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得美”系列011:如果你的身心裹进了沙粒,你相信蚌病成珠吗?

 建模作文宋亚军 2022-01-19

你知道的,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生命的小船,必定要经受狂风大浪。你看,孔子穷厄,孙子膑脚,东坡多次被贬……

既然困境无法逃避,我们该怎么办?如果你的身心免不了要裹进沙粒,承受痛苦,你是不是能有勇气告诉自己:也许我就是带珠的蚌,尽管蚌病,但必然成珠。

请看作家简嫃的精彩认识:

生命如浩瀚汪洋,人潮起落之中,我们难免会撞礁搁浅,会掉进诡谲的漩涡,会困在迷洞,会滚了一身刺人的沙粒,苦不堪言……无论如何,告诉自己:也许我就是带珠的蚌。(简嫃)

1.  最关键的一句话,是“滚了一身刺人的沙粒”之后怎么办?怨天尤人?消极颓废?奄奄待毙?都不可取。最好的心态,就是坚信“我就是带珠的蚌”。

2.  带珠的蚌,确有一定的痛苦。因为有沙粒,于是分泌出物质来包裹沙粒。虽是自我保护,更是激发潜能,最终孕育出闪光的珍珠。

3.  良好的心态,是逆境中奋起的前提。心态好,动力足,激情满身。心态好,可能化逆境为机会。

此时,建模师想到了仍在盛行的鸡汤文。那些心灵鸡汤,确有对心灵的滋补效果,但是,很多人却只是闻了闻:嗯,好香。但其实并没有喝下去。如此,再好的营养也吸收不到啊。是不是?

所以,对那些名家、大师的精彩语录,不能仅仅停留在“深刻”“有启发”等表面的理解上,要彻悟,更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直至深入骨髓、积极践行。

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撞礁搁浅”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是怎样对待的?

如果那个时候,你能像作家简嫃那样告诉自己:也许我就是带珠的蚌。你就是最棒的。

1.  学生会选举,你落选了;班级评选三好学生,你没有评上。这类事件中,你可能很受伤。受伤以后,你有没有告诉自己:这是对我的考验和锻炼?

2.  如果曾经的朋友远离了你,或者抛弃了你,你受伤吗?这时,你的心灵“滚了一身刺人的沙粒”,很痛。但是你要告诉自己:这个时候,正是锤炼心性的时候。

3.  努力了很长时间,成绩仍不见提升。这个时候,你可能很伤心。你能不能继续坚持?你能不告诉自己“我就是带珠的蚌”?

是的,作家的名言含义丰厚,我们依据名言联想到的,可能很浅显,也可能有一点偏颇。这没问题,思想认识不可能直线上升,总要在不断修正、补充中升华、再造

在阅读中,建立阅读内容与往日积累的联系,是提升阅读水平、提升思想修养的重要手段。

道理很简单,新的认识不可能凭空产生,必须在旧有的土壤里开花。我们将作家简嫃的妙论,和作家辛夷坞的妙论放在一起,请大家建立二者的联系——以前者为土壤,以后者为种子,开出新认识的美丽花朵。

我们的思维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1.  反复研读语段,找到二者的联系。

2.  认真思考,生成新的认识。

3.  精心构思,表达出新的认识。

生命如浩瀚汪洋,人潮起落之中,我们难免会撞礁搁浅,会掉进诡谲的漩涡,会困在迷洞,会滚了一身刺人的沙粒,苦不堪言……无论如何,告诉自己:也许我就是带珠的蚌。(简嫃)

如果你改变不了沙漠,那就只能想办法让自己变成仙人掌。(辛夷坞《许我向你看》)

1.  找到接口:前者,预设的背景是蚌体内裹入沙粒,对策是坚信“我就是带珠的蚌”;后者预设的背景是身处沙漠,对策是“想办法让自己变成仙人掌”。将二者并列起来,用“如果……就……如果……就”即可实现“幸福牵手”。

2.  生发认识:认识的基本框架就是:如果撞礁搁浅而滚了一身刺人的沙粒,我们就坚信自己是带珠的蚌;如果我们身处沙漠,我们就努力自己变成仙人掌。

3.  表达认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习惯,让新的认识以最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请看示例:

生命如海洋,我们很可能撞礁搁浅,而滚了一身刺人的沙粒,但我们就坚信自己是带珠的蚌,最终会成珠;生命如荒漠,我们很可能遭遇热浪、干渴,我们就要努力让自己变成仙人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