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是书法哲学式表达,是写意的终极追求,也是至高意境![]() ![]() ![]() ![]() ![]() ![]() ![]() ![]() ![]() ![]() ![]() 雄强之气是顶级审美气质,比漂亮珍贵百倍![]() 世人往往喜欢潇洒飘逸的流丽书风,其实雄健厚重有力量感的书法更耐看,更难得。 飘逸之风如剑,险峻爽利流畅;雄强之韵如刀,沉着痛快震撼。两种书法各有所长,各有所好,但大家都在追求柔美漂亮时,雄强霸气的风格显得特别可贵。 ![]() ![]() 雄强之气是如何造就的?有三点要素很重要: 一是字的造型以结实敦厚为主; 二是书写要有速度感和力量感; 三是笔画宜粗壮、苍劲,纵横捭阖。 ![]() ![]() 当然,雄健浑厚绝不是傻、大、墨、粗,而是像NBA球星奥尼尔、詹姆斯等暴力美学代表,是力量灵活兼具,以力量为主,“一力降十会”的灵活的“胖子 ”。 ![]() ![]() ![]() 如何领悟拙朴之趣![]() 《重剑无锋》 以二王为代表的萧洒飘逸之风历来是中国书法的主流风格,因其契合人类天生的审美倾向,席卷中国书壇千百年。 ![]() 《浑厚古拙》 ![]() 《守拙抱朴》 但真理的反面有时候不一定是谬误,而是一个更加深刻的真理。与萧洒飘逸相反的是拙朴纯厚,虽然一直以非流的形式生息发展,但这种风格的价值不亚于主流,正是一直有这种风格与主流相抗衡,才使得书法更加丰富多彩,不断创新发展。 ![]() 《古意幽然》 拙朴纯厚风格的美往往需要教育和训练才能认识和接受,很难被一见钟情,但其内涵更加丰厚,更耐琢磨和审视,甚至可以说这是萧洒飘逸的升级版。 ![]() 《龙行虎步》 ![]() 《至巧若拙》 ![]() 《朴拙》 当然不能简单地说两种风谁强谁弱。书法的好坏风格只是一个元素,两种风格都有高中低水平,到顶级水平时其实已经殊途同归,往往两种风格皆而有之,表现形式有以拙为巧的,也有形拙实巧、拙中藏巧的,最高级的当然是大巧不工、至巧若拙。 ![]() 《荷风惊浴鸟,桥影乖行鱼》 ![]() 《守拙》 ![]() 《重剑无锋》 ![]() 《华顶归云》 意在笔先,书画相得![]() ![]() 少年时代曾经疯狂地痴迷吉它,对其空灵磁性的音色和颓废不羁的气质一见钟情,一发不可收。很长的岁月里,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脸,而是弹一首吉它曲。 ![]() 深入学习后,才知道吉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名家辈出,曲风丰富多彩,经典名作数不胜数。我偏好古典吉它,最经典的古典名曲也曾一一攻克过,超级喜欢《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那种幽远空寂的感觉。 ![]() ![]() 再后来,年纪大了,工作忙了,热情逐渐退却,至今已有N多年未摸弦了,但吉它为我打开的音乐之窗始终开着。 ![]() 一组书画影结合的《琴心》致敬远去的青春,琴不弹了,琴心似乎依然还在。 ![]() ![]() ![]() ![]() ![]() ![]() 气势为雄,节奏为王![]() 《空山新雨后…》 笔墨当随时代。书法界提倡崇古尚古,以有古意为上,其实崇古尚古不应该完全跟着古人走,而要古为今用,表达自己的情感。 ![]() 现代人的书法应该有现代审美意识和笔墨情感。在书法失去实用场景后,应该重点追求视觉效果,追求谋篇布局的气势和节奏,创造现代主义的视觉艺术。 ![]() ![]() ![]() 《晚来秋…》 ![]() 《大江东去》 ![]() 气韵生动方为高格![]() 《琴棋书画剑,诗歌茶酒花》 ![]() 《新奇》 ![]() 《大江东去》 ![]() 《情驰神纵,润色花开》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窗前江海,笔底云烟》 ![]() 《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心静自然凉》 ![]() 《琴棋书画剑,诗歌茶酒花》 ![]() 《笃行致远》 ![]() 《禅意空间》 意趣超越美丑,比漂亮更重要、更高级![]() 《福》 书法把字写漂亮重要么?当然重要,书法的漂亮就像女子的颜值一样重要。书法写得漂亮才能吸引观者去看、去品、去学习,如果面目可憎,哪怕再有内涵也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应该说"漂亮"是书法训练的第一关,这一关过不了,很难迈上更高的层级。 ![]() 一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一一《醉月楼》 把字写漂亮虽然很重要,但不是书法的最终目的,甚至不是书法中级阶段的目标。所以,书法圈内说谁的字很漂亮,不仅不是赞美,反而是一委婉的贬低,或批评,其潜台词是:书法水平刚过第一关,还没完全超越初级阶段。 ![]() 《如是我闻》 ![]() 一一《于意云何》 漂亮往上再登一层级就是意趣。意趣是一种主观感觉,很难言传,其含"味道"、"意韵"、"神采"之意,也含“有想法"、"有内涵"、"有趣味"之意,但又不全是。如果用女子来类比,意趣相当于女子气质风韵,是腹有诗书外现的神采,是通透世事后的笑对人生。这样的女子当然更值得深读和欣赏。 ![]() 《云淡风轻》 ![]() 一一《坐看云起时》 书法要进入有意趣层级并不容易。意趣比漂亮更高级,但追求意趣不能把漂亮的基础弄丢了,否则就会走火入魔变成丑书。这也是当前丑书横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绝大多数“丑书”大师先前都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只是后来为了追求意趣、显示个性、搏得眼球,以创新的名义胡写乱抹,走火入魔越写越丑。 ![]() 一一《春江花月》 ![]() 一一《禅意空间》 当然,丑书现象很复杂,网络暴民肯定的美书不一定真美,网络暴民批判的丑书不一定真丑。有的美需要学习训练,需要专业积累,需要审美眼光才能发现和欣赏,专业审美和大众审美很多时候是存在着巨大鸿沟的。 像王羲之一样雅俗共赏当然好,但真正做到雅俗共赏非常难。另一方面,不雅俗共赏又如何?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作品让一个人读一千遍,远比让一千个人读一遍更难得,更可贵。 ![]() 一一《龙》 噫,满纸云烟意,青眼知谁人? ![]() 一一《室雅乾坤大,心静天地宽》 ![]() 一一《福》 书法的另类思维,以书为主的书画融合![]() 没有外面的喧嚣 没有内心的烦忧 没有目标的急迫 世界恬静地 浑然地存在着 ![]() 没有过去的遗憾 没有未来的惶恐 没有现在的急迫 时光谧静地 舒缓地流淌着 ![]() 没有物欲的期盼 没有誉名的累赘 没有生存的压力 心灵虚静地 平和地徜徉着 ![]() 放开 放松 放下 眼耳鼻舌身意 不执于实 也不执于幻 ![]() 淡定 淡化 淡然 色声香味触法 不执于有 也不执于无 ![]() 如此书法 如此空间 如此禅意 没有悲喜 没有美丑 没有虚实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 ![]() 书法+美女,美美与共?还是另类丑书?![]() 《禅意空间》 ![]() 《风月无边》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春江花月》 ![]() 《清风雅韵》 ![]() 《醉墨》 ![]() 《我行我素》 ![]() 《卧云听泉》 ![]() 《清风出袖》 ![]() 《天高云淡》 也可以活色生香![]() 给书法加点料,让画面活色生香起来,可以么?我想应该可以。 ![]() 《卧云听泉》 这种装裱很另类,但似乎很养眼,似乎美女与书法相得益彰。这算不算创新?这是丑书还是美书?不知道,也不在意。 ![]() 《不知老之将至》 ![]() 《坐看云起时》 ![]() 《心无挂碍》 ![]() 《心旷神怡》 ![]() 《清风傲骨》 ![]() 《云烟》 ![]() 《翰墨芳华》 ![]() 《耕云种月》 斗方之间乾坤大![]() 书法作品幅式中我最爱斗方,总觉得斗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装饰性,和现代建筑,现代的室内装修非常搭。 斗方幅式一般尺寸不大,但给人的感觉空间不小,似乎可以容纳天地万物,又好像通往艺术之境的一扇窗。 ![]() ![]() ![]() ![]() ![]() ![]() ![]() 书法除了丑书,还有出路么?毛笔失去书写记录功能已经很多年了,但书法群体依然很庞大,关心、关注书法,喜欢书法,提笔弄墨的人还非常多,但这个群体新鲜血液注入的流量越来越小,群体年龄结构不可避免地走向老龄化。 ![]() 毛笔失去实用功能和场景后面临的挑战非常巨大,说生死存亡一点都不为过。现在也许还好,三、四十年后书法五、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这批人走了以后,书法将面临断崖式下跌的危险。 ![]() 其实,就目前而言书法的实用场景与文化地位,与2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言。20年前机关选调人才甚至首先要看字写得怎么样,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和美术字甚至都可以开公司养家糊口。电脑普及后,字漂亮不漂亮在选人用人时已毫无影响。 ![]() 书法艺术市场也在加快萎缩,除了一些名气大,江湖地位高的可以卖钱发财,大多数只能靠教小朋友,开辅导班赚钱。好多书画店老板都在感叹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随着实用场景和书法艺术市场的下滑,教学市场最终也会成为无源之水。 ![]() ![]() 这几年,如果没有展览体、没有丑书现象引起的舆论风潮,书法的存在感会更加弱。所以,书法的问题不是丑书大行其道的问题,而是书法失去了实用功能和场景后如何融入现代社会,融入现代生活,融入下一代,下下一代青少年的问题。 ![]() 书法失去了实用功能和场景后,再按照老祖宗的法子去传承,去发展,肯定行不通,以书法为主要元素向视觉艺术突破,也许是仅有的少数出路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曾翔、王冬龄、王庸等丑书代表,刘洪彪、张旭光等流行书风代表,以及重形式、重装饰的展览体都有意无意顺应了书法向视觉艺术转型的趋势。 ![]() 每一个书者都不希望书道没落,都希望书法在生死存亡面前能够华丽转身,实现新的创新发展。所以,不要急着以卫道士的面目去讥讽、打击、谩骂所谓的丑书、展览体,而要探索书法失去了实用功能和场景后如何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这才是大问题! ![]() 有的丑得漂亮,有的漂亮得丑![]() 似乎全国人民都议论丑书现象,有书法圈内的,有书法圈外的,也圈边缘的。议论之热闹,舆论之汹涌世所罕见,有痛心疾首的,有奔走呼号的,有义愤填膺的,也有语重心长的,好言相劝的…… ![]() 议论虽然热闹之极,但什么是丑书,概念模糊,界线模糊,甚至你之丑书为我之美书,完全对立,所以丑书之议论不仅闹哄哄,还一片乱哄哄。 ![]() 在我看来,书法有的丑得好看,如王庸、沃兴华、曾翔等丑书代表的作品,古代颜真卿的《祭侄稿》《裴将军》,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 ![]() 这些作品,初看丑,多看美;粗看丑,细看美,有笔有墨有法,有味有韵有趣,经得起端祥,经得起琢磨,是丑得好看。 ![]() ![]() 书法也有漂亮的丑,如馆阁体,印刷体,田格体等…… 这些作品,墨色黑亮光溜,笔画布排均匀,用笔稳妥刻板,千笔一法,千字一面,初看美,多看腻;粗看美,细看寡淡无味,经不起端详和推敲,是漂亮的丑。 ![]() ![]() ![]() 当然,我也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丑书的议论一时半会是平息不了的,只盼圈里圈外圈边缘的人,多一份包容和理解。美丑标准千人有千种,各美其美,各安其美就好。 ![]() ![]() 让岁月缱绻在翰墨芬芳里![]() 对有的人来说,书法是了解文化的一扇窗户; ![]() 对有的人来说,书法是修炼心性的一条途径; ![]() 对有的人来说,书法是获取名利的一个手段; ![]() 对有的人来说,书法是人生社交的一方平台; ![]() 对有的人来说,书法是求道悟真的一种方法; ![]() 对我来说,上述功能都不在意,都无所谓,书法于我就是喜欢,我就是愿意在笔墨纸砚中静静地消磨时光,让岁月蹉跎在翰墨芬芳里。 ![]() ![]() ![]() 书法与NBA之间的奇联异想![]() 本人两个大嗜好,一是写字,二是看NBA,两者是我消磨时光主要方式。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但因为两个领域在我脑子里频繁切换,时间一长,竟然也关联起来,经常有意无意地把两个领域的明星大咖对应起来。 ![]() 乔丹好比是王羲之,篮球之神对应书圣,历史地位相仿,影响力相仿,风格潇洒飘逸,劲爽流畅也相仿。作品:乔丹的两个三连冠好比《兰亭序》…… ![]() ![]() 詹姆斯好比是颜真卿,历史地位相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风格特点相仿:暴力美学,雄浑强健,霸气侧漏;作品:詹姆斯的热火两连冠好比颜真卿的《多宝塔》《争座位》,在骑士的一冠惊天地泣鬼神,犹如颜真卿的《祭侄稿》…… 还有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颜真卿实力在王羲之之上,也很像。 ![]() ![]() 科比好比王献之,跟王羲之一脉相承,风格更加风流潇洒美如画。 ![]() 拉赛尔好比李斯,贾巴尔好比钟繇,张伯伦好比张芝,魔术师好比张旭…… ![]() ![]() ![]() 行走在丑书的边缘![]() 当今书坛最热的词莫过于“丑书”,丑书不仅是一个话题,甚至成为了一种现象。 ![]() 丑书现象其实很复杂,表面看是大众审美与专业审美出现了大的裂痕;背后是书法基本失去了实用场景,书法的继续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西方审美和哲学不断融入,网络社会夺眼球抢流量等多种力量冲突挤压下,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 ![]() 丑书代表人物有邵岩的射墨、有曾翔的吼书、有王冬龄乱草书,还有其他双管齐下,甚至五管齐下,杂耍式的表演式的书法,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有的甚至把颜真卿的《祭侄稿》《裴将军帖》,王铎的书法都归为了丑书,令人愕然。 ![]() ![]() 其实,中国书法真正问题,不是丑书现象。我认为:丑书并不都丑,并不都真丑,很多是有益的探索,甚至是艺术的突破,比如王冬冬龄的乱草书,虽然暂时未到大众的认可,但这探索值得肯定和赞许的。审美是分层次的,也是需要教育的和时间沉淀的,真正的好东西还是会留下的。 ![]() 中国书法真正的问题是:失去了实用场景后,书法如何继续和创新?相比这大问题、大挑战,丑书现象只是书法发展史的小浪花,不足挂齿。 ![]() ![]() 事实上,在书法发展的历程,丑书现象出现过无数次,这是书法在继承和创新这对矛盾对立统一过程必然出现的现象,新事物在得认识和理解之前常常不被接受。好在时间会解决一切,差的东西无论当时如何热闹,终究会被淘汰,好的东西则必然得赏识和传承。 ![]() ![]() 作为书者,面对汹涌澎湃的声讨丑书舆论,很难淡定如初。丑书就像是一个大坑,不能掉进去,但最美的花恰恰在坑边上。所以最好办法法就是:敢于坑边走,但坚决不掉坑、不跳坑,当然以丑搏眼球抢流量另当别论。 ![]() ![]() ![]() 书法漂亮不难,难的是有笔墨、有气场、有趣味、有个性![]() 书法漂亮不难,难的是有笔墨、有气场、有趣味、有个性。这“四有"一直是我的书法追求。 ![]() ![]() 几十年来游笔戏墨,乐在其中,苦在其中,痴在其中。 ![]() ![]() ![]()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字糟糕透顶,寸步难进,郁闷而灰心;有时候则觉得天下无字,唯我可观,得意而忘形。 ![]() ![]() ![]() 如此反反复复,年年岁岁,不知不觉已两鬓染霜。现在写字成了一种休息,一种休闲,几日不用笔墨,心里就空荡荡的,心也无法安放。 ![]() ![]() ![]() ![]()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艺无涯,书法无涯。吾书不求名,不求利,若能得三两知己,谈书论道,烹茶饮酒,围炉诗话,幸莫大焉! ![]() ![]() ![]() ![]() ![]() 书法的霸气从何而来?![]() 《得意忘形》 有些书法作品,看起来气贯长虹,霸气侧漏,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感。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让书法具有霸气,可以加强五大要素修炼: ![]() 《得鱼归》 笔画宜粗壮遒劲,主笔突出; 字形宜开张超迈,对比强烈; ![]() 《知行合一》 笔速宜快速干脆,时带枯劲; 内容宜语义相关,形意相得; ![]() 《醉》 性格宜大气痛快,人书相济。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临帖时可以选择《西狭颂》、《石门颂》、《麻姑仙坛》等讲究气势的帖,练眼练手修心。 ![]() 《得鱼忘筌》 ![]() 《知行合一》 ![]() 《书法之道,得意忘形》 如何创造书法的音乐美?![]() 《箜篌引》局部 创造书法的音乐美包括旋律、节奏和乐章三大要素。 ![]() 辛弃疾疾《永遇乐·北固亭怀古》 一、创造旋律 书法的旋律就是气脉。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形成顺畅的连贯性,同时空间分割具有较好的通透性,气脉自然就产生了。气脉看似玄妙,细心观察,还是有迹可寻,只是语言很难说清楚。 ![]() 《石破天惊》 本人经验,行草书形成气脉关键是: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去写,而要整行整行去写,或者是把一行当成一个字去写,要特别注意消除印刷体式的颗粒感,算子感。 ![]() 《清平乐·六盘山》 二、创造节奏 用墨用笔讲究有一定规律和变化,形成节奏。节奏之玄妙在于既有规律又有变化,是规律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律。光有规律没有变化就“状如算子”,光有变化没有规律则杂乱无章,也谈不上节奏。 ![]() 《昆山玉碎》 制造节奏的要素有轻重、大小、粗细、方圆、浓淡、断连等,每一对矛盾都可以形成类似音乐的鼓点。 ![]()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三、创造乐章 章法安排要有"发生、发展、高潮、结尾"。整幅作品较明显的浓区淡区、疏区密区、连区断区等,不同区域又是用墨用笔自然产生,合理衔接,构建相对完整的故事。如果章法还能与书写内容含义相重叠,相映照就更加高妙。 ![]() 《吴丝蜀桐》 四、基本功训练 创造书法音乐美,最依赖的是用笔用墨结字的功力。结字上,要尽可能掌握字的各种写法,同一结体还要具有写粗写细、写大写小、写方写圆、写密写疏、写简约写繁复等能力。只有用笔用墨结字的能力足以创造各种变化,才谈得上创造旋律、节奏和乐章。 书法本有道,只留有心人。 ![]() 李贺《箜篌引》 ![]() 《长相思》 书法为什么必须过漂亮关?![]() 辛弃疾《贺新郎》 漂亮是书法的第一感,也是书法审美的核心要素之一。书法的颜值如女子的颜值,有颜值无内涵依旧可取,有内涵无颜值难入眼,更难入心。 ![]() 《甚矣,吾衰矣》 书法训练首先要过漂亮关。字漂亮不漂亮,反映书者的审美能力,对用笔用墨结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一般来说,对用笔用墨理解到位了,单纯把字写漂亮水到渠成,并非难事。 ![]() 《琴棋书画剑》 但漂亮也有等级,高级的漂亮很难,而且越往上越难。就如登山,海拔三千米,正常人都能达到,四千米则有少部分人有高原反应,五千米有近半数人过不了,六千米只有少数人能抵达,七千米以上只有极少数专业训练过的运动员或天赋异秉的天才可以抵达,8千米以上只有天才中的天才能够登上。 ![]() 《千里之行》 漂亮1.0版:4000米以上海拔 把字写得匀称、协调、好看,舒服,就是书法漂亮1.0版本,相当4000米以上的山峰。字的面貌明显跟一般人不同,一看就是练过的,用笔用墨比较讲究,笔法、字法、章法已成体系,基本上技巧已较完善。 ![]() 漂亮2.0版:5000米以上海拔 漂亮的基础上形成个性,漂亮得不一样,是具有辨识度的漂亮,也就是说有书家自我面貌,这就是漂亮2.0版本。相当于五千米以上山峰,大部分人登不上这么高。五千米大致是专业与业余的分水岭,登不上的只能继续在业余里混,能登上的则可以吃书法饭。省以上书协会会员,太都在这个层面上。 ![]() 《雪意江南春》 漂亮3.0版:6000米以上海拔 在的基础上,再加文化内涵,笔墨有来历,有传承,有文化艺术素养,就是漂亮3.0版本,相当于六千米以上的山峰。能登上六千米的人,基本上都能在书法史上留下姓名或作品。陆机、王珣、索靖、智永、孙过庭、李邕、裴休、陆柬之、文征明、祝支山、张瑞图、傅山,何绍基、康有为。 ![]() 辛弃疾《贺新郎》 漂亮4.0版:7000米以上海拔 在3.0版的基础上,再加创新和历史性的贡献,就是漂亮4.0,相当于七千米以上山峰。钟繇、欧阳询、柳公权、诸遂良、米芾、苏轼、黄庭坚、赵孟頫、张旭、怀素、董其昌等人。 ![]() 《琴棋书画剑》 漂亮5.0版:8000米以上海拔 有传承、有文化、有创新,而且反映一个时代精神,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潮,形成新的审美哲学概念体系,至善至美,大俗大雅,这是漂亮5.0版,相当于八千米以上高峰。登顶者,或许只有书圣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王铎等寥寥数人。 ![]() 《琴心》 ![]() 《忆秦娥·娄山关》 书艺无止境,习者如登山。 书法如何打造阳刚生猛之气象?![]() 《千里之行始足下》 世人多喜潇洒俊秀,温文尔雅之风,而我独钟阳刚血性,英武霸道之气。 ![]() 《琴心剑胆》 如何打造阳刚生猛之气象呢? 首先,要善于蓄势,势足才能气壮,气壮则能酣畅淋漓。 ![]() 《惊天地泣鬼神》 其次,要果断杀入,用笔简洁、干脆、痛快,决不拖泥带水。 ![]() 《得鱼归》 第三,笔画衔接要连贯、顺畅,空间分割通透、灵活、多变。 ![]() 《宁波之美》 第四,用笔用墨要通过大小、粗细、浓淡、疏密、方圆等对比制造势差和变化。 ![]() 《天下江山第一楼》 第五,结字、章法要敢于大开大合,形成视觉压迫感和冲击力。 ![]() 《浙里风》 ![]() 《云深不知处》 书法真的需要走向现代化么?![]() 笔墨当随时代。 晋尚韵,背后是文明初醒的自由萧洒风潮;唐尚法,背后是大唐开明盛世的正大庄严气象;宋尚意,背后是朝庭轻武重文的极致文艺风范;清尚质,背后是民族受尽欺凌后的痛苦、迷茫和倔犟。 ![]() 当前,书法的实用场景正在快速消失,这对书法带来了生死存亡的挑战。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方式去继承发展,书法也许会面临慢性死亡。虽然现在书法爱好者群体依然庞大,但这个群体以80前为主,90后的比例很小,00后的比例更小。 ![]() 在有实用场景的情况,书法可以寄生在写字上,和写字一起发展,也不用特意去区分哪些是写字,哪些是书法。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写字没有了,至少毛笔写字实用场景基本没了。 ![]() 书法脱离实用场景后,需要对书法的本质重新审视,重新认识,重新定义。书法的实用功能和场景基本消失之后,书法的装饰性和艺术性,也许是书法可以继续存活的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空间。 ![]() 新的形势,需要新的思维。书法的表现形式需要注入现代感,让书法成为装饰、营造现代建筑空间,生活空间,虚拟空间的重要角色、重要元素。 这也许是现代书者的使命,也是现代书法得以比肩晋、唐、宋的机遇。 ![]() 如何展示条幅魅力?![]() 古人根据书法的使用场合不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作品样式,常见的幅式有:尺牍、条幅、对联、横幅、斗方、扇面、册页、手卷等等。 ![]() 其中,我觉得条幅是最有魅力的幅式之一。现存最早的条幅是南宋的吴琚所作。明代以后,建筑越来越高大,因此条幅的尺寸也越来越大。 ![]() 与册页、手卷、尺牍等案头作品不同,条幅要挂起来供人们欣赏,更讲究艺术性和装饰性。随着书法的实用场景正在快速消失,条幅装饰性和艺术性的优势也越来越突显出来。 ![]() 条幅的适应性很强,一方面,条幅可适用于书写各种字体、各种书法风格;另一方面,条幅既可以适应传统建筑空间,又适合现代建筑空间。 ![]() 卷轴式的条幅非常适合传统建筑空间,悬挂也极为方便。镜框,特别是无边框装裱的条幅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与时尚空间也十分搭调。 ![]() 条幅创作在章法上要注意充分发挥其特点,把气势做足。个人经验,条幅长宽比例越大气势越足,竖排最好1一3行,最好不要超过4行(小楷除外),每行字数10一20效果最佳。 ![]() 条幅创作最忌单调呆板,状若算子,因此用笔用墨要富于变化,至少要三、四种以上的节奏,形成多种矛盾冲突和对比。好的条幅可以为建筑带来强烈的空间张力和文化气息。 书法作品如何梳妆打扮?![]()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书法创作虽然主要讲究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但书写完成后的加工制作也很重要。恰到好处的装裱、装饰可以为作品添光增彩,相反则会让作品减分不少。 ![]() 装裱虽然只是为书画配套服务,但装裱本身也是一门技术,一门艺术。好的装裱要考虑字体的风格,悬挂空间的格调,甚至主人的喜好等各种因素,很考验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 在越来越讲究书法的装饰牲、艺术性的时代,装裱显得更加重要。哪怕网上晒字也要稍作装扮,不要素面朝天。网上有很多关于字画装裱的软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装几款。精心装裱,可以让你的作品面貌就会焕然一新,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 凡事过犹不及。书法装裱也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度包装和修饰。书法装裱如女子化妆,适度最美,过度浓妆艳抹则庸俗不堪,令人生厌。 ![]() ![]() 书法“式时代”的到来,及创作创新的三条“天规”![]() 妙韵偶得之 现代书法最大的进步或者说特征,就是讲究书法的形式感,这种审美特征可以名之为“式”。中国书法历史每一个重要的时期都会形成某种主流的审美倾向,如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质等等。种种迹象表明,书法“式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 书道不滞 中国书法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势”。势:简而言之是笔墨对比产生的压迫感、力量感和险峻感。而“式”的外延更广,式包含势,是多种势的组合,也可以说是更高级,更复杂的势。从势到式是艺术规律发展的必然,艺术总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回归简单,循环迭代,螺旋上升。 ![]()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为什么偏偏是现代人会尚“式”? 现代人讲究“式”是因为书法逐渐失去实用场景,不得不走向纯艺术道路,困中求变,困中图存的发展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所谓“丑书”泛滥背后的最主要原因。 ![]() 琴心 “式”作为书法的时代主流审美倾向和趋势,它有什么样特点?还有待我辈深入研究,系统论述,构建新的书法审美体系。不过在我看来,无论书法的“式”如何发展,有“三条天规”不可逾越。 ![]() 雅清风度 第一条:书法的笔墨性。书法首先是用毛笔或硬笔等工具写汉字。离开了这条,书法就不成其为书法。不管式如发展创新,不能脱离用笔墨写汉字的范畴。郝岩的射墨书法之所以不被接受,就是犯了这条天规。 ![]() 海上生明月 第二条:书法的可读性。虽然书法的实用场景正在消失,特别是毛笔书法记录信息的功能基本失去,但不并意味书法可以不讲规范乱写,甚至完全不可识读。无论如何强调书法形式感和艺术性,都不能丢掉可识读的原则,否则也不是书法。当然,可识读,不是说普通人都可识读(篆书和草书都需要专门训练),而是说书写要符合规范,经过训练的人可以识读。王冬龄的“乱草书”被网友讥为四大“丑书”,说到底就是为了追求形式感彻底抛弃了可识读性。 ![]() 龙虎山之风光,天下之奇绝 第三条:书法的书写性。这一条是书法与绘画的分界线。书法说到底是“写”而不是“画”。但现实中画字者比比皆是,甚至一些所谓的名家也在画字,所谓的“跪笔弹锋”完全是在画。当然画出的字也可以很漂亮,也有美感,但这种美感不是书法的美感,而是工艺的美感,不在同一频道。 ![]() 女娲炼石补天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