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证候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辨证论治活动期RA提供更多经验。材料与方法:以辽宁中医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的住院患者为研究的数据基础,严格遵照纳排标准进行病例的筛选,用WPS Office表格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用SPSS19.0和SPSS Modeler14.1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活动期RA的证候分布特点,探究用药规律。结果:1.本次研究收集病例207例,男女比例1:7.28,平均年龄60.83±9.40岁。2.证候分布情况(按构成比例排序):湿热痹阻兼血瘀证(22.22%)>痰瘀痹阻证(18.36%)>寒湿痹阻兼血瘀证(17.39%)>寒湿痹阻证(14.97%)>湿热痹阻证(8.70%)>肝肾不足兼血瘀证(7.25%)>肝肾不足证(5.80%)>气阴两虚兼血瘀证(2.42%)>气阴两虚证(1.93%)>风湿痹阻证=气血两虚证(0.48%)。3.本次研究收集处方94张,涉及中药149味,用药频次共计1343次,药物类别17类。甘草、赤芍等20种用药频次≥20的中药是治疗活动期RA的常用药;补虚药、祛风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治疗活动期RA的主要药物类别。4.对用药次数≥20的20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6组聚类药组: 类1川乌防己白术桂枝黄芪,类2甘草,类3熟地黄茯苓当归川芎独活地龙白芍,类4牛膝,类5萆薢苍术黄柏金银花,类6羌活赤芍。 5.对149味中药进行关联分析,共得到药对及药组关联规则106条,其中赤芍+羌活的支持度最高为32.886%。 结论:1.活动期RA以实证为主,以湿热痹阻兼血瘀证最多见,对“瘀血”的防治应格外引起重视。2.活动期RA用药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其中尤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及清热药为重。3.用药规律与证候分布特点契合,疾病、辨证、用药环环相扣,存在紧密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