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生抓紧要去的风景(南岛篇)

 新西兰导游天舒 2022-01-20

前两天汤加发生火山喷发,新西兰也发布海啸警报,看来这几年从各方面都不太平,地质灾害频发,地震、火山、洪涝灾害等等,都会对地貌和人们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再来说说南岛。

冰川

个人观点,新西兰南岛西海岸的冰川还是应该趁早安排去飞一飞,在地球这一纬度下,福克斯冰川与约瑟夫冰川算是十分独特的,甚至少有人能够说清楚为什么它们能够存在于如此低的海拔高度上,它们也一直是这个星球上最容易到达的冰川。只可惜认识到其价值的速度甚至要低于其蜕化溶解的速度:它们都在以肉眼可识的景况在迅速衰亡,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大概率也撑不了一百年,(某些特别凉爽的年份或许会使得冰川有所恢复,但除非另一个小冰河期的突然出现遏制这种消融才会让情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从综合观感来看,在冰川上徒步行走一直都是最值得的一笔花费,其带来的视觉享受无与伦比。

薄饼岩(Pancake Rocks)

按说这个规模的“石林”不至于迅速消亡,不过位于波涛汹涌的西海岸,这种事如果发生了也毫不意外,一年到头的狂风巨浪侵袭,任何一块矗立在海水中苦苦挣扎的砂岩崩解坍塌都不稀奇,尤其是从岸边探出去类似老虎豹子的那些象形岩石群,在某个时候变形为绵羊和哈士奇的样子,围着海带做的裙摆翩翩起舞,想想都让人心碎。可参比澳洲著名的十二使徒岩,从九个变成七个,南岛的西海岸也就是新西兰的“大洋路”,这些岩石的衰灭在历史的视角来看其实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摩拉基大圆石(Moeraki Boulders)

如果一年去上十次八次就会知道,摩拉基的大圆石每次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要说也正常,本来这些石质大圆球质地就没那么结实,估计当初的形成也就是在一种地表应力之下挤压成球,所以看到许多球体已经从中央裂开,成为几瓣散落在海滩上,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水蚀风蚀,最终尘归尘土归土。来自海洋的另一种威胁是时常会有淤泥涌上来改变海滩的地貌,包括抬升海基的高度,使得这些大圆石看起来似乎在沉入泥沼,所以这里绝非想象中随到随看的那么简单,还是趁着机遇多拍几张照片拗上几个好造型,哪怕是圆圆的鸡蛋都有可能破壳羽化,况且这些压根儿就不结实的货呢!

隧道海滩(Tunnel Beach)

从但尼丁的隧道海滩往下走的过程,是一个赏心悦目的过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真是美到叹息,走近一些从岸边探出去的砂岩如同一个巨大的手掌,或者八爪鱼一般在近海矗立,巨大的涛声澎湃其中,发出骇人听闻的回响,不过站立其上的人可一定要时时刻刻保持警醒,像这样的砂土岩其实禁不住海浪的往复冲击,或许就在某次的暴雨狂风,或者持续降水过程中出现剥落乃至整体坍塌都是完全可能,这种砂岩的形态改变发生在任何时刻并且毫无征兆,这也是发现了好看的岩石就要抓紧赏析的原因。

与此类似的还有黏土崖,包括在奥玛拉玛附近的黏土崖和位于东海岸Gore湾的管风琴教堂崖都是如此,那些地貌形成自雨水的冲刷与风的帮助,本质上就是在持续的改变中,所以如果有足够长的延时摄影或许就会发现其实它们一直都在发生着形态的变化,当然这个时间也许是以年或者更长为单位,但这些景观确实要比花岗岩或者坚硬的礁石之类的更容易毁掉,更加脆弱而已。

最后剩点篇幅说说鲁冰花,这显然不是一个具体的景点,但狭义上每年鲁冰花盛开的季节(一般从11月到1月比较盛)很多人想到的多是南岛的蒂卡波湖,当然还有库克山、峡湾之路上、瓦纳卡湖畔等等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问题在于这种美丽的植物被定性为外来入侵物种中最好被清除的一种,原因在于其对本土的原生植物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在湖边就再也看不到成片的花海这种可能性一点儿也不小,据说政府这几年一直就着手在清除,好吧,本着持续发展的良好意愿该打药就打药,该铲就铲,只不过那些梦幻也似的鲁冰花如果成为绝响,还是挺让人感觉遗憾的,唉,该抓紧就抓紧吧!话说回头,人生美好,又有哪些能够真正留住呢?看过,欢喜过,也就如此,无非就是个过程。

前一篇:《此生抓紧要去的风景(新西兰北岛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