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记 | 大渡河畔红军渡

 xxjjsdt 2022-01-19
进入石棉境内,是雨雾漫天的黄昏。印象极深的是前行不远有一座桥,平直的桥身贴水面而过,雪白的钢管拱架构玲珑,呈漂亮的蝶翼形,侧看像极了弯月,背衬青山,清静素雅,不染尘埃。
  
民宿定在安顺场,抵达时已是夜暗。雨停了,星星出来了,不多,在深蓝的天幕上亮得极为耀眼。夜空下影影绰绰的小楼成排,都有廊檐,都挑着别致的宫灯,不明亮,很温暖。
  
客栈的房间在二楼,窗口向东。倚窗凝神,心慢慢入静,水声从耳边慢慢涌起,渐至澎湃。不远的那条河,就这样不倦地流过,已不知年数。它承载了多少岁月的火热或者悲怆也无法计数。可总有些人或事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无法抹去,就像曾经的战火如同烟火,染红夜幕中那些缓缓踱过的伟岸身影。
  
小小的安顺场,因为红军长征途中那场惊险的战役,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地点。
  
一夜水声汩汩入梦,似乎又有细雨打窗。第二天早早起床,悄悄移开木门来到街上。雨霁云收中天光初亮,四下青山合围,淡淡雾霭使得远山近树都是那么柔和。

图片

陈家财 摄
  
村庄还在酣眠,我和先生沿着楼间的水渠,循着水声向东走。走过房屋,穿过空旷的红军渡广场,隔着防洪堤的护栏往下望:此时的大渡河岸滩平缓,河水清浅而缓慢,安静得如同处子,对岸青山草木葱郁。追随流水的方向注目远方,透过薄薄的晨雾,我仿佛看到许多年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1935年5月24日,中央红军夜袭安顺场。
  
这一带河面宽阔,水深流急。川军已抢占了这一地区,正在构筑工事凭险防守。一场激战后,红军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一只木船。
  
25日清晨,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带领17名勇士,由4名当地船工摆渡,冲过了重重火网,战胜了惊涛骇浪,终于登上了对岸。守军负隅顽抗,往下猛甩手榴弹。勇士们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向上冲杀,最终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守军,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时日悠悠,河水悠悠,战火远去,记忆定格。如今的山明水秀,富足安宁曾是多少人的渴望,多少人的付出!
  
收回思绪回转身。红军渡广场正中,赭石砌成的方形纪念碑底部雕有浪涛和舟船的纹样,右上部用浮雕的手法雕出了红军的头像,粗犷的线条彰显了刚毅的表情。每一段岁月,每一个人的手中脚下,都或多或少地牵系着,也行走着时代与民族的命脉。
  
先生寻一低缓处跳下大堤,捡了两块大渡河的石头递给我。俯身接取时,看到水泥防浪护坡的缝隙中,有小小的野花摇曳——生命不败。

图片

陈家财 摄
离开时满山的雾霭已沉积到山谷,大朵大朵的白云,沿山势逶迤成丝缕,随盘山路飘荡。我们的车在薄雾中随山就弯,沿河而行。山是浓翠,又兼雨后洁净,那颜色清朗得逼人,而薄云淡雾就恰好如轻纱,欲遮又显,柔和了山色。大渡河水势渐急,原来不远处就是一座水电站,到了拦水坝时,河水已经是喧腾咆哮了,泥黄的河水托衬着雪白的浪花飞沫,颇为壮观。
  
车行缓慢,走走停停,尽揽这大渡河两岸无限的风光。我在微博发送了一帧帧图片,惹来无数点赞。其实,再好的相机都难以反映大自然美景的万分之一。细想想,我们一次次不辞劳苦地上路,赶赴一场场双眸和大自然的约会,不就是无法舍弃任何工具都无法复制的山水真实吗?
  
时近9点,虽然没有出太阳,但是雾霭也渐渐稀薄。葱翠的树木与山谷中的砖红房屋都浸泡在这“牛乳”中,格外得静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