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朴趾源《热河日记》里的双滦见闻

 芸斋窗下 2022-01-20

朴趾源画像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七旬万寿”。边疆少数民族王公和外国使节远赴热河避暑山庄,祝贺乾隆皇帝70岁寿辰。朝鲜国王任命驸马、一品官、内大臣朴明源为祝寿使团的正使。朴明源邀请堂弟朴趾源随团同行。

朝鲜学者朴趾源在《热河日记》里写了在今双滦的见闻。

朴趾源是朝鲜著名学者,他用汉语写作了《热河日记》一书,记录朝鲜使团在中国的整个行程,特别是在承德参加庆贺乾隆寿辰的活动。下面是到达承徳的前一天ー一八月初八日写于喀喇河屯的日记。文中写了道路上的车水马龙、黄昏时听到的虎啸,特别是朝鲜使团成员们旅途疲惫、睏乏至极的情景:

初八日 甲寅

渐进热河,四方贡献辐凑并集,车马橐驼昼夜不绝,殷殷轰轰,势如风雨。

黄昏时逾一大岭,进贡万车争道催赶,余与书状并辔而行。崖谷中忽有二三声虎皞,万车停轴,共发呐喊,声动天地。壮哉!别有《万方进贡记》在《山庄杂记》。

至此共四日,通昼夜未得交睫。下隶行且停足者,皆立睡也。余亦不胜睡意,睫重若垂云,欠来如纳潮。或眼开视物而已圆奇梦,或警人坠马而身自攲鞍,或旑旎婀娜至乐存焉,或帘织巧慧妙境无比。所谓醉里乾坤,梦中山河,秋蝉曳绪,空花乱落。其冥心如丹家内观,其警醒如禅床顿悟,八十一难顷刻而过,四百四病倏忽以经。当是时也,虽榱题数尺、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不与易不冷不温之堗、不高不低之枕、不厚不薄之衾、不深不浅之杯、不周不蝶之间矣。指道旁石誓之曰:“吾且归吾之燕岩山中,当作一千一日睡,要胜希夷先生。一日鼾声若雷,使英雄失箸、美人象车,不者,有如石!”一伛而觉,是亦梦也。

昌大行且语,吾初与酬酢,细察之,谵呓郑重也。盖其屡日饥乏,复大寒战,似疟气,不省人事。

时夜已二更时分矣,适与首译同行,首译马夫亦寒战大痛,遂相与下骑。前站不过五里云,故使二病隶各乘其马,出白氊围裏昌大全体,以带紧束,令首译马头扶护先送,遂与首译步至站中,夜已深矣。

至店即进食,而身倦神疲,举匙若千斤,运舌如百斤,满盘蔬炙,无非睡也。烛焰如虹,芒角四孛。于是以一清心丸易烧酒痛饮,酒味亦佳,饮辄醺,颓然抵枕矣。

【宫廷画】乾隆皇帝古装写字图。

文中提到的“燕岩山”,是朴趾源故乡的山;“希夷先生”,指唐末、五代隐士陈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昌大”,是朝鲜使团里一患病的马夫的名字。

下面是次日度过滦河、经过双塔山、进入承德一路上的见闻:

初九日 乙卯

鸡鸣先发,与首译同行。道闻滦河难渡,首译连问来人滦河消息,则皆对以须六七日乃得一渡。

既至河边,车马云屯无虑千万,河广且悍,黄浊汹涌,至行宫前尤急。只有小船四五只,人多舟小,所以难渡者此也。众骑皆从浅滩乱渡,而惟车莫能涉。

自石匣逢一乘轿者,从十余骑,四人肩扛,五里一递,骑者下而互相递担也,或先或后而行,兵部侍郎云。轿以绿羽缎为障,三面傅玻瓈为窗。其人常深坐,故未见其面,而脱帽挂之窗隅,终日手一卷。昨日呼从者,从者自匣中出献册,题《五子渊源录》,窗内出手接之,腕指如玉,又自窗内出予《尔雅翼》一卷,声音手腕皆类妇人。至此下轿,出轿中书册,从者分纳之怀中,其人乘马,真美男子也。疏眉目,有数茎白髭。轿皆卷其障,从者叠骑,皆浮河而渡。

有帽悬翠羽者,立于河岸举鞭指挥,先济我人,而虽器物之插“进贡”及“上用”字旗者莫敢先渡。或有躣入舟中者,貌类朝绅,而必举鞭乱捶,尽为驱下。乃行在郎中,奉皇旨看护津渡者也。

独有四个双轿,其大几如亭阁,直辇入船中,势如摧山压卵,郎中辈亦鞭却立以避其峰。其辇轿者不有天不有地,不有水不有人,亦不有他国人,只有其所辇轿而已。未知其中所重者何许宝物,而辇夫恃势若是耶?

渡河行十余里,有三宦来探,与朴宝树交马数语即回鞭驰去,一宦与乌林哺并辔行,未知所语何事,而林哺屡色变,若惊恐之状。宝树及徐宗显拍马往参,林哺麾之,使不得近,盖密语也。其宦亦驰去。

转过一山,坡上石峰对峙如塔,奇巧天成,高百余丈,以故名双塔山。

连有阉人来探使行方到何处而去,礼部以入寓太学之意先通。

累日行山谷间,既入热河,宫阙壮丽,左右市连廛互十里,塞北一大都会也。

直西有棒山,一峰矗立,状如砧杵,高百余丈,直耸倚天,夕阳斜映作烂

金色,康熙帝改名磬棰山。

热河城高三丈余,周三十里。康照五十二年,杂石冰纹皲筑,所谓哥窑纹,

人家墙垣尽为此法。城上虽施堞,无异墙垣,不及所经郡县城郭。有三十六景。

日记里提到的《五子渊源录》,指朱熹编写的《伊洛渊源录》;《尔雅翼》,是宋代罗愿作的训诂书“阉人”,即太监;日记里说的“热河城”,指避署山庄;“周三十里”有误,避暑山庄宫墙实际约为二十里。

下面是六天后从承德返回时,写于喀喇河屯的日记:

秋八月十五日 辛酉

晴。乍凉

使臣相议曰:“今当还皇京,而礼部之不通我使,潜改呈文,非但大骇于目下之事,此而不辩,则大关方来之弊,事当更为呈文于礼部,以诘其潜改,然后可以发程。”

遂使任译呈文于礼部,则提督大惧,盖己先通于徳尚书矣。尚书等大为恐胁曰:“是将委罪于礼部耶?礼部获罪,使臣亦安得但已!尔们所请转奏呈文,辞旨糊涂,全没叩谢之实。吾为尔们备为周全,据实畅陈,以伸荣感之意,而乃反如此!提督之罪尤重,初不坼视呈文而却之。

使臣邀见提督,备问礼部说话,则其所为说张皇不可晓,而久已褫魄矣。又礼部使人立促登程,使臣发行时即当具奏云。如是催发者,盖为其不得复呈文也。本事见《行在杂录》。

朝饭后即为登,已过午刻矣。桑下三宿亦犹作恋,况吾瞻依吾夫子已六宿者子?又所处堂宇新鲜净丽,尤自依依。吾废科颇早不成进士,虽欲藏修国学,不可得也。今忽于去吾东万里绝塞之外与处六日,若固有焉,此岂偶然之事哉?且东方之士,能远游于中国之中者,如新罗之崔孤云致远、高丽之李益斋齐贤,虽历踏西蜀、江南之地,至于塞北则无因而至也。嗣此千百载间,未知几人复作此行。而今吾此行也,沂郑颖滨之车尘马迹,森然在目。

噫,人生世间,其无定期若是夫!

过广仁店、三坌ロ,至双塔山,立马ー望,侭为奇绝。石肤岩色为我东洞仙馆舍人岩,而塔势如金刚山中证明塔,矗然对峙,上下无杀,不倚不扶,不偏不侧,正直端严,巧丽雄特,日烘云蒸,锦绚绮缬。

渡滦河,宿河屯。是日行四十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