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工场·刘亭:她用水墨在宣纸上描绘了一个个粉色圆润的女孩,是你是我也是她

 正午文化 2022-01-19

她将女性作为创作的切入口,用水墨的形式阐述自己关于个性、成长、人生的思考。

198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的刘亭,在2002年进入山东艺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专职画家在济南生活工作。

从小她就喜欢画画,画仙女画麦田画小动物,在她看来这是件理所当然的事,不需要学也不想学,只随意涂抹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形态便可。系统的专业教育要求创作者要表达,要有深度有内涵,学术的严谨并没有消磨掉她的独一无二,我们还是能从她的作品中看到孩童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省略一万字》73×60cm 纸本设色 2021

《一点闲》34x65cm  纸本水墨

《一个梦》67×120cm 纸本设色 2021

《一些光》67×120cm 纸本设色 2021

《一只贝壳一捧珍珠》67×120cm 纸本设色 2021

《珍珠女孩》67×62cm 纸本设色 2021


在诸多的艺术媒介中,她最喜爱的就是水墨。她说东方的文化中,大都有对“无常”的敬畏,水墨亦是如此,某一刻会有新的诞生,又会有停滞不前。时间、水、纸张、温度等元素让每一笔的结果都无法被准确预料,这种不确定感像极了人生的变幻莫测,有一种朦胧、含蓄又率性不可控的美。

刘亭喜欢画女孩子,她用水墨在宣纸上描绘了一个个女性形象,用传统的技艺表达当代青年艺术家的自我和对世界的看法,将水墨技法发挥的淋漓尽致,耳目一新,像是把生命力也跟着颜色渗入到了画面里。女孩或冷静典雅,或妖冶夸张,都是纤细的眉眼,紧闭的嘴唇,圆润的面庞,粉色的肌肤,这些女性形象的神情和体态带有艺术家个人鲜明的风格,丰腴的体型和肢体塑造,是古典美的表达,让人联想到古希腊的雕塑,古代仕女图中的形象,悲悯众生的唐代佛像。

在艺术家早期的作品中,或许你能窥探到一些阴霾。那是她对于婚姻、生育、家庭、人生等问题的思索。社会普遍的认知规范中,期待女性纤细,甜蜜又美丽,而刘亭偏偏使女孩身形圆润,以此反讽社会的普遍认知。

《污点》121x12cm

《抵》纸本水墨 2017 121x121cm

《初秋》121x60cm  纸本水墨  2019

《春》61x137cm  纸本水墨  2018

《繁花》纸本水墨 121×121cm 2017

《海滩》 121x121cm  纸本水墨  2017

《花边》 47x47cm 纸本水墨  2019

画中的女孩神色冷淡,却能让观者感到暗潮涌动的情绪。艺术家将女性作为自己创作的切入口,隐藏在技法娴熟的画作之下的,是一颗颗跳动的灵魂,属于她自己,也属于更多的人。在她看来,女孩更像是情绪的载体。当你凝视她们的眼睛,会不禁生出些悲悯和怜惜。艺术家收集聚拢着各种飘散的情绪的碎片,寻找在一个合适的时间迸发在空纸上。

艺术家一直保持以情感描述为第一,在绘画中混合了幻想和现实,并以整体的造型,略带艰涩的叙述方式以及浓重的色彩,形成自己强有力的图像特征。孤独安静的女孩似乎只存在于意识的空旷空间里,这形成了其作品特有的情境,你可以感觉到流行文化的因素,并发现这长久地影响着人们下意识的愿望。

去年春天,她在离海很近的地方参加了场艺术驻留活动。当天傍晚她在海边闲逛,看到了粉色的夕阳,昙花一现的美丽让心底瞬间柔软。每个人心里都有无数不确定又无法言述的回忆,深藏在内心看不见的地方,她把这些幻化成珍珠,画进了水墨画中。

如今艺术家的创作展现出了更明快的转变,亦回归到了更加生活化的状态,鲜明的白发女孩形象,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她用精细的笔触和水墨特有质感的绘画手法,打造出了温和的色调,以及一个既复杂又模糊的思想真空状态,与具体可触的人像并存——这象征了身处于巨大、冷漠又疏离的世界中的渺小自我。

《伎乐天》32x66cm  卡纸水墨  2018

《牵牛花的秋天》32x65cm  卡纸水墨  2018

《挣斗》  240x120cm  纸本水墨  2019

《自我》32x61cm  卡纸水墨  2018

《理智》140x140cm 国画 2016

《乱》 121×121c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