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老照片:拿蒲扇的太监大腹便便,日式料理店的老板娘娇美秀气

 颐源书屋 2022-01-19

大清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早已经烟消云散,盛世也罢,乱世也罢,人和物都已成一抔黄土。留给世人的除了史料,还有那些泛黄的黑白照片,“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这些印记拉进了我们与历史的距离,尽管残缺不全也比清宫剧强多了。

文章图片2

卑躬屈膝的清朝官员给英国人送了一份大礼,这锦旗上绣着“祝效华封”。这不是八国联军时的一幕,而是1902年8月,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加冕,远在万里之外的威海卫官员献上锦旗祝贺。

文章图片3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趁机占威海卫,并苦心经营,成为新的桥头堡。威海官员趁此巴结洋人,并三跪九叩,让人感到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文章图片4

当时的乞丐,穿得破破烂烂,满脸都是风尘。社会动荡之下,底层百姓苦苦挣扎,背井离乡者不在少数。有人以乞讨为生,成为职业乞丐,成帮成派,连官府都忌惮。

文章图片5

清末一处热闹的集市,各类必需品琳琅满目。可以看到集市上人们来来往往,一位老人抱着拿拨浪鼓的孙子在逛集市。他们大都面朝黄土背朝天,黝黑的脸上饱经风霜,是当时最为真实的记录。

文章图片6

挑着家伙头的理发匠,工具一应俱全。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他们扁担一侧就是火炉,用烧开的热水倒进脸盆洗脸。另一头挑着长条方凳,走街串巷,专门给顾客理发。清朝人都是留着大辫子的,整天不洗臭烘烘的。

文章图片7

三个严加看管的犯人,脚上戴着铁链,监狱看管森严,几乎插翅难逃。这是保定监狱里的一幕,连双鞋都没得穿。严刑酷法,一旦抓捕进来,不死也得脱层皮。

文章图片8

权贵之家的公子哥正在抽大烟,有两位躺在床上,手托烟枪正在吱吱地抽着,满脸都是烟容。还有人抽着水烟,有人在端茶伺候。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幅画,很有格调。

文章图片9

大户人家的阔太太,斜躺在床上,精致的面孔,端庄温婉,让人心生涟漪。面对镜头,她并没有拘谨,反而非常的自然。

文章图片10

穿旗装的洋贵妇和满族贵妇合影,她们跟随丈夫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渐渐也开始移风易俗,可她们穿上旗袍多了老气,一幅老气横秋的样子,毫无美感。

文章图片11

代写家书的老先生,戴着眼镜多了几分秀才气。那时候,识文断字的还是少数。家远路遥,给人代写书信也就成为一个谋生的职业。天灾人祸,音讯全无,更能让人感到“家书抵万金”分量。

文章图片12

八国联军侵华,英军将永定门的城墙炸开了一个大口子,铺上了铁轨,直通紫禁城。前门车站派兵驻守,还在城门前安上铁闸。这是一列火车驶过崇文门,商贩密集车水马龙,见证一段屈辱的历史。

文章图片13

在紫禁城里闲逛的太监,提着蒲扇,大腹便便。城墙下草都半人高,也懒得修缮了。慈禧和光绪帝逃跑后,洋人占领北京城,紫禁城里留守太监因为无人监管,也变得懒散成性。整日里无所事事,到处闲逛,荒芜的皇城让人感慨万千。

文章图片14

1902年,山东威海一个饭店门口,这饭店的老板娘站在松树前,身穿清朝传统服饰,面红齿白,娇美秀气。这是一家日本料理店,雇佣当地人经营。甲午战争后,威海卫地区的日本人骤增,饭店林立。

这位老板娘裹着精致的小脚,宽大的衣服难掩丽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