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离共情伤害

 夏德明 2022-01-19

含泪离别的场景,撕心裂肺的哭泣,心惊胆战的数据,层出不穷的病例,花样繁多的处方,单调压抑的配乐,你来我往的传谣、辟谣……

疫情的大量信息,充斥电视、网络,铺天盖地,似乎令人无法逃避。

警告朋友:

请不要持久地沉浸其中!

请不要持久地沉浸其中!

请不要持久地沉浸其中!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是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它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也称“共情伤害”,意思是当一个人持久地大量地接触灾难等负面信息,同情心导致的代入感,会损害他的心理健康,导致抑郁、焦虑、愤怒甚至精神崩溃。

通俗的说,就是“移情”,别人、别景的负面情绪传染给你。

《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在长期采访当事人、查阅资料后,产生了一种压抑感,“我醒悟到,不仅生命是脆弱的,人类的经验本身也是脆弱的。”

最后,她不得不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亲爱的布瑞特,妈妈、爸爸和纯恺,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一直在为生或死的决定而纠结,你们不会希望一个人在她的余生,如行尸走肉般活着。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太软弱,无法承受未来那些痛苦和烦恼的岁月,请原谅我。爱你们的纯如。”

“共情伤害”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珍惜生命,享受生活,就请远离共情伤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