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文翔印象

 西北书画艺术网 2022-01-19

周文翔

中共党员

陕西省书协会员

骊山印社会员

咸阳市书协会员

礼泉县书协理事

作品入展获奖:

陕西省第五届书法篆刻临帖展

2017年天朗杯  慈善书法大赛优秀奖

中国大书法  传承有道   西安宁波联展优秀奖

甘肃省嘉峪关首届简牍展优秀奖

2017年度被评为咸阳市书法家协会先进个人

陕西省现代刻字研究会2017年度第二届培训班优秀学员


周文翔印象

李昌锋

  江湖很大,能让人记住的人不多。年龄增长了几岁,越喜欢选择性遗忘。喜欢躲在角落扪心自问,或者看古往今来的闲书。

  我当然也喜欢书法,对于那些能龙飞凤舞的人,一有机会,都会腆着脸凑上去,攀不上个亲戚,至少也互通个名姓,加个微信,期待方家能有机会赐教几句。万一在坊间有人提起:谁谁谁的水墨画很有韵味。我也会随声附喝几句:就是的就是的。

  当周文翔还不叫周文翔的时候,我就记住了他。我们那时候在礼泉县史德高中上学,学校也是一个江湖的缩影,当年的周文翔留着“郭富城”式的发型,会跳霹雳舞,更兼有几下拳脚功夫,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当时爱好书法,会写一手很好的毛笔字,因此他在学校上学时候就颇有些名声。

  时光荏苒,瞬间少年变壮汉。如今再坐在一起把酒言欢,源于他的书法,他的汉简,他的篆刻,他的刻字艺术。更源于他的“丹缝”眼里闪耀着熠熠的光辉,他的眼睛似睁非睁,却闪亮亮的摄人魂魄。如今的周文翔给我的感觉就是“我已不做大哥好多年”,一边做生意赚钱养家糊口,一边钻研起了书法艺术,“两条腿”走路,意气风发,势不可挡。

  汉代的书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碑刻文字,一是简牍墨迹,它们都是在纸未发明以前或未大量使用以前的书籍文献。但凡艺术,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玩出自己的个性,所谓与众不同。就像诗歌,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思想的火花。周文翔擅长的汉简,在书写思想上没有受到那么多的束缚,因此,表现出他丰富的创造力。在他的作品中,疏与密、黑与白、松与紧、粗与细、繁与简等诸多对比,能让人读出节奏、读出对比,更重要的是有一团和谐,让观者领略出书法作品之外潜在的美感,体现了“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艺术境界。他把原来生活中的个性都表现在他的书法里,他的书法能让人看出江湖的波澜壮阔,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趣。让人联想到”天人合一“,物我相忘的境界。

  周文翔还擅长现代刻字。这些都需要耐心、耐力,还要有豁然开朗的顿悟。对于曾经个性张扬,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周文翔来说,能够安静地坐下来,手握刻刀,在屋子里一点一点修心养性,把岁月的风尘和日月的精华全部融进他的作品,让日换星移的的诸多沧桑在他的刻刀下化成岁月的痕迹,这需要多大的毅力?你不得不承认,学习和热爱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情,就像曾经的周文翔同学如今让我刮目相看,甚至艳羡不已。

  《聊斋志异.鹿衔草》载:“关外山中多鹿。土人戴鹿首伏草中,卷叶作声,鹿即群至。然牡少而牝多。牡交群牝,千百必遍,既遍遂死。众牝嗅之,知其死,分走谷中,衔异草置吻旁以熏之,顷刻复苏。急鸣金施铳,群鹿惊走。因取其草,可以回生”。我认为,良好的艺术熏陶,就像这种“鹿衔草”一样,对我们颓废的精神世界一样有“起死回生”之功效。我常常在周文翔的作品前伫立,那种心灵的悸动,相见恨晚的情愫,那种高山流水的趣味相投,让我觉得这就是艺术的潜移默化,让我有脱胎换骨之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副书法作品,能让人看出生活的激情、看出“高山流水”的知音,看出“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的相见恨晚,领悟出书法之外的人生哲学,我想这也就够了。周文翔一大堆的获奖证书,证明了我的感觉是对的,喜欢他书法作品的人,显然还有很多。

  祝福文翔在书法的广阔天地里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