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得醉 || (027)​醇厚绵长饮婺源

 建模作文宋亚军 2022-01-19


醇厚绵长饮婺源

建模作文宋亚军

美丽的江西婺源,早就在我的心里扎根发芽,渐成参天大树。

在博客上,看到拍客们拍摄的婺源油菜花照片,我的心为之颤动——那是怎样一种夺人魂魄的美啊!低矮的小山环抱一大片平广的田地,田地里盛放着金黄的油菜花。油菜花,金黄色,逼人眼的灿烂金黄色,让人心底涌起一种虽知却难言的感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勃勃的生机,沸腾的美感,充溢心胸。世间真有这样的美景,怎不叫人心向往之?

汽车驶入婺源县城。但见此地楼房与别处不同,一律的白墙灰瓦,飞檐翘角,蓝天映照,绿树掩映,拼合成古典的水墨画,淡雅的、平和的水墨画。

走进李坑村,但见低矮的绿绿的丘陵缓缓起伏绵延,拥抱着四野平畴,平整但形状毫不规则的田地闪着水的亮光。身旁有神情悠然的老农荷锄走过,走来一路农家气息。田地里,有农人在躬身插秧,有农人在路旁的小块田地里挥汗除草。一种久违的朴素温馨的农家情感涌动在喉。看来,自己曾经的丰富的农家生活,早就沉淀在心底。今日被眼前景物拨动,久违的那种农家温馨感,又回来了。

刚进村子,就见右侧有古代的水车舂米装置。借助水的力量舂米,确是古人独到的创造。

李坑村,整体看来古朴淡雅。河水蜿蜒流过,穿过村庄,平平缓缓,波澜不兴。两岸人家,皆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古朴得让人惝恍迷离,以致时空变换,误以为进入古代村落。村子淡雅得朴拙清幽,似一百年老者,端坐不动,一世沧桑过,沉静由心来,面对世间万千变化,我自岿然不动,恬淡心境,虚无情绪。

这里的房屋虽破旧,却古朴典雅,是古代徽商建筑的经典范式。房屋正面多挂有成串的红灯笼,别有韵味。蓝天,绿树,粉墙,黛瓦,红红的灯笼,融汇成了绝美的风景。

汪汪一碧的河水里,有女子在洗衣。她们或将被子平铺在水中,按住一角细细揉搓;或用棒槌细细敲打衣物,神情专注。尽管游人如织,却不被游人惊扰分神。看来她们已经习惯了游人如织,没有被打乱生活节奏。

李瑞材故居,高高的门楼,图案精美,门窗皆镂空,上有倒挂蝙蝠等图像,都寓美好幸福等含义,古色古香。李坑村名人故居中,门,窗户,屏风,椅子,都被岁月锈蚀得锈迹斑斑,毫无光彩,但古典气息自每块木头上散发出来。凝神定意,不由得神思恍惚,好像走进了古代的深宅大院,檀香袅袅,衣袂飘然。天井上微光一线,居室里才明亮起来。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汪口村。

村中小巷两边,都是徽派建筑的典型房屋。墙壁多剥落,木制的门窗变得发白,多有较大裂纹,一片古旧色彩。巷中,小鸡在啄食,小狗趴在地上喘气,不时有村民平静走过。两旁人家,依旧是古代人家摆设,正中一大方桌,太师椅,一派古旧气息。匆匆一览,即发现虽有很多人家依旧古代人家装扮,更多的人家电视里放着节目,现代的节目。

来婺源之前,我一直担心:美丽的婺源会不会像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沦为商业的附属品,在吆喝中强颜欢笑?今天到此,我知道,美丽的婺源,真的受了太多商业气息的渐染——商铺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

我知道,这是一种无奈,一种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游离的矛盾。旅游兴业,已是人之共识。况且,真的没有人拒绝钞票。但我满心祈愿,愿我们在马不停蹄的开发中,少一些蛮干,多一点珍视,尽量保存古建筑、古民居的古典色彩,尽量保留它们最原始的色彩和气息。因为,古建筑、古民居是岁月的见证,是我们先民的气息遗存。

在我心里,美丽的婺源,是一坛古酒。其形古朴灵秀,浓缩古典情怀之灵秀;其味悠远绵长,沉淀悠悠岁月之滋味。饮之,醉口,亦醉心。

    要离开婺源了,我深情回首。我知道,婺源这瓶古酒,已在我心中珍藏。闲来畅饮时,滴滴醉我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