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的六位师长,有五位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剩下那一位是谁?

 山空天入海 2022-01-19

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为了抗日,达成了第二次合作。1937年8月下旬,红军把活动在陕甘宁一带的部队,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这支声名赫赫的军队,曾经长期活动在抗日大后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八路军当时下辖有“一一五”、“一二零”和“一二九”三个师,共计有六位正副师长。

提起这六位将军的大名,个个都是如雷贯耳。林彪、贺龙、刘伯承、聂荣臻、徐向前这五个人,后来皆名列新中国的“十大开国元帅”。

八路军“一二零”师的副师长萧克,虽然在1955年授衔时没被授予元帅军衔,但是他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虽然他军衔比别人矮一头,但是他传奇的革命经历,却也不输另外五位。

作为红军最年轻的军事指挥家,萧克十九岁参军,在二十五岁时就当上了军长。他一生胆大心细、智计百出,为人襟怀坦荡,耿介忠诚,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全能型军事指挥家。

不过,和别人不一样的是,酷爱文学的萧克,后来还写过一部小说,并且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出身书香世家的萧克,为什么会走上革命的道路呢?他的一生中还有哪些传奇呢?

一、为报兄仇,书生投笔从戎

提到萧克,一位曾经和他交过手的日本军官这样形容他:他长着一张娃娃脸,柔和的外貌里面,隐藏着一种骇人的力量。没错,萧克原本就是一位书生。

萧克的本名叫肖克忠,1907年出生在湖南的嘉禾县。萧家祖上世代书香,在萧克的五位叔伯中,有三个都是专事读书的人。

假如是生在和平年代,萧克或许可以通过读书来谋生。然而,生在乱世,读书人想要保命都难,更别说以此谋生了。

1923年,萧克的兄长被当地一名土豪杀害。为了替兄报仇,萧克决定从军。三年之后,萧克终于考上了政府办的宪兵教练所第二期。

现在的人或许很难想象,当年十九岁的萧克为了打仗到底有多么拼命。由于萧克入学时,北伐战争已经打响了。

为了能够亲身上战场,萧克假称返乡探亲,一路从广州到武昌,千里追踪堂兄萧武慧的第四军。追不上第四军,他就返回长沙,暂时加入别的北伐部队。

萧克在1927年7月入党,跟着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军在潮汕失败后,萧克回到自己的家乡组织游击队,跟着参加湘南起义。

1928年,萧克率领湘南农军独立营与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这是党史上,第一支在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的农军。

从北伐战争到南昌起义,再到井冈山和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路走来,萧克可以算是身经百战。

同时,萧克还是红军里面唯一一个,先后在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都担任过高级将领的指挥员。

后来,萧克曾经任职的这三个方面军,全部被改编为了八路军,所以他可以算是“八路军”的资深领导人。

二、高风亮节,自比“大树将军”

萧克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涵养很深,他喜欢读书,但是并不会死啃书本,脱离群众。在部队时,他会虚心地向战士和群众学习。或者找老百姓谈话,对象无分长幼。

萧克日常生活简朴,从不摆架子。且组织观念非常强,淡泊名利。1936年,萧克本来在红二方面军担任副总指挥。

有一次,上级希望他能代替生病的王树声,去担任红四方面军的三十一军军长,他很爽快地同意了。放着副总指挥不当,却去当军长。部队里当时有人议论说,他大约是读书读傻了。

八路军成立后,萧克当了一二零师的副师长,后来调任“挺进军司令”。别看这名字好听,其实是一个“光杆司令”,手底下没几个人,可是他照样欣然接受了。

1955年授衔的时候,萧克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他感到非常开心。有人跑去对他说,论他的资历,也可以和别人一样当元帅,现在只是“上将”,有什么好开心的。

萧克却说:过去我有那么多战友,他们为了新中国全都牺牲了,我早该被打死。评不评,评个什么都行!

同时,萧克经常以“大树将军”冯异来自比。冯异本是东汉的开国大将,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过大功。

《后汉书》中说,冯异为人性格“谦退不伐”。在路上遇到别的将领的车驾时,冯异会主动让自己的车马避道。在军队中,他部队的号令也是最严明的。

每一回将军们论功行赏,他就独坐于大树下,因而得了个“大树将军”的外号。不居功,不自傲;不追逐名利。心怀宽广,没有杂念,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将军。

正所谓:“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一个人想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最好的方式就是摆脱名利。不问结果,只问过程,始终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进取。

因此之故,萧克无论是从军打仗,还是著书立说,都取得了超越常人的成就。1985年萧克退休之后,开始在家中著书立说。

萧克撰写了包括《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和《萧克诗集》在内的大量文史作品,还出版了回忆录,同时兼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2008年,萧克与世长辞,享年102岁。

结语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的三个方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下编的三个师,六位师长全都是原红军中的骨干力量。

这六位师长,参加革命的时间较早,而且在革命年代建立的功勋也都很高,萧克算是当中比较年轻的一位。

萧克本来是一介书生,为了替兄长复仇才投笔从戎。于他而言,革命显然不是为了个人建功立业。革命是为了改造一个旧时代,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

江山鼎革,夙愿达成。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萧克将军说,“评不评衔,评什么都行”。老将军高风亮节,忠贞耿介。作为一名军人,他一生始终坚决地服从组织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