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鸿星尔克河南建厂冲上热搜这座小县城居然是中原鞋都
2022-01-19 | 阅:  转:  |  分享 
  
鸿星尔克河南建厂冲上热搜这座小县城居然是中原鞋都企查查显示,11月8日,鸿星尔克(商丘)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荣照,注册资本为1亿
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鞋服制造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等。11月8日晚间,鸿星尔克官方微博发文回应称“鸿星尔克宣布河南建厂”,鸿星尔克河
南商丘睢县鞋服产业园落成,据悉包括12条生产线及配套、研发、仓储、运营等。鸿星尔克表示,有超过3000个岗位正在招聘中,“欢迎大家
一起来踩缝纫机”。此前,在“7·20郑州特大暴雨”发生后,鸿星尔克宣布捐赠5000万元物资。这一举动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并为其带
来了一波热度和销量,一度让“野性消费”成为网络热词。鸿星尔克此次来河南建厂,再次引发各方关注。有网友称赞称:“又创造了就业岗位,
真是良性循环。”也有网友留言说:“这个缘和河南结下了,希望以后出河南城市系列的产品。”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商丘睢县被誉为“中部鞋都
”,是除福建晋江之外全国最大、最具竞争力的休闲运动鞋生产基地。阿迪达斯、耐克、斯凯奇、李宁、安踏、361度……不管你在全国哪个城
市买这些运动品牌,都可能出自这里!不过,曾经的睢县在制鞋产业上确实是一穷二白。2012年以来,睢县通过招商引资和扶持培育,制鞋逐
步发展成为睢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睢县又引进和打造了足力健鞋业产业园等一批重点企业,打造“中国制鞋产业基地”的品牌。在全省乃至全
国拥有独特发展优势。一是产业链条完整。睢县先后落地安踏、特步、广硕、足力健等制鞋及鞋材企业427家,产能达3亿双,鞋材配套能力9
0%以上,已初步形成鞋材市场、研发检测、生产加工、商贸物流等一体化全链条的发展格局。二是人力资源优势。这里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县,比
如夏邑、睢县,为服装业、制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三是交通优势。商丘产业基础设施、物流体系比较完善,最重要一点是离长三角地区较
近,可以有效承接沿海地区的产能转移;四是政策优势。针对服装制鞋业,当地政府不断出台相应政策,为产业引进和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如今的中国服装制鞋业,产业的主场在县域,产能的主力在村镇。产能为王时代,订单跟着产能跑,产能跟着工人跑。工人在哪里,哪里就可以
构建产能。2011年,睢县成功引进了第一家制鞋企业——安踏嘉鸿鞋业。当年,该企业投资过亿元,安排工人1000多名,迅速成为了县里
吸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明星”。报告显示,布局全国的五大制鞋产业基地,唯独人口最密集的中原地区尚处空白,发展制鞋产业顺承沿海产业转
移的“天时”,拥有东西交汇的“地利”,具备政府发展愿望与人力资源充足的“人和”。2013年7月,睢县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中原鞋都
”系列商标。开启举全县之力盯准制鞋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安踏来过之后,制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落地睢县:投资3
.5亿元的华莹鞋业来了,投资6亿元的嘉晋鞋业来了,投资9.6亿元的源龙鞋业来了,投资13亿元的豪烽鞋业来了,投资1.8亿元的至和鞋
材也来了……但是,一双普通的运动鞋,仔细拆分之后可以分为数十个零部件,单纯一家工厂无法满足全产业链生产的需求。于是,睢县又开始了
“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工作。2017-2019年间,睢县成功将雄安新区制鞋关联企业转移至睢县120多家,三台镇排名前十的企
业中引进入驻5家。至此,各种与制鞋有关的上下游产业相继落户睢县,大到制鞋使用的原材料,小到外包装使用的各种纸盒,不出县城,均可以
采购妥当,整个制鞋产业链基本形成。从呱呱坠地到快速奔跑,市场不会给当地产业留足太多时间。2018年,睢县实施“三大改造”项目总投
资3.94亿元。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嘉鸿、特步鞋业智能化改造后,产能较以前提升100%。如果你以为“踩缝纫机”行业不需
要技术含量那就错了,随着各种功能鞋的诞生,睢县还建立了河南省保健鞋工程研究中心,足力健、多威、十只狼等自主品牌相继涌现。以足力健
为例,为实现“智能化”生产,不仅升级自家流水线,从鞋底到鞋盒全部自产自足,还与意大利国际顶尖鞋服机械设计制造商罗伯特公司合作,创新
制鞋产业生产线。睢县制鞋产业的爆发,也吸引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皮革协会等院校组织甘愿将人才往这里输送。这极大拉升了睢县的平均学历水平。
献花(0)
+1
(本文系天天看新鲜...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