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藏内画鼻烟壶赏析

 荣纳堂 2022-01-19

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文物的价值,不仅体现为历史的厚重、艺术的造诣,还凝结着文物创造、流传的经历,以及修复的过程、内涵的阐释,共同营造出“文物之美”的多重维度。

本期,小编邀您共同领略中国内画鼻烟壶的精美绝伦,感受多彩传统袖珍艺术的匠心独运。

内画 鼻烟壶

内画料鼻烟壶

(通辽市博物馆藏)

民国 玻璃

7.8厘米,口径2.1厘米,底长3.5厘米,宽4.0厘米

烟壶质地为料,平口,溜肩,扁圆腹,假圈足,铜鎏金镶红珊瑚圆盖。烟壶正面绘松树、鹿、祥云和太阳等。背面绘站立和腾飞的仙鹤各一。松鹤,象征品格出众和延年益寿,奔跑的鹿预示着飞黄腾达,天上的太阳和祥云则是艳阳高照,万物呈祥的景象。

“中国内画鼻烟壶

指尖上的艺术

中国内画鼻烟壶艺术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起初,烟壶仅仅是鼻烟的包装而已,但随着烟壶自身的发展,它完全摆脱了陪衬地位而成为独立存在的艺术品,综合了绘画、书法、料器等诸多艺术元素,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

虽然在内画鼻烟壶产生以前,鼻烟壶已经令人如痴如醉,十分迷恋,但人们对艺术欣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们希望不断地看到更精美、艺术欣赏价值更高的鼻烟,而内画鼻烟壶正是这种艺术追求的结果。经过鼻烟壶匠师的不懈探索,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创制了内画壶这一新的更令人喜爱的工艺品种。

关于内画鼻烟壶的产生,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清代乾隆末年,北京有一位破落文人,居住在一所破庙里,生活十分拮据。然而,他又吸鼻烟成瘾,实在忍耐不住,便找出过去使用过的玻璃鼻烟壶,用烟匙找掏粘在烟壸内壁上的鼻烟,以满足其欲望,久而久之,便在烟壶内壁上留下了道道纹理。这位破落文人的举动,使庙里的和尚受到启发,他便于诵经打坐之余,用一根弯勾竹签蘸上彩色染料,伸入透明的素玻璃鼻烟壶内,于内壁上绘画,从而发明了内画鼻烟壶。该故事虽系传说,却为这精妙的技艺增添不少传奇色彩。

内画必需用透明材质的烟壶,内画鼻烟壶的主要用料是玻璃料、水晶、玛瑙和琥珀。内画鼻烟壶是用竹签蘸颜料绘画。把竹签一端削尖、弄弯,制成钩形的细竹笔,伸进壶的内壁绘画。内画的空间甚小,画时既不能打草稿,又不可涂改。所以作画者不但要工艺娴熟,充分掌握竹笔与颜料的特色,更要胸有成竹。事前对构图、布局、色调等已有精密的部署,只有少数高手能够像绘写意画般一气呵成,意境自现。在内画之前,鼻烟壶还要经过“串堂”磨砂的工序,即用金刚砂和铁砂放进壶内来回摇晃、摩擦,使壶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状,易于着色绘画,线条清晰明朗。

内画料鼻烟壶

(通辽市博物馆藏)

清代 玻璃

5.6厘米,口径1.5厘米,底长2.0厘米,底宽1.4厘米

烟壶质地为料,平口,溜肩,扁圆腹,假圈足,无盖。烟壶内画山峰、树木、亭台等,山峰陡峭,树木苍翠,亭台矗立,呈现出一幅淡雅闲远、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象。上有题款“已未仲秋作”。此烟壶当是作者面对萧瑟的秋景,感怀而作。

传统山水画是旧时画家必修之作,鉴别内画鼻烟壶的优劣好坏,与鉴别书画类似,主要看的是意境、笔法、用墨、用色、落款,加上内画鼻烟壶的形状与画意、画面与鼻烟壶的大小比例是否协调等。

内画源于外画,却难于外画。内画所用的烟壶口径细如筷子,作画时必须凝神静气靠手指执勾笔精心作画,差之分豪,失之千里;内画是正面观看反面作画,作者必须先练习反向思维和技法,方可创作;为了提高墨色在壶壁的附着力,先要把烟壶内壁做磨砂处理,细如针尖的勾笔因磨砂的影响根本看不见笔尖,故有“鬼芹神功”之美誉。

尽管吸食鼻烟的传统逐渐消亡,但鼻烟壶艺术仍在传承和发展,内画遂成为依附于烟壶的一种精湛的艺术,各地出现了派别不同、风格迥异的内画专家,内画鼻烟壶也成为一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内画鼻烟壶已经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博物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要发挥重要作用。通辽市博物馆立足于当前实际,从公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优化博物馆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社会教育职能和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

通辽市博物馆创立于1975年,原名为哲里木盟博物馆,1999年更名为通辽市博物馆。2003年10月迁入现址,2007年开始实行对外免费开放制度,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被命名为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