本真實?謂三自性,一遍計所執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依此建立餘真實故。於此所說三自性中,許何義為真實。頌曰如是十種真實,何者為十?一根本真實。二相真實。三無顛倒真實。四果因真實。五細麤真實。六成就真實。七清淨境界真實。八攝取真實。九分破真實。十勝智真實。勝智又十種真實,為對治十種我執應知,何者為十?一陰勝智。二界勝智。三入勝智。四生緣勝智。五處非處勝智。六根勝智。七世勝智。八諦勝智。九乘勝智。十有為無為勝智。此中何者根本真實?三種自性,一分別自性,二依他自性,三真實自性。一切餘真實此中所立故。三性中何法名真實可信受。三 許於三自性,唯一常非有, 一有而不真,一有無真實(4)。三 性三一恒無,二有不真實。 三有無真實,此三本真實。(4)藏本頌末有結句云,許自性為三,陳本同。今譯合初句為一也。論曰:即於如是三自性中,遍計所執相常非有,唯常非有於此性中許為真實,無顛倒故。依他起相有而不真,唯有非真於依他起許為真實,有亂性故。圓成實相亦有非有,唯有非有於此性中許為真實,(5)有空性故。云何相真實。頌曰:分別性相者恒常不有,此相分別性中是真實,無顛倒故。依他相者有不實,唯有散亂執起故。此相依他性中是真實性。真實性相者有無真實,此相真實性中是真實。何者相真實。(5)藏本缺此句,陳本同。 四 於法數取趣,及所取能取。 有非有性中,增益損減見。 五前半 知此故不轉,是名真實相。 四 增益損減謗,於法於人中。 所取及能取,有無中諸見。 五前半 知常見不生,是真實家相。論曰:於一切法補特伽羅所有增益及損減見,若知此故彼便不轉,是遍計所執自性真實相。於諸所取能取法中所有增益及損減見,若知此故彼便不轉,是名依他起自性真實相。於有非有所有增益及損減見,若知此故彼便不轉是名圓成實自性真實相。(6)此於根本真實相中無顛倒故名相真實。無顛倒真實者,謂無常、苦、空、無我性,由此治彼常等四倒。云何應知此無常等依彼根本真實立耶?頌曰:人等及法等,有增益謗見有損減謗見不得起為知見此法故,此法分別性中是真實相。能執所執增益損減謗見不得起,為知見此法故,此法依他性中是真實相。有中無中增益損減見不得起為知見此法故,此法真實性中是真實相。如是根本真實相說名相真實。無顛倒真實,無顛倒真實者為對治常等顛倒故有四種: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此四云何根本真實所立?此中無常云何應知。(6)勘藏本意謂於根本真實中,此相真實不顛倒,是名相真實。 以上頁十前 五後半 (7)無性與生滅,垢淨三無常。 六 所取及(8)事相,和合苦三種。 空亦有三種,謂無異自性。 七 無相及異相,自相三無我。 如次四三種,依根本真實。 五後半 無常義有三,無義生滅義。 六 有垢無垢義,本實中次第。 苦三一取苦,二相三相應。 七前半 無空不如空,性空合三種。 無相及異相,自相三無我。(7)藏本此半頌合末半頌為文云,無常者無義,生及滅者相,垢及與淨義,如次依本實。陳本同。(8)藏本無事字,下釋同。陳本亦同。論曰:(9)無常三者:一無性無常,謂遍計所執,此常無故。二生滅無常,謂依他起,有起盡故。三垢淨無常,謂圓成實,位轉變故。(10)苦三種者:一所取苦,謂遍計所執,是補特伽羅法執所取故。二事相苦,謂依他起,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謂圓成實,苦相合故。空有三者:一無性空,謂遍計所執,此無理趣可說為有,由此非有說為空故。二異性空,謂依他起,如妄所執不如是有,(11)非一切種性全無故。三自性空,謂圓成實,二空所顯為自性故。無我三者:一無相無我,謂遍計所執,此相本無故名無相,即此無相說為無我。二異相無我,謂依他起,此相雖有而不如彼遍計所執故名異相,即此異相說為無我。三自相無我,謂圓成實,無我所顯以為自相,即此自相說為無我。如是所說無常、苦、空、無我四種,如其次第,依根本真實各分為三種,四各三種(12)如前應知。因果真實,謂四聖諦(13)。云何此依根本真實。頌曰:根本真實中有三種性,此性中次第應知三種無常義。一無有物為義,故說無常。二生滅為義。三有垢無垢為義。根本真實中,次第三種苦。一取苦,人法執著所取故。相苦者三受三苦為相故。相應苦者與有為相應故,為有為法通相故。此三苦於次第性中應立。分別性者,無別道理令有,無有物是其空。依他性相者,無有如所分別,不一向無此法,不如有是空。真實性相者,二空自性,是故說名自性空。分別性者,相體無有,是故此無相是其無我。依他性者,有相不如所分別,不如相者是其無我。真實性者,是二無我,是故自體是其無我。如是三種根本真實中顯說有三種無常:一無物無常,二生滅無常,三有垢無垢無常。三種苦:一取苦,二相苦,三相應苦。三種空:一無有空,二不如空,三自空。三種無我:一無相無我,二異相無我,三自性無我。果因真實,此根本真實中應立。何者果因?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云何根本真實得立。(9)藏本此段列舉三名云,如次依本實,不詳釋所以,陳本同。(10)藏本此段但釋所以,不配三性。陳本同。(11)藏本譯異性為非性,故此段釋云,以非彼體性故為空。(12)藏本列舉諸名,陳本同。以上頁十後(13)藏本列舉四諦。陳本同。 八 (14)苦三相已說,集亦有三種。 謂習氣等起,及相未離繫。 九 自性二不生,垢寂二三滅。 遍知及永斷,證得三道諦。 八前半 苦相等已說,苦諦如前說。 集諦復有三,熏習與發起, 九 及不相離等。 體滅二種滅,垢淨前後滅。 觀智及除滅。 十前句 證至道有三。(14)藏本先出長行云,謂由彼無常等相,次頌云,故許為苦諦。論曰:苦諦有三,謂無常等,四各三相,如前已說。集諦三者:一習氣集,謂遍計所執自性執(15)習氣。二等起集,謂業煩惱。三未離繫集,謂未離障真如。滅諦三者:一自性滅,謂自性不生故。二二取滅,謂所取能取,二不生故。三本性滅,謂垢寂二,即擇滅及真如。道諦三者:一遍知道,二永斷道,三證得道。應知此中於遍計所執,唯有遍知。於依他起,有遍知及永斷。於圓成實,有遍知及證得。故依此三建立道諦。麤細真實謂世俗、勝諦。云何此依根本真實?頌曰:無倒真實中如三苦,三無常等,因此四無倒應知苦諦。三種集諦應知,何者為三?熏習集諦者,執著分別性熏習。發起集諦者煩惱及業。不相離集諦者如如與惑障不相離。三種滅義故應知滅諦,何者為三?自性無生。能執所執二法不生。垢寂滅二種,一數緣滅,二法如如。是三種滅,一無體滅,二二滅,三自性滅。道諦有三,於三根本真實中云何得安立?說道諦如是,一者觀察分別性,二為觀察除滅依他性,三為觀察證至真實性。如是此中為觀察、為除滅、為證至故,安立道諦應知。麤細真實者,俗諦及真諦,此二諦根本真實中,云何得立?(15)勘藏本意謂愛著,與上所執之執義異。 十 (16)應知世俗諦,差別有三種。 謂假行顯了,如次依本三。 十一 (17)勝義諦亦三,謂義得正行。 依本一無變,無倒二圓實。 十後三句 麤義有三種,立名及取行。 顯了名俗諦。 十一 真諦三中一。 一義二正修,三至得真實。 無變異無倒,成就二真實。(16)藏本此頌初三句為一段云,假設及知識,如是說為粗,世俗有三類。陳本亦作三句,意同。(17)藏本此頌有單句頌云,勝義者唯一,釋云勝義諦者應知一圓成性,此復云何為勝義耶?次乃出下一頌。陳本同。以上頁十一前論曰:世俗諦有三種: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顯了世俗。此三世俗如其次第,依三根本真實建立。勝義諦亦三種:一義勝義,謂真如,勝智之境名勝義故。二得勝義,謂涅槃,(18)此是勝果亦義利故。三正行勝義,謂聖道,(19)以勝法為義故。此三勝義,應知但依三根本中圓成實立。(20)此圓成實總有二種,無為、有為有差別故。無為總攝(21)真如、涅槃,無變異故名圓成實;有為總攝一切聖道,於境無倒故亦名圓成實。極成真實略有二種,一者世間極成真實。二者道理極成真實。云何此二依彼根本真實立耶。頌曰:俗諦有三種:一立名俗諦,二取行俗諦,三顯了俗諦。因此三義,根本真實中應安立三種俗諦,次第應知。勝境諦者,一真實性中應知,此勝境云何真實?義真實者,法如如,真實智境界故。至得真實者,涅槃,功德究竟故。正行真實者,聖道,無勝境故。云何有為無為法,共得真實性所攝。答:無為法者,無變異成就,得入真實性攝。一切有為法道所攝,無顛倒成就故,境界品類中無顛倒故。成就真實者,於根本真實中云何?(18)藏本云是義之勝者故。陳本意譯云功德究竟故。(19)藏本云境義是勝故。(20)藏本此句作問詞,云何說有為無為俱是圓成性耶?文義更洽。陳本同。(21)藏本缺此句,但云無變異成就故名圓成。陳本同。 十二前 (22)世極成依一,理極成依三。十二前 安立成就者,一處世俗成。 離名無體故,三處道理成。(22)陳本文廣,開為一頌。論曰:若事世間共所安立(23)串習隨入覺慧所取,一切世間同執此事是地非火,色非聲等,是名世間極成真實。此於根本三真實中,但依遍計所執而立。若有理(24)義聰叡賢善、能尋思者,依止三量證成道理,施設建立,是名道理極成真實。此依根本三真實立。淨所行真實亦略有二種,一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二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云何此二依彼根本真實而立。頌曰:分別性中得立是物處,共立印定數習故,因此所立印定起世智,一切世間人一處同一世智,如此物是地非火,此物是色非聲,如是等此俗成就屬(第)一性(真實)。上品諸人於義、於理中聰明,在於覺觀地中依三量,四道理中依一道理,若物若事得成就,此二名道理成就。清淨境真實有二種,一清淨煩惱障智境,二清淨智障智境。如是清淨智境真實。(23)勘藏本意謂習於名號也。森按:此俗成就中的此字,疑是世,以頌文中有一處世俗成語。(24)勘藏本意謂於所宗道理及義善巧而有尋思者。陳本云於義於理中聰明。 十二後 淨所行有二,(25)依一圓成實。十二 清淨境二種,攝在於一處。(25)藏本云說依一真實,不出圓成之名。陳本同。次頌亦同此例。論曰:煩惱、所知二障淨智所行真實,唯依根本三真實中圓成實立。餘二非此淨智境故。(26)云何應知相、名、分別、真如、正智攝在根本三真實耶?頌曰:一處者真實性。云何如此。無別性作清淨智境故。三種根本真實性中五攝真實云何安立?以上頁十一後(26)藏本云云何應知攝真實攝在根本三真實耶?陳本大同。 十三 名遍計所執,(27)相分別依他。 真如及正智,圓成實所攝。 十三 相及於分別,名字二性攝。 聖智與如如,此二一性攝。(27)勘藏本相( r yur)是因義。論曰:相等五事,隨其所應,攝在根本三種真實。謂名攝在遍計所執,相及分別攝在依他,圓成實攝真如正智。差別真實略有七種:一流轉真實。二實相真實。三唯識真實。四安立真實。五邪行真實。六清淨真實。七正行真實(28)。云何應知此七真實依三根本真實立耶。頌曰:如義相應依五種攝品類根本性中云何得立。相及分別依他性中攝,名者分別性中攝,如如及聖智依真實性中攝。三種根本性中分破真實云何得立。分破真實有七種,何者為七?(28)藏本次云依解深密經說七真如,即此等法。 十四 (29)流轉與安立,邪行依初二。 實相唯識淨,正行依後一。 十四 生實二性攝,處邪行亦爾。 相識及清淨,正行真性攝。(29)藏本初半頌云流轉二真實,安住及邪行。分兩段牒釋。陳本同。論曰:流轉等七,隨其所應,攝在根本三種真實。謂彼流轉、安立、邪行依根本中遍計所執及依他起;實相、唯識、清淨、正行依根本中圓成實立。善巧真實,謂為對治十我見,故說有十種。云何於蘊等起十我見耶?頌曰:一者生起真實,二相真實,三識真實,四依處真實,五邪行真實,六清淨真實,七正行真實。此中,生起真實者於根本真實中在二處,應知分別依他性處。如生起真實,依處及邪行真實亦如是,根本性中二性攝。相、識、清淨、正行四法,一真實性攝。此四種云何一性攝?聖境聖智所顯故。勝智真實者為對治十種我見故說。何者陰等處十種我見? 十五 (30)於蘊等我見,執一因受者。作者自在轉,增上義及常。 十六前 雜染清淨依,觀縛解者性。 十五 一因及食者,作者及自在。 增上義及常,垢染清淨依。 十六前 觀者及縛解,此處生我見。(30)藏本此句在頌末云是等見為我。陳本同。以上頁十二前論曰:於蘊等十法起十種我見一執一性,二執因性,三執受者性,四執作者性,五執自在轉性,六執增上義性,七執常性,八執染淨所依性,九執觀行者性,十執縛解者性。為除此見,修十善巧。云何十種善巧真實依三根本真實建立?以蘊等十無不攝在三種根本自性中故。如何攝在三自性中。頌曰:如是十種我邪執於陰等諸法中起,為對治十種邪執,故說十種勝智。何者十種我邪執。一者一執,二因執,三者受者執,四作者執,五自在執,六增上執,七常住執,八染者淨者執,九觀者執,十縛解作者執。云何十種勝智根本真實中得立?三種性中五陰等諸法如義道理被攝故。云何得在三性中? 十六後 此所執分別,法性義在彼。 十六後 分別種類色,法然色等三。論曰:此蘊等十各有三義,且色蘊中有三義者,一所執義色,謂色之遍計所執性;二分別義色,謂色之依他起性;此中分別以為色故。三法性義色,謂色之圓成實性。如色蘊中有此三義,受等四蘊,(31)界等九法各有三義,隨應當知。如是蘊等由三義別無不攝入彼三性中,是故當知,十善巧真實皆依根本三真實而立。如是雖說為欲對治十種我見故修蘊等善巧,而未說此蘊等別義。且初蘊義云何應知。頌曰:色陰有三種:一分別色色處分別性;二種類色色處依他性種類,云何名依他?此立五法中體性不同故立別種類名色;三法然色色處真實性,色通相故。如色,受等諸陰亦如是,及界入諸法如是。三性中應等被攝故,十種勝智真實根本真實中應知如是。已說為對治十種我見五陰等勝智,五陰等義未說此義今說。(31)藏本作界、處等法,陳本同。 十七前 非一及總略,分段義(32)名蘊。 十七前 不一及總舉,差別是陰義。(32)藏本頌文不出蘊名,次釋乃云是蘊。論曰:應知蘊義略有三種。一、非一義,(33)如契經言諸所有色等,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二、總略義,如契經言如是一切略為一聚。三、分段義,如契經言說名色蘊等,各別安立色等相故。由斯聚義蘊義得成,又見世間聚義名蘊。已說蘊義。界義云何。頌曰:立陰義有三。初立義者是陰名字,有三義。一道路義,二燒熱義,三重擔義。復有聚義是陰義,聚有三義。一者多義,如經中說若色過去、現在、未來;若遠、若近;若麤、若細等。經中廣說此色多故名聚。如是等色攝在一處此言顯總舉色等。諸陰體相種種故,更互無相攝故說有差別。此三義,一多,二總,三異,是名聚義。聚即是陰義,因此義相似世間中聚。以上頁十二後(33)藏本釋文三段,皆缺引經之語。 十七後 能所取彼取,種子義(34)名界。 十七後 能取所取取,種子是界義。(34)藏本作說餘,下釋乃云餘者謂界。次後各段例同。論曰:能取種子義,謂眼等六內界。所取種子義,謂色等六外界。彼取種子義。謂眼識等六識界。已說界義,處義云何?頌曰:復有別攝名界。界名顯何義?顯種子義。能取種子者名眼等諸界。所取種子者色等諸界。取種子者識等諸界。以上頁十三前 十八前 能受所了境,用門義名處。 十八前 受塵分別用,入門故名入。論曰:此中,能受受用門義,謂六內處。若所了境受用門義是六外處。已說處義。緣起義云何?頌曰:復有別法名入。此中,三受為受用,三受門故說六內入,分別塵境及受用門故六種說外入。何者十二因緣義? 十八後 緣起義於因,果用無增減。 十八後 因果及作事,不增損為義。論曰:於因果用,若無增益及無損減是緣起義應知。此中增益因者,執行等有不平等因。損減因者,執彼無因。增益果者執(35)有我行等緣無明等生。損減果者執無明等無行等果。增益用者執無明等,於生行等有別作用。損減用者執無明等,於生行等全無功能。若無如是三增減執,應知彼於緣起善巧。已說緣起義,處非處義云何?頌曰:因果及事業、不增益不損減義是名十二因緣義。增益因者,行等諸分別,立不平等因故。損減因者,分別立無因義故。增益果者行等諸分別有我,依無明得生如是分別。損減果者,無行等諸法從無明生。增益事者,無明等諸因生行等諸果,時節分別有作意事。損減事者,分別無功用故。因果事中,離此二執,此義無增益無損減,應知十二因緣義。(35)勘藏本意謂與我俱之行。 十九 於非愛愛淨,俱生及勝主。 得行(36)不自在,是處非處義。 十九 不欲欲清淨,同生及增上。 至得及起行,繫屬他為義。(36)藏本作依他;陳本作繫屬於他。論曰:處非處義,略由七種不得自在應知其相。一、於非愛不得自在。謂由惡行雖無受欲而墮惡趣。二、於可愛不得自在,謂由妙行雖無愛欲而昇善趣。三、於清淨不得自在,謂不斷五蓋,不修七覺支,決定不能作苦邊際。四、於俱生不得自在,謂一世界無二如來、二轉輪王俱時出現。五、於勝主不得自在,謂女不作轉輪王等。六、於證得不得自在。謂女不證獨覺無上正等菩提。七、於現行不得自在。謂見諦者必不現行害生等事,諸異生類容可現行。多界經中等,應隨決了是處非處。如是已說處非處義。根義云何。頌曰:處非處有七種繫屬他義故應知。此中,一、不欲繫屬他者,因惡行若不欲決入惡道。二、欲繫屬他者,因善行入善道,若不欲決入善道。三、清淨繫屬他者,不離滅五蓋,不修七覺分不得至苦邊際。四、同生繫屬他者,兩如來無前後、兩轉輪王一世界中不得共生。五、及增上繫屬他者,女人不得作轉輪王。六、至得繫屬他者,女人不得作辟支佛及佛。七、起行繫屬他者,已見四諦人不得造殺等諸行,凡夫能造行故。如多界經中廣說如是隨思擇。根者二十二種。因六義佛立二十二根。復有六義,何者為六。以上頁十三後 二十前 根於取、住、續,用二淨(37)增上。 二十前 取住及相接,受用二清淨。(37)藏本無增上語;陳本同。論曰:(38)二十二根依於六事增上義立。謂於取境,眼等六根有增上義。命根於住一期相續有增上義。男女二根,於續家族有增上義。於能受用善惡業果樂等五根有增上義。於世間淨信等五根有增上義。於出世淨未知等根有增上義。已說根義。世義云何。頌曰:能取為義故,乃至二種清淨為義故。此六事中為增上故,說二十二法名根。為能取六塵事增上故,眼等六法說為根。為攝相續令住增上乃至生死說壽命為根。為處世相接續增上說男女二根。受用增上故五受說為根,意等業被受用故。世閒清淨增上故,說信等五法為根。為出世清淨增上故說未知欲知等三無漏為根。(38)勘藏本意謂於能取乃至二清淨中此等作彼增上故。 二十後 因果已未用,是世義應知。 二十後 果因已受用,有用及未用。論曰:應知因果已、未受用隨其所應三世義別。謂於因果俱已受用是過去義。若於因果俱未受用是未來義。若已受用因未已受用果是現在義。已說世義諦義云何。頌曰:復有別名三世,如義相應。果因已用故立過去世。果因未用故,立未來世。因已用謝,果未謝故立現在世。 二十一 受及受資糧,彼所因諸行。 二寂滅對治,(39)是諦義應知。 二十一 受及受資糧,為生彼行因。 滅彼及對治,為此不淨淨。(39)陳本頌末句云為此不淨淨,蓋以世諦真諦分配而言。論曰:應知諦者即四聖諦。一苦聖諦,謂一切受及受資糧。契經中說諸所有受者是苦故。受資糧者謂(40)順受法。二集聖諦,謂即彼苦所因諸行。三滅聖諦,謂前二種究竟寂滅。四道聖諦,謂即苦集能對治道。已說諦義。乘義云何?頌曰:復有別名四諦。何者為四?一者苦諦,何法名苦?受及受資糧。如經中說一切諸受皆是苦。受資糧,受生緣根塵等諸法,應知為生彼行因。何者集諦?為感諸苦一切邪行。為此因果二法寂滅故說滅諦。為對治此二名道諦,因此世諦說不淨,因此真諦說淨。(40)藏本作受所依法;陳本作受生緣。以上頁十四前 二十二 (41)由功德過失,及無分別智。 依他日出離,是乘義應知。 二十二 得失無分別,智依他出離。 因智自出離。(41)藏本此頌但有三句,陳本同。論曰:應知乘者,謂即三乘。此中如應顯示其義。若從他聞涅槃功德、生死過失而起此智,由斯智故得出離者是聲聞乘。不從他聞涅槃功德、生死過失自起此智,由斯智故得出離者是獨覺乘。若自然起無分別智,由斯智故得出離者名(42)無上乘。已說乘義。云何有為無為法義?頌曰:復有別名三乘。如義相應應知。涅槃及生死功德、過失,觀智從他聞,依他得出離因果故,立名聲聞乘。因此智慧如前說,自不從他,不依他行出離因果名辟支佛乘。依無分別智,自出離因果是名大乘應知。(42)藏本作大乘,陳本同。 二十三 (43)有為無為義,謂若假若因。 若相若寂靜,若彼所觀義。 二十三 有言說有因,有相有為法。 寂靜義及境,後說無為法。(43)藏本此頌但有三句云謂假設因相及寂靜與義,是說為最後。論曰:應知此中假謂名等;因謂種子所攝藏識;相謂器身并受用具及轉識攝意取思惟;意謂恒時思量性識;取謂五識,取現境故;思惟即是第六意識,以能分別一切境故。如是若假,若因,若相及相應法總名有為。(44)若寂靜者,謂所證滅及能證道,能寂靜故。彼所觀義謂即真如,是寂靜道所緣境故。如是所說,若諸寂靜、若所觀義總名無為。應知此中緣蘊等十義所起正知名蘊等善巧。真實總義略有二種。謂即(45)能顯、所顯真實。能顯真實謂即最初三種根本,能顯餘故。所顯真實謂後九種,是初根本所顯示故。所顯九者:一離增上慢所顯真實。二對治顛倒所顯真實。三聲聞乘出離所顯真實。四無上乘出離所顯真實,由麤能成熟,細能解脫故。五能伏他論所顯真實,依喻道理降伏他故。六顯了大乘所顯真實。七入一切種所知所顯真實。八顯不虛妄真如所顯真實。九入我執事一切(46)祕密所顯真實。有別名有為無為。言說者名句味等;因者種子所攝阿黎耶識;相者世器身及所受用生起識所攝心及取分別。如此等法有言說、有因、有相、有相應法,是名說有為法。此中說心者是法恒起識相、解相。取者五識。分別意識,此有三分別故。無為法者寂靜義及寂靜境。寂靜義者滅諦。寂靜境者道諦如如。此中道諦云何得寂靜名。此法若緣境界若顯果依寂靜。因此義五陰等十處聖智及聖智方便說名十種勝智應知。此十名真實。合真實義者,若略說真實有二種。一能顯真實,譬如鏡,二所顯真實,譬如影。何者能顯真實。三根本真實,所餘真實得顯現故。所顯真實有九種。一無增上慢所顯真實。二對治顛倒所顯真實。三聲聞乘出離所顯真實。四辟支乘出離所顯真實。五大乘出離所顯真實,因此麤真實成熟眾生及法微細真實者解脫眾生及法。六諸說墮負處所顥真實者,依正譬喻、依正道理能令諸說墮下負處。七顯了大乘所顯真實。八一切種所知攝一切法所顯真實。九顯了不如及如所顯真實。十我執依處法一切義意入所顯真實。(44)藏本以下三段次序顛倒,此若寂靜句,在最後云,道亦是寂,無謂所證滅句。(45)藏本作如鏡及所顯真實;陳本次有釋云能顯真實譬如鏡,所顯真實譬如影意同。以上頁十四後(46)勘藏本云密意。辯真實品疏析瑜伽行派說明真實的相關資料一、根據原始佛教三十七道品的修習來說,七覺支是對緣起的如實性決擇思惟,由此悟入真實,展開八正道的修習階段,最終達至涅槃解脫。二、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真實義品則說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及四種真實。即世間極成真實、道理極成真實、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與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三、大乘莊嚴經論真實品內容:先說五種無二義;次遮於此真實起顛倒;三說彼對治歷程,分五個階段,第一集大聚位;第二通達分位(解一切諸義唯是意言為性,則了一切諸義悉是心光);第三見道位;第四修道位;最後究竟位。四、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的功德品中,描述菩薩於大乘勤修學時,應於極難解真實義理,能隨悟入。(卷頁六)又菩薩有四種施設建立,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建立,其中諦施設建立者,即是真實。此真實(諦)的建立廣說有無量種,而此論功德品略說則立一諦乃至十諦的分類。一諦者,謂不虛妄義,唯有一諦,無第二故。五、大乘莊嚴經論功德品說四種假建立中,則將諦假建立(意即諦施設建立)解為七真如,並與三性配屬。辯真實品內容剖析一、本品總說窺基論師辯中邊論述記(卷三頁一)云:不妄名真,非虛稱實。此品廣釋真實之義,分為十種,而以三性真實為根本所依,顯其餘九種真實;於此,瑜伽行派藉三性真實,盡攝大、小乘真實義。或有問言,前相品已釋三性,何故於此重說?前相品依境立說,今從境起行。(述記卷三頁一)呂澂先生辯中邊論講要真實品(頁882-883)說:真實之義,與諦相當,乃虛妄之反面也。前相品依空性相應而觀之為不倒;今由空性相應以觀所知諸法,而見真實。倒為虛妄,是染是障,不倒即去障去染也;然必心緣真實始能令障不生,故今特出此品以為履踐之道。意謂去障去妄,非即真實,此品辯由境起行,於實踐用功處,要心緣種種真實,才是離妄住於真實正念的加行。故講要引金剛經言,佛飯食訖亦正念而住,即顯示此心當繫念於正理。(參考講要頁883)呂先生在此要強調把真實的認識成為抱守的正念,然後依此修習而達於解脫。又本品內容總分為二。初廣辯真實義;二真實總義。初廣辯真實義中合共廿三頌,內容分二。一、初二頌列十真實名;餘廿一頌別解十種真實。即第三頌辯一根本真實;第四及五前半頌明二相真實;第五後半至七頌辯三無顛倒真實;第八至九頌明四因果真實;第十及十一頌辯五麤細真實;第十二前半頌明六極成真實;第十二後半頌辯七淨所行真實;第十三頌明八攝受真實;第十四頌明九差別真實;最後第十五至廿三頌辯十善巧真實。(參見述記卷三頁一至二)二真實總義,略有二種,謂即能顯、所顯真實。能顯真實者,即三性根本真實,能顯餘九真實故;所顯真實者,謂後九種真實,是初實所顯示故。(參見述記卷三頁三十一後)二、辯真實品釋義1 極成、淨所行一句中,極成是說世間極成真實與道理極成真實。淨所行是說煩惱淨智所行真實及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合此名為四真實,詳見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的真實義品及本品後文。2 遍計所執相是指虛妄分別所現起的能取所取,此二取於恆恆時常非有,若知此唯常非有故說名真實。意即了知此能取所取境是常非有一事,就是一種無顛倒的認知,於此說名真實。3 依他起相是指虛妄分別,此妄分別的性質是非實有、非全無的。依相品第五頌世親釋文說,非實有是由於不如其所現起的二取而有(不真);非全無者是虛妄亂識的分別是有故。由此分析,依他起相具有亂識的虛妄性,故名有,但此虛妄所現的似二取,則不如其所現而有,故又說為不真。若明暸依他起相這種有妄亂生起的特徵,便是依他起的真實相。4 圓成實相是有(二取的)非有,即依他起相上了知虛妄執實的二取絕無時,便是圓成實相有空性(二取非有)的真實相。舉例說明三種真實:如有幻師以幻力於草、葉、木、石等,現起種種象兵、馬兵等影像。凡夫以為有實象兵、馬兵,此是遍計所執相。此中象兵、馬兵恆常非有,知此常非有,便是遍計所執相真實。此幻師藉草木等,以幻術力現起象兵、馬兵等像,是依他起相,此唯有幻術依眾緣幻化種種虛妄影像,此虛妄的幻現是有,而所現起的象兵、馬兵則不真實,若了知幻師有能幻起迷亂眾生的影像力,但此幻像唯非真有,便是依他起相的真實。從其虛妄分別上觀,但有分別,從其所現起的二取來看,則稱為不真實,故說依他起相是有而不真實。於此幻師所幻起的象兵、馬兵中,只見有象兵、馬兵非有的草、木,便是圓成實相真實。a)實象兵、馬兵恆時非有 - 遍計所執相真實。b)幻師能幻起象兵、馬兵影像,此現起的幻像是有,但此幻像非如其顯現而實在的有,故有而不真 - 依他起相真實。c)於幻起影像中,恆時只見有草、木,非有象兵、馬兵等。 - 圓成實相真實。5 數取趣即多次投生六道的眾生,是我的另一類執著。6 相真實中的六句,應從窺基述記表達成三段。即:一、於法、數取趣(人)增益、損減見,知此故不轉,是名真實相。二、於所取、能取增益、損減見,知此故不轉,是名真實相。三、於有、非有性中增益、損減見,知此故不轉,是名真實相。前相品第六頌說,唯所執是境故;依他是分別故;圓成實是二空故。以上三種真實相,乃此人、法二種境;能取所取的分別及有二取非有的空性上離諸增益、損減見,而名為知相真實。瑜伽行派以此三自性攝一切相盡,故說知根本真實的三性,即知真實相。總合來說,由知三性上所有的增益或損減見故,種種諸見便不轉起,是名相真實。7 無性無常者,謂遍計所執唯常非有,由恆常非有,故說無性;由性都無故為無常。8 垢淨無常者,謂圓成實性有染、淨等不同的分位差別,是以由位轉變故名無常。9 所取苦者,謂由遍計執有人、法等二,為所取境故。10事相苦者,藏本謂無事字,陳本作相苦同。玄奘譯解為三苦相(苦的三相),真諦譯則說是三受三苦為相。此中,三苦相者是苦苦、壞苦、行苦。於能生苦受的諸事上,是苦苦的特徵;於能生樂受的諸事上破壞消失所生苦,是壞苦的特徵;於一般生滅變化的諸事上,雖無苦、樂,然有無常遷流等無奈的苦,是行苦的特徵。所以,三受是補充三苦相的性質與苦、樂、捨關係的增語;而奘譯作事相苦,是要補充此苦相乃不離緣生諸事上的種種相(特徵),故世親說事相苦是依他起性。11和合苦者,謂於圓成實性上取苦之義,由真如與一切有漏有為之苦相和合,非一非異,故稱為和合苦。12無性空者,依遍計所執其性常非有,由常非有故說無性,即此無性名為空也。13異性空者,依他起性眾緣現起,非如妄執,一切全無,又非如其所現起而有實性,即依他非如勝義是真實有,是故說為異性空。14自性空者,謂圓成實以人、法二空所顯為自性故。15無相無我者,謂遍計所執其相本無,由相無故說名無我。16依他起相以緣生故,與所執顛倒相異,故說異相;此異相亦眾緣生是故無我。17從三性的角度區別集諦,其關係分別如下:一、依遍計所執自性執(執藏本謂愛著)的熏習,而有習氣積存於阿賴耶識內,是名習氣集;所謂習氣是種子義。二、據集諦所攝諸業、煩惱等,從眾緣生,是名等起集;所謂等起者,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本云:平等而起故;煩惱起業,業起果故。三、集諦等有為法雖未離繫縛,然與真如非一非異,故說未離集。真諦譯作不相離集諦,謂彼業、煩惱與真如不相離故。總體來看,習氣集是由遍計所執自性執的熏習為因,從其因立說,故與遍計所執自性有關,非即遍計也;等起集是從集諦的本質是眾緣等起,故依他性攝;未離繫集則由有為法之集諦與所依真如體不相離,就集諦體邊而言,便與圓成實性有關,如是,一集諦可與三性相涉。18從三性的角度區別滅諦,其關係分別如下:一、遍計所執自性,妄情所起,其自性恆常非有,故說自性不生為自性滅(又真諦作無體滅)。二、依他起性虛妄分別為體,有幻起二取的亂性,當亂性斷時,二取不生,故說二取滅。考成唯識論卷八謂二取滅謂擇滅,二取不生故。與本論有異,待深入研究。三、垢寂二滅,垢有二種,煩惱垢是貪煩惱等;所知垢是不染無明,此二滅名圓成實。垢滅即擇滅,由修智所斷故;寂滅即真如,本來自性清淨故。(參考呂澂講要頁887)19遍知真諦譯作觀察。從三性的角度區別道諦,則遍計無體,唯有遍知是妄;依他染性,不唯遍知,更應永斷;圓成寂淨,是應遍知及修習作證。20麤細真實為大乘出離(解脫生死)不共(與小乘有異)的方便。大乘出離道(修習),依於言教,不離世俗名言,為麤真實,即世俗諦。(見講要頁888)論中分為三種,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顯了世俗,此三世俗如次依據遍計、依他、圓成實等三性建立。依呂澂講要的意思,以語言、文字解世俗,並就此貫通三性。假世俗者,謂假是施設、假立,世俗是語言、文字;意說諸法但依語言、文字而假說,非有如名言所說實體,亦即依遍計所執性而建立。行世俗者,行是行於名言,以名言為境有種種分別故,即於諸事上以名言連結對境而了解,並由此起種種虛妄分別,這是根據依他起性而建立。顯了世俗者,如名言所說實體雖無,但此二取無的圓成實,猶藉名言顯了其義,這是依圓成實相由名言顯了而建立。窺基辯中邊論述記但依三性本質疏解其義。假世俗者,初遍計所執性無體,唯有假名(施設、假立的語言、文字);行世俗者,有為諸法遷流義勝,故名為行,行的本質是謂世俗,即此義故說為依他起性(參考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本第64頁);顯了世俗者,由第二俗所顯了故,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本說斷染依他(是第二俗),遍計所執無二空為門顯真如名圓成實,以斷第二世俗的雜染而顯了圓成故名,其體是勝義而非世俗。辯中邊論述記卷三第11頁)依解深密經等以語言為主的三性說,與三種世俗相配,其義更為恰當。因為初期三性是融會龍樹的二諦思想而來,而此處麤細真實,正要說明二諦,故依此敷演其理,應較切合瑜伽行派三性發展的意旨。以下依解深密經的內容,略作說明。所謂遍計所執相,是謂一切法假名安立自性、差別,乃至為令隨起言說(藏要本頁九),正好說明假世俗是施設的語言。而行世俗者,是說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上,執著遍計所執自性(執著語言),由是因緣,生當來世依他起自性(此流轉諸法便是行)(藏要本頁十二),此中,執著於依、圓二性所起言說,而有流轉五趣的雜染諸行,是名行世俗。若就依他起性上遍計所執相(語言相)無執以為緣故,圓成實相而可了知之義觀之(藏要本頁十),於能顯了圓成實相及依他起相的語言無執,便是圓成實相。此相有二種義:一是對向圓成實的離言、絕諸表示;另一是藉此無執的語言能表圓成實相。於二義中,顯了世俗是據後者,而與圓成實相有關。總括言之,辯中邊論的麤細真實,正欲承此二諦與三性之義,演述唯識三性之說。21玄奘譯勝義,真諦譯作真實,Stefan Anacker的英譯翻為ultimate。22此勝義諦有三種,依真如境、涅槃果及聖道(正行)等三真實故名。第一義勝義(義真實)謂真如,此是無分別的真實智之境故名。第二得勝義(至得真實)謂涅槃,此殊勝果(涅槃)就是所得真實之利故名。是以玄奘譯說為此是勝果亦(即所得)義利故,真諦則取意譯為(此涅槃果即是)功德究竟故,Stefan Anacker的英譯則較清楚作its attainment is equal to Nirvana , which is the ultimate aim.(P.237),綜合諸譯亦義利故一語,應為which(所得之涅槃) is the ultimate aim.,而功德究竟,是意味此涅槃所得之究竟功德,就是ultimate aim,即至善真實的達成。第三正行勝義(正行真實),是指聖者見道後的修習階段,以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攝等聖道,正向至善的達成為境,故名以勝法為義。英譯翻為It is ultimate as practise, because it is the path, which has the ultimate aim.(P.237)。此三種勝義唯依圓成實的有為、無為等差別而建立,從圓成實的無變異,總攝真如、涅槃;從其於真實境不顛倒,總攝一切實踐之聖道。是故,此麤細真實所明,乃大乘不共出離的方便(教),先由言教(世俗諦)而後有出離之證(勝義諦),故於二諦不偏廢也。(講要頁888-889)23梵文英譯的內容與真諦此段的譯文較合。世間極成真實謂於遍計所執性中建立彼事為某物,由世人共許設立,再經日用慣習而以世俗智慧了解,於是一切世人共同執取此事是地非火;是色非聲等,這稱為依遍計所執性建立的世間極成真實。24道理極成真實,謂於道理及義有聰慧善巧、能尋思者,據現、比、聖賢三量與證成道理施設建立彼事彼物,令得成就,是名依三根本真實建立的道理極成真實。又依根本三真實立句,梵文英譯及真諦譯均無。25煩惱障及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的二智,不以遍計、依他為所行境,故唯依圓成實建立。下文依韓清淨瑜伽瑜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披尋記,略釋四種真實。一、世間極成真實,謂一切有情世間,於彼彼事,自心印可了解,苦是苦、樂是樂,決定無異,是名有情世間所見同性。此見形成的原因,略有三途:a)隨順假立,謂依想力,順從假立的語言概念於自心起諸分別。b)世俗串(慣)習,謂世俗共所成立的言說。c)悟入覺慧,謂不由思惟籌量觀察,然後方取,率爾而覺,悟入種種所知義故。二、道理極成真實,謂有聰慧能尋伺者,依止三量極善思擇決定諸聖者無漏智所行、所知事(境界),即能極思擇如所有性、能善思擇盡所有性,證驗諸聖者以無分別智所見所說諸道理義,是名依證成道理所施設、建立的道理極成真實。三、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謂一切聲聞、獨覺,若無漏出世智及能引無漏智、無漏後得世間智所了知境界。由能引無漏智如理作意,思惟真如,緣此四諦十六行真如為境,說名所行真實;又無漏出世智,正斷煩惱,不為煩惱所障,實證真如,故說所行真實;又無漏後得世間智,能於當來盡斷一切煩惱,證阿羅漢,住最後有(當來世無障礙住),究竟真實解脫,而說所行真實。由三智所行,能壞煩惱障,證真解脫,說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四、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謂諸菩薩、諸佛、世尊入法無我,入已善淨一切麤重,於一切法上的離言自性、假說自性能平等平等的無分別智所行境界。如是境界為最第一真如無上所知邊際,齊此於一切正法所有思擇皆悉退還,不能越度。因為這是一切所知法中最極究竟的原故,既證此已,後時不須觀察,如是名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26此頌明五事與三根本真實相攝。成唯識論卷八解辯中邊論此處謂:彼說有漏心及心所相分名相,餘(即自證分、見分)名分別。遍計所執都無體故,為顯非有,假說為名。二無倒故,圓成實攝。呂澂講要解謂:安立範圍盡攝諸所知法。一切所知,不外名、相、分別、真如、正智五事也。以染淨別,前三為染,後二為淨。名為遍計,以是無故(名言本身屬依他,與彼相繫則為遍計)。相及分別由習氣起,為依他性(相為所分別,分別為能分別,俱待計執能執之習氣起,故為依他)。真如、正智為圓成性。如是染淨、能所五事概一切法,即所安立之範圍也。(頁890)正解二者關係前,先引瑜伽師地論對五事所下定義,然後分析其相攝之種種問題。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二曰(大30.696a):何等為相?謂若略說所有言談安足處事。何等為名?謂即於相所有增語。何等為分別?謂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何等為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何等為正智?謂略有二種。一、唯出世間正智;二、世間出世間正智。何等名為唯出世間正智?謂由此故聲聞、獨覺、諸菩薩等通達真如;又由此故彼諸菩薩於五明處善修方便,多住如是一切遍行真如智故,速證圓滿所知障淨。何等名為世間出世間正智,謂聲聞、獨覺以初正智通達真如已,由此後所得世間出世間正智,於諸安立諦中,令心厭怖三界過患,愛味三界寂靜。又由多分安住此故,速證圓滿煩惱障淨。又即此智未曾得義(不執著於境)名出世間,緣言說相為境界義亦名世間,是故說為世間出世間。世尊依此密意說如是言:我說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有世間出世間智。若分別所攝智,唯名為世間;初正智所攝智,唯名出世間;第二正智所攝智,通名世間出世間。依大論所述,名是諸相上增益的言談;相是言談的對象。是以名是能詮表的言談,相是所詮的對象(境),故名乃由詮表諸相而起的施設,根本無有,唯依了別安立,是以名言從安立的性質言屬遍計所執。而相一方面是言談的所依處,另方面卻是依分別而現起的境,此境不離三界虛妄的心、心所而起,是以分別與相的相依關係,能具體表示虛妄分別的能顯所顯之性質,據辯中邊論真實品說:虛妄分別的依他起性是有而不真。此有是分別的亂識(能顯),即三界心、心所;不真是所現起(所顯)的二取境,亦即言談增益的諸相,故此中相、分別正好配屬為依他起性。真如、正智二者,則屬清淨、無倒的能見所見之關係,於此故說圓成實性攝。真如(如如),就是由法無我(即離二取)所顯的清淨境界,由聖者無分別正智所知,非言談所增益處的事,以離虛妄分別的二取為性,故說真如是圓成實性;而正智便是了此清淨境界的無分別智,於此智中所行境界不顛倒故,即二取不生(出世間智),或雖了言說相為境界義,而不起實義(境)的所得(世間出世間智),遂於無倒義邊說正智為圓成實性攝。五事與三性的相攝,有多種不同配屬的情況,略列於下,以供參考比較。 五事 經 三 論 性 名相分別真如(如如)正智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顯揚聖教論卷六三無性論卷一佛性論卷二依他依他依他圓成依他辯中邊論遍計依他依他圓成圓成楞伽經卷七五法品遍計遍計依他圓成圓成攝論世親釋卷五依他遍計遍計圓成圓成27七真如與三性相攝,其義云何?依本論謂一、四、五真實是遍計、依他攝;二、三、六、七真實圓成攝;據此大乘莊嚴經論將之分為真、俗二諦,謂分別、依他二性攝者,即是世諦;真實性攝者,即是真諦。(大31.653b)然據成唯識論則唯圓成攝。有關七真如的內容解說如表: 經論 名 內 稱 容顯揚聖教論卷三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七解深密經大乘莊嚴經論功德品成唯識論卷八流轉真如(作意)又作輪轉如謂已見諦諸菩薩以增上法行善修治,作意於染淨法時,思惟諸行無始世來流轉真實,既思惟已,離無因見及不平等因見。謂一切行無先後性。謂生死。即三界心、心法。此從分別起,此分別復從因緣起,不從自在等因生,亦非無因生,由分別境界空故,一切時但有分別依他二性輪轉。謂有為法流轉真實。實相真如(作意)空相如謂如前說乃至於染淨法因思惟諸法,眾生無我性及法無我性,既思惟已,一切身見及思惟分別眾相作意不復現行。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謂法無我。一切諸法同一空如以為相故。謂二無我所顯實性。唯識真如(作意)唯識如了別真如謂如前說乃至染淨法所依,思惟諸法唯識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