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连载146)司马光有官不想干,皇帝也没辙

 野狐狸 2022-01-19

第三卷  变法风云

第一章 雄心万丈

迂直

治平四年(1067年),赵顼即位,在欧阳修的推荐下,司马光再次进入最高统治者的视野。

赵顼对司马光正直的名声也早有耳闻,有意予以大用,一上来就想任命司马光为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这个职位向来热得发烫,当上翰林学士,等于半只脚踏进了宰执班子,因此常被人尊称为“内相”。有人做过统计,从宋朝立国到神宗朝,翰林学士成为宰执大臣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可美事到了司马光这里就两说了。赵顼的任命刚下来,没等来司马光谢恩的奏表,却又等来了一份辞职书,这回的理由更奇葩:我不会干这活。

赵顼觉得司马光可能是谦虚清高,不好意思马上担任高官,就没有回应。结果司马光立刻递上第二份辞状,赵顼依然没有答应。

这下,把司马光惹急了,他是一个近乎有着道德洁癖的人,哪怕是被人看成故作清高也不行。接着,他居然又上了一份奏疏,这回他要求当面向赵顼说明情况。

赵顼答应了司马光的请求,立刻予以召见。

一见面,赵顼先勉励司马光:“古代的君子,有的是有学问却不会写文章,有的是会写文章却没学问,只有董仲舒、扬雄这样的人才两者兼而有之。你文采、学问兼备,还有什么好推辞的呢?”

赵顼口中的董仲舒、扬雄都是西汉时期的大儒,以这两人来类比司马光,足见赵顼对司马光的认可,也是委婉地反驳了司马光不能胜任的借口。

听了皇上的夸奖,司马光一点也不沾沾自喜:“臣不能为四六。”

司马光所说的“四六”,是指朝廷制诰、诏令等文书通用的句式。

要说翰林学士这活确实也不好干,一份简简单单的文书,非要写成一篇文章,而且经常通篇四六句式,不但对仗工整,还经常要引经据典,每个字的拿捏都要有所讲究。

司马光觉得自己水平不足以应付这类刁钻的文体,所以称自己不会“四六”。

赵顼笑着反问:“你能举进士高第,而不能为四六,何也?”

赵顼的话顿时把司马光问住了。

是啊,考进士的时候你能拿下全国第六名,怎么可能不会填“四六”句呢?科举考试也考诗赋,你不照样拿下了高分吗?

平心而论,以司马光的水平,驾驭这种文体应该不成问题,他只是觉得干自己并不喜欢干这种活而已。

从现存司马光留下的文字看,那种文采飞扬的散文、诗词确实不多,反而是阐发义理的政论文比比皆是,这说明他的兴趣特长更偏重做学问,写那种文采飞扬的辞章只是为了应试而已。

赵顼的话让司马光无言以对,只能面红耳赤地向外退去。

想溜?没门!赵顼也很有意思,立刻派宦官拿着诏令截住了他,司马光却仍然是拜而不受。结果,那个宦官也是机灵过人,直接把诏书塞到了司马光怀里,走人。

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强行派发官帽这种“好事”,司马光已经历了不知多少次,这次,他又被赶鸭子上架了。

不过,也算司马光运气好,才过了一个月,他又调到了御史中丞的位置上。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长官,同属言官系统,这显然要比起翰林学士更适合司马光。

赵顼一会儿让司马光担任翰林学士,一会儿又让他作御史中丞,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是想将他拔擢到更高的位置,方便求教治国方略,至于司马光是写骈文,还是打嘴仗,倒在其次。

对于赵顼而言,他早就厌倦了空洞的道德说教,摆在眼前的财政和军事量大难题,亟需有人为他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比如,父皇英宗去世后,相关丧葬费用就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尽管赵顼已经主动缩减了用度,可国库依然负担不起,因为财政的枯竭,英宗的陵寝居然因为差五十万贯前差点整成“烂尾工程”,后来费劲心思东拼西凑,才把资金缺口给堵上。

赵顼也曾向老臣文彦博讨教改革弊政之策,结果完全答非所问。富弼本是庆历新政的中坚力量,赵顼想从他口中讨教点解除外患的方法,结果却换了一句“愿二十年口不言兵,亦不宜重赏边功。”

旧臣如此保守,赵顼自然只能把目光放到新进青壮力量上。司马光则是他重点考察的人选之一。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赵顼失望地发现,这个誉满朝堂的司马光固然正直无私,但他的政治观点却和文彦博、富弼等人如出一辙,乃至更加空洞保守。

那一年,赵顼接到一份来自西北边关的密报,横山地区(位于宋、夏边界,今陕北与宁夏、内蒙古交界处)的少数民族首领嵬名山、嵬夷山兄弟,因不满西夏君主谅祚的统治,与宋朝边境守将种谔秘密接触,表示有意归降宋朝。

那个时候,夹在西夏和宋朝之间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一直是双方笼络争取的对象。嵬名山、嵬夷山兄弟所在部落有一万余户人口,是一支值得倚重的力量,种谔觉得事情可行,就立刻密报给了朝廷。赵顼看了密报后,也批准了招降计划,可不知道司马光从哪里听来了这个消息,居然上书反对招降计划,理由还是不宜轻启边衅那些老调调。

不过,好在赵顼没有采纳司马光的建议,计划最后也得以实施,种谔不但成功招降了嵬名山部,还成功击退了西夏的反扑,并趁势收复了绥州(今陕西绥德)。

此后不久,一场关于人事任命的讨论,又使赵顼加深了司马光迂直的印象。赵顼自即位以来,一直在寻找精通财政的大臣,他拟将翰林学士承旨张方平晋升为副相,却遭到了司马光的强烈反对。

在宋朝,要找个精通诗赋文章的人,一抓一大把,可要经济方面的人才却很不容易。张方平曾经做过三司使,任内疏通汴河、整顿漕运,为京城积攒了足够使用三年的粮食和足够支用六年的马料,政绩十分瞩目。

赵顼看中了张方平的理财能力,打算委以重任,而司马光反对这项任命的理由是张方平曾经有过用权敛财的劣迹。司马光所说的事,确有依据,赵顼当然也知道,只是两人在用人上的观点实在相去甚远。

司马光的用人,历来坚持“德胜于才”,如果这个人存在道德污点,即使你有通天之才也没用。而赵顼正是用人之际,尤其是对于这种稀缺性人才,就顾不上那么多条条框框了。

为了张方平的事情,司马光又在赵顼面前唾沫横飞了很久,惹得赵顼都拉下了脸。

当然,事情最后还是皇上说了算。同年九月,朝廷宣布大臣任免名单,张方平出任副相,比较微妙的是,司马光又从御史中丞回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

在宋朝当官,一般都是逐步升迁,除了经常进进出出的宰执大臣,普通官员如果回任曾经担任过的官职,多少有点贬损的味道。

司马光认为这是皇上不采纳自己的意见,故意释放出来的一个信号,立刻上书请求罢去翰林学士一职。意见不采纳,咱就走人吗,对于司马光来说,辞官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对于司马光的辞职申请,赵顼早就有所准备。事后,他亲笔写信回复了司马光:这事你可能真误会了,我并不是因为你反对张方平出任副相而改动你的官职。你的道德学问被世人所推重,从近日开始,我将正要开设经筵,让大家讲授治国之道,你也可拿自己在编的《通志》到经筵上来讲讲。

经筵是为帝王所开设的特别讲席,主讲官一般由翰林学士兼任。按照赵顼的说法,让司马光回任翰林学士,再增添一个侍读学士的职位,是为了他更好地参加经筵。

而其中所说的《通志》,则是司马光正在编写的一部史书。

司马光编书的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司马光精通历史,在钻研史料的过程中,他感到前人所编的《史记》、《旧唐书》等书籍卷帙浩繁,普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看遍。如果帝王在治国理政时想以史为鉴,也没时间翻阅那些大部头的历史著作。所以,他产生了编写一部以记录国家兴衰治乱为主线的简明通史作品的想法。刚开始,司马光将这部书定名为《通志》,并完成了战国至秦朝的前八卷写作。

英宗入宫当了皇子后,就开始恶补经史教育,一些官员开始轮着为这个皇储上课。由于很多授课者都只会机械地说教,毫无趣味科研,英宗经常听得只想打瞌睡。

而每当轮到司马光开讲,他总是从一个个历史故事入手,阐发经义道理,使英宗听得津津有味。当他知道司马光正在编写如此一部巨著时,立刻让司马光呈上一份修书申请,表示要予以大力支持。

司马光的表文一上去,英宗立刻批示:请司马光接着《通志》前八卷继续编写下去,待全书完稿后,特赐书名,并允许司马光在崇文院设立书局,选调编书人选,专门办理修书工作。

此外,英宗还给编书者提供了最好的待遇:昭文馆、龙图阁、天章阁的书,都可借阅,秘阁和史馆的档案资料,均可查阅;编书者的待遇参照皇上设置,用的是御笔、御墨和御用缯帛;喝的是御酒;吃的是出自御厨之手的饭菜;起居生活,送信跑腿,一切杂务,由大内派出的一班宦官侍候。另外,再特拨一笔供编撰者零花的“御前钱”。

如此待遇,也只有高度重视文治的宋朝才会出现。

看了赵顼的亲笔回信,皇上也算给足了面子,编书又是自己提出的要求,司马光也不好再说什么。

赵顼对司马光的编书工作也很支持,就在他就任翰林学士的第一天,赵顼就宣布司马光可以暂停文书的起草,也不必像其他学士一样每天值班,只要五日一值即可。此外,赵顼还将自己的私人藏书2402卷赐给书局,供于参考。

英宗来不及给书赐名,赵顼替父亲圆了心愿,取“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特赐名——《资治通鉴》。

司马光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编书上,赵顼寻找治世能臣的进程却不会中止,他早已经将目光放到了另一个人身上。

小编微信 :nbhanlin

新浪微博 | 简书 | 头条号 :野狐狸

《宋朝进行时》(又名《瓦舍聊宋》)

版权由行距文化代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