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不要把金晓宇熬成现代“雨人”版的育儿鸡汤

 新用户2356fYUI 2022-01-19

请不要把金晓宇熬成现代“雨人”版的育儿鸡汤

文/蔡朝阳

斟酌了很久,我还是打算讨论一下这个故事。而从内心的真实感受出发,我其实更想要保持缄默。因为,杭报的报道出来之后,这一家人,父子两人,被关注得太多了,这无形中也会会变成一种压力。自媒体的介入,一则不免有蹭热度的嫌疑,一则,也需要警惕,热心也会变成打扰。

但作为一个教育人,我想的是,也许,我们可以借这件事,来讨论一下,究竟可以从中看到些什么。这是一个信望爱的故事。永是有信念,永是有盼望,永是能够把爱,化解在日常的生活里。这很难,所以,也很高级。

就我的私心而言,倒是觉得,这个故事,是对当下非常鸡血的育儿圈成功学的一种警醒。

我们会发现,在金晓宇病症的早期阶段,也许这对知识分子的父母有某些不够及时介入的情况,但日后的一天天的守护,真的是父母之爱的长情抒写。而反观我们当下很多家长的心态,恰恰是与此截然不同的。他们似乎更热衷于寻找某些秘诀,或者灵丹妙药,可以一蹴而就,让孩子出人头地。

我们经常会有一种感慨,说,人生啊,很漫长,最关键的,往往只有那么几小步。这个观点全然不对。亲子教育过程啊,也很漫长,但每一小步,都很关键。如果你只是要寻找那几个关键节点,可能这个教育的后果,就会跟你的愿望背道而驰。

出人头地这个想法,并不能算全错。但若这成为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的时候,往往就会危机四伏。

金晓宇的父母,堪堪是我这一代人的父母的年纪,他们并没有多么高超的育儿知识,对于躁郁症也没有提前的了解。一切都要等到事态发生,才会想到后天的补救。也许也有很多失误。但他们基于本能的爱、信任和尽可能的帮助,使得金晓宇能够在自己拥有天赋的这一面,有所创造。我想,这大概才是全网热议,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这对父子的根本原因。

人的一生很漫长,也很短暂。金晓宇生于1970年,跟我是同时代人,50年的人生,一晃就过去了。但是他跟父母,一起在对抗病症,并在这种对抗中,焕发出了生命的光彩。疾病是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的,这是一个人的生理物质基础,属于先天性的存在。但我们可以选择之后的对待人生的态度。

前几天,我跟朋友聊天,讲育儿这件事,真的,这不是只要走对几步就可以的事。而是,每一步都很重要,都不能松懈。育儿,跟孩子的相处,那是我们的日常。当然,也不是说,要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之中,都端着教育者的架子。而是说,要在这个日常的相处中,把真实的自己活出来。这个真实的自己,前提是,你是一个有自觉意识的家长,在选择是否要一个孩子,选择如何做一个父母这件事上,是有自己的决断的,并为之负责。

想我自己,跟金晓宇同一个年代。回头看看自小的玩伴,那一代同龄人,能够不断学习进步,把自己有天赋的一面尽量展现出来,真的很不容易,也不多见。有的是观念的束缚,有的是现实的捆绑。一个人,能识文断字,能自食其力,又能够拥有自己的理性,成为一个现代人,相当不容易。更何况金晓宇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但我也反对把这件事看作当代的“雨人”的传说。或许是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好消息太少了,以至于我们太想要得到一些激励,导致我们对这件事有情感的投射。事实上,金晓宇这样的,是极少的概率。前不久阿白夜话还讨论过一次阿斯伯格症。有非常科学的数据作为支撑,在阿斯伯格症的孩子里,天赋异禀的百分比,绝不高于一般的普通孩子。所以,把这个故事神化,也是一种自我催眠。我们需要看到的,则是父母亲两人,含辛茹苦,日复一日,对孩子的支持。

你自己不会想要这样的生活的。这里面一天天的辛酸与苦难,没有人想要尝试。但当你把金晓宇类比为现代版“雨人”的时候,就抹杀了金晓宇本人和他父母后天万千的挣扎,那些暗夜的泪水,那些抹去泪水之后的大勇。

这也即是我所说的,育儿这件小事,并不存在某几个关键节点,而是,每一步都很重要。尤其是在金晓宇表现出语言的天赋之后,父母对于他的支持。这一段真的看得令人感慨。这要熬过多少的艰难时刻,才能换来一点点小小的进步。即便如今,金晓宇回家了,也不意味着艰难就已经过去了。

但我想要推及的是金晓宇之外,更多的没有病症的孩子,他们的天赋一点都不比金晓宇差劲,但为什么后来就没有在自己天赋所系的层面爆发出来呢?不能说全是家庭教育的关系,但家庭教育确实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或者可以说,金性勇倒真是人如其名,拥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勇。就是:孩子已经这样了,就不再难为他了,让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反观我们更多的普通家长,因为有着更多的对孩子的期待,而又不得法,不能“爱你所爱,如其所是”,终于,把对孩子的爱,变成了一种摧残——爱你所以折磨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前不久,有一位高二家长来问我,女儿已经出现了抑郁症的倾向,去看了几次心理医生,医生都已经给她开药了。但跟我的对话中,她还在担心女儿考不上985和211。我都替她急死了,问她,你觉得,究竟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女儿重要呢,还是211重要?

我希望,这位妈妈看到这篇文章的话,金性勇和金晓宇父子的这个故事,可以给到您一点点启示。这个启示可能在于,您需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他去投入到他有热情愿意倾注的事业中。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有热情倾注的领域里,才能焕发最大的生命激情。

做父母,真的不容易。要明白事理,又不能懈怠。好累,压力好大。

但其实,也很好解决。因为这其实只取决你是否真的这样认为。一旦你觉解到了这一层,然后真真正正地活在你觉解的这个层面,那就活出真我的风采了,那就是你的自然状态了,同时,也是你最舒适的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