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行业该如何合理节税?涉税难点又在哪儿?

 群先 2022-01-19

首先要声明的是节税是不违法的,节税是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有多种纳税方案选择时,根据税法中的固有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税收负担最低的方式来处理、经营、交易事项。

那么建筑行业该如何节税?建筑行业的涉税难点又在哪儿?下面我来为大家讲解,觉得讲得好的,麻烦点个赞分享给你身边的人。

首先讲讲难点,在建筑行业“营改增”后,最先涉及到的是进项税的抵扣问题,其次就是发票管理问题,最后就是成本核算和社保税务问题。

根据我自身以往经验来讲,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人力成本和砂石材料是无法取得发票的。那么该如何搭建合规的节税架构呢?我是从材料、人工、设备这三个方向入手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以下数据需要看当地的情况以及专业税筹机构的实际处理

首先我会把人工这块做劳务外包,在税收优惠的城市设立一个劳务公司,可以合规地开具3%的增值税专票,享受税收减免和财政返还,综合下来税负在4%左右,劳务公司下在分包劳务队。或者在税收优惠的城市设立个人独资企业或者个体户,然后以自然人代开的形式。个体户、个体综合成本在1%以内,自然人代开,综合成本在1.5%至2.5%左右。

其次就是材料,同第一步一样的操作,外包到税收优惠的供应链所属地,同样是享受税收减免和地方财政返还的,开具13%的增值税专票,用于抵扣,通过设立个独和个体户形式,供应链所属地再分包个人采购业务,综合算下来成本在10个点左右。

最后就是机器设备,在税收优惠地建立设备租赁公司,同样是享受享受税收减免和地方财政返还的,也是开具13%的增值税专票,同样,设立个独和个体,然后在分包给个人租赁行业,综合成本10%左右。

这里有3个需要大家重点关注的地方:

建筑行业的劳务外包,是允许总包下设专项分包,但是单个分包金额不能超过30%,所以咱们至少要设立4家个体独资公司,解决成本发生了但是取不到发票的问题;

个人代开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无法抵扣,综合成本在1.5%到2.5%,而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是可以开具1%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综合成本在1%以内;

个人代开需在项目所在地,或受票方所在地或身份证所在地,地域限制因素很大,而个人独资企业,个体户和设在税收优惠地的公司则没有地域限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