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生态家庭对个人的影响

 dac西 2022-01-19

2020.6.24  天气晴 心情一般

最近教学任务有点累,深切感受到孩子们疫情期间在家学的网课等同于0。今天批改完第四单元的默写纸,被气得够呛,全班大概只有个别孩子是全对或者错少数几个的,平均都是错7-8个。

以前大家问我职业的时候,基本都是缄默不言,我觉得作为一个目前非编制内的代课老师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身边认识的老师也居多,有过了年纪不能参与考编的老师,有家庭殷实图安逸当老师的,也有把这份工作当成一份体面的职业定期在朋友圈作秀的——形形色色,对我来说,那都跟我无关,管好自己,少说屁话,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这一行做的不是太久,但当了班主任接受管理班级后,才慢慢顿悟出一些理念。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但是主要战场是家庭,书香门第的人才产出率很高。认识到这一点的家长,会更焦虑,也更有压力。当孩子的功课跟不上家长的学识时,就会产生一种“知识恐慌”。

但关于一个人的知识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每天都在学习,总有你接触不到的知识。求知者的求知,无止境。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一个家庭的输出,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传授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具有“向师性”,何况是和他们一起朝夕相处的父母呢?好奇和求知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对身边的世界喜欢和热爱,主动探索创造的生活更有意思。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也具体阐述了父母之爱,现在回味起来更是茅塞顿开。

再说到自身,我觉得很幸运,生活在一个不算太糟糕的原生态家庭。虽然在这个家庭中或多或少有过争执和矛盾,但是最终我也通过自己完成了我对这个家庭的转变。《非暴力沟通》一书确实也给了我些许启发。

每个家庭不同,作为父母辈,起点低,没有关系,让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你的爱,你的力量,有热情、有恒心、用勇气,这些才是带给孩子进步的奠基石。好在,我出生在一个还算和谐美满的家庭中。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后,慢慢完成和原生态家庭的一个“脱离”——这个脱离不是说和父母不融洽——而是真正的,你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不再一味听取长辈们的意见。任何事情,需要你吸收、内化、判断,再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毕竟你的人生道路终究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为一个还在摸索道路上的探索者,我也不能立马根治我带班孩子们的问题。但是我需要做的是稳住自己的心态,接受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的现实。接受这些现实,不以我的思维去绑架任何人,那么我的焦虑将消失一大半。

要知道,无论对谁而言,改变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取决于他本身。


 
阅读愉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