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刻薄掌柜克扣下人工钱,秀才抱不平,巧计使他加倍奉还

 老大姐嗨 2022-01-19

01

清朝乾隆年间,在杭州的街头上有一家当铺,当铺的掌柜姓冯,是一个刁钻刻薄又吝啬的老头。

临近年关了,冯掌柜命下人冯全准备祭祀用品,他要祭拜财神爷,祈求明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民间故事:刻薄掌柜克扣下人工钱,秀才抱不平,巧计使他加倍奉还

冯掌柜准备祭拜的时候,让冯全去倒酒,也不知冯全是因为冷还是因为人不舒服,手一抖就把酒壶掉在了地上,酒洒了,壶也碎了。

冯掌柜一看冯全连这么点小事都干不好,气得大骂,不仅把冯全打了一顿,还扣了他全年的工钱,把他赶出了冯府。

可怜的冯全身无分文,背上又有伤,加上天气冷他穿着又单薄,只能蜷缩在巷囗的墙角里大哭。

02

这时旁边学堂的钱先生听到哭声就出门来看,发现冯全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就把他领到了自己的家里。

他耐心地为冯全处理好背上的伤口,又找了一件干净的衣服给他换上,才开始问冯全为什么快过年了还把自己弄得这么狼狈?

冯全从小到大还没有人对他这么好过,扑通一声跪到了钱先生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我叫冯全,是冯记当铺的下人,由于自己没有冬衣穿,冻的手发抖,在掌柜祭祀时打碎了酒壶,就被打了一顿赶出来了,还扣了我全年的工钱!”

钱先生秀才出身,平常最见不得有钱人欺负穷人,他一边拉起冯全一边愤怒地说:“你们这掌柜也太可恶了,你一年的工钱多少?”

“十八两银子,我们全家都指望着我过年拿钱回家,没有这钱,家里连下锅的米都没有,别说买肉添衣了。”冯全说到这里想起了家里的老父老母和妹妹,估计这几天都眼巴巴地等着他回家。

民间故事:刻薄掌柜克扣下人工钱,秀才抱不平,巧计使他加倍奉还

钱先生听到这里沉思了片刻,然后转身去内室取了二十两银子交给冯全,让他先拿着银子回家过年。

又从书桌上拿起一个很陈旧的砚台盒盖放到冯全手里说:“你把这个东西收好,什么时候看到城里贴出了告示,你就让你的家人去领赏,你自己千万不要出头。”

冯全看着手里的银子和砚台盖,不知道钱先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脸茫然地看着他。

钱先生看着冯全傻呆呆的样子,神秘地笑着说:“你不必多想,先拿着这些钱回家过年,来日你要是有钱了,必须还给我的,不能赖账的。

冯全尽管不知道钱先生要干什么,但他听明白了要把砚台盖保管好,有银子了要把这二十两还给钱先生。记住了这些,他也不再纠结,拿上钱赶紧往家里走。

03

过完新年,街面上热闹起来了,各种商铺也开始陆续营业,冯记当铺也放了炮,挂上了红灯笼,红红火火的开业了。

民间故事:刻薄掌柜克扣下人工钱,秀才抱不平,巧计使他加倍奉还

这时店里进来一个衣着华贵的男人,伙计一看来生意了,高声招呼着说:“客官,里面请,您是典当还是赎当?”

这个男人就是钱先生,他从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绸缎包,对着伙计说:“我这生意你做不了主,我要见你家掌柜的。”

伙计看来人衣着不凡,谈吐不俗,想着可能来了大买卖。就赶紧去里间叫冯掌柜,冯掌柜想着开年的第一单生意,就热情地出来招呼。

钱先生打开随身带来的绸缎包,指着黑漆漆的无盖砚台说:“掌柜的,这是我们王爷新弄到的宝物,可惜盒盖流落到了民间,如果你能帮忙找回盒盖,王爷愿出白银300两。”

冯掌柜看了看砚台,发现确实是好东西,就对钱先生说:“既然是王爷想找的东西,小人自当竭尽全力,只是……”

钱先生知道他的意思,就拿出一沓银票递过去,非常大气地说:“这是50两定金,限时三个月交货,你找到一模一样的盖子之后,余款会付清,还有问题吗?”

冯掌柜看着银票,两眼放了出贪婪的光,他连忙点头说:“没问题了,包在小人身上,定叫王爷称心如意。”

钱先生看冯掌柜已经答应,他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便也不再跟他们废话,大踏步地走出了当铺。

04

隔天冯氏当铺门口贴出了一块醒目的大招牌,牌子上写着:出银40两,收买一只能与店内砚台匹配的盒盖。

经过冯氏当铺门口的人都能看到这个牌子,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大家也很好奇,什么样的砚台盖子值40两白银。

那段时间冯氏当铺挤满了人,有的人是拿了自家砚台盖来试的,有的人是来看热闹的,可两个多月过去了,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盖子,冯掌柜急得坐卧难安。

这天当铺里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子,她从背的包里拿出了一个布包,又小心翼翼的把布包打开,取出了一个砚台盖。

民间故事:刻薄掌柜克扣下人工钱,秀才抱不平,巧计使他加倍奉还

冯掌柜接过砚台盖一看,这大小,成色都感觉差不多,赶紧命人取出砚台,他把砚台盖往砚台上面一放,不大不小,刚刚合适。

冯掌柜激动的说:“终于让我找到了,终于可以挣上一笔大钱了。”把配上了盖子的砚台爱不释手地拿在手里看,然后吩咐伙计去给姑娘结账。

姑娘拿上银子之后,赶紧回了家,把银子交给了她哥冯全。冯全见他妹妹真的把砚台盖换回了白花花的银子,不得不佩服起了钱先生。

想起当初钱先生说有钱了要还他的银子,于是他拿出来二十两交给父母,把剩下的二十两送到了钱先生府上,冯全再次认真的谢过钱先生。

这时钱先生把银子退回给了冯全,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不用谢我,我只是帮你要回了你的工钱和医药费,这都是你该得的,你是下人不错,但是不能人穷志短,要挺直腰杆做人!”

冯全认真地点了点头,这时他才明白了钱先生当初给他砚台盖的用意了。

05

冯掌柜得到了砚台盖之后,就天天盼着有人上门来取货,他就害怕夜长梦多,砸了他的生意,连夜里睡觉都要起来看看砚台是不是完整的。

到了约定的时间,钱先生骑着大马,派头十足的来到了冯氏当铺,冯掌柜见活财神准时准点的来了,觉得这到手的鸭子肯定飞不走了。

他点头哈腰的把钱先生迎进了屋,又毕恭毕敬的取出了砚台,等着钱先生验货付款。

民间故事:刻薄掌柜克扣下人工钱,秀才抱不平,巧计使他加倍奉还

钱先生拿起砚台盒盖,认真仔细检查之后,沉下脸大声喝道:“掌柜的,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以假乱真,我拿来的砚台盒是红木雕成的,而你这盒盖明明是柏木做的,在王爷面前,你吃罪得起吗?”

冯掌柜一听吓得不轻,赶紧结结巴巴地解释说:“我再看看,是不是我没有检查清楚?”

他从钱先生手中接过砚台盒盖,认真仔细地看了一遍,才发现这砚台盖真的是柏木雕的,他又赶紧拿起砚台仔细一看,真的是红木雕的。

这一看就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钱没挣着不说,还落下了欺骗王爷的罪名。他连连赔着不是,赶紧双手奉上定银,并额外又拿出20两银子,希望钱先生不要跟他计较。

又赔着笑脸说:“既然王爷的砚台没有盖,这个柏木的砚台盖就送给王爷将就着用。”钱先生也不客气,气呼呼地接过银子和砚台,腾地一下跨上马,扬长而去。

冯掌柜望着钱先生远去的背影,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叹了口气,感慨地说:“好险,虽然损失了几十两银子,但小命总算保住了!”

写在最后:

钱先生是一个好打不平的好人,听了冯全的经历之后,在他的心里就已经萌生了替他讨回工钱的想法。

他最见不得有钱人仗势欺人,刻薄下人,所以他借用了王爷的名号,让冯掌柜也尝一尝被别人仗势欺人的感觉。

冯掌柜是一个把钱看得很重要又不讲情义的人,连下人下苦了一年的工钱他都要克扣,这样的人不值得别人对他真心耿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管处于何种地位,都要挺直腰杆做人,不贪不占,但也要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能让别人欺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