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挑27个日军,立下8次一等功,毛主席都称其厉害,却主动错失授衔

 花开无田 2022-01-19


《曹瞒传》中有句:“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用以来形容吕布的勇猛无匹,世之不出。此句也被后世沿用,用来表达人才之出众、万里挑一。

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中便有这样一位人物被赞为“军中吕布”。纵览其履历,更是让人骇然。

新兵时,他便手持大刀,在白刃战中连续刺死27个日寇;而后又屡立功勋,斩杀无算,期间所历战役无不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倥偬戎马间,他共立下了8次一等功,还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对于这位“军中吕布”,就连毛主席都不吝席夸奖,直呼他厉害。

他就是吕俊生。

1907年,吕俊生生于河北省邢台县。家境贫寒又兼是王朝末年苛捐杂税众多,对于这样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而言,其成长的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自幼吕俊生便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忙碌,他给地主放过牛,也上山挖过野菜;更为“艰难”的一点是吕俊生还生得人高马大。这在成年后,自然会是极好的先天优势;可在当下却只能算得上是缺点,无它,因为他的饭量太大了,这对贫寒之家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而乱世的贫寒之家苦难大抵如是。

为了能够谋生,13岁时他便选择了背井离乡来到武安县跟着钉鞋的鞋匠学习手艺。可本就是羁縻乱世,又只是学徒仍是难免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无奈之下,他又只得选择替人收卖羊皮等行当。

当时的北方地区土匪横行,而替人收卖羊皮这个行当则要走南闯北,上至山西、下达河南,可以说是一个风险性极大的行当。但生活窘迫,吕俊生也是无可奈何,可即便是如此努力吕俊生也仍旧是难以温饱,无奈之下他又被迫去了财主家当起了长工。

就这样短短数年间,吕俊生几乎干过了所有能够谋生的行当。而就在此时,隔壁村开起了武术馆,自幼便喜爱武术的吕俊生便拜师学艺,人高马大的先天条件外加勤劳的努力,也让吕俊生的武术几年间便有小成。

可是,本似乎有个光明未来的青年却最终还是在时代的洪流之中,选择了“被迫”逆流而上。但就其本人而言,这却又是令其极其自豪的选择。

河北大地,自古便多出慷慨悲歌之士。就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撕开了伪装的嘴脸,这也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适时的中国积贫积弱,短短数月内华北、华南等多地沦陷,河北自然也难逃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日本侵略者所过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其罪行昭昭。

眼见这等家国危局,铮铮男儿自然不会屈服。吕俊生在辞别了父母之后,便来到了太行山山麓选择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成为了八路军的一名新兵。

身高1米92,又体格健壮魁梧,这样的先天优势很难让吕俊生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而就在不断的操练中,一双虎头刀被他舞弄得虎虎生风,手榴弹这等武器在他手中宛若迫击炮一般,能够被扔出几十米远。

正是凭借着自己的刀法、臂力优势,吕俊生折服了一众军士。而真正让人们见识到他勇猛无匹的战斗则是1938年7月发生的夏津战役。

适时在山东夏津地区,吕俊生所在的一二九师四连与日本侵略者的一个中队遭遇。当时的日本侵略者武器精良,作战经验丰富,又是满编中队;反观我军方面 ,则由于敌人封锁装备简陋,建制人员上也少,又有不少像吕俊生这样的新兵。

实力上的差距也一度让我军十分被动,双方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日军更是凭借着火力优势压了上来。

千钧一发之际,连长随即下令上刺刀,准备白刃战。在当时日军尤其擅长白刃战,众人心想这必是一场艰难的苦战了。

可这时吕俊生这个新兵却站了出来,他拔出大刀带头冲向了日寇。魁梧的身材,出色的武艺,在这一刻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但见吕俊生大刀挥舞得密不透风,身旁的日本鬼子更是如葱一样齐齐倒下。

1个、2个、3个……27个

要知道,这些日寇可都是精锐。可在眼见杀红了眼又如此魁梧的吕俊生后也不免胆颤,最后只得咽下败果。在此战中,吕俊生的虎口、胳膊等三处负伤,但对于他而言却毫不在意,反倒是在眼见日军败退丢下的三八大盖枪、机枪后,他却视若珍宝。

凭借这一仗中的出彩表现,吕俊生的威名也传遍了兄弟部队。而他“军中吕布”的称号也由此打响。事后,上级还授予了他一等战斗功臣称号。

同年12月,吕俊生还被选拔到了129师随营学校学习。在少时没有学习到文化的遗憾,也终于在此时被补上了。在学习中,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结业后他更是成为了一名通讯连得连长。

彼时的革命根据地里要面临各种日寇的扫荡,而要保障好通讯联系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吕俊生却从不找借口,总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在他带队巡视通信线路时,更是又消灭了众多的日寇、日伪军。短短的几个月间,他又荣立了2次大功、2次一等功,常胜猛士的称谓也是不胫而走。

时间来到1940年,百团大战打响后,吕俊生率部参加了高邑战斗并担任正面攻击的重任。当时的日寇面对我军的攻击,依托其火力优势以及碉堡优势负隅顽抗,对我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这时的吕俊生宛若天神下凡一般,组织了一个六人的碉堡拆除组,冒着枪林弹雨,誓要拔掉敌人的这颗钉子。可是,五位战友相继的受伤、牺牲,而眼见敌人碉堡里不断吐出火舌,吕俊生心如刀割,不过此时他的神力却发挥了作用。

他不顾枪管的灼烧,竟顺着碉堡口连枪带人的把小鬼子给摔了出来,然后将炸药包扔进了碉堡之中。

要知道,经过不断发射子弹后枪管的温度可以达到五百度以上,可吕俊生就敢单手拿枪管,这在现在看来宛如抗日SHEN剧中的一幕幕,可这却是真实的。

而后,吕俊生又在阎家庄战役中,再度率领连队大胜而归。战损比更是惊人,他以1人负伤的代价换来了打死了敌人108人的战果。正是这等辉煌战功,他被授予了英雄连长称号;他带领的六连也被授予了英雄连队的称号。

与自身战功不断增加的荣耀相伴的,还有日本人的加害次数。日本人对于这个体壮如牛的人物,不断加高赏金,发誓欲除之而后快。

就在一次吕俊生打探敌情时,日本人发现了机会。在汉奸的通风报信之下,一百多个鬼子更是包围了吕俊生所在的村落。可是,令日寇没有想到的是只有十几人的吕俊生却奇迹般地在干掉11个日军后,又“逃之夭夭”了。

在1942年的一次战斗中,为了执行任务吕俊生遭到日军围剿,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当时众人都以为吕俊生已经牺牲了,无不痛心疾首。可这位虎将还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敌人周旋多日,有惊无险地归队。

然而也正是因此,他身负几处重伤,落下了病根。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吕俊生同样是立下了赫赫功勋。虽然彼时的他已经是闻名全军的英雄人物,可他却从来不居功自傲,反而对战士是体贴入微。

也正是藉由此,他获得了一致的好评赞誉。在其军伍生涯中,他总共立下了8次一等功,在全军中也是熠熠生辉的存在。

可就是这位出身贫寒农家的明星,却在即将“论功行赏”时选择了急流勇退。1950年9月底,新中国第一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召开,在会议上荣立8次一等功的吕俊生成为了全国战斗英雄。

毛主席在听取了他事迹的报道后,还亲自接见了他,期间对他更是连连称赞,可吕俊生有的却是主席过誉的表态。

而在这次大会后,吕俊生选择了回到家乡,也由此错过了接下来的大授衔。在家乡里,脱下了军装的他又一次成为了农民,他甚至还担任了战斗大队的党支部委员,兢兢业业地带领着群众发展农业。

1970年11月22日,63岁的吕俊生走完了自己辉煌而传奇的一生。向他致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