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科幻IP被毁,《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是如何沦为喜剧片的?

 迷影生活 2022-01-19

毁在别人手上不如毁在自己手上——这大概就是主演全员回归的原因吧。

续集往往是用来翻车的

虽然《黑客帝国4》的翻车多少有点在意料之中,但着实没防备它走上自侃之路,根本没有爱惜羽毛的心,反套路地把招牌踩在脚下碾了个稀巴烂。

一部科幻神作的续集,活生生演出了喜剧片效果,其认真搞笑的态度会令一票国产喜剧无颜以对。

随着电影里Zion(影片中人类最后的生存城市)的毁灭,前三部曲薪火相传的哲思重点也彻底消逝:人与智能、现实与幻境、精神自由与自我欺骗,都从严肃讨论目标变成了电影调侃对象。

完全不在意影片自身世界的建构,思想深度杳无踪迹,入目皆是对资本利用IP的愤愤不平。

现在的观众被丰富多彩的电影养刁了胃口,没有鲜明风格化或者类型不够合格的作品,势必得不到票房的宠爱。

在前人已尝试足够量实验,并获得不计其数的成功后,当前影视作品库逐渐趋于饱和,诸如老片《回到未来》《星球大战》、经典作品《楚门的世界》《致命ID》,部部都脍炙人口,风格独树一帜。近两年市场很少能见到结构创新惊为天人的作品。

这时候重启《黑客帝国》IP,无非因为大制作商业科幻后继无人,搞不出命题、形式都能吸人眼球的影片,资本这时候出续集、摆明了是要消耗情怀恰烂钱,也难怪主创当儿戏拍。反正是炒冷饭,不如独辟蹊径,利用旧元素打破神话、正正经经地来场告别“洗眼”仪式。

科幻电影到底有些什么?

所谓科幻电影,最显眼的就是区别于现实的沉浸感,这也是影视媒体最能体现优势的特点,当观众全神贯注地投入播放电影的“白屏”媒介时,他的世界不仅是平面到立体的转换,更是数以万计的时空跨越。

大部分科幻电影偏爱特效打造视觉奇观,想最大限度发挥电影媒介沉浸感、真实感的优势。最具冲击力的自然是灾难类末/异世界景象,如《后天》《环太平洋》《阿凡达》,其终极思想逃不脱生命源起与延续的母题圈子,并不追求立意高远,落叶归根于媒介研究、视觉享受。

《黑客帝国》从创作初始便与众不同、逆潮流而动,重点关注当时高速发展的电子科技领域,对电子与人关系的认识深度与创新性,至今无人企及。

“异世界”景观几乎与《黑客帝国》如出一辙的“脑电波穿越”电影《源代码》,虽然披着相似的皮,却拒绝作出对同一问题的观点表达,转身投奔《盗梦空间》玩弄时空线的怀抱。

无非就是因为《黑客帝国》对此作出的阐述与思考令人望尘莫及。(《源代码》:与其被骂狗尾续貂,不如另起炉灶;《黑客帝国4》:狗尾巴草我自己来当就好。)

《黑客帝国》们又有什么?

《黑客帝国》前三部被供奉在神台的原因,除开它触不可及的主题立意、眼花缭乱的武打动作,最经典的即多重跨越的时空结构。

从机器人缔造的电子网络星球反转到人类被种植的现实,再溯源回到观影空间,一重重的时空隧道,带给我们的是无与伦比的新鲜刺激与反思。这种突破平面媒介“白屏”的手法,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会让人耳目一新。

“子弹时间”、创神实化、代码觉醒,足够崭新的形式和契合现实的立意相辅相成,画面配合发人深省的主题,不断震撼人心,何况它节奏感也相当出色。减去了《银翼杀手》哲学冥想般的喃喃自语色彩,用一场又一场极具动感的场面让观众身临其境。

同理,当一部科幻电影失去它最为倚重的形式冲击后,余留的将是枯燥乏味的说教,前段时间诺兰《信条》扑街的原因也在这里,“倒着走”这种现实中能轻而易举办到的动作,根本不能调动观众的观影兴趣,更遑论将观众拉入导演“哲学世界”共情。

还不如走《银翼杀手》极度风格化的路线,多年后被提起仍是电影圈的“赛博朋克第一人”。

《黑客帝国4》成了什么?

《黑客帝国4》不仅丢失了深远意义、陷入自我模仿的怪圈里,还在迎合市场过程中演变为四不像的好莱坞英雄电影,彻底沦为一部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并伴随着经典不再的痛苦。

在看到《疯狂的麦克斯》一般的火焰赛车、和超人飞翔一模一样的“尼奥崔妮提”飞翔时,荒诞不经引起的笑与不敢置信的失望达到了顶峰,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不是观众应该有的人生经历,对《黑客帝国》真爱粉来说、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开头带来的熟悉感多让人想喜极而泣,后面就多让人哑口无言,因为《黑客帝国4》的“熟悉感”会让人怀疑它是不是拿了前三部的分镜头脚本对着拍。

两小时二十七分的作品,至少半小时是直接截取前作镜头(没有心情再来一遍计时、时长只多不少)。

还有一部分则复刻了三部曲的构图、台词、动作设计。不知道自己抄自己算不算抄袭,反正这样写论文肯定过不了查重。

而主创还丝毫没有掩饰“灾难”的意图,自己抄自己之类的迷惑行为全赤裸裸地暴露在青天白日下,甚至还颇为无耻地摇旗呐喊:“我烂掉啦!快看呀!我烂啦!”。

如果不是情怀滤镜,《黑客帝国4》铁定要被钉在《上海堡垒》旁边、每年被拉出来鞭尸,不然那充满嘲讽意味的台词、早被做成了一张张表情包。

对“科幻”的不屑一顾、对资本的嘲讽,皆被《黑客帝国4》扯着嗓子在你耳边喊,试图叫醒每一个心怀期待的无辜观众:“不要被骗钱”,这次续拍真不值得为情怀买单,非要讲情怀,也只有《黑客帝国4》欠观众的份。

假若急需安慰自己没有浪费时间,就当重温了一次“三部曲”精华集锦吧,这种不用带脑子的科幻片,观影新鲜感也是前所未有。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带着八卦的心、围观中年版尼奥、崔妮提的爱情故事,受到的伤害会更小一点,或者就当旁观了一场员工吐槽公司的集体聚会,降低期待、减少伤害。

尽管公司恶趣味地给人套了“身份牌”(知道你们要吐槽我,我先恶心你们?),但也不妨碍我们看“内讧”的热闹。所以看到结婚生子变主妇的崔尼提、自夸完美的史密斯、突然变嘻哈的墨菲斯之时,请不要惊讶,不过是一切都在顺利地分崩离析。

事实证明,分路而行的沃卓斯基“姐妹”,经历《超感猎杀》给的当头一棒后,她们引以为傲的科幻哲思有点强弩之末的状态,此次回归电影圈,多少有点放飞自我,但是,不得不说有狠狠拿捏住华纳想赚大钱的心理。

如果有谁咬牙坚持这是科幻片,那他一定会收到导演沃卓斯基的白眼一枚。毕竟上述颠覆性的角色是导演避免模仿前作而特意要求的。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泄愤之作,清清楚楚告诉观众:这是《黑客帝国》系列“真正的终曲”(拍了这部观众再也不会想下部),明晃晃地告诫观众“不要看”,堂而皇之地断了某纳翻IP、炒剩饭的生财之道。实可谓“公司敢投、主创敢拍、市场敢放”的一部续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