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宗元凭什么那么有名?这首诗《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会告诉你答案,确实独具匠心

 qiangk4kzk8us4 2022-01-19

请问你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认识柳宗元的?我想很大一部分答案都是:由那首《江雪》。空灵、寂静、孤独……美到不食人间烟火,这是《江雪》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样子。寥寥几笔,勾勒出世间最澄净、最雅致的画面,柳宗元他真的了不起。

诗巷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有关于柳宗元的一首思乡之作,风格冷峻且凄清,情感真挚而动人,可谓让我们又一次见识了柳宗元的非凡笔力。

无关名气,旨在分享大美,各位看看,我们一起来品诗。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每一位诗人都怀揣着一个为官梦想,从而好将自己的才干施展出来;而许多诗人也曾激情满满,为自己的“远大抱负”而勇敢“拼搏”过,但成功的却并无几人。

柳宗元在早年的时候,参加过一场革新,他对政治格外关怀,殊不知当革新运动失败后,迎来的便是现实的“痛打”。柳宗元被朝廷一贬再贬,流于偏远地区的他意志消沉,内心被愤慨与烦闷相充斥,当在秋天看到一片荒凉之景时,思乡之情难耐,便写下了这首诗。

“海畔尖山似剑芒”,开篇第一句就尽露“锋芒”,用非常冷峻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棱角尖锐”的画面。物之情感色彩随人之心情,作者作为一个远在异乡的人,他看眼中的山已然不存在幽美的一面,相反,它展现出来的则是嶙峋之状。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写山,形象又到位,所体现出来的画面感也非常强。

在接下来的一句中,作者对刚才没有写完的山又做了补充描写:秋来处处割愁肠;山如剑,与这句中的“割”相互呼应,显得更加锋利无比。

本来作者就已经很“愁”了,但是这山还要去“割”他的愁肠,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结合首句去读,我们就能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内心的酸楚与痛苦,所谓难以名的状锥心之痛,也许就如此吧。

作者没有直说自己很愁很苦闷,而是通过对山的形象描写,把“愁”字附带着表达出来,各位就说这个方式巧不妙吧。

一切愁不过因为孤单与寂寞,不过因为思乡而起,不过因为生活之困苦而起。那么在后两句中作者就将派遣愁的方式予以描写,也对“愁”做了一个很好的解释: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在看到这两句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想到陆游的名句呢?“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其实从构思来说,陆游之句和柳宗元之句是十分相像的,只不过二者的情感寄托不一样。或许陆游曾经也非常欣赏柳宗元的这两句诗,便作了化用,但不得不说,他化得很好,从另一种角度去表达,避开了“复制”之嫌。

柳宗元思乡情之切、之甚,从何可见?就从“千亿、望故乡”上可见。他恨不得化出千亿个自己,好让每个峰头都有自己的位置,去遥望自己的家乡。一个人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他的情感无法派遣,只能以这种方式去抒发,夸张的想法验证了真实的心灵,比起一亿个“啊……故乡……”这类表达有力、感人多了。

这后两句不仅语言新颖,构思新颖,而且表达与抒情更是令人赞叹不已;我们通过品读后两句,真实地看到了一个远在他乡被窘迫生活所摧残的诗人。那么作者所要表达的仅是苦、是愁、是思乡吗?并不是,而在这万千愁苦之后,隐藏着他内心的极度愤慨,隐藏着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极度不满。

简单两句,能量无穷,信息无穷、韵味无穷,堪称诗人之匠心。

可怜身与故乡隔,一片秋山一片愁;各位看官,读完柳宗元的这首诗,相信你也被深深打动,如果你有任何感想,都可以留言畅谈,我们大家一起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