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好的案例,如何“像素级”模仿?【0119】

 老庄日记 2022-01-19

这是庄叔解读生财日历的第50/365 篇。

1月19日:看到好的案例,如何“像素级”模仿?

今天的生财日历来自亦小亮的精华内容,原文如下:

正确的模仿需要考虑以下三点:

1.什么时候模仿:在项目前期,你就是先行者,吃的“肉”多,吃的“土”也多。等到了后期,操作比前期容易些,可学习的经验也多,但此时竞争已经很激烈了,所以入手时机很重要。

2.模仿谁:你的模仿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公司,学习一个人的思维、产品、路径,学习一个公司的产品、商业模式、组织架构。

3.模仿什么:确定自己在模仿什么,这是最节约时间的,尽量不要错付你的注意力。从产品到结构的模仿,都要考虑,而模仿的素材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或与专家深度交流获得。

我的理解:

1.先抄后超

新人接触一个项目,最快最稳的方式,就是先抄后超。

抄,不是抄袭,是抄对标账号的模式、细节、节奏等等,把对标账号分析透彻,按照他的起号方式来做自己的号,就是抄。

当自己对项目有比较全面了解,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优化的时候,就是开始超越同行的过程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过程,不都是从课本上“抄”知识,然后逐渐摆脱课本,解出“超”出课本例题难度的题的嘛。

如果只是按照某些人所说的做搬运伪原创,这就像那些一直抄作业的学生,最后可能连简单题都不会做,更不要说超越了……

2.把握时机

先抄后超,适合一个已经有较成熟同行的项目,有些我们发现的项目,不一定能找到同行。

一些没有人做过的项目,谁先看到,谁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可能赚得盘满钵满,也可能亏到怀疑人生。

越是这种项目,越要理智分析,不要觉得自己就是聪明绝顶,发现了很多人都没发现的商机,更多时候是很多人没能变现成功,中途放弃了这种项目。

对于新人来说,更适合的是模仿已经成熟的模式,在大佬后面跟着喝喝汤,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当自己的认知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去考虑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时候吃的是螃蟹还是瓜子就不一定了,虽然都带壳,但是有些壳在有些人面前,实在是太容易打破了。

同行是最好的老师,相较于同行成功的经验,多关注同行失败的经验,也能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