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结束后,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哪里去了?为何默默无闻?

 山空天入海 2022-01-19

前言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首批入朝部队是四野的13兵团,司令员是邓华,他们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战场上与美帝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随着战争局势不断发展,后来国内又陆续调了不少部队入朝轮战,一共达到了六个兵团。除了邓华的13兵团,还有宋时轮的9兵团、陈赓的3兵团、杨得志的19兵团、杨成武的20兵团和董其武的23兵团。

这六个兵团都是实力强大的部队,六位司令员也全是赫赫有名的战将,除了陈赓是开国大将,其他五位都是清一色的开国上将。凯旋回国后,他们也受到了重用,比如邓华成了副总参谋长、陈赓创建了一流名校哈军工、杨得志和杨成武当上了大军区司令员、董其武虽然是国军起义将领,但仍然手握兵权。相比之下,九兵团的宋时轮比较默默无闻,他后来并没有位高权重,而是在部队中销声匿迹,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宋时轮的革命生涯

宋时轮出生于1907年,他早期经历十分丰富,曾在吴佩孚的军官教导团学习过,后来又考入黄埔军校五期,大革命失败后一度被捕入狱。1929年,宋时轮在家乡组建游击队,后来所部编入红军,由此开始了革命生涯。他历经井冈山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逐渐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

解放战争爆发后,宋时轮在华东地区大展身手,他担任华野的王牌十纵司令员,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期间打了很多出色的阻击战,有着“排炮不动,必是10纵”的说法。1949年2月,宋时轮晋升9兵团司令员,随后他率部参加渡江战役,一举解放了上海等大片区域。

两次被主席批评

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宋时轮表现很亮眼,但也有过不少争议。比如1947年,宋时轮擅自把十纵调到黄河以北,造成所部较大伤亡,战局陷入极大被动。远在延安的主席听闻后震怒,要不是华野首长几次力保,宋时轮恐怕就被撤职了。

仅仅过了一年,宋时轮又在济南战役中出了幺蛾子,他不仅当面顶撞粟裕,还拒不执行命令。主席得知后,准备好好治一下他,发电报要撤宋时轮的职。好在这次宋时轮很快反应过来,他深刻检讨了自己,取得了上级的谅解,并且在后面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这才没被处理。

指挥九兵团参加抗美援朝

建国后,宋时轮的9兵团本来在为解放宝岛做准备,但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打破了这一部署。1950年,宋时轮指挥9兵团紧急北上,在山东整训一段时间后,随即入朝参战,展开了极其艰苦的长津湖战役。

由于是从东南沿海紧急入朝,九兵团没能配备足够的御寒冬装,此外,部队还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经过长途跋涉,很多战士冻死冻伤。由于非战斗减员太严重,九兵团战斗力大幅下降,最终没能完成围歼敌军主力的任务。

客观来说,九兵团棉衣不足与宋时轮关系不大,有人说他急于立功,不待物资齐备便仓促入朝,这并不准确,当时情况紧急,宋时轮也是执行上级命令。但无论如何,作为部队的指挥者,宋时轮还是有一定责任的,虽然后来主席和彭老总都并未责备他,但宋时轮自己却做了深刻的检讨。

逐渐淡出军界

回国之后,宋时轮仍然被授予上将军衔,但与其他兵团司令员不一样的是,他却离开了征战多年的部队,改去治军办学了,这或许与在朝鲜战场表现不佳有关。从1952年秋天起,宋时轮历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还兼任过计划指导部、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等职。

打这以后,宋时轮就再没有带兵打仗了,他改行学术研究,逐渐在部队里面销声匿迹。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庐山会议上,彭老总身陷囹圄,不少曾经的志愿军高级将领也被牵连,比如邓华、洪学智。宋时轮当过志愿军副司令员,是彭老总的副手,但因为他此时退居二线,并未受到影响,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