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 云丨我看《中国诗词大会》

 读在现场 2022-01-19

听说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将在今年正月初五播出,悠然神往之余,我不禁想到了去年看这个节目时的情景。

去年我看《中国诗词大会》是在四月份,当时节目已经进行到最后两期了。在这之前,先生有看过这个节目,并且对其称赞有加,好心向我推荐过,我不以为意。因为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小朋友,时间匆忙,看电视时间寥寥,再说当时我认为除了看电视,还有大把事情要做呢。想看诗词,把书翻出来即好,唐诗宋词元曲任意看到自己丢书逃跑,何必把有限的时间空耗在电视机前呢。

及至一个周末,先生在家调电视台,无意间恰好翻到《中国诗词大会》正直播。而我,恰巧经过电视机前,因此便有了眼缘。

第一眼所见是气质美女董卿,鬓发高挽亭亭玉立,俊眉修眼顾盼生辉,讲话口吐如莲,不愧央视第一当家女主播。第二眼是一位不认识的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士,学者模样温文儒雅,点评讲解眼睛里闪着一种睿智的光芒——后来知道了他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年纪和家姐一般大,却学识渊薄,著述颇丰。接着镜头一晃,出现了王立群老师。哈哈,这个我是熟悉的,河南大学文学院的教授,《百家讲坛》里讲《史记》,王老师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幽默,真是天下无人不识君啊。扯上河南,扯上和我有些渊源的开封,凝望七十高龄的王老师,我尊崇的感觉里便不免多了一丝额外的亲切。

诗词大会自有栏目赛制,只见选手参赛自选题,按诗词九宫格和十二宫格连字成句,老师对名句重点讲评。在擂主争霸赛中,其中十六岁国学才女李子琳,以“花”字开头分别背诵了七句诗,又按“花”字分别嵌在诗中第一至七位置背诵了七句诗,小姑娘从容应对,侃侃对答,不仅征服全场,更令我我羞愧汗颜。这是要小姑娘下了多大功夫,才有如此修为呀。真是“若非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接着针对“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这句诗,康老师点评说,它讲了唐代罗隐屡弟不中,后和十多年前老相识歌妓云英相逢,一个仍是白丁,一个仍未出嫁,所发出的身世之悲,更是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慨叹。的确,在古代,考取功名与妇女嫁人同是人生大事,人生的最大事业。从这点来讲,两人无疑是失败的,因此,康老师戏言,这句诗讲的其实是俩个倒霉蛋的故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两人关系深刻,友情深厚,十多年还在关注,能认识,不像现代有些人人,一别不识,还需要拿出名片鉴别。

时至今日,一想到康老师诙谐的语言,以及“倒霉蛋”这三个字,我就不由面露会心之笑.但是,我认为罗隐和云英关系好不一定,但两人一个有才,一个佳人(这首诗上句是“重见云英掌上身”,由“掌上身”可断定年轻时云英的丰姿),符合异性相吸定律,铁定俩人曾经互相倾慕过。

第二次再看《诗词大会》我是依时守在电视机前了。 看电视长知识又是自己喜欢的诗词,何乐不为?重温早已忘掉的国学经典,传诵千年的佳句名篇,听听老师们的精彩解析,女主持妙语连珠是种享受,选手们个个博闻广识,“腹有诗书气自华”,看看他们的风采也蛮好。

然而,这次深深打动我的是现场百人团选手上一位不起眼的癌症妈妈的发言。她说她是诗词爱好者,患病以来多次化疗住院,饱受病魔的摧残。在住院期间她有一位病友,同样也爱好诗词,两人曾经相约,出院了一块上诗词大会。可是病友到底没能挺过去,她千里迢迢来到现场,不单为了自己的爱好,更为了和病友曾经的承诺。还有,她有个上初中的女儿,听人说癌症会有家族遗传,她想给女儿树立个榜样,以自己的乐观坚强感染女儿,更盼望将来女儿也能坦然面对病魔面对生活。

直播现场很多人落泪,老师们和女主持都红了眼眶,康老师说我们以为病人弱小,其实她们往往比正常人更坚强。我支着手臂掩着半边泪脸,因为不好意思让同我一块看电视的女儿看见,偏偏孩子不依不饶执着喊我说话。我无奈地调转头,女儿眨巴着两眼的泪花正故意让我看她的感动呢,一时间我啼笑皆非,娘俩含泪带笑乱成一团。

接下来轮到擂主间抢答了。抢答除了考验知识的扎实和丰富,还有应变的机智,气场的沉稳。 擂主间的争夺,更是强者间的较量,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本期是原同济大学才子祝溥程和婵连三期擂主的小才女李子琳对垒。一共九道抢答题,李子琳捷足先登,在连失二分的情况下,祝溥程不急不忙,判断题使用排除法,A B对则即判C错,勇追三分。在分数持平之际,最后一道题,李子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A对即按抢答键,一分定输赢。现场竞争激烈,惊心动魄,最后我也深深为祝溥程可惜,为李子琳高兴。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节目播完了,我仍意犹未尽。虽然仅只是观看短短两期,我已深深感受到《诗词大会》的魅力。徜徉在诗意的诗词中,领略古人的情怀和诗词境界,的确如节目中董卿常说一句话“人生自有诗意”。而且,在学习中时常能听到古诗人,选手们正面励志,笑对忧患和苦难的故事,及学习到选手们处理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所以,比起那些层出不穷,让人笑过即忘的真人娱乐节目,我由衷认为《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之后,传统文化日渐被人们淡忘的今天,央视的又一发力之作,良心之举,好节目,值得观赏值得称赞。

期待尽快再见《中国诗词大会》,期待重温那“人生自有诗意”的温情氛围!


作 者 简 介

高云,笔名余若冰,原籍河南息县,现居广东惠州,私企职员,爱好读书写作,浅吟低唱抒心中所想,飞鸿印雪珍藏旧时光。




根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3.6.1文章滥用原创声明》的规定,有八大项不能进行原创声明,一旦违规将永久收回原创声明功能使用权限,导致严重影响的还将对违规公众账号予以一定期限内封号处理。为此,中国(香港)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旗下四大新媒体《行参菩提》、《行走文学》、《行诗天下》、《行苇春秋》对来稿做如下约定:

一、请遵守“禁止一稿多投”的作家道德规范,在其他公众号平台(纸质媒体除外)已经发表过的作品,禁止投稿

二、包括并不限于简书、博客、酷文、格图等网络平台发表过的作品应在投稿时说明,并给予原创声明的独家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