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画赏析160幅(二)

 公司总裁 2022-01-19

81、亲爱的鸟儿 Tête d'Etude l'Oiseau 布格罗 法国 1867年 69x87.5cm 布面油画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法国19世纪上半叶法国学院派绘画的最重要人物。他以神话和寓言题材的绘画吸引大批追随者,一生获得多种殊荣,成为当时法国最著名的画家。其作品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在布格罗的画作里,女性的形象非常恬美,有妇女,仙女和农村姑娘等人物。其环境多为乡间丛林,宁逸静谧,温馨妩媚,活色生香,略带一丝淡淡哀愁的气氛和情调。他笔下的孩子们天真纯洁,可爱至极。他精致细腻的画风和完美无瑕的技巧深受世人的青睐。这件作品非常著名,但是作品的名称不知道怎么翻译。可能因为这个孩子太可爱了,所以各国的翻译都保留了作者的难以表述的原法文名称。

82、一个年轻女子的抬头沉思 格勒兹 法国 1780年 布面油画 41x32.4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穆萨托夫以其独特的后印象派风格而闻名,被称为俄罗斯象征主义风格的创造者。这幅画描绘了画家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年轻的女人,他的妹妹叶莲娜·穆萨托娃和他的新娘、艺术家叶莲娜·亚历山德罗娃。夏日里的池塘边,她们一站一坐,相互对望。蓝天白云与绿树倒映在水面上,充满诗情画意与浪漫色彩。

让·巴普蒂斯特·格勒兹(Jean-Baptiste Greuze,1725-1805),又译格瑞兹,法国洛可可画家,是一个泥瓦匠的儿子,从小喜爱绘画,但没有被其父亲所理解,后来由画家出身的外祖父出面支持,才得以进里昂城学画。不久,格瑞兹又从里昂转到巴黎,继续入美术学院学习,并开始了他独立的艺术创作生活。在他21岁时,一幅带训诲剧味道的油画《给孩子读圣经的父亲》诞生了,这给他带来了声誉。接着,他创作了一系列油画:《乡村婚约》、《小鸟死了》、《父亲的诅咒》、 《被惩罚的儿子》、《破壶》等等。他创作以有教育意义、能引起共鸣的风俗与人物肖像为主,并一直为能成为学院认可的历史画家而努力。

83、牧羊女 勒努瓦 法国 约1890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勒努瓦画中的牧羊女,披着脏旧的黄褐色大衣,不整齐的短发,落寞中又带有忍受苦难的韧劲,孤独地站在草原的旷野中。紧握在胸前的双手暗喻画中牧羊女是个胆小懦弱的女子。这幅画在色彩和人物形象上都处理得比较细致、真实,强烈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查尔斯·阿玛布尔·勒努瓦(法语:CharlesAmableLenoir,1860–1926),法国学院派画家,师从威廉·阿道夫·布格罗。勒努瓦创作了大量神话和宗教题材的现实主义作品。两次荣获罗马大奖,一次荣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84、在橘园 佩鲁吉尼 英国 约1870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查尔斯·爱德华·佩鲁吉尼(Charles Edward Perugini,1839-1918),意大利出生的英国学院派新古典主义画家。这幅画很美,佩鲁吉尼绘画的。画中橘园正是收获的季节,绿树荫荫,挂满了果实。白衣女子坐在橘园石凳上看书,手中橘树花和放在身边的橘果给画面增添了一股清香。一幅赏心悦目的作品。

85、采摘啤酒花 佩鲁吉尼 英国 约1875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啤酒花是葎草,是被子植物门中的一个属,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其雌性的花朵通常被称为啤酒花,经常被用于啤酒酿造时的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佩鲁吉尼的这幅绘画作品,描述的是一个年轻姑娘在葎草种植园内采摘啤酒花。这种植物叶子有些像我国的桑叶,花朵或者也称为果实的很像国内的棉桃,品尝有苦感。

 查尔斯·爱德华·佩鲁吉尼(Charles Edward Perugini,1839-1918),意大利出生的英国学院派新古典主义画家。尤以擅于绘画年轻女性和自然风光的作品。

86、手捧豌豆花的姑娘 pea blossoms 波因特 英国 1890年 布面油画 57x69cm 私人收藏

 爱德华·约翰·波因特 (Edward John Poynter 1836-1919)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1836年3月20日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位建筑师,外祖父是著名雕刻家托马斯·班克斯。波因特在英国雷斯学院开始艺术学习。17岁时赴意大利,在罗马结识莱顿受到指点,他具备莱顿的严谨,也学到了莱顿的明净和光润。19岁的波因特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尔后又赴巴黎入古典主义画家格莱尔画室。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和英国作家、画家莫里斯都曾经在这个画室学习过。自1860年开始波因特定居伦敦,基本从事于装饰艺术。1870年以后他开始走古典主义创作道路,善于描绘裸体女性。波因特除创作了大量的历史题材作品外,还画了许多风俗画。在他的风俗画中往往着意于情调美的表达,在题材上亦多取古希腊神话。他通过考察和想像,把这类风俗画创作得极富观赏性。波因特一生获得过官方的诸多荣誉,1869年也就是画家33岁时被选为皇家美术学院准院士,40岁时选为院士。1896年60岁时接替米莱斯担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直到1918年。他是第一位伦敦大学荣誉教授,还出任过伦敦国家美术馆馆长。1919年7月26日在伦敦去世。

87、任第一执政官时的拿破仑 安格尔 法国 布面油画 1803年 147x227cm
安格尔在等待去罗马留学的这段时间,曾接受过今属比利时的列日城的一幅订件,为那里画一幅《第一执政波拿巴肖像》,此时正值1803年,即路易十六被处死之后,拿破仑又发动旨在推翻督政府的雾月十八日政变的重要时期。这位第一执政官要实行全国的军事独裁统治,人民无不切齿痛恨.安格尔却应允去完成这样一幅肖像画。1806年,他又画了《拿破仑一世在皇座上》,这后一件作品已是赤裸裸地为庆贺这个军事独裁者称帝而创作的歌颂性作品.安格尔不问政治,却在这两幅画上宣告了自己的立场。当作品于同年在巴黎沙龙展出时,受到了舆论界的冷嘲热讽。在罗马的安格尔获知这幅画的反应后,心情非常沉重,曾愤慨地表示:“人们总以为,沙龙是鼓励绘画的地方,其实不,它给绘画提供的是一条可悲的道路。”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是继大卫之后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代表。安格尔出生于法国西南部,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在美术和音乐方面都颇有天赋。安格尔17岁到大卫画室学习,得到真传。两年后考入美术学院,获罗马大奖。5年后去罗马,把拉斐尔作为毕生崇拜的对象。其作品工整细致,用色鲜明和谐。曾两次去意大利长时间研究古典美术;在本国曾任巴黎艺术学院的教授多年。安格尔的声誉如日中天时,也正是古典主义面临终结,浪漫主义崛起的时代,他和新生的浪漫主义代表人德拉克洛瓦之间发生许多次辩论,浪漫主义强调色彩的运用,古典主义则强调轮廓的完整和构图的严谨,安格尔把持的美术学院对新生的各种画风嗤之以鼻,形成学院派风格。

88、阿黛尔2号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12年 布面油画 190x120cm 私人收藏
这幅克里姆特1912年创作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的画像》,看上去其貌不扬,却是全世界最昂贵的女人。2006年11月,欧普拉以8790万美元从佳士得拍下《阿黛尔2号》,借给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做长期展览,直到2017年以合人民币10.3亿元的价格被人拍走。2017年2月9日,据彭博社报道,一位中国买家以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亿元)的价格买下了克里姆特的《阿黛尔2号》。随后,又有外媒爆料,在2015年11月有一位中国藏家以1.7亿美元从俄罗斯亿万富翁德米特手里私洽获得其代表作之一——《水蛇II》。两年内,两次过亿美金成交,不仅让世界艺术市场看到了中国藏家的实力和野心,也让人感叹市场对于克里姆特的认可和追捧。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1918年2月6日卒于同地。早年受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1897年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克里姆特的画作以绚烂的色彩和华丽的装饰效果闻名,他的画作也给了后人很多启发。

89、年轻女子作画 薇乐思 法国 1801年 画布油画 161.3x128.6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在18~19世纪,男人占据绝对地位的法国画坛上,这位女画家因为性别而受到诸多制约,甚至连她的名字也不为人知。空荡荡的屋子里,一个女子倚窗而坐。从窗外透进来的光线将她的轮廓勾勒得十分清晰。临窗远眺,一对恋人正在天台上耳鬓缠绵互诉着衷肠,女子却心无旁骛,全神灌注于手中的画作。她手持一本速写本,正在描画着某人。

玛丽·丹尼斯·薇乐思(Marie-Denise Villers 1774-1821),出生于巴黎,婚前的名字是玛丽·丹尼斯·路安。她师从于擅长描绘逆光的肖像派画家安·路易杰罗德特德·特里奥松,并于1799年发表了处女作自画像《沙龙》。薇乐思最著名的作品是《Young Woman Drawing(年轻女子作画)》,这幅画完成于1801年,是她的第二十七幅作品。

90、灰姑娘 普林西普 英国 约1880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画家普林西普的这幅画令人惊喜。这幅画构图并不复杂,轮廓也比较清晰。院子角落里一个简朴的空间,可能是一间临时的厨房,俊美的灰姑娘赤脚站在屋檐下避雨,胸前围裙里是刚刚拿来的潮湿木柴,吊锅里煮着食物。她在忙着准备午餐。左边墙角有一个大大的南瓜,墙上挂着一串洋葱和一束香草。一只木椅放在墙角供临时休息使用,这空间真算不上是厨房,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了。画中灰姑娘和摆放物品的质感给人印象深刻,虽然描绘的是普通的生活场景,但观者能感受到画面中的温暖和生活本身的美好。

瓦伦丁·卡梅伦·普林西普(Valentine Cameron Prinsep,1838-1904),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情人节出身的知识分子家族后代,沃茨是其启蒙老师,皇家艺术学院院士。

91、秘密 布格罗 法国 1876年 布面油画 85x130cm 私人收藏

布格罗的这幅画现藏美国德州的圣安东尼奥市的圣安东尼奥艺术博物馆。描述的是仙女赞美一个孩子(丘比特)的情景,丘比特身后是他的母亲维纳斯。丘比特在众仙子的夸奖下有些羞怯。画中仙子的衣裙接近古罗马时期的服装,这是布格罗为了表现女体美而特意设定的。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法国19世纪上半叶法国学院派绘画的最重要人物。他以神话和寓言题材的绘画吸引大批追随者,一生获得多种殊荣,成为当时法国最著名的画家。其作品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在布格罗的画作里,女性的形象非常恬美,有妇女,仙女和农村姑娘等人物。其环境多为乡间丛林,宁逸静谧,温馨妩媚,活色生香,略带一丝淡淡哀愁的气氛和情调。他笔下的孩子们天真纯洁,可爱至极。他精致细腻的画风和完美无瑕的技巧深受世人的青睐。

92、玛古拉达的玛丽亚 佩鲁基诺 油画 1469-1500年 47×34厘米 现藏佛罗伦萨皮蒂宫

有人认为玛古拉大的玛丽亚是蒙娜丽莎第二。这两幅画在构图、色彩及人物处理上有些相似的地方。虽然玛古拉达的玛丽亚没有神秘的微笑,但是嘴角同样是以奇怪的角度微微上扬,这算是神秘的微笑吗?

彼德罗.佩鲁基诺(1450-1523)是15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壁画家。他出生在佩鲁贾附近的契达.特.庇奥,1472年他是佛罗伦萨圣路加画家组织的一员,并师从于韦罗基奥。1481年他因和波提切利等大师一同参加西斯廷李白教堂的装饰而获得声誉,他的作品在当时被人们看作是宗教艺术的顶峰。

93、市场归来 夏尔丹 1739年 油画 47×38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31岁的夏尔丹开始热衷于风俗画题材。一位家庭主妇买菜归来是生活中天天见的现象,画家取刚进屋放下沉重物品的主妇突然转身回首的神态和动作,让人们去想象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人物神态自然而分寸得当,真挚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生活真实美感。路易十五为夏尔丹的《饭前祈祷》所感动,因而立即以1500里弗尔的高价又购买了《市场归来》这幅作品。

夏尔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国画家。1699年11月2日生于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于同地。洛可可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早年入学院派画家P.-J.卡泽的画室,后为N.-N.科伊佩尔的助手。1728年静物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 ,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94、意大利强盗 巴赞 俄国 1822年 布面油画 120x90cm 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藏
有诗解画:强盗大哥,借借你的臂膀,作我梦的摇篮;我要脱下红色的衣裳,跟你去抢劫,跟你去流浪。然后,咱们大碗喝酒,用快乐洗肠;再大声喊痛,生一串串强盗儿女,好占山为王。哈哈!豺狼不给咱们好日子过,咱们也射穿他们的天空,让他们的梦惊慌。出发吧,咱们是强盗,咱们去抢劫自由!

巴赞(P·V·Basin, 1793—1877年),是俄国19世纪风俗画家。20世纪俄国青年画家们都争取到欧洲艺术之邦意大利和法国学习,学习古代和近代艺术成就,以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经验。巴赞就是这样的画家。

95、阳台上的两姐妹 雷诺阿 法国 1881年 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
雷诺阿是法国画家,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到了18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从印象派运动中分裂出来,转向在人像画及肖像画,特别是妇女肖像画中去发挥自己更加严谨和正规的绘画技法。在所有印象派画家中,雷诺阿也许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因为他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这些都会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诺阿把从他们那里所得到的赏心悦目的感觉直接地表达在画布上。他曾说过:“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恶的事已经够多的了”。他还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说:“只有当我感觉能够触摸到画中的人时,我才算完成了人体肖像画”。

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 Auguste Renoir,1841-1919),法国画家,印象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作为最受欢迎的印象派画家之一,他的画反映了对人类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雷诺阿运用了明亮的色彩、温和的轮廓线和柔软的笔触来刻画19世纪末期原生态的,迷人的巴黎生活场景,他的作品中渗透着一种温暖和宁静。他所画的女性丰满娇丽、妩媚动人,目光中常常流露着淡淡的忧郁。很多艺术史学家认为雷诺阿是表现女性题材最为出色的画家之一。他画儿童,天真纯洁。他是位卓越的人物画大师。

96、牧师罗伯特·沃克滑冰图 雷本 苏格兰 1790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美术馆藏
这幅又被译为《在德丁斯顿湖滑冰的罗伯特·沃克牧师》的画作,是苏格兰著名的肖像画家亨利·雷本的名作,已经成为苏格兰文化的标志性作品。在光滑的冰面上,牧师尽力保持着庄重和平衡。这位罗伯特·沃克牧师既是爱丁堡Canongate教区的牧师,同时也是爱丁堡滑冰协会的会员。这幅作品在2006年由BBC主办,英国国家美术馆协办的“英国最伟大的画作”评选中,入选十幅候选名画。

亨利·雷本爵士(Sir Henry Raeburn,1756-1823年),苏格兰肖像画家,其作品以大胆的色彩而令人瞩目。他出生于爱丁堡,在那里做金匠学徒期间自学绘画。与一位富孀结婚后,得以在意大利学习了两年(1785-87年)绘画。返回爱丁堡后,他专注于绘画创作,不久即成为一个备受赞赏的苏格兰艺术家团体的领导者。他为不少名人画过肖像,瓦尔特·司各特爵士就是其中一位。1815年,雷本被选为皇家学院成员,并在1822年受乔治四世册封为爵士。

97、贝壳 布格罗 法国  1871 130.8×89.5cm 布油彩  伦敦索思公司藏

这幅《贝壳》描绘了母子之情犹如贝壳一般坚硬永恒。也许是布格罗从少年时代起就离开母亲的原因,终其一生他都在寻觅着母性最美的流露,并毫不倦怠地将这种流露以清新动人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梦似幻的场景,仿佛清水般脱俗的女子,我们好象一如画面上人物那醉痴装的美态般地留恋,浑忘了身在这浑浑噩噩的俗世轮回之中。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Bouguereau,Adolphe William,1825.11.30--1905.8.19)是法国19世纪上半叶法国学院派绘画的最重要人物。他以神话和寓言题材的绘画吸引大批追随者。一生获得多种殊荣,成为当时法国最著名的画家。其作品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在人物造型处理上,为了追求高度的优美,舍弃技法创新,维护官方正统的艺术,排斥其他艺术流派,因而被现代批评家指责为保守的画家。1856年,布格罗与玛丽·蒙夏布隆结婚,婚后夫妻俩情深意笃,夫人为他生下了三个孩子,温暖的幸福生活启迪了他源源不断的灵感。他画了许多受亲人感悟,富于母爱情怀的画作《照看》、《贝壳》、《编织》)。

98、蓬巴杜夫人 布歇 法国 1766年 布面油画 120x90厘米 私人收藏
这是布歇晚年画的蓬巴杜尔夫人的肖像,画中人物高贵、典雅、妩媚,纤细优美的身体着瑰丽华贵服饰,娇嫩光泽的面部,双眼神情发着光芒,她侧身静坐于画面,在高贵华丽环境衬托下发出夺目光辉。蓬巴杜夫人,又译蓬帕杜尔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 1721-1764)被称为路易王朝第一美人,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妇、社交名媛,也是一个争议性的历史人物。蓬帕杜夫人的美貌和情感上的天分让她登上了历史舞台,她对当时艺术的影响力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蓬帕杜尔夫人1721年生于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她九岁时,一个著名的女巫曾预言她会成为国王的情妇。蓬帕杜夫人长大后,嫁给了埃蒂奥斯,通过这次婚姻她获得了离皇家牧场很近的一处物业,并且得以进入上流社会的沙龙,在这里认识了伏尔泰,伏尔泰称赞她“有一个缜密细腻的大脑和一颗充满正义的心灵”。

99、戴帽子的妇人 马蒂斯 法国 1905年 布面油画 81.3x60.3cm 私人收藏

这是一幅马蒂斯夫人的肖像,它在形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舍弃,所以比“开着的窗户”引起了更强烈的轰动。颜料不分青红皂白地铺在画面上,不仅仅是背景和帽子,还有这位妇人的脸部、她的容貌,都是用大胆的绿色和朱红色的笔触,把轮廓勾勒出来的。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父亲是个商人,母亲曾做过陶瓷厂的画工。少年时代的他在维尔曼杜瓦度过,中学毕业后他遵照父亲旨意赴巴黎攻读法律,完成学业后,他回到家乡附近的圣-康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上了办事员。21岁那年,他患盲肠炎住进医院,为打发无聊时间,母亲送给他一盒颜料、一套画笔和一本绘画自学手册作为礼物。在画画当中,马蒂斯平生第一次感觉到“自由、安宁和闲静”。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成为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100、弹曼陀玲的姑娘 卡拉瓦乔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600年 102×130厘米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这幅画是卡拉瓦乔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是为音乐的爱好者蒙代区机主教所创。模特儿是少男还是少女,至今还是个谜,油画画中所画写的一届乐谱,是当时在意大利流行的雅各布·艾尔卡德鲁特所创作的通俗歌曲“给君我的爱”,从这幅油画画中可以看到卡拉瓦乔追求写实主义的努力。姑娘弹的这个琴,应该是鲁特琴,欧洲音乐故乡之一的南欧古国意大利的传统乐器,也是现今风行世界的乐器——吉它的前身。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鲁特琴曾是欧洲最为流行的伴奏乐器之一。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曾师从米兰画家培德查诺学画,继承了意大利北部现实主义民俗画的传统,并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他从九十年代起创作了一系列表现了叛逆精神的宗教题材作品,他毫无顾忌地把流浪汉、渔夫、吉卜赛人大胆地画进了神圣的祭坛里。在这些作品中人物充满了激动不安的热情,他们就象是一群暴动者骚动不安。在这些画幅里画家运用了复杂的光线在画面上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那些充满力量的线条,表现出人物的粗犷的性格。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101、黑人姑娘 列宾 俄罗斯 1875-1876年 布面油画 115x93cm 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
画中的这个黑人姑娘,以东方人眼中看来,也许并不太美,但是如果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却是非常美的。构图以基本对称而又有变化的形式出现,暖棕色的调子,安详的坐姿,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土耳其烟具以及戒指、金项链、耳环都显示出这个女贵族的身份。整个画面的大色调非常和谐,给人以富丽堂皇的美感。头部画得极其精彩,把黑女人皮肤的质感表现的很真实。身体和衣服的结构关系交代得非常清楚,衣服丝绸的质感也用十分生动流畅的笔触与色彩,画得疏密有致,光滑轻盈,与金首饰的精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热烈而明亮的感觉。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I·E·Repin 1844-1930),俄国19世纪末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巡回览画派重要代表。出生于哈尔科夫(现乌克兰),父亲是一名士兵,母亲是小学老师。1854年起,他就读于一所军营学校学习测量学。1856年成为当地圣像画家的学徒,1859年15岁时受艺术家协会的委托,他画了一些圣像、壁画和当地名人,具备了相当的绘画基础了。1863年他进入圣彼得堡帝国艺术学院预备学校学习,在那里他结识了著名画家克拉姆斯柯依,并成为他的学生。1864年他正式进入帝国艺术学院学习。1872-1873年,他受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的委托,在伏尔加河上画驳船,那时他才27岁,创作出了极富表现力和震撼力的写实风俗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被誉为19世纪7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峰,奠定了俄罗斯19世纪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的地位。1873年至1876年,他获得美术学院的津贴,先后到意大利和法国旅行,研究欧洲古典及近代美术。回国后勤奋作画,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表现了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1878年,他参加巡回展览美术协会。代表作品有《伏尔加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和《托尔斯泰》等。

102、巴甫洛夫肖像 涅斯捷罗夫 俄罗斯 1930年 布面油画 70x90cm 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美术博物馆
一看到巴甫洛夫这几个字,就想起了冯巩牛群的相声,想起了吃烤鸭,中国人民对巴甫洛夫的印象太深刻了。画面上的巴甫洛夫长有着马克思似的脸盘和胡子,桌上摆的,手里拿的,都是像资本论一样厚厚的书,看上去让人肃然起敬。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 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1904年,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取得的开拓性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他是俄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幅画把这位科学家勤奋严谨和认真思考的神情描绘的出神入化。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涅斯捷罗夫(Mikhail Vasilyevich Nesterov 1862-1942),苏联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巡回展览画派画家,1941年斯大林奖章的获得者。他1862年5月19日出生在乌法一个传统的商人家庭,自幼对绘画感兴趣,早年进入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院学习,先后跟著名画家别洛夫和马科夫斯基学习,创作了不少风俗画,如1882年的《鉴赏家》,1900年完成的《高尔基像》,1905年的《涅斯捷洛娃(画家的妻子)肖像》,1906年画家画了女儿的肖像,又画了托尔斯泰肖像。十月革命后,完成了许多当代人的肖像,最著名是《伊凡·巴甫洛夫》(1935),这幅画在1941年被前苏联政府授予“斯大林奖”及“劳动红旗”的荣誉。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他的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迅速恶化。1942年,他在创作《村庄里的秋天》时中风去世。

103、怀特女士 希利 美国 1842年 布面油画 115.1x89.2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幅名为《伊菲米娅怀特女士》(euphemia white van rensselaer)的画,是美国画家希利1842年画的。画中怀特女士给人以雍容华贵、气质高雅的感觉。在淡黄色帽子和白色纱巾的装扮下,回眸一笑,显得风姿绰约,柔美动人,展现了希利作品中罕见的简洁、优雅和活泼,明显受到德国画家温特哈尔特的影响。怀特女士(Euphemia Van Rensselaer 1816–1888),她出生在纽约奥尔巴尼附近的伦斯拉尔斯威克家族庄园,1839年继承了她父亲巨大遗产的一部分,1841年她与约翰·丘克·克鲁格结婚, 他是一位著名的律师, 她和他在纽约白瑞敦附近的克鲁格岛定居。

 乔治·彼得·亚历山大·希利(george peter alexander healy 1813 - 1894),美国画家。目前能够看到画家的作品并不多,但就这一幅作品足已证明画家的艺术功力。

104、 两个小孩 毕加索 西班牙 布面油画 作于1950年 中国万达集团收藏
北京时间2013年11月5日早上8点30分,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2816.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2亿元)的成交价购得毕加索代表作之一《两个小孩》,成为全场最贵拍品。这件油画作品《两个小孩》创作于1950年,是毕加索风格成熟期典型的代表作,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是其3岁的儿子克劳德和1岁的女儿帕洛玛。据悉,从当年这件作品完成后一直悬挂在毕加索工作室的显要位置,毕加索到去世的时候这幅作品都还挂在他的书房里,无疑是毕加索本人非常心爱的作品。

毕加索(1881~1973)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105、珍妮·格瑞女士处决图(局部) 德拉罗什 法国 布面油画 1833年 246cm×297cm 英国国家画廊
珍妮·格瑞是一位英格兰女王,历史上被称为“十三日女王”或“九日女王”。这幅画描绘亨利七世时,年仅十七岁属新教徒的曾孙女珍妮·格瑞,在1553年,年轻的新教派爱德华六世去世后随即登基为英国女王,但仅在位不过九天,即遭到亨利八世的女儿玛利都督一帮天主教人士阴谋陷害而被处以死刑,这是1554年2月12日行刑前的最后一刻。这幅画讲究细节,画风迎合当时人的偏好,如同在舞台上一样,灯光由上方射下,女主角缓缓走上受刑台,旁边由一位老者(可能是神甫)伴领着她,地上铺着干草。作品通过一位年轻皇室女子的牺牲,揭露了当时教会派系斗争和皇族之间政治斗争的残酷。

保罗·德拉罗什(Hippolyte-Paul Delaroche 1797-1859年),是法国著名的学院派画家之一。绘画风格介于古典主义画派和浪漫主义画派之间,受大卫、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的共同影响。作品造型稳定,立体感强,他在创作构思时,经常先用蜡制作模型研究构图,他尤其对历史题材感兴趣,创作了大量的历史题材作品,作品富于戏剧性,表现历史上重要的瞬间。他的作品经常被用版画复制,作为书籍的插图,或作为单张绘画被收藏。

106、阿卡迪亚的牧人 普桑 作于1638~1639年 油画 85×121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阿尔卡迪的牧人》是普桑的代表作。在这幅画里,三男一女四位牧人正在辨认墓碑上的拉丁文:“Et in Arcadia ego”,不管ego是否死亡本身,整个画面表现的确实是对“死亡”的讨论和思索。天色有点暗,有三棵远近不一的树都倾向左边,石墓线条端庄,四个人神态各异。画面的右后方,在较暗的地方透出晚霞,这几缕光线使整个画面显得特别优美,这种对幽暗的平衡,使人丝毫感觉不到死亡的可怕。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年),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也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崇尚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究。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可以窥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

107、你何时结婚 高更 法国 1892年 布面油画 101x77cm 卡塔尔王室收藏 成交价3亿美元

2015年2月,这幅油画以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7亿元)成交,创下艺术品最昂贵的成交纪录。据透露,卖家是已经退休的苏富比前高管史泰哲林,买家是卡塔尔王室。画面上的中心位置坐着两名塔希提女子,褐黄色的皮肤、蓝黑色的头发、青紫色的衣服(稍被几块玫瑰色和白色所间隔),展现在上半部为橙黄色,下半部为红色,前景是绿色的草坪,背景是散布着一些绿树叶的塔希提岛热带风光。整个画面没有丝毫抽象因素,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调子都充满着赞美和喜悦。这是高更真正的一幅杰作。高更往后也创作了一些像这样美的作品,但比这更好的作品却从此未能再见。这幅画(Quand te maries-tu)又译“塔希提的年轻姑娘”。

保尔·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高更诞生在巴黎,他的父亲是个新闻记者,母亲是个秘鲁作家的女儿。高更的绘画以其原始性与象征性的倾向,以及所谓“综合主义”的画风,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独树一帜。高更早年当过水手,做过商人。1871年,他来到巴黎,成为一名证卷经纪人。这时,他在好友施弗纳克影响下,对绘画产生兴趣。1883年,一直是业余作画的高更,突然抛弃了他那前途远大而令人羡慕的银行职务,而决定去做一名职业画家,此时,他已35岁。他起初迷恋印象主义画风,参加过几次印象派的画展,后来由于受象征主义美学观念的驱使,而离开印象主义,反对印象主义那种客观再现自然的艺术追求,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108、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07年 布面油画 140x140cm 私人收藏 1.35亿美元

2006年6月20日,这幅奥地利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克利姆特的作品《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以1.35亿美元成交价,被化妆品巨头罗纳德·S·劳德收购,创下当时单幅人物肖像油画最高拍卖价纪录。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907年创作的这幅天价画作嵌满了黄金,其描绘了19世纪维也纳的一个知名的女主人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她是奥地利制糖业富商费迪南德·布洛赫·鲍尔的妻子。画作中,阿黛尔身穿一件黄金衣服,仪态优雅、眼神迷离,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掩饰一只残疾的手指。她被视为“奥地利的蒙娜丽莎”,也是作者最得意的画作之一。有传闻说几十年来,围绕这幅画一直纷争不断,二战前,纳粹宣布拥有此画。这幅画描绘了一个沉浸在爱河中的迷人少女的爱情故事。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1918年2月6日卒于同地。早年受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1897年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克里姆特的画作以绚烂的色彩和华丽的装饰效果闻名,他的画作也给了后人很多启发。

109、珍妮·赫布特尼 莫迪里阿尼 意大利 1919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4210万美元
2013年2月6日,伦敦佳士得举行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拍卖,莫迪里阿尼1919年作品《珍妮·赫布特尼》(Jeanne Hébuterne),估价2515.2万至3458.4万美元,成交价为4210.4835万美元(2690万英镑)。这幅画是莫迪利亚尼去世前不久为其法国情人兼模特让娜·海布特(又译赫布特尼)绘制的肖像画。

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巴黎画派”的代表性画家。出生于意大利莱克亨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身体羸弱,曾患多种疾病,最终死于肺结核,年仅36岁。他曾在威尼斯美术学院学习,后来前往巴黎,成为“巴黎画派”的重要成员。他学习和继承了多种传统艺术风格,绘制了许多肖像画,其中在对变形美的探索上卓有成效。代表作品还有《系黑领结的少女》、《珍妮·赫布特尼》、《黑发少女》、《裸女立像》等。

110、 道拉·马拉与猫 毕加索 西班牙 1941年 油画 50.5x37.5吋 私人收藏
2006年5月,这幅画以9520万美元的价格,由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成功。《道拉·马拉与猫》这幅画是毕加索这位长达10年之久的情妇马拉最杰出的肖像画。这位多才多艺的摄影师曾是超现实主义圈子里的重要人物,道拉·马拉以其出众的野性美及富有魅力的智慧深深吸引了毕加索。画中毕加索精心地描绘了椅子的每个转角以及马拉裙子上的图案。最具象征意味的是马拉头上戴着的那顶帽子,这曾是马拉最著名的饰品。这顶帽子在画面中显得更像是一顶王冠,上面插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帽沿有一圈红色。画面构图把马拉的身体画得更大,让观众对画外的景象产生各种联想,马拉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头戴王冠的女神。她像国王般坐在高大的木椅上,她的身后趴着一只黑猫,表情有趣又狡诈。这只猫事实上是具有更深层次的隐喻的。

1936年毕加索认识了道拉·马拉,。马拉是位艺术家,她说西班牙语——这是毕加索的母语,而且与毕加索有着同样的政治关注,她甚至参与了毕加索史诗般的巨作《格尔尼卡》的创作,只有她拍摄了创作这幅画的过程。马拉甚至深深地影响了毕加索一部分重要、大胆的肖像画创作。其中最优秀的作品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和上世纪40年代早期,此时毕加索的情绪跌宕起伏,其艺术与戏剧产生了共鸣。

111、手捧鸽子的孩子 毕加索 西班牙 1901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8000万美元
2012年3月,威尔士贵族持有的一幅重要的毕加索名画《手捧鸽子的孩子》(Child With a Dove),估价约为5000万英镑(合8000万美元)将被拍卖。这是毕加索1901年完成的作品,当时他仅20岁,当时这位西班牙的画家正处于忧郁时期。据最初报道该画即将被出售消息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这幅画描绘了一个站在彩球旁边手捧鸽子的孩子,该画目前归Aberconway家族所有,仅在去年借展给伦敦的科陶德画廊。该画曾在英格兰艺术委员会的官网上出现过,而委员会也一直在探讨重要的艺术品是否允许出境。后来,为避免公开拍卖引起的过分关注,佳士得拍卖行为其寻找买家进行私人洽购。

毕加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112、没胡子的自画像 凡高 荷兰 布面油画 1889年 40x31cm 私人收藏

1998年11月19日,凡高《没胡子的自画像》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7150万美元拍出,成为史上最昂贵的自画像。凡高一生很少拍照,却画过无数的《自画像》。这幅《没胡子的自画像》是凡高的最后一幅自画像,画于1889年9月在法国圣雷米普罗旺斯完成。这一年他的母亲70岁。虽然早年因为一些矛盾引起母子关系紧张,平时不常联系,但在母亲生日那天,为了让母亲对自己的健康放心,凡高决定送一张自画像给她。虽然他本人蓄须,但是他将自己想象成没有胡子的样子。凡高把自己画得比现实中要显得健康、年轻、整洁许多,然而这些都无法掩饰他眼底的绝望和孤独。最后凡高给了母亲一张画着阿尔卧室的画,而把这张挂在了自己的墙上。

凡高一生画过无数的自画像,完成这些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凡高曾说希望一个世纪之后自己画的肖像在那时人的眼里会如同一个个幽灵,那么在今天看来他的愿望实现了。这幅《没胡子的自画像》终于拍出了7150万美元的高价。

113、 女矿工 卡萨特金 俄国 1894年 布面油画 65.4cmx45cm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藏
1892年卡萨特金深入到顿巴斯煤矿,这里工人的劳动和生活深深地感动了他。最初工人们对他很冷淡,都把他当成好奇的知识分子,后来他们逐渐交上了朋友。《女矿工》是一幅肖像画。在矿工宿舍前草地上,站着一位刚下班的女矿工,因繁重的劳动,神情略显疲惫,但她那年轻美丽的形象并没有衰萎,白净的面容没有被煤灰抹黑,仍充满着青春的魅力。她是一位面对现实、温柔中隐含豪放而自信的新女性。她前额开朗,举止大方,温情脉脉,具有新时代女工特有的精神气质。

卡萨特金(N·A·Kasatkin 1859—1930年)是俄国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俄国巡回展览画派最后的杰出代表画家,他在莫斯科绘画雕刻学校学习时师从于彼罗夫。卡萨特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来表现俄国工人生活和斗争,他是第一位在绘画中刻画觉悟了 的工人阶级形象的画家,由于成绩卓著,成为苏联第一个荣获人民美术家称号的人。1892年画家33岁时首次赴顿巴斯煤矿,往后十年经常去那里深入生活,完成了一系列反映矿 工生活的作品。《女矿工》是他表现煤矿工人的代表作。

114、拉斐尔自画像 拉斐尔 意大利 1506年 板面油画 45cm*33cm 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
这幅自画像画是拉斐尔在23岁时绘制的,23岁的拉斐尔看上去很柔美,给人印象实诚、俊美、忧郁、平和。画家把自己表现得这么平易近人,眼神也很温柔,深色调还给人带来了恬静的感觉。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zio,1483-1520),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作有《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桑西(Raffael Santi,1483——152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著名画家和建筑家。他是一位谦虚好学、博采众长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特点是秀美、典雅、和谐、明朗;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美术史上尊称他为“画圣”。

115、溜冰者 斯图尔特 美国 布面油画 1782年 90x70cm 华盛顿美术馆藏
这幅画是斯图尔特的成名作,画面中描述的是一位身着高雅的黑色上衣、戴着帽子的高个儿男子,正在伦敦海德公园九曲湖的冰面上作出华丽的转身动作。天空的气流,定格在林边的溜冰场,溜冰者或一群或三三两两,矫健的身影 ,回旋 、倒退、双臂伸展,似大鹏飞翔。唯独这一位,仿佛有天使邀请,独自完成美丽优雅的冰上动作。双臂合抱,身体前倾,小心感知,谨慎顺应。大胆轻巧滑行,终于在旋转的空间,身体与地面,达到完美极致。脚下一个个圆的迹痕,是身体与自然默契的亲吻。斯图尔特通过溜冰者完成了描绘运动中人物的杰作。

吉尔伯托·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1755-1828年),美国 画家。斯图尔特出生于罗德岛北肯辛顿,在纽波特度过童年。他大约在14岁师从苏格兰画家科斯莫·亚历山大学习绘画,后者于1772年把他带到 爱丁堡。不久,亚历山大去世,斯图尔特回到纽波特,他开始以画肖像为生,由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订画的人不多,只得于1775年6月从波士顿重返英国,师从本杰明·韦斯特。在伦敦一面作画,一面在教堂里弹风琴,勉强维持生计。在那里斯图尔特得到美国画家B.韦斯特的帮助,并参加了皇家美术院的展览。1782年因创作油画《溜冰者》(华盛顿美术馆)而出名,使他的订件增多,从此斯图尔特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亨利埃塔·文恩》(Henrietta Vane)及其它在英国时期的作品,体现了 托马斯·庚斯博罗及 乔治·罗姆尼对他的影响。

116呐喊 蒙克 挪威 1893年 油画 90.8X73.7cm 私人收藏
2012年5月2日,挪威画家蒙克的代表作《呐喊》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199亿美元的价格成交。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这幅画的创作,蒙克自己曾有一段记述:“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了,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我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上方是血与火的空间,友人相继前进,我独自站在那里,这时我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画家运用了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燃烧的血红色彩云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现了画家内心的恐惧情感。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 - 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伟大的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

117、与死神的自画像 勃克林 德国 1872年 布面油画 75x61cm 德国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博物馆
勃克林鼎盛时期的作品几乎都带有生与死的题材,这也许与他1848年到巴黎的时候,法国的暴力政治给他留下的影响。这幅画《与死神的自画像》当然也不例外,作品中画家勃克林在十分认真地面对画布,可是在他背后紧盯着一个拉琴的死神,以暗示万物皆虚的哲理。他告诫人们,也告诫画家自己,世间一切虚荣纯属徒劳,任何努力总难免一死。死神不是其他,而是艺术家心中的缪斯,勃克林正在谛听死神的演奏,琴声激励着他,使他更加勤奋地创作,使他觉得只有眼前的创作才是永生的。

阿诺德·勃克林(Arnold Bocklin1827-1901),瑞士象征主义画家,1827年10月16日生于巴塞尔,早年就读于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随后去巴黎深造。1850年移居意大利,曾在罗马和佛罗伦萨钻研古典艺术,米开朗基罗与巴洛克画风对他影响很大。勃克林曾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学习绘画。杜塞尔多夫画派是德国古典艺术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重要画派,勃克林在这里不但受到严谨的学院派造型技巧的训练,而且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熏陶。勃克林于1848年到巴黎,受到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作品的影响,倾向于富有深刻哲理的想像风景画和神话题材作品。后来他又多次到意大利旅行,并在北欧各国从事艺术创作活动。1858-1861年勃克林应聘魏玛美术学校教师。他的《与死神的自画像》充满神秘、幻想的氛围,但有古典的建筑充斥其中,表现死亡和神秘、忧郁的场景。他的自画像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他和死神相结合,死神弹奏的样子像弹奏死亡之音。勃克林的代表作品是《死亡之岛》。1901年1月16日勃克林卒于意大利的菲耶索莱。

118、正在穿鞋的姑娘 德拉波 英国  1890年 布面油画 57x69cm 私人收藏

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Herbert James Draper,1863-1920年)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新古典主义画家,以画海上女妖、人鱼等相关系列画作闻名。德拉波出生于伦敦,曾就读于圣约翰伍德艺术学校,并于1884年进入皇家学院学习。经过几年在西班牙、摩洛哥、意大利、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游历后,回国在肯辛顿成立了一个画室。他1894年在皇家学院展出了他的《海之少女》(The Sea Maiden)获得了第一次公开的成功,并成为当时非常受欢迎的画家。莱斯特画廊1913年举办了德拉波的回顾展览。德拉波 于1920年9月22日逝世于伦敦。

119、吉内芙拉·德本奇 达芬奇 意大利 木板油画 1474年 39x37cm 美国国家美术馆收藏

这是达芬奇最早的肖像画,这幅画表现了一位高傲的贵族少女,她花容月貌却冷若冰霜,几乎没有反光的双眸拒绝了观者和她沟通的可能。嘴唇的曲线表示出克制和不悦。左眼稍稍斜视,使漫无目标的神情更加明显。精微的鬈发像瀑布一样从光洁动人的额头两边流泻而下,背后是月桂和棕榈树,那尖尖的针叶与发鬈微妙的涡卷相互呼应,借喻了她尖刻的个性。这幅绝妙的肖像被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史家瓦萨里称为“精美的造物”。这幅画被美国国家美术馆收藏,是全美国收藏的唯一一幅达芬奇画。

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是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齐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达芬奇是一位天才,人类智慧的象征。他取得最大的成就是绘画,《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

120、有两个学生的自画像 吉亚尔 法国 1785年 布面油画 210.8x151.1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作为史上201位值得铭记的杰出艺术女性之一,吉亚尔在绘画,建筑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做出杰出的贡献。她的传世名作虽然不多,但从这幅画上看,吉亚尔是个美女画家,面容清婉可人,眼神清澈如水,衣着打扮时尚,帽子上的羽毛以及用光滑绸緞做成的裙子都非常完美。后面站着的两位学生专注又可爱,构成了整个画面若闻肌香,如沐春风。

阿代拉伊德.拉比勒.吉亚尔( Adelaide Labille-Guiard,1749-1803),法国新古典主义女画家,女肖像画家,也是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塑学院极少数的女性院士之一。2017年3月8日,作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五大媒体之一,《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于三八妇女节之际再次盘点那些工作于艺术、建筑等领域内,史上201位值得铭记的杰出艺术女性,以此文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Adelaide Labille-Guiard(又译艾德莱德·拉贝尔·盖德)排名第142位。

121、单人纸牌 巴尔蒂斯 法国 1943年 布面油画 90x80cm 私人收藏    

创作于1943年的《单人纸牌》,是巴尔蒂斯典型的少女摆姿势的模式。少女是巴尔蒂斯绘画的主旋律,她们摆着特殊的姿势,处于一种飘浮的状态,如同荷兰画家维米尔那样,巴尔蒂斯打开了进入女性内心世界的大门。这幅画又称《耐心牌》,打牌犹如画画都是需要耐心的。巴尔蒂斯画画很有耐心,一幅画一般要几个月到一两年才能完成,一年画不了几幅画,巴尔蒂斯说过:“画我经历过的,传递出我的感受,这就像一种伟大的解放。但这同时也是艰难的,需要大量的自我审视、良知、批评与挣扎。

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法国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钟情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艺术,毕加索称他为“20世纪最伟大画家”。1908年2月29日他出生在巴黎的一个波兰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个美术史学家和画家,母亲也在绘画上很有建树。巴尔蒂斯是自学成功的画家,没有进过艺术学院,而是通过临摹名画直接体验绘画的本质。他成名甚早,1934年就在巴黎举办了首场个人画展,1983年巴黎蓬皮杜中心举行“向巴尔蒂斯致敬”的盛大回顾展。他的作品或冷漠、或平淡、或诡黠,似乎包含着一种莫名的思考,既广受推崇,又极富争议,那些描绘青春期少女的作品尤为如此。2001年2月18日,巴尔蒂斯以92岁高龄在瑞士去世,世界大报以“20世纪最后的巨匠”赞誉他的艺术成就。

122、蓬巴杜夫人全身像 德·拉图尔 法国 1775年 水粉彩画 175x128cm 巴黎卢浮宫收藏
这幅画描绘了这样一位夫人:她坐在桌子前,手上拿着一本乐谱,脚边放着的铜版画和版画夹表明她在美术方面的才能。最重要的是那些摆在书架上的书。从书脊上就可看出其中的内容:左边一排为《忠实的牧羊人》,意大利诗人瓜里尼(Guarini)1590 年出版的田园诗作,并在18 世纪掀起了向往农村田园之乐的风潮,而它作为剧本深受蓬巴杜夫人的特别关注。接下来是《中国孤儿》,伏尔泰1723年创作的一部史诗,影响了整个法国。颂扬了现代法国的创立者亨利四世,以及他受启蒙思想洗礼后所具有的哲学和国家政策理念。再接下来是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对共和政体进行了颂扬,谈及法律精神、宪法的必要性、以及以个人自由发展为基础的个人权利。架子上最后一本是1754年第四版的《百科全书》,在1752 年书首次出版时就陷入危机难以再版,由于蓬巴杜夫人的协助才得以幸存。一切都表明,蓬巴杜夫人拥有并阅读这些书,它支持并拥护启蒙者奉行的自由思想。

莫里斯·康坦·德·拉图尔(法语:Maurice Quentin de La Tour,1704-1788),法国洛可可派画家。1704年9月5日出生在法国埃纳省圣康坦(Saint-Quentin),父亲是音乐人,不喜欢他画画。可他在18世纪法国画家的名人表中,是一位不可忽视的肖像画家。有人把他与华华托、夏尔丹等大师并列在一起,认为是揭开法国18世纪绘画新篇章的三巨头,德·拉图尔则是肖像画圣手。请他绘制色粉肖像的,上有国王路易十五、、王后、宫廷命妇(包括蓬巴杜侯爵夫人),未来的路易十八、路易十六两位公爵与一些亲王,下有同时代的文学艺术家夏尔丹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连一般的或者走红的演员、金融界的巨头和等级低下的普通人也都邀他画像,他的肖像作品简直是一部法国文化史! 1788年2月17日,德·拉图尔卒于法国圣康坦。

123、普桑自画像 普桑 法国 1650年 油画 98x74cm 巴黎卢浮宫藏
普桑这幅《自画像》的意义非比寻常,是普桑仅有的三幅自画像中的一幅,也是最后的一幅。画中清楚呈现普桑本人的相貌,同时,普桑还通过这幅自画像为自己的艺术下注解。画中的普桑身穿黑色简朴的袍子,留着浓密、梳理整洁的半长发,一撮细密的小胡子勾勒出画家的嘴。普桑左手拿着一枝活动铅笔,右手扶着一本名为《论光线和色彩》的书,头稍向后倾,略带犹豫的微笑使他脸上稍显忧郁,画的底部呈棕灰色,看似一块墓碑,两名光着身体的孩童托着花环,碑上写着金色的墓志铭,概述画家的一生。这幅《自画像》在此具有受公众纪念的含义。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也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崇尚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究。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可以窥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如果说法兰西民族绘画形成于17世纪,那么普桑可谓“法兰西绘画之父”。《阿卡迪亚的牧人》为其重要代表作。

124、马蒂斯自画像 马蒂斯 法国 1918年 油画 65x54cm 法国马蒂斯博物馆
马蒂斯是法国著名画家,他与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他还是野兽派创始人和杰出代表人物,野兽派是二十世纪以后,最早形成的艺术运动之一。野兽派的画家受后印象主义影响,认为绘画要表达主观的感受,不作明暗表现,常大胆地应用平涂式的强烈原色和弯曲起伏的轮廓线,并将描绘的景物予以简化,画面颇富于装饰性。马蒂斯的成名作是1905年创作的《戴帽子的女人》,也是这一年野兽派诞生,他的作品被收藏家大量购买,马蒂斯一时身价百倍。此后,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进入多产时期,他的个展在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斯德哥尔摩、柏林等城市辗转展出,他成为当时国际画坛最活跃的画家之一。马蒂斯这幅自画像创作于1918年,由马蒂斯博物馆收藏。。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父亲是个商人,母亲曾做过陶瓷厂的画工。少年时代的他在维尔曼杜瓦度过,中学毕业后他遵照父亲旨意赴巴黎攻读法律,完成学业后,他回到家乡附近的圣-康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上了办事员。21岁那年,他患盲肠炎住进医院,为打发无聊时间,母亲送给他一盒颜料、一套画笔和一本绘画自学手册作为礼物。在画画当中,马蒂斯平生第一次感觉到“自由、安宁和闲静”。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成为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代表作有《生活的欢乐》《开着的窗户》《戴帽的妇人》等。

125、方块A作弊者 拉图尔 法国 1625年 布面油画 106x146cm 巴黎卢浮宫收藏

画中的四个人围坐在桌旁玩纸牌。时间仿佛凝固。右边的盛装男青年正在查看自己手中的牌。他独立于另外三个人物之外,从眼神可以看出其他三人正合谋施计,而他还蒙在鼓里。稍稍偏离画面中心的位置,是一位佩戴精致发饰、胸肩袒露的风尘女子,她的眼神和手势指向画面的左侧。那里是另外一个玩家,这个在阴影中的男子不动声色地摸出一张藏在腰间的方片A。这就是画名所指之人——作弊者。在作弊者和风尘女子的中间,站着一个手持酒杯的侍女。画中情形一目了然:身处牌局的年轻男子被稳操胜局的风尘女子所吸引,处于陶醉中的他马上就会被左边的男子骗光钱财。这幅作品的主题借鉴了十六世纪末期的意大利名画家卡拉瓦乔的《打牌作弊者》。拉图尔还创作了同样题材的另一个更早的版本,画中细节略有不同,名为《草花A的作弊者》,藏于美国沃斯堡金伯莉艺术博物馆。

乔治·德·拉图尔(La Tour,Georges de,1593—1652),17世纪美术史上一位擅长描绘光线与阴影的大师。他的绘画作品充满神秘,曾赢得法王路易十三钟爱。在他逝世后,曾被世界遗忘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直到20世纪初才被发掘出来。拉图尔的作品构图严谨,以极端写实手法描绘光与影的变化,画风受到卡拉瓦乔的影响,但却又能有其个人的独特风格,拉图尔以年老乐师为题的一系列画作以及晚期杰作如《油灯前的马格达丽娜》、《伊琳为圣赛巴斯蒂安疗伤》等系列,更成熟掌握燃烧着蜡烛的夜光表现,流露出一股神秘动人的气氛,整个画面深具一种崇高的精神性。

126、做针线活的年轻母亲 卡萨特 美国 1900年 布面油画 92.4x73.7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这幅画《Young Mother Sewing》记录了年轻母亲在做针线活的瞬间,是大都会唯一一幅卡萨特在20世纪创作的作品。画面上年轻的女人注视着手里的活计,并不在意把她当作模特的画家。她不用改变位置,只要抬起眼睛迅速地一瞥,无须其他动作,就能再次摆好姿势,跟身旁的小女孩重新建立联系。因为她们可能正在断断续续地聊着天,尽管在家里平静度过的一天之中不断有事打断她们的谈话。更加吸引注意力的一点是必须中断交谈小心处理的一条接缝或者一处修补,没什么紧要的。小女孩不凑巧地跑过来,蜷缩在妈妈身边。她扭来扭去,找到一个最为舒适的姿势,确定了自己的地盘,一个能够从容观察世界的庇护所。小女孩毫不害羞地看着画家,她知道没人要求她做么,只是不要太过影响画家的工作。

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1844-1926),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极少数能在法国艺术界活跃的美国艺术家之一。她是一位不受世俗观念拘束、意志坚强、一心投入自己热爱的艺术事业的女性 ,她终生未婚未育,却以善于描绘爱意满满的“母子母女图”闻名于世。卡萨特出身于美国费城上等人家,二十岁时宣称将来要做画家,从而与父亲发生冲突。在她的坚持下,父亲最终首肯,让她就读宾州美术学院。她由此走上绘画之路。1865年,卡萨特二十一岁时与母亲赴欧洲游历。她先到意大利研究柯勒乔作品,又到西班牙探讨委拉斯开兹、鲁本斯的名画。1872年,她以《嘉年华会》入选巴黎沙龙展,一年后定居巴黎。她是唯一一个被法国印象派画家邀请参加作品展的美国人。《浴室》、《女人》、《驾车的孩子》等作品以强烈的设计感、卓越的素描能力和明亮的色彩为特点1926年6月14日卡萨特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127、穿斗牛士服装的V小姐 马奈 法国 1862年 布面油画 165.1x127.6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马奈描绘了模特维多琳·路易斯·默兰(Victorine Meurent,1844-1928),手持斗牛剑假扮男性斗牛士,她的姿势系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版画中借用。维多利亚的鞋子不适合斗牛,她摇动的粉红色斗篷是错误的色调,但她很有派头地扮演着斗牛士的角色。背景再现了戈雅的斗牛系列作品中庆祝斗牛士的场景。当这幅画和《草地上的午餐》、《 穿着马约戏服的青年》一起在1863年引起极大争议的落选者沙龙(Salon des Refusés)展出时,一位评论员指出,“马奈喜欢西班牙,他最喜欢的大师似乎是戈雅,他的生动和对比色调,他模仿的自由和火热的触摸。

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年),法国画家,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马奈是地道的巴黎人,出身于上流社会。父亲是法官,希望马奈也能成为律师或官员,但他执意学画。他的作品取材于巴黎的生活,主要是画那些在阳台上、公园里、赛马场、游船上的人们。他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肖像画家。在印象派初期,他表现了一个画派领袖的才干,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大师。代表作品有《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吹短笛的男孩》等。

128、天文学家 维米尔 荷兰 布面油画 1668年 50x45cm 巴黎卢浮宫藏
这幅画描绘了天文学家研究天体模型的专注情形。天文学家正在办公室里工作,他面前放着一本摊开的书,用手转动面前的球状体,全神贯注得观察着。球状体上的图案相当奇怪,在上面可以找到很多虚拟的动物,代表着不同的星座。这个球状体不是代表地球,而是代表天空,因为在周围散布的东西都和天相研究有关,如被毯子遮住一半的星盘是水手们利用星星指引方向的工具。衣柜上的字母和数字,可能是维米尔的签名和创作日期。这一类的信息对于研究一位画家在不同时期的风格及其发展,以及研究这幅画本身都是非常重要的。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维米尔留传下来的作品只有40幅左右,其中多数都是绘画精品。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代表。

129、主持的圣母玛利亚 安格尔 法国 1852年 布面油画 40.3x32.7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这幅《圣母崇拜》直译为《主持的圣母玛利亚》(The Virgin Adoring the Host),是安格尔线条美的代表作之一。安格尔说“线条就是一切,色彩是空虚的”,“色彩是绘画的装饰手段,线条为艺术的本质”,这是他在艺术创作中坚定不移的美学观。安格尔在艺术上不仅是西方正统学院的范本,对印象主义的德加、雷若阿,甚至对毕加索也有影响。他的艺术可通过拉菲尔上溯到古代希腊,可以说他是描绘女性美的集大成者,后人无人能望其项背。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是继大卫之后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代表。安格尔出生于法国西南部,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在美术和音乐方面都颇有天赋。安格尔17岁到大卫画室学习,得到真传。两年后考入美术学院,获罗马大奖。5年后去罗马,把拉斐尔作为毕生崇拜的对象。其作品工整细致,用色鲜明和谐。曾两次去意大利长时间研究古典美术;在本国曾任巴黎艺术学院的教授多年。安格尔的声誉如日中天时,也正是古典主义面临终结,浪漫主义崛起的时代,他和新生的浪漫主义代表人德拉克洛瓦之间发生许多次辩论,浪漫主义强调色彩的运用,古典主义则强调轮廓的完整和构图的严谨,安格尔把持的美术学院对新生的各种画风嗤之以鼻,形成学院派风格。

130、迎春 王沂东 中国 布面油画 2009年 100x100cm  私人收藏
这幅画是王沂东创作的美丽乡村组画之三:迎春。表现了山东沂水姑娘在冰天雪地里对春天的渴望和憧憬。画面的颜色主要是白色、红色和黑色,这种颜色的组合容易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在红白对比中,更加突显了红衣姑娘的主导位置。作者沂东先生是大陆油画家的领军人物,也是写实主义画派的中坚力量之一。他的作品一直坚守着乡村题材和民间趣味。从八十年代的《蒙山雨》到九十年代的《闹房》到2009的新作《美丽乡村一迎春》一直没有离开这一主题。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其实是对纯粹精神的赞美,他对农民的热爱实际上是对民间色彩的情有独钟。

131、拉贝勒·费罗尼埃 达芬奇 意大利 木板油彩画 1490-1496年 62x44cm 巴黎卢浮宫藏
这是达芬奇四幅有关女性作品中的一幅,其余是《蒙娜丽莎》、《吉内芙拉·德本奇》和《抱银貂的女子》。正一艺术认为,费罗尼埃她没有蒙娜丽莎神秘,却比蒙娜丽莎沉静,静如晨曦中的湖面;她没有抱貂女郎切奇利娅温顺,却比切奇利娅自信,她穿越时光,从文艺复兴时代走到现在,她用深邃目光征服时间。这幅画又被称为《戴头饰的女人》,她发间、额上戴的头饰,与一丝不苟的发丝,以及颈上的黑色装饰浑然一体,让妆容更庄重、安静。

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是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齐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达芬奇是一位天才,人类智慧的象征。他取得最大的成就是绘画,《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132、女骑士 布留洛夫 俄国 1832年 291.5x206cm 布 油彩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女骑士是肖像画最佳典范之一。有力的构图在建筑和风景的背景中展开,画中人通过并不复杂的风俗主题——仿佛某种节日庆典——联系起来。画中人物是乔瓦尼娜与阿玛齐莉娅·帕齐妮姐妹,布留洛夫的好友尤·巴·萨莫依洛娃的养女。在《女骑士》中叙事没有动作显得重要。姐姐生硬地坐在烈马上,但是自己却完全保持镇静。蛮力屈服于脆弱的美——这是浪漫主义最爱的主题之一。女孩的脸蛋理想般地美丽。意大利式的外表在布留洛夫的时代被认为是完美的,画家因此也十分乐意地表现它。颜色精致的闪变与布匹的闪耀——每一个细节仿佛都庄严宣布这幅“全世界最好作品”的华丽光辉。

卡尔·巴甫洛维奇·布留洛夫(1799—1852年)历史画家、肖像画家,是一位能驾驭从多形体正式画到日常生活主题以及小型素描的广泛风格的巨匠。布留洛夫的正式画中保存着浪漫主义肖像画的激昂,充满了明亮色调,从而能够有机地适应十九世纪第二个二十五年宫殿和庄园内部装饰的艺术环境,迎合了俄罗斯贵族的最新口味。

133、格雷厄姆夫人像 庚斯博罗 英国 帆布油画 1775-1777年 235x153cm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画廊

这幅作品表明了庚斯博罗惊人而成熟的精湛技巧。庚斯博罗在刻意突出衣着的华丽和人物的富有,在其它许多肖像画中已逐渐显露出来,而此画则到了令人惊叹叫绝的地步。确实,年轻的格雷厄姆夫人,头戴精美的羽毛帽,穿着一袭褶裥饰边的乳白色外衣和粉红色饰边丝裙,背后是巍然矗立的廊柱,几乎使她那表情略为傲慢的面孔黯然失色。庚斯博罗处理油彩的手法自如而流畅,表现出一种诗意的、温文尔雅的美。光线的处理方式自然而新颖,使格雷厄姆夫人彷佛处在聚光灯下一般。

托马斯·庚斯博罗(1727-1788)英国画家。父亲是萨福克羊毛商,母亲是画花卉的静物画家,所以庚斯博罗很小就由母亲教给绘画。十七、八岁时已经成为萨福克有名的肖像画家,收入也相当多,所以自己已能独立生活。十九岁时结婚,三十三岁移居伦敦社交界人士汇集的巴斯,开始按订货画肖像画,这也就是庚斯博罗艺术活动的开始。他在1740年前往伦敦,在伦敦的那些年研究了十七世纪荷兰风景画家的画作。庚斯博罗这个时期的风景画画风揉合了法国与荷兰绘画的风格,可以从其画作中微妙的光影效果,以及自然主义式的细节安排等方面看出来。1770年代晚期,以乡间丐童为题材的虚构性作品,份量明显地加重了。庚斯博罗与乔治·罗姆尼、雷诺兹,被并称为英国肖像画三大师。

134、春天的早晨 蒂索 法国 1875年 布面油画 55.9x42.5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这幅画描绘了一位贵妇人撑着小伞走进了春天的早晨,这是万物复苏的好时光,小草们争先恐后地钻出地面,贪婪的吮吸着细细的春雨,给大地披上了绿衣裳。小溪旁的花儿绽开了美丽的笑脸,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五彩缤纷。蒂索擅长表现时尚人物的对话场景,有很多表现女性与爱情的作品,深受喜爱。但也被质疑为“漂亮相片”,批评家约翰·拉斯金曾批评其作品为“只不过是庸俗社会的彩色照片”。但他的作品成了19世纪最好的视觉档案,他对富裕和奢华的描绘传达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情绪,也暗示了作者的厌倦。

雅姆·雅克·约瑟夫·蒂索 (James Jacques Joseph Tissot 1836-1902),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画家,1836年出生于法国南特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最初在巴黎一所艺术学院学习,早期的画主要是历史,这主要来自于荷兰学校教育的严重影响。在当时作为一位年轻人最好的不冒风险的是学习印象派画家的风格,但他不是,他是新古典主义画派,跟印象派的德加是好朋友。1871年蒂索搬到伦敦居住,为生活所迫,他画了许多伦敦上层社会生活的作品,受到异议。1876蒂索在伦敦遇见了年轻有魅力的离婚女子凯思琳,坠入爱河。这段不被社会认同的爱情仅仅维持了六年,1882年凯思琳去世时只有28岁。一周后他搬回了巴黎,开始热衷于宗教绘画。1902年8月8日在法国去世。

135、戴着罂粟花环的女孩 吉普林斯基 俄罗斯 1819年 画布油画 42.5x40.9cm 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美术博物馆
一位头戴鲜花的大眼睛金发女孩,非常丰满与天真可爱,胖嘟嘟的脸蛋上,明亮的眼眸充满童趣,手中拿着一枝红色的康乃馨,正在向着观众的方向望过来,似在期盼着什么。凝视着这幅画,画中小姑娘的形象立时鲜活起来,仿佛跃出了画面让你触手可及。感叹绘画大师如此高超的画技。

奥莱斯特 ·阿达莫维奇·吉普林斯基(Orest Adamovich Kiprensky 1782-1836),是俄国19世纪上半期最杰出的肖像画家,他出身于农奴,毕业于彼得堡美术学院。代表作有《普希金像》、《戴着罂粟花环的女孩》等。

136、红衣男孩 劳伦斯 英国 1825年 布面油画 137x112cm 私人收藏
作品《红衣男孩》是劳伦斯艺术生涯中闪亮的作品,作品以红色为主色调,人物,衣饰,神情,色彩,浑然天成。在众多画家中,劳伦斯脱颖而出,在颜色、纹理以及手法的处理上他都大胆尝试,在当时流行艺术中,白色、红色、黑色这三种颜色是一般的粉彩画家不太使用的。是不被主流艺术所单独采用的,而劳伦斯则把非主流艺术演绎得完美、流畅,这就是画家的非凡之处。

托马斯·劳伦斯爵士(Sir Thomas Lawrence,1769年4月13日- 1830年1月7日),英国摄政时期最出名的肖像画家。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他的作品气质优雅,是他所处时代最流行的肖像画家。曾就读于皇家艺术学院,1792年继约书亚 雷诺后成为国王的御用画师。1794年,劳伦斯入选皇家艺术学院,1820年被任命为院长。1815年获得爵士封号。劳伦斯还受皇室委任,为击败拿破仑的英国元帅威灵顿画像。这些绘画目前陈列在温莎堡。其他作品包括《G·F·斯托顿夫人在绘画》、《小指》和《斯登夫人》。

137、忏悔的的抹大拉 格列柯 西班牙 1580年 布面油画 108x101.3cm 马萨诸塞·伍斯特美术馆藏
格列柯这幅《mary magdalen in penitence》是经典题材的经典作品。抹大拉的玛利亚原本是一位放荡淫乱的妓女,后被基督感超,投入基督教,最后成为基督的忠实门徒,也是有名的圣女之一。作品中她坐在山间小溪旁的石头之上,头仰望着天,正在忏悔。她旁边放着一个骷髅头和圣杯。金黄色的圣光洒在她的身上,与她的金属长发相互辉映,柔和而神圣。她的眼睛,她的面部表情是如此的安定,虔诚。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神态的把握,以及对光的运用是那么的纯熟,高超。

埃尔.格列柯(El Greco 1514-1614),西班牙著名画家 生于希腊克里特岛的伊拉克 利翁,卒于托莱多。原名多米尼加.泰奥托科普利,由于出生在希腊,后被称为格列柯,意为希腊人,早期受拜占庭画风的影响,后来到了威尼斯,进入提香的画室,这使他从中世纪美术圈子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138、年轻姑娘和郁金香 马蒂斯 法国 1910年 布面油画 92x73.5cm 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画面以单独的平涂色块构制而成,显得明丽大方。年轻姑娘站在桌旁,看着两旁的郁金香。色彩的节奏近于抽象化,令人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愉快。没有立体感的室内环境及平面化当中的人,令人眩目。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父亲是个商人,母亲曾做过陶瓷厂的画工。少年时代的他在维尔曼杜瓦度过,中学毕业后他遵照父亲旨意赴巴黎攻读法律,完成学业后,他回到家乡附近的圣-康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上了办事员。21岁那年,他患盲肠炎住进医院,为打发无聊时间,母亲送给他一盒颜料、一套画笔和一本绘画自学手册作为礼物。在画画当中,马蒂斯平生第一次感觉到“自由、安宁和闲静”。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成为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139、沉睡的吉普赛人 卢梭 1897年 油画 129.5 ×200.7厘米 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幅《沉睡的吉卜赛人》是法国画家亨利·卢梭最著名的一幅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这幅画构图简单,是狮子与人神秘相遇的情景:一片贫瘠不毛的沙漠,一轮圆月高悬在沙漠的天空,慢慢长河与拉开的地平线汇合在一起。吉卜赛女郎华丽的衣裳打破了夜的清冷,柔软衣服的色彩条纹熠熠发光,如同三棱镜的光谱色调,在神秘而苍白的月光下尤为突出。她安详地躺在如水的夜里,在沙丘上恬静地睡着了,表情和夜融为一体,悄然无声……一只健壮的狮子低头感受着她的呼吸,轻嗅着她。画面右下角以静物画形式安排的曼陀铃和水罐仿佛使整个画面的构图凝固起来。

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法国卓有成就的伟大画家 ,也是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法国拉瓦尔,18岁从军,27岁参加德法战争,退役后任税务员,40岁退了职才开始作画。1885年他在香·埃吕西沙龙展出处女作,1886年《狂欢节之夜》参加独立派展览。此后他平均每年都有5幅以上作品展出。他的代表作有《林中散步》、《税卡》、《战争》、《睡着的吉普赛姑娘》、《我本人·肖像·风景》、《乡村婚礼》、《抱木偶的女孩》、《梦》等。46岁才取得了某种成就的象征——卢浮宫临摹研究古典绘画藏品的许可证。他的绘画完全是自学的,用他的话说“除了自然之外,我没有老师”。他的画纯真、质朴、充满孩子般的天真烂漫和童话般的幻想。现实中,亨利·卢梭生活拮据,结过两次婚,共育有九个子女,但最后只有一个女儿存活。生活的阴霾从来没有在他的画中出现,这使得他画作的灿烂更为珍贵。

140、蓝衣女子的肖像 科普利 美国 1763年 布面油画 127.6x101cm 芝加哥特拉美国艺术基金会藏

科普利是美国“三大开国画家”之一,《蓝衣女子肖像》是他的早期肖像画,画中女子神态自如,安闲端坐,手画的尤其好,拿着的那把折扇彰显品味。衣裙线条流畅,明暗对比纯熟,衣饰与背景明显受到欧洲流行风尚的影响。

约翰·辛格尔顿·科普利(John Singleton Copley 1738-1815),美国肖像画家和历史画家。他擅于抓住题材特点和个性的能力使他成为美国大革命前最著名的肖像画家。他出生于波士顿,跟随继父雕刻家彼得·佩勒姆学习艺术,到15岁时开始职业绘画生涯。在美国度过一段辉煌的职业生涯后,他被本杰明·韦斯特说服加入了伦敦的美国画家组织。1763年创作《蓝衣女子肖像》,1766年科普利的肖像画《男孩与松鼠》在伦敦一个画展上展出,引起了英国著名画家雷诺兹的关注,雷诺兹热情地写信鼓励他来欧洲学习绘画。科普利到欧洲后,先用两年时间在意大利学习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技法和风格,继而在1776年转赴英国,从此再未回到美国。

141、她在花丛中 丹尼尔夫捷哈兹 美国 2010年 布面油画 110x70cm 私人收藏
身在福中不知福,人在花中不赏花。这幅画描绘了一女孩人在花丛中却无意赏花的情形。那一脸的愁容,颇有点唐诗“绿艳闲且静,黄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的味道。这个穿着淡黄色长裙的少女坐在花丛里,她的周围被花所环绕,但是少女却面带愁容,眉头紧锁,满是幽怨,并无心赏花。她的手中捻着一枝黄色的花,却使人有一种摆拍的感觉,就好像这只花并不是觉得好看或者什么原因而拿起,只是为了让手里不是空空的,有一种无力感,颇有一种'美国林黛玉”的味道。

丹尼尔夫捷哈兹(Daniel F. Gerhartz 1965-) ,美国画家,出生于1965年,自幼立志学画,就读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他的作品具有浓厚浪漫写实主义风格,表现题材广泛,犹以女性题材为最多。2001年,他被授予弗雷德里克·雷明顿的最具绘画艺术价值特殊奖。

142、戴黑帽的男人 雷尼 比利时 1964年 布面油画 63.5x48cm 私人收藏

这幅《The Son of Man》是雷尼一幅超现实主义画,画中戴圆顶硬礼帽、穿黑大衣的绅士即是马格里特本人。他用一只青色的苹果挡住他的容貌。据他自己解释,他要与巴黎大多数超现实主义画家相反,藐视用色彩作人物肖像,他只想告诉观众,画上的肖像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产阶级市民。既然他从不画别人,画他自己当然也在违避之列。有时,不是让人物背过脸去就是用偶然事物来遮挡。这是他的超现实派肖像画的一大特色。

雷尼·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画风带有明显的符号语言。他1898年11月21日出生于比利时埃诺省莱西纳,10岁时就开始学画,青年时在布鲁塞尔的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就学两年,1918年毕业后曾在壁纸工厂负责花纹设计。1919年,他开始对未来主义和奥费立体主义产生兴趣,并受到大他十岁的意大利画家基里柯的影响,开始了超现实主义的风格。1922年他与童年玩伴若尔热特·贝尔热(Georgette Berger)结婚。1926年,他开始全职绘画,并于同年画成《迷失的骑师》,为第一幅超现实主义作品。后加入超现实主义画派,创作出一批离奇的幻觉画面,如燃烧的石头、有裂缝的木质天空、鞋和脚的奇妙关系、珍珠里的女人面孔、瞪着一只人眼的火腿片等。他的画风还带有明显的符号语言,如《戴黑帽的男人》(The Son of Man,1964年创作)。晚年他定居在比利时布鲁塞尔,1967年8月15日因胰脏癌病逝,葬在苏哈比公墓。

143、西部牛仔 雷明顿 美国 1902年 布面油画 68.9x102.2cm 纽约雷明顿艺术博物馆藏

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西部牛仔的话,就来看看这幅画吧。他头戴墨西哥式宽沿高顶毡帽,颈围一块色彩鲜艳夺目的印花大方巾,穿着牛仔裤和束袖紧身皮上衣,腰挎手枪,手缠皮鞭,足蹬高筒皮套靴,在美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骑着飞马风驰电掣,威猛而洒脱,一个典型的西部牛仔形象。这幅画的英文名称叫the cowboy,就是牛仔,放牛的人,骑着马把牛群从荒凉的西部赶到发达的东部出售的人。西部牛仔(West cowboy),在美国历史上是指18至19世纪开发美国西部的先锋,他们富有冒险和吃苦耐劳精神,被称为“马背上的英雄”。

弗雷德里克·雷明顿,(Frederic Remington,1861-1909年),是著名的美国“牛仔”画家。虽然他只活了48岁,但他创作了1000余件反映19世纪美国西部的画作和雕刻作品,被美国人认为是西部的一个标志。他以描绘美国西部早期的写实主义绘画而著称,他的绘画作品特点是充满了活力和对细节的真实再现。他善于表现处于动态中的马,并独领风骚。在晚年,他要求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他懂马”。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描绘几个印第安人在小山顶发信号的《烟雾信号》,和描绘捕猎手抵抗印第安人袭击的《一场早期的草原战争》。雷明顿的雕塑和他的绘画作品一样呈现出一种动感,例如他的青铜雕塑《南方草原上的骑兵冲锋》。1923年美国修建了弗雷德里克·雷明顿艺术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奥格登斯堡,馆里展示的就是弗雷德里克·雷明顿的艺术作品。

144、比较 阿尔玛·塔得玛 英国 1892年 布面油画 45.7cm×61cm 布 油彩 辛辛那提美术馆藏
画家描绘了两个美丽少女在室内读完书之后,进行比较的情景。她们神态可掬,天真无邪,清纯秀美。人物刻画富于典型和个性,用色技巧颇为独特,用笔严谨而不僵化,淡雅的颜色烘托了少女轻松闲适的气质。用荷兰小画派的反差对比画法,画出室内光洁的大理石桌面,光线柔和而通透,使两个少女处于一种温馨的环境之中。  

劳伦斯·阿尔玛-塔得玛(Alma-Tadema,1836-1912,)是英国皇家学院派画家中的世俗装饰大师,他把拉斐尔前派掀起的古典主义风潮推向前进,首先以饱含情韵的笔触描绘着梦幻般的古典世俗题材,并使得这种题材创作发展成为维多利亚时代艺术的中心。他1873年生于荷兰,阿尔玛-泰德玛获得了英国国籍。

145、第二次收获 朱利安·杜普荷 法国 1879年 画布油画 100×127.50厘米
如果说,是米勒最先继承了巴比松画派的遗风,朱利安·杜普荷则在19世纪末全身心地投入了描绘农村传统题材的创作中。在描绘农民生活和四季农活的过程中,杜普荷获得了创作的灵感,画了一幅幅田园诗般的图画,以怀念一种行将消失的生活方式。这幅画是19世纪末描写田园风光绘画作品中的代表之作,也是杜普荷作品中的精品。

朱利安·杜普荷(Julien Dupre,1851―1910年),法国画家。杜普荷的学画生涯分别是在比尔斯、吕容和亨利·莱曼三个画室完成的。成为画家后,1876至1889年间,他定期在巴黎的画廊参加画展,并于1892年荣获法国“荣誉勋位团勋章”。

146、圣佩尔山的割麦人 莱尔米特 法国 1883年 画布油画 76.80×97.20厘米

1880年后,画家用几张大幅描绘家乡圣佩尔山乡亲们生活和劳作的画作参展并大获成功,其中就有这幅《圣佩尔山的割麦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莱尔米特几次将同样的人物画进作品里,几幅画里的面孔完全可以辨识。这幅画的割麦人就是一个名叫喀什米·德罕的农夫,沉重的劳作后正在休息,对身旁两位粗壮农妇的交谈不理不睬。

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Leon Augustin LHermitte,1844-1925),出生在法国皮卡第大区的埃纳省,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这正是他眷恋农村生活,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用来描绘农事劳作的原因。1874年在法国沙龙取得成功之前,他一直往返于法国和英国之间,靠卖画为生。1880年后,他用几张大幅描绘家乡圣佩尔山乡亲们生活和劳作的画作参展并大获成功,其中就有这幅《圣佩尔山的割麦人》。

147、 洗衣妇 夏尔丹 法国 布面油画 1733年 37x42cm 斯德哥尔摩国家美术馆
这件作品是夏尔丹早期的风俗画作品之一,与他的另外一件作品《打水妇女》成对。作品描绘的是一位洗衣妇女刚好转头的场景,让人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是否要发生什么事,旁边的小孩正在自顾的吹肥皂泡。反映出贫苦农民家庭的纯真、自然。用色方面夏尔丹采用了静物绘画的特点,尽可能的表现物体的原色,让人感觉更真实、动人。

夏尔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国画家。1699年11月2日生于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于同地。洛可可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早年入学院派画家P.-J.卡泽的画室,后为N.-N.科伊佩尔的助手。1728年静物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 ,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148、托尔斯泰在耕地 列宾 俄国 1887年 布面油画 27.8x40.3cm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藏
这是画家列宾饱含深情画的一幅画。有人同样深情地配了一首诗:“枯坐书斋,读来读去都隔着一层纸;凭空写出的药方难起沉疴,不如赤足走进大地,亲自催着马匹扶起犁铧,让生活从自己身上犁过。如果感到疼痛,那就是来自大地的疼;如果感到激动,那是大地的脉搏在跳动。”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I·E·Repin 1844-1930),俄国19世纪末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巡回览画派重要代表。出 生于哈尔科夫,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1873-76年先后旅行意大利及法国,研究欧洲古典及近代美术。回国后勤奋作画,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表现了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1878年,他参加巡回展览美术协会。代表作品有《伏尔加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及《托尔斯泰》等

149、挤奶妇 朱利安·杜普荷(1851―1910年) 法国 画布油画,38.70×55.90厘米 墨西哥西蒙基金会藏
杜普荷喜欢把所有的农活都用写实的手法再现出来,尤其偏爱表现农村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杜普荷画笔下的农民形象具有某种历史感。这幅画中背朝着观众操持农活的女人,就向人们传递着某种坚定和永恒的信息。当杜普荷以细致入微的方式表现农民时,当他仔细描绘他们的衣着、他们对每项农活的尽职尽责时,就是他在告诉人们,农民对文明社会是何等重要,他们的存在是何等的真实可信。由于不乏远程赶赴巴黎向他购画的大老板,杜普荷在欧洲和美国的日子过得十分富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画了许多内容一样的画:收藏家们争购他的成功之作,纷纷要求他画同样的或近似的作品。

朱利安·杜普荷(Julien Dupre,1851―1910年),法国画家。杜普荷的学画生涯分别是在比尔斯、吕容和亨利·莱曼三个画室完成的。成为画家后,1876至1889年间,他定期在巴黎的画廊参加画展,并于1892年荣获法国“荣誉勋位团勋章”

150拾穗 米勒 法国 1857年 油画 83.5×111厘米 巴黎 卢浮宫藏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描写了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和她们无关,表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

让·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也是法国巴比松派的代表画家。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观念。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以后相继创作了《拾穗者》和《晚钟》等名作。他说:“我的一生中除去田野外我什么也没有看到过,我只想尽我的能力把它们表现出来 。”

151、算命者 拉图尔 法国 1632年 布面油画 123.5x102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画中人物近乎静止不动,不论正面像或是侧面像,这几个站着的人靠手臂、手掌和眼神连成一个整体。那个年轻人(从华丽的服装来看,很可能是一位贵族),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那个面容枯槁的老吉普赛算命人的身上,一点也不理睬她那几个年轻的同谋。站在他左边的那个女孩正在割他金链条;另一个女孩在偷他的钱包,准备转手给第三人(那第三人在阴影里伸着手,准备接过钱包)。这是一幅涉及道德问题的画。有钱的年轻人愚蠢至极,被老吉普赛人的诡计给迷惑了,而那几个年轻美貌的同伙则趁虚而入,偷走了他的钱。

乔治·德·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 1593-1652)法国宗教画和风俗画画家。1593年3月19日生于吕内维尔附近,1652年1月30日卒于同地。拉图尔长期被人遗忘,他的一些作品曾被人们误认为是勒南兄弟或委拉斯贵等人的手笔,直到20世纪末30年代,由于尼科尔和沃斯的努力 才恢复了历史本来的面目。今天,人们普遍认为他是一位非常有特色、有才气的画家。他画世俗题材也画宗教题材,在这些画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周围的环境都极其朴素、真实,富有日常生活的特色。他的宗教题材没有宗教神秘气氛,笔下的圣母和其他一些圣经传说中的人物 却像是当地的农民,形象质朴,有一种端庄自然的美。

152、意外归来 列宾 俄国 1882年 160.5×167.5cm 油画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藏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在沙皇专制下遭迫害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画面上,一个面容瘦削、满脸胡须的中年男子走进房里,身上还穿着囚衣,这是经过长期流放的革命者突然归来。表现最生动的是两个孩子,男孩的表情由惊奇转而识别出这位毛胡子就是自己的父亲,他那微张的嘴刚要叫出“爸爸”,而小女孩则显出对陌生人惧怕的神情,这个细节表明这位革命者被捕时,在男孩的幼小记忆中还有印象,而小女孩可能还躺在摇篮中。刚打开房门的女佣把他看成“陌生人”,妻子吃惊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年迈的母亲也很惊讶。瞬间的沉默和宁静,可以看出画家对革命者深厚的同情,对社会和人物深刻的理解,画中每一个人物,既具典型性又有鲜明个性。

进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室内的摆设和墙上挂的俄国进步诗人舍甫琴科的肖像上,可见画中革命者是信奉民主主义的,他经过多年流放回到家里,以审慎警惕的目光看着家人。他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回来,身着囚衣,已精疲力尽了,这是一位受过折磨但从未屈服的革命家。画家曾多次修改构图,最终定下的这个画面选择佣人打开房门,流放的革命者刚跨入室内的一刹那场景,由此而展现的一切如一幕戏剧,画中人物和场景的布局产生均衡和呼应的效果,构成一幅严谨有序的自然场面,富有动感。这幅画表现一位被流放多年的革命者突然回家的瞬间在他家庭所引起的惊愕反应,相当成功。

153、路遇 库尔贝 布面油画 1854年 129×149厘米

这幅画实际上是群体肖像画,画中的画家显得高傲、自信自尊而受人尊敬,他有意将地平线压得很低,使人物显得高大,运用室外光照,色彩灿烂透明,这是一幅自我表现的杰作。画中所描绘的是画家库尔贝自己背着画箱外出写生,途中相遇朋友勃吕阿及其仆人的情景。这幅画的意图是表现画家那种孤高自傲的虚荣心。所以,画中他那一小撮楔形胡子,被人戏称为“您好,库尔贝先生”。

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是法国大名鼎鼎的画家,是现实主义大师。他生于奥尔南一个农场主家庭,早年学过法律,以后改学美术,1839年他到巴黎学画,1841年,他的父亲送他到巴黎念大学,要他学习法律,但他却立志做一名画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他也是一位革命者,1871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起义,被选举为巴黎公社的美术委员会主席,他在巴黎公社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流亡瑞士,在贫困和疾病中死去。 

154、伏尔加纤夫 1870-1873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1844.7-1930.9) 俄国 131.5cm×281cm 圣彼得堡 俄罗斯博物馆藏
《伏尔加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1844.7-1930.9)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纤夫共11人,分为三组,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Идья Ефимович Репин 1844-1930),俄国19世纪末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巡回览画派重要代表。出 生于哈尔科夫,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1873-76年先后旅行意大利及法国,研究欧洲古典及近代美术。回国后勤奋作画,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表现了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1878年,他参加巡回展览美术协会。代表作品有《伏尔加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及《托尔斯泰》等。

 155、足球运动员 亨利·卢梭 法国 1908年 油画 105×80厘米 现藏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这幅画非常有立体感!画家把几个形象可笑的运动员,画成囚犯般的样子,不仅比例失调,而且环境也神秘:在两旁密集排列的树木中间奔走着,尽头是球场的栏杆。显然,这一切不是真实的生活,而是不可解释的梦幻。法国自学成才的画家卢梭在此探索了稚拙与神秘的双重思维。

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法国卓有成就的伟大画家 ,也是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法国拉瓦尔,18岁从军,27岁参加德法战争,退役后任税务员,40岁退了职才开始作画。1885年他在香·埃吕西沙龙展出处女作,1886年《狂欢节之夜》参加独立派展览。此后他平均每年都有5幅以上作品展出。他的代表作有《林中散步》、《税卡》、《战争》、《睡着的吉普赛姑娘》、《我本人·肖像·风景》、《乡村婚礼》、《抱木偶的女孩》、《梦》等。46岁才取得了某种成就的象征——卢浮宫临摹研究古典绘画藏品的许可证。他的绘画完全是自学的,用他的话说“除了自然之外,我没有老师”。他的画纯真、质朴、充满孩子般的天真烂漫和童话般的幻想。现实中,亨利·卢梭生活拮据,结过两次婚,共育有九个子女,但最后只有一个女儿存活。生活的阴霾从来没有在他的画中出现,这使得他画作的灿烂更为珍贵。

156、在音乐学院 蒂索 法国 1875-1878年 布面油画 38.1x50.8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在蒂索的作品中,很多的主题是表现生活与爱情,而他的一段短暂的爱情几乎影响了他的一生。1876蒂索在伦敦遇见了年轻有魅力的凯思琳(Kathleen Newton),而凯思琳是刚离婚,她是嫁给一位在印度服役的英国军官,但凯思琳却和另外一个男人有了关系并生下了个孩子,因此而被遣返回英国。蒂索让这位带着个孩子,背负当时多方面耻辱的凯思琳搬进他在伦敦的家。这一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一个久经世故、穿着得体、非常看好的画家变成了社会公众谈笑的话题。

雅姆·雅克·约瑟夫·蒂索 (James Jacques Joseph Tissot 1836-1902),法国画家,居住在伦敦的维多利亚新古典主义画家。出生在法国南特(法国西部港口城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最初在巴黎的 Beaux 艺术学院学习。1871年搬到伦敦居住。为生活所迫,他画了许多伦敦上层社会生活的作品,受到异议。1882年开始热衷于宗教绘画。1902年8月8日在法国去世。

157、礼赞维纳斯 伯恩琼斯 英国 1873-1878年 布面油画金色漆 183x122cm 英国纽塞兰恩美术画廊

这幅画《(Laus Veneris)》是伯恩琼斯最著名的一幅作品,也是他最成功之作。当这幅作品在格罗斯威诺画廊展出时,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它的华丽的色彩,梦幻般的优美以及闪光的画面效果使它成为画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这是伯恩琼斯构图和图案运用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德国传说特纳豪森。理查德.瓦格纳(十九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歌剧改革家)曾在1861年于巴黎上演了他的歌剧《特纳豪森》。尼采曾在巴塞尔任教的时候,经常去拜访这位音乐大师,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同时瓦格纳也是唯美诗人斯温伯恩的倾慕者,斯温伯恩曾在1866年创作了与此画同名的诗歌献给伯恩琼斯。

 伯恩·琼斯(Edward Burne-Jones,1833-1898 ), 英国画家和设计家,第二代拉斐尔前派的领导人物,也是拉斐尔前派理想的热情支持者与实践者。拉斐尔前派艺术中中世纪的神秘的元素深深吸引了原本就喜爱神话传说的伯恩琼斯。伯恩琼斯以亚瑟王传说,圣经故事,希腊神话为主题创造了一大批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杰作。清晰的肌肉描绘,无力的姿态和中性的人物造型是伯恩·琼斯画风的特点,他用这些要素创造出了一个非人间的、超世俗的艺术氛围。代表作《梅林的诱惑》、《国王与乞食少女》。伯恩·琼斯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在我的作品中创造一个美丽而浪漫的梦境,它不曾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那光线比任何现实中的光线都要美,那片大陆不存在于任何人的记忆中,形式庄严而美丽,你能想象

么……”。

158、三美神 雷诺兹 英国 1773年 布面油画 233x290cm 伦敦泰特美术馆藏
雷诺兹的这幅作品,画得极其优美。三姐妹以扮演三美神为名,实则是暗喻三姐妹的美丽如同三美神一样。画家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经验,有意将古代雕刻的优雅造型与所画人物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她们都具备一种高雅、优美的造型特征。突出了三姐妹姣美的面目与丰满的胸部,用微妙的暗影处理她们的头、颈、胸,背景的或明或暗加强了人物优雅的轮廓,增强了浪漫的情调。三姐妹的白色、桔黄、紫色的裙衣与她各自的肤色、面孔,构成美的对比,显示出诗一般的美感境界。

乔舒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是英国18世纪伟大的学院派肖像画家。1723年7月16日生于德文郡的普林普顿,1792年2月23日卒于伦敦。乔舒亚·雷诺兹自幼喜欢绘画,1744年进入圣马丁的莱恩学院,两年后画了他的第一幅重要作品《约翰·汉密尔顿上尉像》。5年后到了罗马,同时访问了佛罗伦萨、威尼斯,认真地学习拉斐尔、科雷乔、提香和米开朗琪罗的绘画风格,后创建皇家学院并担任了院长,特别推崇米开朗基罗的画风。1769年被封为爵士。

159、圣母子与圣安娜 达芬奇 意大利 木板油彩画 1512年 168x130cm 巴黎卢浮宫藏
在这幅画中,画家达芬奇让圣母马利亚坐在她母亲的膝上,外祖母圣安娜虽然也很年轻,但仍感到圣母的身躯太大些,她难以承受如此重量。可是圣安妮脸上展现的笑容,是对着眼前那个顽皮的小外孙--耶稣(耶稣正从母亲的手中挣脱下来,想要骑在羔羊身上)而发出的,马利亚倒象坐在安乐椅上那样,毫不介意地伸手要去抱耶稣。这种情绪传递看起来好像不很协调,却生动表现了一家人的自然和谐。如果仔细观察,圣安娜与圣母子,三个人的眼神是各不相同,圣安娜是慈祥,圣母是摒弃感情的圣洁,而圣子则是超越年龄和活动的慈爱和坚毅。这种细致的刻画,将这一幅与其他家庭场景区分开来,看到他的人会第一时间感到它的与众不同,亦是不可言喻的神圣和光辉充满画面。
 

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是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齐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达芬奇是一位天才,人类智慧的象征。他取得最大的成就是绘画,《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160、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意大利 1495-1498年 壁画 420x910cm 现藏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餐厅

壁画《最后的晚餐》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这幅画,是画家达芬奇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他的左、右两边各有6个弟子,他们每3个人为一组,从而使画面显现出丰富的,动的韵律。朝着耶稣从右起的人物依次是多马、大雅各、腓力、马太、达太、西门;在左边的是约翰、彼得、犹大、初得烈、小雅各、巴多罗买。众多弟子中,以呈惊愕状的叛徒犹大的姿态格外引人注目。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这幅画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

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是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齐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达芬奇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亿禾绘画课程主要针对4-16岁少年儿童开设,开设课程有综合创意美术、创想画、色彩画、彩铅造型、漫画、钢笔画、素描、线描、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等。小班授课,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老师精心的指导,课堂气氛轻松,户外教学和户外活动丰富,艺术课程教学很有特色。根据青少年年龄、心理、生理的特点分班分层次教学,重在培养学员思维创新能力。提倡让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课堂上学习美育知识同时,学会把美的理念带到日常生活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