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元帝萧绎的兴亡:从中兴之主到江陵之囚,现实版“权力的游戏”

 铁血老枪 2022-01-19

一、自卑的湘东王萧绎和“半老徐娘”

如果不了解萧绎的出身和婚姻,就无法理解,萧绎的后半生为何会如此阴险刻毒、六亲不认。

南梁湘东王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第七子,非嫡非长。年少的时候因病而盲一目,这成了萧绎一生之痛。因为,正常情况下,身有残疾之人,是不会成为太子的。萧绎极爱读书,富有才华。但他的家族东海兰陵萧氏,最不缺的就是文采出众之人。兰陵萧氏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有的,经南齐、南梁两朝皇族后依靠自身文化底蕴重新转为士族的家族,并荣耀于后世隋唐。皇长子,即昭明太子萧统,是兰陵萧氏文学的集大成者,熟读经史,编有《文选》二十卷。皇三子晋安王萧纲,即后来的简文帝,是继萧统之后的南梁文学领袖。萧绎也是萧纲文学圈子的一员,当时南梁文坛吟诗作赋,常将萧纲比作“曹丕”,萧绎比作“曹植”。就连一向口碑不好的皇六子邵陵王萧纶,史书上记载的也是“少聪颖,博学,善属文,尤工尺笺”。可见南梁皇室文学底蕴是极其深厚的。经史文华的出众,并不会让萧绎在诸皇子中脱颖而出。

要说梁武帝萧衍,对皇族是极其宽纵的。皇次子豫章王萧综,是南齐废帝萧宝卷的遗腹子,但萧衍对其视如己出。萧综后来听说了自己的身世,叛逃北魏,死在北方,萧衍依旧将其尸骨迎回。邵陵王萧纶,多有不法,武帝一度将其废黜,后来又复爵。同样,萧衍没有嫌弃自己“单目之子”萧绎,而是积极为其谋划未来。萧绎六岁得封湘东王。九岁那年,萧衍为其迎娶出身东海徐氏的徐昭佩为妻。徐氏的祖父是南齐太尉徐孝嗣,父亲是侍中、信武将军徐绲。成年后,武帝安排萧绎出镇荆州江陵郡,任荆州刺史、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

父母之爱子,当为其计深远。武帝萧衍可谓对萧绎尽心竭力,尤其是将其与大士族东海徐氏绑定。但是萧绎对这桩政治婚姻,却十分不满意。徐氏并不美貌,而且善妒。萧绎觉得徐氏丑,徐氏觉得萧绎瞎。于是二人在完成“生子”这个任务后,开始冷战。徐氏更绝,每次喝酒都吐在萧绎身上,每次侍寝都只画一半的妆容,讽刺萧绎是独眼。《南史》记载,“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萧绎对其冷淡,那徐氏就以出轨回应。徐氏和瑶光寺的和尚以及萧绎的随从暨季江私通。暨季江感叹“徐娘虽老,仍尚多情”。这就是“半老徐娘”的出处,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现在形容中年妇女风韵犹存的成语,其实源自长得并不好看的徐昭佩。

文章图片1

半老徐娘

即便如此,除了冷暴力以外,萧绎也不敢拿徐氏怎么样。因为这桩婚姻是父亲武帝安排的,萧绎十分看重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形象。他曾在自己的著作《金楼子·杂记篇》中得意的写到,父亲夸他在封地“义如荀粲,武如孙策”。萧绎的世子萧方等,由于母亲徐氏的缘故,不受宠爱。直到侯景之乱之时,萧方等为先锋入援建康,萧绎发现这个儿子很有军事才能,才开始喜爱世子。萧绎对徐氏说:“我虽然对你不满意,但是我们的儿子很优秀啊。若再有一个像世子这样的儿子,我就无所忧虑了。”这本是二人关系缓和的契机,但是徐氏默默不言,只做哭泣,转身离开。萧绎大怒,二人从此再无任何感情。

太清三年,世子萧方等战死。侯景包围建康,武帝自顾不暇。不用再顾及父亲命令的萧绎,逼令徐氏自杀,徐氏于是投井而死。萧绎正式休妻,并把尸体打捞上来还给徐家。萧绎以平民之礼将她下葬,不许她入萧家的陵寝。之后,萧绎还在自己的著作《金楼子》中描述徐氏的淫荡行为,并亲自写了一首《荡妇秋思赋》。萧绎对徐昭佩,恨得深入啊。

二、大玩“权力的游戏”,残害宗室,湘东王变梁元帝

可以看出,萧绎是一个有才华、野心、大志,但却无缘皇位的普通宗王。婚姻失败,却不敢声张,内心过的极其苦闷。然而,侯景之乱的爆发,却让湘东王萧绎有了登上皇位、问鼎社稷的机会。平日深藏内心、日积月累的阴险刻毒,在这时全面爆发出来。

首先解释下,南梁为什么这么多宗王。按照魏晋惯例,诸侯王均为郡王,以郡名为号。武帝萧衍将叔伯们封王,这些宗王的嫡长一支一直袭爵。然后萧衍将自己诸子封王。武帝诸子的名字有个特点,就是都带偏旁“纟”,比如皇长子萧统,三子萧纲,六子萧纶,七子萧绎,八子萧纪。本来长子萧统是太子,但是萧统早逝。按照传统,武帝应该立萧统的儿子为太孙。但是时值南北朝,萧衍当时也不知道自己会活那么久,为了防止幼主当国、神器旁落,萧衍就立和萧统一母同胞的皇三子萧纲为太子。为了补偿原太子一系,萧衍将昭明太子萧统诸子全都封王。而按照程序,新太子萧纲的儿子们在成年后也都陆续封王。因此,南梁王爷泛滥,分为武帝叔伯嫡长后代,武帝诸子,昭明太子诸子(名字全部为单字),太子萧纲诸子(名字中间全部有一个“大”字)四大体系。

而南梁延续南朝诸王镇强藩的政策,尤其是近支宗王,都统领军队,镇守要地。侯景攻入建康后,近畿诸王主要有:南康王萧会理(武帝之孙,皇四子萧绩之子),驻扎在南兖州广陵郡。南郡王萧大连(简文帝萧纲之子),驻扎在三吴地区会稽郡。鄱阳王萧范(武帝之侄),驻扎在合肥。寻阳王萧大心(简文帝萧纲之子),驻扎在江州。

而南康王萧会理主动放弃兵权,进入建康谋求近距离诛杀侯景。南郡王萧大连被侯景军队击破。鄱阳王萧范被东魏大军所逼,让出合肥,投靠驻守江州的寻阳王萧大心。结果鄱阳王却鸠占鹊巢,导致后来二王反目。鄱阳王萧范病死后,寻阳王萧大心联合南平王萧恪(武帝之侄)将原平叛大元帅、皇六子邵陵王萧纶迎至郢州(即重镇武昌),奉为盟主。

于是,沿着长江,从东至西,形成了围绕“武帝三子”为核心的三大藩王势力:

武帝第六子邵陵王萧纶,驻郢州。南平王萧恪、寻阳王萧大心与其结盟。

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驻江陵,控制荆州,都督荆、雍九州诸军事。

武帝第八子武陵王萧纪,驻成都,控制益州,都督益、梁十三州诸军事。

这三支中,湘东王萧绎、武陵王萧纪由于没有受到侯景攻击,实力最为强大,兵精粮足。而萧纶由于之前在建康救援战中战败,实力受损,处于恢复期。另外,在湘东王萧绎周围,有三股名义上听从他的藩王势力:在荆州南北,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驻守长沙郡,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驻守襄阳郡。此二人是亲兄弟,是武帝已故的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桂阳王萧慥,在益州和荆州之间的信州(白帝城)驻扎,他是梁武帝兄长萧懿的孙子。

文章图片2

侯景之乱时,南梁主要宗室诸王势力图

侯景大军包围建康之时,湘东王萧绎对于救援建康并不积极。他只派世子萧方等率少数军队加入邵陵王萧纶的勤王军,自己亲率大军缓缓东进,最后驻扎在了郢州坐看成败。萧绎的中记室参军萧贲(南齐宗室后代,非南梁宗室),看出了湘东王的心思,借着和萧绎玩双六的机会(一种赌博游戏),吃了子却不拿下,对萧绎说:“殿下您全然没有下的意思。”一语道破湘东王的心思。侯景打进建康,以武帝的名义诏命各军回到本镇,湘东王萧绎就率军西归。

没想到,上游诸王的争斗,因为一个小人物的复仇,就此开始。

当初,武帝任命河东王萧誉为湘州刺史,将原湘州刺史张缵调往雍州任刺史代替岳阳王萧詧。张缵素有名望,轻视前来换防的河东王萧誉,没有按礼仪迎接。结果河东王萧誉到任后,按着张缵不让其前往雍州继任,并多次欺侮张缵。张缵于是偷偷逃跑,来到雍州襄阳后,又怕萧詧和萧誉二王是亲兄弟,不敢赴任。于是张缵给萧绎修书一封,说“河东、岳阳二王要率军袭击江陵”。张缵和萧绎因喜好文学而深交,故萧绎对此深信不疑。恰巧,本来要回到本镇信州的桂阳王萧慥军队路过江陵,听说湘东王还没回来,就停下想拜见萧绎后再走。江陵留守部队不知桂阳王此举是何意,于是密报萧绎,说“桂阳王留在这里,是准备响应萧誉、萧詧兄弟 ”。萧绎大惊,率骑兵火速赶回江陵,不问缘由,就将桂阳王萧慥杀害。

侯景打入建康后,开始四处攻城略地,拓展势力范围。但是手握精兵的萧绎,却下令砍伐江陵周围七里之内的树木设立栅栏,又挖掘三道壕沟进行防守,力避与侯景冲突。接着,他以讨伐侯景为名,让河东王萧誉出钱粮和人马。萧誉强硬的回复:“各有各的军府,我凭什么听七叔你的?”萧绎以此为借口,命世子萧方等率两万精锐军队南下攻打长沙。萧誉英勇善战,并且很得人心,萧绎军大败,世子萧方等淹死,连尸体都没有找到。萧绎于是加派军队,让鲍泉领兵攻打湘州。

岳阳王萧詧从襄阳出兵救援河东王,结果被萧绎大将王僧辩打败。随后王僧辩挥师南下,将河东王萧誉杀死。萧绎与萧詧部下新兴太守杜崱是老朋友。杜崱担心萧詧失势,与他的哥哥杜岌、杜岸、弟弟杜幼安、侄子杜龛各自率领部属投降了萧绎。无奈之下,岳阳王萧詧割据襄阳,投靠西魏宇文泰,被封为梁王。西魏派杨忠率军救援萧詧,萧绎派曾经的勤王军大都督柳仲礼出战,结果被打败。柳仲礼被俘,最后投降西魏并终老北方。萧绎害怕杨忠攻打江陵,于是送儿子萧方略为人质,与西魏讲和。柳仲礼的事迹,可见这篇文章:性情大变的将军,千古疑云柳仲礼:从拼死奋战到坐看京师失陷

文章图片3

湘东王麾下大将 王僧辩

在接连杀死自己两位侄儿、逼走一位侄儿后,萧绎又盯上了自己的六哥,邵陵王萧纶。此时侯景大将任约率大军攻打寻阳王萧大心,邵陵王萧纶派军支援。自从邵陵王萧纶、南平王萧恪、寻阳王萧大心三王结盟后,实力逐渐增强。萧绎担心邵陵王萧纶会与自己争夺皇位,于是派王僧辩、鲍泉率军一万从背后偷袭江州、郢州。要说侯景在占领建康后日益做大,湘东王萧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萧纶听闻萧绎从后偷袭,无奈说道:“我别无所图,一心消灭侯景。湘东却以为我要和他争皇位,如果开战,怕是贻笑千古。受俘虏,我是无法接受的。我还是逃吧。”说罢,他不顾众将出战的请求,出逃,后来投降北齐,被北齐封为梁王。萧绎听说后,又与北齐讲和,使北齐放弃援助萧纶。萧纶后来走投无路,准备进攻被西魏占领的安陆,结果杨忠将其击败。由于之前杨忠抓住柳仲礼后,对其礼遇有加。结果柳仲礼到长安后却诬告杨忠私分钱财,导致杨忠十分厌恶南朝将领,直接将萧纶斩杀。

在湘东王萧绎认为“安内”了以后,终于开始“攘外”了。他先派大将徐文盛为大都督,率军抵抗侯景大军。徐文盛先胜后败,于是萧绎向西魏宇文泰求救,以割让汉中、南征为条件,强命梁、秦二州刺史萧循回江陵。萧循不愿意割土,于是向益州的武陵王萧纪求援。萧纪派杨乾运救援,结果失败。西魏太师宇文泰派大将军达奚武率军三万,尽取剑阁以北地区。此事,让西魏彻底看到了南梁的乱相,也点燃了西魏染指四川大地的野心。

而湘东王萧绎是不会在乎这些的。他加派军力,以名将王僧辩为大都督,率领王琳、裴之横等名将,又以胡僧祐、陆法和为援军统帅,精锐尽出,于巴陵一战将侯景军打的大败。一向玩弄权术的萧绎终于展示了自己军事统帅才能,在此战中表现得从容镇定,调度有方,一举扭转了局势。之后,萧绎派王僧辩率领王琳、杜龛、杜崱、侯瑱、裴之横等大将,汇合交州刺史陈霸先,一举收复建康,持续四年的侯景之乱被萧绎平定。巴陵之战和收复建康之战可详见这两篇文章:

侯景之乱的转折点,真正的对手:湘东王萧绎与“巴陵之战”侯景的灭亡与“太清之难”的影响:“六镇起义”之后又一历史拐点

王僧辩在出征之前,曾经问萧绎:“平定侯景后,嗣君(指萧栋)恢复君位了,不知道该奉行什么礼仪?”萧绎回答道:“六门之内,自极兵威!”六门,指的是建康宫城,即台城的六门。萧绎这是暗示王僧辩要杀萧栋。王僧辩不想在史书上留下恶名,于是说:“讨伐侯景,义不容辞。成济之事,另派他人。”于是萧绎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心腹,宣猛将军朱买臣。等到攻破建康后,萧栋和他的两个弟弟都被朱买臣沉入江中。

南梁承圣元年(552年),在消除一切竞争对手,并借着平定侯景之乱的巨大威望,湘东王萧绎在江陵称帝,史称梁元帝。南梁看似中兴了,然而这个朝廷实力很弱,仅有巴陵以下到建康一线,蜀地在武陵王萧纪掌控中,岭南被宗室萧勃占据。也就是说地盘比三国时期孙吴的地盘还要小。经过战乱,萧绎的梁国登记在册的百姓仅存三万户。

文章图片4

梁元帝萧绎像

三、刻薄寡恩,与武陵王争皇位,致使益州失陷

如果说,在承圣元年之前,梁元帝大玩“权力的游戏”,并且玩的很顺利,那么承圣元年后,元帝就已经有玩崩的趋势了。梁元帝这个人,前面通过他的性格介绍可以看出,是阴毒之人。阴毒之人多刻薄寡恩,而这一点,元帝手下诸将是深有体会的。

当初,萧绎派王僧辩、鲍泉二人共同攻打河东王萧誉。王僧辩考虑到部下还没到齐,请求延缓出征。萧绎立刻怀疑王僧辩是要骑墙观望,大骂道:“你是要和叛贼结成一伙吗?”说罢,挥剑砍伤王僧辩大腿,王僧辩立刻昏厥。萧绎还不解气,将其下狱。后来王僧辩的母亲亲自登门谢罪,萧绎才将其放出。结果鲍泉单独领军出征后迟迟拿不下河东王,萧绎大怒,列举了鲍泉十条大罪,让王僧辩去将鲍泉抓回来。估计王僧辩对于这个命令也是一头雾水,将鲍泉抓捕后反复对鲍泉解释,说这是萧绎的命令,绝不是他的本意。后来萧绎怒气消了后,又将鲍泉释放。萧绎的喜怒无常,可见一般。

而最莫名其妙的要数王琳。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看,王琳都是对萧绎最忠心的将领。王琳出身会稽武世家,从小就在萧绎身边长大,是心腹中的心腹。平侯景之战,湘东系诸军中,王琳和杜氏诸将代表人物杜龛并列,功居第一。进入建康后,王琳部纵兵抢掠。自侯景之乱起,无论侯景军还是南梁诸军,军纪就没好过。王僧辩的直属部众一样烧杀抢掠,并且火烧太极殿。王僧辩害怕萧绎怪罪,就秘密奏报萧绎,说是王琳的过错,请求杀掉王琳。结果,萧绎不加细问,就派人去缉拿王琳,并杀了王琳的副将殷晏。王琳很得军心,听闻王琳被下狱,其直属部队在长史陆纳据湘州造反。其实陆纳并不想造反,他们只是为了王琳不被杀而已。萧绎于是调司徒王僧辩(已经是新朝三公了)、右卫将军杜崱、平北将军裴之横和宜丰侯萧循一起讨伐陆纳。

结果就在这时,萧绎最大的威胁,坐镇益州的武陵王萧纪,率大军东出。

文章图片5

武陵王萧纪

武陵王萧纪,是梁武帝第八子,武艺韬略过人。自东晋以来,蜀地早就不是汉末的天府之国了。二百年间,战乱频繁,有“天下未乱蜀先乱”的说法。而自打萧纪镇守蜀地后,十七年间,萧纪开疆拓土,向南拿下宁州、越嶲,向西直通吐谷浑。对内发展农业、纺织、盐铁,对外与邻国开展贸易。在萧纪的治理下,蜀地重现天府之国,萧纪麾下光骑兵就有万余。武帝就非常喜欢萧纪,特许萧纪不留人质,世子萧圆照一同入蜀。

萧纪听说萧绎讨伐起兵讨伐侯景,十分不屑,他说:“七哥是个文人,哪能匡扶社稷!”于是派世子萧圆照率军三万征讨侯景。萧绎派军拦住蜀军,修书萧纪道:“八弟你要镇守好蜀地,侯景我自己就能消灭,我们之间的疆界就按照孙权、刘备的疆界来划分即可。”于是萧圆照兵屯白帝城。这也是为什么萧绎在巴陵之战后,没有派大将陆法和东征建康,因为陆法和一直在荆州盯着蜀军。而萧绎又私下里夺取了西阳太守、萧纪次子江安侯萧圆正的一万军队。于是萧绎、萧纪兄弟俩开始了暗中争斗。

梁武帝驾崩后,萧纪被属下拥立,在成都登基称帝。比萧绎称帝还要早半年。承圣二年,萧绎将侯景已平的消息告知萧纪。结果,信使被萧圆正截获。萧圆正怕就此失去当皇太子的机会,于是对萧纪说:“荆州已被侯景攻破,父亲快来。”于是萧纪率大军火速开拔。蜀民彪悍好斗,而萧纪的蜀军战斗力十分强大。萧绎惊恐万分,于是做了一件惊世骇俗之事:修书宇文泰,请求宇文泰攻打益州。此乃开门揖盗之举,但萧绎已经是第二次这么做了。

宇文泰苦于关陇之地狭小,无力与北齐、南朝抗衡久已。接到萧绎的来信,大喜道:“夺取蜀地,制伏梁朝,就在此一举了!”但是西魏诸将都认为萧纪兵强,蜀地难攻。只有宇文泰的外甥尉迟迥认为此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胜。于是宇文泰派尉迟迥率甲士一万,骑兵一万,突袭蜀地。萧纪麾下大将杨乾运与萧纪不和,暗中打开剑阁大门,西魏军势如破竹,直抵成都。此时,成都只有守军不到万余。萧纪听说大本营成都被围,想回军救蜀。但是太子萧圆照立劝打败萧绎后再回蜀。萧纪于是继续进军。萧纪的军队有多强大呢?史载,萧纪的战船把整个长江江面都遮蔽住了。如此强大的军队,却用于内斗,宇文泰估计做梦都是笑醒的。

萧纪军队势不可挡,陆法和连连告急。无奈之下,梁元帝萧绎启用在牢狱中的侯景旧将任约、谢答仁。同时放出王琳,让其招降在湘州的部署陆纳。武陵王萧纪有个问题,贪财。他将黄金打造成金饼,共一万个,又拿出银饼五万个。每次作战,都以此奖励士卒,但是战后又不兑现。于是蜀军前有荆州军,后有西魏军,士气日益低下。萧纪看到士气已衰,于是向萧绎求和,准备回师救援成都。原本萧绎不断求和,都被萧纪拒绝了。此时萧绎知道蜀中即将沦陷,于是又拒绝求和。不久,任约、谢答仁、樊猛率军大败萧纪,樊猛受了元帝的指示,将萧纪杀死。梁元帝萧绎取消了萧纪的族籍,另外赐他姓饕餮氏。并且将自己的侄子萧圆照、萧圆正活活饿死。萧纪战死后,成都投降,短短数月之间,西魏彻底占有了益州。

四、玩崩了的“权力的游戏”:读万卷书,却终成江陵之囚

战胜萧纪,是梁元帝萧绎最后的巅峰。之后,他就开始接连犯错。他犯得第一个错,就是定都江陵。

梁元帝最初想定都建康。结果以胡僧祐为首的原湘东王幕府出身的文臣武将,都说建康王气已尽,应该定都大本营江陵。当时王僧辩等大将都在外地,所以胡僧祐是江陵首臣,说话很有分量。而出身江左的黄门侍郎周弘正、尚书右仆射王褒(出身琅琊王氏)却说:“圣驾不入建康,百姓还会认为陛下是王爷而已,请回建康定都。”结果,二人遭到了荆州出身众臣的讥讽。这时候,近臣朱买臣劝道:“陛下,我也是荆州人,难道我不想陛下留在荆州吗?但是宗庙社稷在建康,荆州是军事重镇,但不是帝王居所。定都江陵,是臣子的富贵之计,而不是天子之计,请定都建康。”梁元帝看到大臣争论不休,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占卜吉凶。术士说去建康不吉利,梁元帝于是定都江陵。

然而,定都江陵是大错特错。当时的南梁国土大为缩水,建康和江陵,实际上都是前线。但是建康虎踞龙盘,有长江天险,又有军事重镇京口依托,自古没有拿下荆州就直接想跨江攻击建康,成功的例子很少。但是江陵却不同,江陵无险可守,最主要的是,他和重镇襄阳共享长江。而此时的襄阳,却在敌对的岳阳王萧詧手中。

文章图片6

巅峰南梁和梁元帝的南梁

而萧绎犯得另一个错误,则是致命的。当时,王僧辩驻建康,陈霸先镇京口,二人负责下游江左的防御,主要防备北齐。陆法和镇守在郢州,侯瑱在南豫州。而最为忠心的王琳,居然被派去镇守岭南。原来岭南的广州刺史萧勃,认为自己的官职不是梁元帝任命的,很是害怕,主动要求内附。而梁元帝当初是迫于无奈才放了王琳,如今还是对其很是猜忌,于是就让王琳去岭南镇守,接替萧勃。王琳知道后,大为失望,对元帝近臣李膺说:“我王琳平民出身,全靠皇上提拔才有了今天。如今天下未定,让我去岭南,一旦有事,我想出力也出不了。皇帝为何对我不放心?我难道还能和皇帝争皇位吗?请让我去前线镇守雍州。”李膺虽觉得他说的对,但是不敢奏报给元帝。

就这样,在江陵的梁元帝看似两臂强大,却把自己的胸膛完全暴露在了西魏和萧詧的攻击之下。当时梁元帝礼待北齐,却轻视西魏。他言辞傲慢的给宇文泰修书一封,要求宇文泰归还侵占的土地,按照昔日旧疆划分国界。宇文泰大怒,于南梁承圣三年(554年)十月初九,亲自为大军践行,派柱国大将军于谨为统帅,率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率军五万从长安出发,经萧詧的襄阳,直扑江陵。

接到西魏出兵的消息,梁元帝和手下大将居然不信,尤其是侍中王琛上一年曾出使西魏,宇文护对他彬彬有礼,因此王琛说宇文泰必定不会进攻南梁。儒雅的梁元帝此时正在江陵举行盛大的文化沙龙,亲自讲着《老子》,直到十八日听闻西魏大军已至,才停止讲学,急忙派人召王僧辩的大军回援。奇怪的是,驻扎在郢州的陆法和率先带兵救援,却被萧绎一纸诏书拦回,让其守好郢州。陆法和知道大势已去,回到郢州穿着丧服,坐等江陵失陷的消息。

要知道,从襄阳攻打江陵是极其方便的。西魏大军在襄阳萧詧处补充后,二军合为一处,顺江而下,半个月就渡过了汉水,占领江津,截断了元帝萧绎的东归之路,随后兵围江陵。朱买臣、谢仁达拼死一战,杀死魏将胡文伐,这是江陵之战中南梁军唯一的一次胜仗。任约率军赶来,但被挡在长江南岸,无法过江。夜里,梁元帝登上凤凰阁,远望城外密密麻麻的西魏军,叹息道:“看来,这次注定要失败了。”随后,众将多次出战,始终无法突破西魏军防线,大将胡僧祐战死。元帝几次派人冲出去召唤王僧辩大军,但是后者音信全无。其实王僧辩此时可能已经无心救援一向凉薄的元帝。就算有心救援,也来不及了。

因为,在西魏凌厉的攻势下,江陵城破了。西魏军从长安出发,仅用时一个月,就攻下了南梁都城江陵,太快了。而岭南的王琳听闻江陵被围,日夜起兵北返,结果此时也才赶到长沙。梁元帝终于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

大势已去的梁元帝萧绎,将自己收藏的古书十四万卷全部焚毁。在没有印刷术之前,书籍都靠手抄。梁元帝一生爱书,收集到的基本上是孤本。此次焚书,基本上将传世精华一扫而空,是中华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之后,萧绎准备跳到火里自杀,被拦下后,让大臣写降表。谢答仁、朱买臣进谏说:“城里还有精兵五千,我们二人誓死保卫陛下突围出去,只要渡过长江就可以去任约军中,东山再起。”但是梁元帝是个文人,不善骑马,于是说:“不会成功的,徒增羞辱罢了。”谢答仁当即表示亲自保着萧绎冲出去,结果大臣王褒说:“谢答仁是侯景党羽,不可信任。”谢答仁又请求率军队防守内城,守卫萧绎等待援军。结果王褒再次阻止,元帝于是不让谢答仁进入宫殿。谢答仁气的吐血,夺门而去。没想到,最后想要拼死保护梁元帝的,居然是侯景旧臣。而说谢答仁不可信任的王褒,却极尽谄媚之事。身为顶级门阀琅琊王氏王导的直系后裔,他在给于谨的信中署名为:柱国常山公(指于谨)家奴王褒。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讽刺。

文章图片7

梁元帝焚书

投降后的萧绎,被西魏武士押着向于谨跪拜。随后,岳阳王萧詧将其关入黑帐之中,极尽羞辱。有人问萧绎,为什么要焚书。萧绎回答道:“我读万卷书,尚且亡国,所以烧了它!”萧绎至死都不认为自己有错,而是将其归结为读书过多,殊为可笑。随后,萧詧用土袋将七叔萧绎压死。太子萧元良、始安王萧方略、桂阳王萧大成等都被萧詧杀死。

而比起梁元帝,更惨的是江陵全城的百姓。于谨将南梁各种皇家器械、珍宝悉数运走,同时将上至王公大臣贵族,下至全城百姓掳走,发回长安做奴隶。在侯景之乱后,南朝衣冠再次尽归中原,南朝国运至此彻底衰落,无可挽回。直到十七年后,周武帝宇文邕才下诏,江陵“官口”,一律免为奴隶,成为百姓。“官口”,指的是皇室的奴隶。而其他赏给将士的江陵百姓则一直在长安做奴隶。这都是梁元帝萧绎做的孽。

梁元帝萧绎,起于不义,靠权谋残害宗室,谋夺神器。然而仅仅过了三年,他就从中兴之主成为江陵之囚,这都是他的阴毒刻薄所致。当年在建康之战中被侯景一箭吓跑的大文学家庚信,此时正出使西魏,在长安目睹故国亲友、南朝衣冠人物沦为奴隶的惨状,哀伤之下做了《哀江南赋》,为千古之绝唱。赋中一句“若江陵之中否,乃金陵之祸始。虽借人之外力,实萧墙之内起”,更是一语中的,点出了南梁自侯景之乱至梁元帝败亡的真相。“祸起萧墙”,实为历史之鉴。然而后世却依旧不乏梁元帝萧绎般的人物,忙于内斗,却终为他人做嫁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