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看海海蓝蓝 宋亚军 去青岛看海,是我的夙愿。 我曾多次想象过海的样子,或怒涛奔涌,或平静安详……现在想来,那些想象不过是电视中大海印象的再现或者改编而已,没有一点自己对大海的真切体验,所以用来形容大海的词汇也就极其有限,而且空洞苍白了。 到青岛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栈桥。440余米的栈桥深入海中,构建成观海的极佳通道。我在栈桥的栏杆上斜倚着,看着那微微漾动的大海。 这里的大海没有怒涛,只有微波荡漾;更没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自然也就不见“卷起千堆雪”的美景了。浅蓝色的海水微微漾动着,一波跟着一波,一波叠着一波,连续不断地翻卷着银白色的小浪花。书本上说的大海微波如鳞,倒是很恰切的。 向远处望,远方被大雾笼罩,对岸的剧场及其他高大建筑,也只有一点点朦胧的轮廓,几近水天一色,空蒙蒙的,也空茫茫的。 向栏杆下看,这里的海水还是比较清澈的。浪花翻卷之间,可以看得见水中的石块和绿色的水草。极细小却是极密集的小鱼成群出没其间。大海是鱼儿的乐土。 走在栈桥上,游人摩肩接踵,拍照声不绝于耳。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著名的五四广场。广场与奥帆中心相望,巨大的火炬雕塑高大醒目。 凭栏远眺,蓝蓝的海水微微漾动,一波接一波,涌向岸边,轻轻地拍打着堤岸,传来阵阵细密的响声,也送来海风特有的腥气。 我觉得,海水的腥气,有一种别样的咸味在里面,不是想象中的咸菜的味道。 最惬意的,莫过于乘轮渡观海了。 苍天有情,下起了小雨。丝丝细雨滴下,给酷夏带来了难得的清凉。在轮渡上看海,别有一番感受。 海风习习,吹动衣襟,也吹动海水荡出微波。蓝蓝的微波轻轻鼓荡,一波波荡开去,荡开去,一直荡到心灵的隐秘一角去。我忘神了,眼前只有海天一色,海天茫茫,海天无际…… 海是蓝色的,这不错。这和电视上看到的一致。可海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蓝色,真的难以说清。面对眼前的大海,我骤然觉得自己的词语储备太少了。蔚蓝?不,那太浓了;浅蓝?不,那又太淡了。我只能说眼前的大海是一种微微的蓝色。我在有限的词语库里很难找到与之相配的词语。一定是我读书太少,不然的话,一定能找到与眼前大海颜色匹配的词语,来补匮乏之憾。 最后一站,我们终于到了海滩上,双脚真真实实地踩到了海滩的沙土。 我凝望着眼前的大海,我呼吸着大海略带咸味的风,我看见远方水天几乎无界,加之雾气隔绝,更近乎水天一色。近看,浅蓝的海水涌向岸边,可岸边的人,却不易觉察海水在涌动,只待波峰在眼前形成,成一线高峰涌起,然后跌落,冲向岸边的时候,人才发觉。其实海浪是一直向岸边涌动的,只是难以觉察而已。 面对大海茫茫,我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记忆中关于大海的词语、段落,一瞬间皆倏忽而逝,不留一点痕迹。未见大海之前,我想,见到了真实的大海,我会意气风发,任海风吹动头发,高喊一声,声振海浪。或者,见到大海茫茫,我会无比虔诚地跪下去,为大海的伟岸,为造化的神奇…… 可是,现在,我只是沉默,沉默,沉默……我只看到淡蓝的海水在近处形成波浪,涌向岸边,涌起雪白的浪花,然后,一波退去,另一波跟至,雪白的浪花又起,喧响一阵接着一阵…… 青岛看海,我看到了大海特有的蓝色。这蓝色,一直蓝到我的心灵深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